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亚洲概念史研究. 第7卷

亚洲概念史研究. 第7卷
纸质版

亚洲概念史研究. 第7卷

作者: 孙江

出版社: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21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孙江

  • 出版社: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语言:

    中文

  • 页数:

    376

  • ISBN:

    9787100197205

内容简介

《亚洲概念史研究》是由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主办、著名学者孙江主编的历史类书籍(集刊)。概念史关注文本的语言和结构,通过对历史上主导概念的研究来揭示该时代的特征。《亚洲概念史研究》刊载海内外学者与语言、翻译、概念、文本、学科、制度和现代性等主题有关的论文和评论,旨在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概念的互动关系来揭示东亚圈内现代性的异同,推动亚洲概念史研究的发展。《亚洲概念史研究》第7卷收录沈国威、李恭忠、王海洲、李冬木、陈力卫、Pascal Ory、陈继东、闵心蕙、祁梁等学者关于赫胥黎的evolution与严复的“天演”、“国民性”话语的建构、近代中国“社会”概念的早期生成、“半边天”的政治现象学反思、“国民性”话语的建构、语词概念研究中的古典追溯、皮埃尔·拉鲁斯的“大词典”、晚清中国对日本明治佛教的认识、多明我会士黎玉范《圣教孝亲解》新考、晚清时期“封建”与“自治”的思想勾连等的文章,并收录了孙江关于《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的书评和闵心蕙撰写的“中国概念史大辞典编纂暨概念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 展开▼

图书目录

代序:概念史与历史教科书 孙江
概念
赫胥黎的evolution与严复的“天演” 沈国威
一、小引
二、伦理学史脉络中的赫胥黎
三、赫胥黎的evolution与process:定义及使用
四、严复邂逅进化论(evolution)
五、从“运会”到“天演”:严复如何移译evolution?
六、为何是“天演”?关于严复的翻译资源
七、《天演论》中的“天行”与“治化”
八、《天演论》之后的“天演”
九、 结语
近代中国“社会”概念的早期生成 李恭忠
一、旧式“社会”及其观感
二、用“会”“社”翻译society
三、新式“社会”概念之确立
四、结语
“半边天”的政治现象学反思:兼论新中国女性地位与角色的再构 王海洲
一、为何是“半边天”:“新中国女性”的政治现象学直观
二、引号:象征的政治力量
三、“半边”:男女平等的政治比例
四、“天”:妇女解放的政治空间
五、结语
特约稿
“国民性”话语的建构
——以鲁迅与《支那人气质》之关系为中心 李冬木
一、前言
二、“国民性”话语建构当中的“许寿裳问题”
三、明治时代的博文馆
四、关于涩江保
五、涩江保译《支那人气质》
六、关于文本关系的探讨
七、“国民性”问题的本质是“人”的灵魂问题
比较
语词概念研究中的古典追溯有何意义?
——以《四库全书》电子版为例 陈力卫
一、《四库全书》及其电子版
二、如何用《四库全书》来从事日本汉语词的研究?
三、用《四库全书》来诊断是否为和制汉语
四、从“十年一词”到“一年一词”
皮埃尔·拉鲁斯的“大词典”
——共和国的字母表 Pascal Ory
一、引言
二、句法(Syntaxe)
三、方言(Idiome)
四、词汇(Vocabulaire)
晚清中国对日本明治佛教的认识
——近代中国佛教形成的又一途径 陈继东
一、对异质性的明治佛教的批判
二、对明治佛教学的吸收与评价
三、对日本佛教的社会性质的批判:以黄遵宪为例
四、章炳麟的明治佛教批判
五、结论
礼仪之争的伏线
——多明我会士黎玉范《圣教孝亲解》新考 闵心蕙
一、被遗忘的声音
二、黎玉范的一封书信
三、成书年代与版本考证
四、“孝亲”观念的格义
五、结语
论衡
晚清时期“封建”与“自治”的思想勾连 祁梁
一、前言
二、《皇朝经世文编》与“封建”论的复出
三、清末“封建”与“自治”的思想勾连
四、“封建”与“自治”思想勾连的历史误区
五、余论:20世纪20年代“封建”与“自治”的污名化
中华民族的现代时刻
——评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孙江
一、问题所在
二、标准化
三、大众化
四、政治化
五、结语
“中国概念史大辞典编纂暨概念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 闵心蕙
孙江:概念史如剥洋葱
方维规:概念史在南京
解剖东亚现代性的秘密
征稿启事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