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亲密的分离 当代日本的独立浪漫史 史学理论

亲密的分离 当代日本的独立浪漫史 史学理论
纸质版

亲密的分离 当代日本的独立浪漫史 史学理论

作者: (日)艾莉森·阿列克西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1-01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日)艾莉森·阿列克西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304

  • ISBN:

    9787576031034

内容简介

“有的故事从终结开始讲起”理想的亲密关系是人们永恒的讨论话题。如何保持亲密而不变得令人窒息?如何在传统模式不再可行之际,建立有爱、相互扶持的关系?怎样的亲密模式对于个体、婚姻和家庭,甚至社会最为有利?在无法忍受之时,人们又如何下定决心结束一段关系?本研究聚焦于个人生活和家庭变迁中的一个阶段——离婚,它涉及如何建立并保持“好”的关系,也涉及分离带来的风险和机遇。而在这些讨论中,每个词都值得更严肃的思考。作为一部当代日本的情感民族志,本书收集了离婚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私人故事,探索个人、法律、社会及经济结构等多个方向在浪漫关系上的交汇,同时也更广泛地表达了当代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艾莉森·阿列克西,专注于当代日本的文化人类学家,研究兴趣包括家庭生活的理想和经验、亲密关系的建构以及法律人类学。她是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和女性研究系的副教授,也是《日本家庭》和《亲密日本》的合编者。译者简介:徐翔宁,布朗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有移民、贫困、消费、住房等。彭馨妍,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文理学院人类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她的研究领域和兴趣包括劳动/工作、家庭/亲属、身体、舞蹈、性别等。 展开▼

图书目录

引言 焦虑和自由 001
“较为”的终结 005
定义“亲密” 008
浪漫与亲密的形式 010
缺乏安全感时代中的亲属关系 012
通过“依靠”和“联结”理论化人际关系 019
作为符号和统计数据的离婚 021
性别与离别机制 025
离婚人类学 027
民族志研究方法——如何找到离婚的人 029
梅:离婚经历被发现了 036
本书的章节组成 039
第一部分 终结的开始
第一章 日本亲密关系的政治经济学 001
经济奇迹、公司家庭,以及“日本公司” 006
处在“奇迹”核心的劳动男女有别 008
税收与工薪结构对性别差异的强化 014
山口先生:尝试成为一个好丈夫 016
情感脱节、生活依存的婚姻 019
野村女士:最后一段时光 021
泡沫破灭与经济重组 024
关于责任的说法 025
新经济中理想的亲密关系 027
青山女士:分离中的“日本公司” 029
重新出发寻找亲密关系 032
女性花钱买离婚? 034
第二章 避免离婚的两个建议 037
脱节依存和空气般的爱 041
相联独立(Connected Independence)与爱就大声说出来 044
贞子:小词汇对婚姻有益 047
藤田先生:话多的“空气” 048
爱称 051
大田女士:我不是你妈! 053
爱的依赖 055
悦子和矢野先生:依赖中的浪漫 059
依赖的吸引力 061
为 “我自己”离婚 063
什么样的联系优选 065
第二部分 法律上的分离
第三章 达成协议 067
缔造家族国家 071
通过家制度和户籍制度对家庭立法 074
离婚的法律流程 078
简单的离婚也花时间 084
麻里子:让时间说服他 084
和田女士:为了孩子 086
范子:离婚还在进行中 088
争取签字 090
樱井女士:延续的感情 090
田中女士:从暴力中脱身 093
什么让人们达成协议? 095
第四章 家庭分合 099
监护权的法律结构 104
共同监护的现实状况 106
和田女士和冈田先生:探索复合型家庭 107
一刀两断的逻辑 112
三浦:一定是优选的选择 116
共同抚养以及探望子女的相关法律支持 117
性别和监护权 120
监护权中的巨大争议 123
远藤先生:为将来计划 126
保持联系好还是不好? 128
第三部分 作为前任
第五章 离异后的生活 131
户籍卡脏了 135
离婚污名 139
新型婚姻失败者 143
日渐增长的贫富差距 145
梅:没想到贫困会来临 148
性别与离异贫困 153
千春:勉强度日 156
离婚的代价是否值得? 158
第六章 社会关系断裂后的新生 161
无缘社会 165
吉田先生:太近了 167
离开与被离开 171
疗愈项目的世界 173
没有男性想要参加这个活动 176
女性小组:学习倾听 179
良子女士:计划确凿 181
吉田先生和秋吉先生:我一点都不想你 184
分离可以成为团聚的理由吗? 187
结语 终点和新起点 191
重新思考人际关系 192
尾声 193
附录:人物介绍 197
注释 203
参考文献 221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