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人工黑幕大棚

人工黑幕大棚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人工黑幕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和遮光板,两个所述遮光板设置于大棚主体的两侧,两个所述遮光板的内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转杆,多个所述转杆的一端均与对应的遮光板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转杆的杆壁均固定套接有导辊,两个所述遮光板之间设置有遮光膜,所述遮光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透明膜,所述遮光膜和透明膜的两侧均延伸至对应的弧形槽的内部,所述大棚主体的底部两侧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壳,两侧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均设置有收放所述遮光膜和透明膜的卷绕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遮光膜进行自动展开和收起,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24474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桐乡花间园艺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527644.9

  • 发明设计人 尹海龙;

    申请日2022-09-23

  • 分类号A01G9/14(2006.01);A01G9/24(2006.01);

  • 代理机构湖州锦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9;

  • 代理人徐敏

  • 地址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福镇城郊村西板桥

  • 入库时间 2023-02-08 22:32: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1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工黑幕大棚。

背景技术

在大棚种植过程中,为了培育短日照植物,通常会在大棚上安装不透光的轻质膜,使得某处空间形成完全隔绝光照的空间,用于培育短日照植物,模拟白天晚上,控制其花期。

传统的人工黑幕大棚通常采用人工手动将遮光膜与大棚进行安装固定,需要日照时,再人工手动对遮光膜进行拆卸,操作繁费时费力,使用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黑幕大棚通常采用人工手动将遮光膜与大棚进行安装固定,需要日照时,再人工手动对遮光膜进行拆卸,操作繁费时费力,使用非常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人工黑幕大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人工黑幕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和遮光板,两个所述遮光板设置于大棚主体的两侧,两个所述遮光板的内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转杆,多个所述转杆的一端均与对应的遮光板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转杆的杆壁均固定套接有导辊,两个所述遮光板之间设置有遮光膜,所述遮光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透明膜,所述遮光膜和透明膜的两侧均延伸至对应的弧形槽的内部,所述大棚主体的底部两侧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壳,两侧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均设置有收放所述遮光膜和透明膜的卷绕机构。

优选的,所述卷绕机构包括收卷辊和传动盘,两个所述传动盘转动设置于固定壳的内部两侧,所述收卷辊设置于两个所述传动盘之间,所述收卷辊的两端通过限位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遮光膜和透明膜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收卷辊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前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对应的传动盘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挡杆和弹簧,所述传动盘的侧壁开设有方槽,所述收卷辊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方杆,所述方杆与对应的方槽卡接,所述方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杆固定套设于挡板的中部,所述挡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空腔的外侧,所述挡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方杆的外壁相抵触,所述弹簧活动套接挡杆的杆壁,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挡板远离方杆的一侧和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同侧两个所述挡杆的外侧一端之间固定设置有拉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和空腔的横截面均为方形。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架与对应的固定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导辊均为橡胶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人工黑幕大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驱动电机用闭环步进动力线出线结构,通过两侧电机同向转动,即能够对透明膜进行收卷,同时对遮光膜进行放松,即能够实现遮光膜的展开,两侧电机同时反向转动,即能够实现遮光膜的收起,即能够对遮光膜进行自动展开和收起,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2、该驱动电机用闭环步进动力线出线结构,通过将透明膜与遮光膜分离后,拉动两侧挡杆,解除对方杆的限位,即能够将方杆从方槽中取出,即能够对收卷辊取出,从而方便对损坏的遮光膜或透明膜拆卸更换。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遮光膜进行自动展开和收起,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人工黑幕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大棚主体、2遮光板、3转杆、4导辊、5遮光膜、6透明膜、7固定壳、8电机、9传动盘、10收卷辊、11方杆、12挡板、13挡杆、14弹簧、15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人工黑幕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和遮光板2,两个遮光板2设置于大棚主体1的两侧,两个遮光板2的内侧均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转杆3,多个转杆3的一端均与对应的遮光板2转动连接,多个转杆3的杆壁均固定套接有导辊4,多个导辊4均为橡胶辊,尽量防止对遮光膜5和透明膜6造成损伤,两个遮光板2之间设置有遮光膜5,遮光膜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透明膜6,遮光膜5和透明膜6的两侧均延伸至对应的弧形槽的内部,大棚主体1的底部两侧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壳7,两侧固定壳7的内部均设置有收放遮光膜5和透明膜6的卷绕机构。

参照图1-2,卷绕机构包括收卷辊10和传动盘9,两个传动盘9转动设置于固定壳7的内部两侧,收卷辊10设置于两个传动盘9之间,收卷辊10的两端通过限位机构传动连接,遮光膜5和透明膜6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收卷辊10固定连接,固定壳7的前侧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与对应的传动盘9的中部固定连接,电机8通过支撑架与对应的固定壳7固定连接,使得电机8与固定壳7连接的更稳固。

参照图1-3,限位机构包括挡杆13和弹簧14,传动盘9的侧壁开设有方槽,收卷辊10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方杆11,方杆11与对应的方槽卡接,方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挡板12,挡杆13固定套设于挡板12的中部,挡杆13的两端均延伸至空腔的外侧,挡杆13的一端与对应的方杆11的外壁相抵触,弹簧14活动套接挡杆13的杆壁,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挡板12远离方杆11的一侧和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同侧两个挡杆13的外侧一端之间固定设置有拉板15,方便同时拉动两个挡杆13,挡板12和空腔的横截面均为方形,使得挡板12无法转动,即能够稳定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两侧电机8同向转动,即能够对透明膜6进行收卷,同时对遮光膜5进行放松,即能够实现遮光膜5的展开,两侧电机8同时反向转动,即能够实现遮光膜5的收起,即能够对遮光膜进行自动展开和收起,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当透明膜6和遮光膜5老化损坏后,将透明膜6与遮光膜5分离后,拉动两侧挡杆13,即解除对方杆11的限位,即能够将方杆11从方槽中取出,即能够对收卷辊10取出,从而方便对损坏的遮光膜5或透明膜6拆卸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