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以及防治方法

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以及防治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及防治方法,涉及泥石流防治技术领域,解决了源头防治泥石流的问题,本发明的防治方法为于易发生泥石流区域的上游的坡面设置该工程结构,主导流带纵向设置,第一支导流带斜向设置,聚水圈井设于主导流带下游,其内部具有储水仓,主导流带和第一支导流带用于截获表层水流或径流并将所截获的水流沿其导向方向导流,主导流带的下游端连接聚水圈井的上游端并与储水仓导通,第一支导流带的下游端连接主导流带的中游段并实现汇流;排水管连接聚水圈井的下游端并与储水仓连通。本发明采用拦截径流、源头疏导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易发泥石流区的入渗水量,达到不易发生土层下滑而造成泥石流灾害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088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恩厚;

    申请/专利号CN202010493849.2

  • 发明设计人 王恩厚;

    申请日2020.06.03

  • 分类号E03F3/02(2006.01);E03F3/04(2006.01);E03F5/10(2006.01);E03F5/06(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张肖

  • 地址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御祥园小区2组团2号楼4单元208室

  • 入库时间 2022-09-26 23:16: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6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泥石流防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以及坡面泥石流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防治和减轻泥石流灾害损失,目前在防治措施方面,多为在易发生区域的下游沟道修建一些拦挡工程。由于泥石流发生时其能量及威力较大,一般的防预拦挡工程难以抗御,多为利用混凝土筑堤,因易发生区域较多,其投入工程量较大,投资成本较高。即使如此投入也未必能从根本上或源头上使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区域得到根治。

发生泥石流的成因首先是受山体的复杂的地貌影响,多出现在山体的高处的坡面,再受地表的坡面影响,表层的土层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容易向下滑落。易发生泥石流的坡面多为“敞椅形”,所谓“敞椅形”相当于有一定的缓坡凹形的坡面,由于土层下层面多为岩石面,多年受风积物、上游岩石脱落等,相应的敞椅面的土层及杂物沉积的较厚。敞椅靠背坡面相对于缓坡面更陡,当降水时,靠背的坡面的雨水产生的径流易集中流向敞椅面的缓坡处,受强降雨影响会使此缓坡相对土层厚的区域形成土壤层含水量超饱合的状态;再加之土层下为岩石面不渗水,便会在岩石面与土层之间形成一夹层,夹层水量多时会形成向下流动的润滑层,水量超饱合的土层就会顺坡向下滑落至沟底,滑落过程中,遇有陡坡而产生巨大的能量,并把沿途土层及杂物夹裹并冲向沟底下游平缓处,这是造成下流重大灾害的主要因素。

发生泥石流的条件首先是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在高山的山坡上,坡面上的土层及杂物容易顺坡面向下移动,坡面受地球引力作用,是易向下移动的条件之一。其次是物体的自身重量,如土层及杂物及水都具有一定重力能量。再次是水,水是产生泥石流的主要条件,特别是强降水,降水量大是关键因素,减少土层的入渗水量,是防治发生泥石流的最佳方案或方法。

那么减少坡面土层入渗水量是防治泥石流可利用的条件。其次充分利用相关理论和自然条件,可实现减少易发生泥石流区域的入渗水量。其中的相关理论:当降雨强度大于土壤的入渗能力时,产生超渗雨。超渗雨开始形成地面积水,然后沿坡面向低处流去。其中的自然条件:由于发生泥石流的区域一般是在山体高处的坡面,在坡面上当遇有强降水时,坡面就会产生径流,径流水沿坡面向下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坡面泥石流防治方法并设计出坡面泥石流防治结构,采用拦截径流、源头疏导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易发泥石流区的入渗水量,达到不易发生土层下滑而造成泥石流灾害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包括主导流带、第一支导流带、聚水圈井和排水管;

所述主导流带纵向设置,所述主导流带用于截获表层水流并将所截获的水流沿其导向方向导流;

所述聚水圈井为内部具有储水仓的密闭结构,所述聚水圈井设置于所述主导流带的下游,所述主导流带的下游端连接所述聚水圈井的上游端并与所述储水仓导通;

所述第一支导流带至少设置一条,所述第一支导流带斜向设置,所述第一支导流带用于截获径流并将所截获的径流沿其导向方向导流;所述第一支导流带的下游端连接所述主导流带的中游段并能于连接处实现汇流;

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聚水圈井的下游端,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储水仓连通。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主导流带、第一支导流带、聚水圈井和排水管配合组成至少一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形成树状结构。第一支导流带能将产生的径流截获后导流至主导流带,主导流带将自身截获的水流以及来自第一支导流带的水流导流至聚水圈井暂时集中存储并同时通过排水管排出至易发泥石流区域以外的地方,经过截获、导流、排出的完整源头连接疏导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易发泥石流区域的入渗水量,使该区域不易发生土层下滑而造成泥石流灾害。该种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建造于泥石流发生的源头位置,采用拦截径流、源头疏导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易发泥石流区的入渗水量,通过简单的结构便可达到一定防治目的,达到不易发生土层下滑而造成泥石流灾害的目的。相比于针对泥石流发生后进行治理的工程设施,具有更小的工程量和更低的投资额度。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排水管的伸入端与所述聚水圈井的内壁平齐。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排水管的伸入端与聚水圈井的内壁平齐便于排水管进水顺管排至沟底或半山坡的岩石面处。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主导流带包括第一防水防晒布和第一土工布带;所述第一防水防晒布缠绕包裹所述第一土工布带并于所述主导流带的下游端形成排水口,所述第一防水防晒布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截获雨水的第一雨水孔。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一土工布带作为导流体具有较好的吸水性,第一防水防晒布具有一定的防水和防晒性能,作为将导流体隔绝的包裹用以避免主导流带截获的水流逃逸渗入土层。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土工布带设置有至少两层土工布,所有土工布上下层叠并连接。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多层层叠设置的土工布在具有较小的铺设空间要求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吸水量。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支导流带包括第二防水防晒布、第二土工布带和渗滤带;所述第二防水防晒布缠绕包裹所述第二土工布带,所述第二防水防晒布的迎水面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支导流带延伸方向连续延伸的径流渗水口,所述第二防水防晒布内侧且位于所述径流渗水口处设置所述渗滤带;

于所述第一支导流带与所述主导流带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防水防晒布连接所述第一防水防晒布,所述第二土工布带连接所述第一土工布带。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迎水面用于朝向顺坡面的上游位置以迎接顺坡而下的径流,径流可从径流渗水口经渗滤带过滤后再被第二土工布带截获。设置的渗滤带能过滤掉径流携带的杂物,避免堵塞第一支导流带。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土工布带设置有至少两层土工布,所有土工布上下层叠并连接。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多层层叠设置的土工布在具有较小的铺设空间要求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吸水量。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主导流带和所述第一支导流带的下游端处的土工布伸出相应的所述防水防晒布并设置为须状结构。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伸出的部分须状结构的土工布可在端部形成一延伸的导流结构,可形成滴水或流水的效果,能够于主导流带和第一支导流带的端部扩展出更大的出水空间,增大水流向下流动的速度和流量。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还包括至少一条斜向设置的第二支导流带,所述第二支导流带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导流带下游,所述第二支导流带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支导流带相同,所述第二支导流带的下游端连接所述聚水圈井并与所述储水仓联通。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二支导流带可保证截获的水流具有一定的导流斜度,便于疏导。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聚水圈井包括外圈壁、内圈壁和底垫,所述外圈壁与所述内圈壁连接形成环形的所述储水仓,所述内圈壁内侧与所述底垫连接形成顶部开口的内圈,所述内圈内填充有种植有植被的回填土。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聚水圈井内侧可回填土并种植植被,可稳固聚水圈井并提高植被率。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聚水圈井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雨水孔。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二雨水孔可使聚水圈井具有截获滴落至其表面的降水的能力,可进一步提高截获水流的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坡面泥石流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现场勘察和勘测确定出易发生泥石流区域的上游的坡面;

S2:于坡面处挖掘出顺坡面纵向延伸的主导流带槽、于坡面处挖掘出顺坡面斜向延伸的第一支导流带槽、和位于主导流带槽下游端的聚水圈井槽;之后于所述主导流带槽内铺设主导流带,于所述第一支导流带槽内铺设第一支导流带,于所述聚水圈井槽内设置插装有排水管的聚水圈井,之后将相应的所述主导流带、所述第一支导流带和所述聚水圈井连接建成至少一组上述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其中,所述排水管延伸至沟底或半山坡的岩石面处。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3:于所述坡面挖掘出顺坡面斜向延伸并连接所述聚水圈井槽的第二支导流带槽,之后于所述第二支导流带槽内铺设第二支导流带,将所述第二支导流带连接聚水圈井建成至少一组上述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主导流带、所述第一支导流带和所述第二支导流带均设置有沿其各自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压紧其各自表面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设置于相应导流带两侧并钉入地面的钢筋以及横跨相应导流带并连接相应所述钢筋尾部的布带或胎条。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主导流带、第一支导流带、聚水圈井和排水管配合组成至少一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形成树状结构。第一支导流带能将产生的径流截获后导流至主导流带,主导流带将自身截获的水流以及来自第一支导流带的水流导流至聚水圈井暂时集中存储并同时通过排水管排出至易发泥石流区域以外的地方,经过截获、导流、排出的完整源头连接疏导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易发泥石流区域的入渗水量,使该区域不易发生土层下滑而造成泥石流灾害。该种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建造于泥石流发生的源头位置,采用拦截径流、源头疏导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易发泥石流区的入渗水量,通过简单的结构便可达到一定防治目的,达到不易发生土层下滑而造成泥石流灾害的目的。相比于针对泥石流发生后进行治理的工程设施,具有更小的工程量和更低的投资额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建造于坡面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主导流带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支导流带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导流带下游端与聚水圈井的连接窗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主导流带;11、第一防水防晒布;12、第一土工布带;13、第一雨水孔;

2、第一支导流带;21、第二防水防晒布;22、第二土工布带;23、渗滤带;

3、聚水圈井;31、储水仓;32、第二雨水孔;33、操作口;

4、排水管;

5、第二支导流带;

6、固定带;

7、主导流带槽;

8、第一支导流带槽;

9、连接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采用拦截径流、源头疏导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易发泥石流区的入渗水量,达到不易发生土层下滑而造成泥石流灾害的目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基本的,一组该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包括一条主导流带1、至少一条第一支导流带2、一个聚水圈井3和一根排水管4。

在该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中主导流带1纵向设置,第一支导流带2斜向设置,第一支导流带2根据实际的情况可设置多条,第一支导流带2可设置于主导流带1的左侧或右侧。主导流带1用于截获表层水流并将所截获的水流沿其导向方向导流,第一支导流带2用于截获径流并将所截获的径流沿其导向方向导流,第一支导流带2的下游端连接主导流带1的中游段形成树状结构,第一支导流带2与主导流带1的连接处实现汇流。聚水圈井3为密闭结构,其内部具有一储水仓31,聚水圈井3设置于主导流带1的下游位置,主导流带1的下游端密封连接聚水圈井3的上游端并与储水仓31导通。排水管4密封连接于聚水圈井3的下游端并与储水仓31相连通。

具体的,主导流带1包括第一防水防晒布11和设置于第一防水防晒布11内的第一土工布带12,第一防水防晒布11沿第一土工布带12的延伸方向缠绕将第一土工布带12包裹于内,主导流带1的下游端未被包括形成一排水口,第一防水防晒布1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雨水孔13用于使主导流带1能截获雨水。第一雨水孔13的孔径设置为0.5cm左右,相邻第一雨水孔13的孔间距在1-2cm为宜。

第一支导流带2包括第二防水防晒布21、第二土工布带22和渗滤带23。第一土工布带12和第二土工布带22作为导流体具有较好的吸水性,第一防水防晒布11和第二防水防晒布21具有一定的防水和防晒性能,作为将导流体隔绝的包裹用以避免主导流带1截获的水流逃逸渗入土层。第二土工布带22与渗滤带23等长且并排设置,第二防水防晒布21沿第二土工布带22的延伸方向缠绕将第二土工布带22和渗滤带23包裹于内,第二防水防晒布21的迎水面设置有沿第一支导流带2延伸方向连续延伸的径流渗水口,径流渗水口大致位于第二防水防晒布21的一侧面和顶面的交界处,渗滤带23位于第二防水防晒布21内侧,渗滤带23可为海绵或沙袋,渗滤带23部分暴露于径流渗水口处用以防止第一支导流带2与土壤结合处泥土淤堵,在一般情况下,时间久了也可以更换海绵或沙袋,自径流渗水口进入的水流首先会受到渗滤带23的过滤再流至第二土工布带22处。于第一支导流带2与主导流带1的连接处,第二防水防晒布21缝合并密封连接第一防水防晒布11,第二土工布带22的下游端缝合连接第一土工布带12的侧部。主导流带1和第一支导流带2的防水防晒布的上下面与土工布带的接触面涂有少量胶,使土工布布面与防水防晒布相沾连在一起。

主导流带1、第一支导流带2、聚水圈井3和排水管4配合组成至少一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形成树状结构。第一支导流带2能将产生的径流截获后导流至主导流带1,主导流带1将自身截获的水流以及来自第一支导流带2的水流导流至聚水圈井3暂时集中存储并同时通过排水管4排出至易发泥石流区域以外的地方,经过截获、导流、排出的完整源头连接疏导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易发泥石流区域的入渗水量,使该区域不易发生土层下滑而造成泥石流灾害。该种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建造于泥石流发生的源头位置,采用拦截径流、源头疏导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易发泥石流区的入渗水量,通过简单的结构便可达到一定防治目的,达到不易发生土层下滑而造成泥石流灾害的目的。相比于针对泥石流发生后进行治理的工程设施,具有更小的工程量和更低的投资额度。迎水面用于朝向顺坡面的上游位置以迎接顺坡而下的径流,径流可从径流渗水口经渗滤带23过滤后再被第二土工布带22截获。设置的渗滤带23能过滤掉径流携带的杂物,避免堵塞第一支导流带2。

优选的,该排水管4的伸入端与聚水圈井3的内壁平齐即与储水仓31的仓壁平齐,这样便于排水管4进水并使水流顺管排至沟底或半山坡的岩石面处。

优选的,第一土工布带12和第二土工布带22均为复合层结构,由至少两层土工布上下层叠并缝合连接而成,多层土工布上下层缝合不宜太紧,相对而言上下层土工布能接触为宜,疏松些便于导水。多层层叠设置的土工布在具有较小的铺设空间要求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吸水量。

优选的,主导流带1的下游端处的第一土工布带12伸出第一防水防晒布11,第一土工布带12的伸出部分形成须状结构,第一支导流带2的下游端处的第二土工布带22伸出第二防水防晒布21,第二土工布带22的伸出部分形成须状结构,伸出部分一般在10-20cm之间。伸出的部分须状结构的土工布可在端部形成一延伸的导流结构,可形成滴水或流水的效果,能够于主导流带1和第一支导流带2的端部扩展出更大的出水空间,增大水流向下流动的速度和流量。

聚水圈井3的主体优选为小、中型载重车的废旧轮胎,轮胎面无大的伤痕且不漏水,其包括外圈壁、内圈壁和底垫,外圈壁与内圈壁连接形成环形的储水仓31,内圈壁内侧与底垫通过胶水密封连接形成顶部开口的内圈,内圈内填充有回填土,回填土可种植有植被,以稳固聚水圈井3并提高植被率。为了使聚水圈井3具有截获将水的能力,在聚水圈井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雨水孔32,第二雨水孔32的孔径在0.5-1cm之间为宜,相邻第二雨水孔32之间的间距在2-3cm之间为宜,第二雨水孔32可使聚水圈井3具有截获滴落至其表面的降水的能力,可进一步提高截获水流的能力。在聚水圈井3的外圈壁的上表面的位置开设有一处大致为矩形的操作口3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还包括设置的至少一条斜向设置的第二支导流带5,第二支导流带5设置于第一支导流带2下游,第二支导流带5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支导流带2结构相同,第二支导流带5的下游端连接聚水圈井3并与所述储水仓31联通,由于第二支导流带5位于第一支导流带2的下游,则第二支导流带5更加靠近聚水圈井3,那么为了保证截获的水流导流顺畅,需要使第二支导流带5直接与聚水圈井3连接为储水仓31直接供水以使第二支导流带5具有一定的导流斜度,便于疏导,越往下游去的第二支导流带5的斜度越大。

为了防治泥石流,需要在坡面泥石流防治方法的指导下,利用山体的坡面将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运用至泥石流易发区域。

那么第一步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勘测确定出易发生泥石流区域的上游的坡面,选着施工位置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步需要采用人工措施于坡面处挖掘出至少一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每一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包括于坡面处挖掘出的顺坡面纵向延伸的一条主导流带槽7、于坡面处挖掘出的顺坡面斜向延伸的多条第一支导流带槽8、位于主导流带槽7下游端的一个聚水圈井槽和于坡面挖掘出的顺坡面斜向延伸并连接聚水圈井槽的多条第二支导流带槽。其中,主导流带槽7为平底槽,槽宽为21cm,槽深为4.5cm,其尺寸略大于主导流带1的宽20cm和高4cm;第一支导流带槽8位平底槽,槽宽为12.5cm,槽深为4.5cm,其尺寸略大于第一支导流带2的宽12cm和高4cm,第一支导流带槽8的槽底斜度与坡面斜度一致;第二支导流带槽位平底槽,其尺寸略大于第二支导流带5,第二支导流带槽的槽底斜度与坡面斜度一致;聚水圈井槽为尺寸略大于聚水圈井3尺寸的平底圆槽,其槽底与坡面斜度一致。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第一支导流带槽8根据实际情况可分布于主导流带槽7的左右侧,所有的第一支导流带槽8与主导流带槽7相连通。主导流带槽7、第一支导流带槽8和第二支导流带槽在实际的挖掘过程中的走向应视自然地貌情况和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调整,比如遇有树木可以在不影响截流或导流的情况下以平缓的弧形走向适当避开。在遇有大面积的易发泥石流区,可适当增加若干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进行布设,也可以在一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中对第一支导流带槽8和第二支导流带槽的数量或长度进行增加和延长,以此括大截水面积。

第三步将聚水圈井3平放于聚水圈井槽内,并使聚水圈井3的顶面大致于坡面平齐,将主导流带1、第一支导流带2和第二支导流带5铺设于相应的主导流带槽7、第一支导流带槽8和第二支导流带槽内并使主导流带1、第一支导流带2和第二支导流带5的顶面大致与坡面平齐。第一支导流带2和第二支导流带5的渗滤带23的宽度为5cm,高度为4cm,第一支导流带2和第二支导流带5的位于渗滤带23一侧的防水防晒布直接与相应的支导流带槽的位于上游的槽壁接触,渗滤带23于径流渗水口处暴露。第一支导流带2和第二支导流带5铺设好之后,对第一支导流带槽和第二支导流带槽的槽口处的土层进行夯实,使其表面尽量与相应的支导流带的顶面平齐,以便于上游径流通过第一支导流带2和第二支导流带5的径流渗水口渗流至内部渗滤带,其中夯实带的宽度为20cm。

将主导流带1的第一土工布带12与第一支导流带2的第二土工布带22搭接并缝合连接,将第一防水防晒布11与第一支导流带2的第二防水防晒布21缝合并涂抹胶水粘接密封。在聚水圈井3的表面开设尺寸略大于主导流带1和第二支导流带5的横截面尺寸的矩形的连接窗口9和方便涂胶操作的操作口33,操作口33带有未割掉的翻盖可实现开启和关闭。将主导流带1和第二支导流带5的下游端从相应的连接窗口9处伸入到储水仓31内,将主导流带1和第二支导流带5的外表面与相应的连接窗口9之间涂抹胶水密封,之后在聚水圈井3的下游端的外圈壁开孔插装有一根直径25.4mm或50.8mm的排水管4,排水管4使用耐用的胶管,调整排水管4使其伸入端与聚水圈井3的储水仓31的内壁平齐,之后在排水管4的周圈与聚水圈井3外壁之间涂抹胶水密封固定,将排水管4延伸至沟底或半山坡的岩石面处。之后从操作口33处伸入储水仓31内部对排水管4、主导流带1和第二支导流带5与聚水圈井3之间的配合部位涂胶密封。之后在聚水圈井3的表面开设第二雨水孔32并将挖弃的土回填至其圆形的内圈内,适当踩实并在回填土处种植植被,建成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之后可将挖弃的多余土装袋并放置在低凹处,之后在袋子表面打孔种草。

施工过程中,排水管4向下游布放后,遇有土层阻挡可挖槽布置,以把排水管4埋至地下不露管为宜。一般排水管4的管长视坡长而定,以使排水管4的出水口排出的水流不易对坡面造成冲涮为宜。对遇有陡坡的,要配有安全保护设施,做到安全实施。施工完成后最好在主导流带1、第一支导流带2和第二支导流带5处用杂草或小树枝进行覆盖。

第四步,在主导流带1、第一支导流带2和第二支导流带5的沿线处均设置有沿其各自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压紧其各自表面的固定带6,固定带6的设置间隔在3-5m为宜,固定带6包括设置于相应导流带两侧并钉入地面的废旧细钢筋以及横跨相应导流带并连接相应钢筋尾部的布带或胎条。其中,所使用的的钢筋一般长20-25cm。固定带6不宜压得太紧,以不影响导流为宜。

在易发生泥石流区域上部坡面,采取人工措施设置的主导流带、支导流带、聚水圈井、排水管为一体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沿坡面斜向设置多条截导双重功能的支导流带,利用主、支导流带的导流功能,使上游的表层径流水被截获后导流至聚水圈井,将聚集的水通过排水管输出流至沟底,在整个强降雨过程中,实现将降雨时产生的径流拦截后及时输入沟底的过程,最终达到易发泥石流区域土壤层入渗水量减少,不出现超饱合水的情况,减轻或不发生坡面(源头)泥石流的灾害。具体实施时可在加强地表植被采取生物措施的同时,采取人工工程措施,本着所用材料成本低廉,投入人工量少的前提下,把强降水的入渗水量在一定成度减少,实现减少或缩小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概率。

以上的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以及防治方法也可应用于预防山体滑坡,具体应用时可对该坡面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进行常规性改进,以适用于易山体滑坡的山体,施工时,该坡面泥石流防治方法也可进行常规性的适当改进以适用于易山体滑坡的山体建造该工程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