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装配式机房中应用的创新型框架

一种装配式机房中应用的创新型框架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机房中应用的创新型框架,属于框架领域,包括下排架和上排架,下排架和上排架之间设有多个固定立柱,固定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下排架上开设有定位口,固定立柱的两端与下排架和上排架之间均通过加强肋板连接,下排架上设有下压环,下压环上设有踩踏板。上排架和下排架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且与立柱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减少焊接位置,避免框架构件内部的应力变形,提升框架受力稳定性,并且通过设置的踩踏板,在对固定立柱安装在下排架上时,通过操作人员对踩踏板进行踩踏,使得固定立柱能够站立在下排架上,具有一定的稳固性能,方便操作人员对其进行紧固和安装。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1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机房中应用的创新型框架。

背景技术

装配式机房技术是以BIM数据为支撑,将系统拆分成若干个标准化模块,在工厂内通过流水线作业和标准化加工完成模块的生产,再将模块转运至现场,现场仅通过螺栓连接完成系统装配的一种快速建造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施工作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升项目绿色建造水平,是施工向建筑工业化转型的重要创新。标准化模块通常包含管道、管道附件、设备、设备基础及与模块集成的框架支撑体系。

常规模块框架的设计为上排架和下排架等长等宽,框架立柱与上下排架边齐平,整体造型呈长方体布置,节点均采用焊接连接。这种方案有三个弊端,一是上排架多半空间闲置,浪费框架型材,二是模块整体尺寸增加,模块基础尺寸变大,造成基础施工成本升高,机房空间紧张,三是过多的焊接位置会增加构件内部的应力,影响框架的受力稳定性。创新型框架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弊端,节约框架型钢用量,节省机房空间,降低基础施工成本,提升框架受力稳定性,以科技创新推动装配式机房向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更进一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模块框架的设计为上排架和下排架等长等宽,框架立柱与上下排架边齐平,整体造型呈长方体布置,节点均采用焊接连接。这种方案有三个弊端,一是上排架多半空间闲置,浪费框架型材,二是模块整体尺寸增加,模块基础尺寸变大,造成基础施工成本升高,机房空间紧张,三是过多的焊接位置会增加构件内部的应力,影响框架的受力稳定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机房中应用的创新型框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机房中应用的创新型框架,包括下排架和上排架,所述下排架和上排架之间设有多个固定立柱,所述固定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下排架上开设有定位口,所述固定立柱的两端与下排架和上排架之间均通过加强肋板连接,所述下排架上设有下压环,所述下压环上设有踩踏板,所述定位口的底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封闭块,所述封闭块与下压环之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肋板呈直角三角形方式设置,所述直角相邻的两边分别与固定立柱和下排架或上排架之间相贴。

优选地,所述加强肋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下排架、上排架和固定立柱上均开设有多个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连接孔与固定孔之间通过高强螺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排架和固定立柱之间穿设有同一个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上设有相对应的螺帽。

优选地,所述下压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形状与封闭块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下压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两个所述封闭块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传动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压环的外侧壁开设有弧形的收纳槽,所述踩踏板外侧壁与收纳槽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上排架和下排架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且与立柱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减少焊接位置,避免框架构件内部的应力变形,提升框架受力稳定性。

2、本方案通过设置的踩踏板,在对固定立柱安装在下排架上时,通过操作人员对踩踏板进行踩踏,使得固定立柱能够站立在下排架上,具有一定的稳固性能,方便操作人员对其进行紧固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机房中应用的创新型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机房中应用的创新型框架中加强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机房中应用的创新型框架中踩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下排架;2、固定立柱;3、上排架;4、加强肋板;5、连接螺栓;6、螺帽;7、定位口;8、定位块;9、封闭块;10、伸缩杆;11、下压环;12、踩踏板;13、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一种装配式机房中应用的创新型框架,包括下排架1和上排架3,下排架1和上排架3之间设有多个固定立柱2,固定立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8,下排架1上开设有定位口7,固定立柱2的两端与下排架1和上排架3之间均通过加强肋板4连接;

加强肋板4呈直角三角形方式设置,直角相邻的两边分别与固定立柱2和下排架1或上排架3之间相贴,加强肋板4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下排架1、上排架3和固定立柱2上均开设有多个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连接孔与固定孔之间通过高强螺栓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创新型框架的设计思路是根据模块内管道布局,在保证框架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将框架立柱在宽度方向上由两边向中间平移,上排架3宽度按照两根主管外壁各加20cm的长度确定,下排架1宽度以泵组和上排主管的位置为参照来确定。该方案节约框架型钢用量,节省机房空间,降低基础施工成本。

基于实施例一的实施例二

参照图3-图5,下排架1上设有下压环11,下压环11上设有踩踏板12,定位口7的底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封闭块9,封闭块9与下压环11之间相连接,上排架3和固定立柱2之间穿设有同一个连接螺栓5,连接螺栓5上设有相对应的螺帽6,下压环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外侧壁套设有复位弹簧,定位块8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形状与封闭块9相对应;

下压环11的外侧壁开设有弧形的收纳槽,踩踏板12外侧壁与收纳槽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下压环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两个封闭块9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传动杆1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将固定立柱2安装在下排架1上时,通过将固定立柱2树脂放置在需要固定处,并且在放置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对踩踏板12向下踩动,进而使得定位口7打开,然后可以使得固定立柱2上的定位块8进入到定位口7内,通过解除对踩踏板12的踩踏,可以对固定立柱2进行定位,方便了操作人员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创新型框架的设计思路是根据模块内管道布局,在保证框架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将框架立柱在宽度方向上由两边向中间平移,上排架3宽度按照两根主管外壁各加20cm的长度确定,下排架1宽度以泵组和上排主管的位置为参照来确定。该方案节约框架型钢用量,节省机房空间,降低基础施工成本;

连接方式设计:上排架3和下排架1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上下排架与固定立柱2的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减少焊接位置,避免框架构件内部的应力变形,提升框架受力稳定性;

并且在将固定立柱2安装在下排架1上时,通过将固定立柱2树脂放置在需要固定处,并且在放置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对踩踏板12向下踩动,进而使得定位口7打开,然后可以使得固定立柱2上的定位块8进入到定位口7内,通过解除对踩踏板12的踩踏,可以对固定立柱2进行定位,由此可以防止固定立柱2在安装时发生偏倒的情况,方便了操作人员的安装,并且在不使用踩踏板12时,通过将其转动至下排架1内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