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移动式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急救车

一种移动式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急救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急救车,包括柜体,柜体底部设置有脚轮,柜体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内侧边缘设置有照明灯,柜体顶部为操作台,柜体上方设置有输液架,柜体侧壁上设置有除颤板和氧气瓶支架,柜体内部设置有急救药械区,急救药械区包括儿童专用区、成人专用区和共用区。本实用的急救车配置了除颤板、输液架、氧气瓶和照明灯,可以更好地为急救赢得时间,弥补现场光线不足;药械通过分区分栏存放,可以便于不同人群急救时使用不同的器械,可以便于后期清理和维护、使用后数量及时进行补充;设置了医疗垃圾缓存区,便于在急救过程中对医疗垃圾进行统一回收和管理,避免医源性感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07521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申请/专利号CN202220622165.2

  • 申请日2022-03-18

  • 分类号A61B50/13(2016.01);A61B50/31(2016.01);A61B50/18(2016.01);A61B50/24(2016.01);A61M5/14(2006.01);A61M16/00(2006.01);A61N1/39(2006.01);F21V33/00(2006.01);F21W131/2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杨浩林

  •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路6号

  • 入库时间 2023-01-09 22:02: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急救车。

背景技术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我国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通过普及疫苗接种,有效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率,1979年全国成功消灭了天花,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目标。通过实施免疫规划,有效降低了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对提高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作出了重要贡献。预防接种后,须留观满30分钟后方可离开,由于个体差异,接种疫苗后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间不同,一旦发生反应第一时间抢救尤为重要。故预防接种急救药械准备在预防接种反应处置工作中极为重要。

部分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在预防接种过敏休克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由于急救中抢救设施设备不能随环境及时移动、对儿童和成人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剂量用量不精确、急救流程不熟悉、药械准备不充分(没在有效期内)等等原因,难以在第一时间规范开展急救,错失抢救机会,危及患者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急救车,以解决现有抢救设施设备不能随环境及时移动、对儿童和成人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剂量用量不精确、急救流程不熟悉、药械准备不充分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式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急救车,包括柜体,柜体底部设置有脚轮,柜体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内侧边缘设置有照明灯,柜体顶部为操作台,柜体上方设置有输液架,柜体侧壁上设置有除颤板和氧气瓶支架,柜体内部设置有急救药械区,急救药械区包括儿童专用区、成人专用区和共用区。

本实用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盖板用于粘贴《预防接种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图》和《过敏性休克抢救药械等物资清单》。《预防接种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图》可便于在急救过程按照急救程序和儿童/成人用药剂量规范进行急救,可以有效避免儿童用药过量造成的损伤。《过敏性休克抢救药械等物资清单》便于进行急救药械的日常管理,确保数量和品种齐全。照明灯可以弥补现场光线的不足。操作台用于进行急救操作物品存放。输液架、除颤板、氧气瓶支架用于进行相关急救。急救药械区用于存放急救药械,备用物资区用于存放其他备用的急救物资。急救药械区分为了儿童专用区、成人专用区和共用区,较好地进行了分类存放,可以便于不同人群急救时使用不同的器械,也便于后期清理和维护、使用后数量及时进行补充,共用区存放共用药械,可以节约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急救药械区设置为抽屉,抽屉内设置多个格槽,共用区设置在柜体内第一层,成人专用区和儿童专用区设置在柜体内第二层。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急救药械区采用抽屉分格槽存储急救药械,并设置于第一、二层,便于进行储存、取用。

进一步,急救药械区下方设置有备用物资区,备用物资区为对开门柜式。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备用物资在需要进行物资补充,设置在下方,更便于其他操作,采用对门柜式可节省空间。

进一步,操作台向内凹陷设置。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操作台向内凹陷设置,可以避免操作时将操作台上的物资碰掉的问题。

进一步,操作台上通过滑动轨道设置有副操作台。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副操作台可通过滑动轨道拉出至操作台两侧,从而使急救操作台面更大,更便于操作。

进一步,盖板与柜体铰接,盖板打开后与操作台呈120度角。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盖板打开后与操作台呈120度角,可便于操作。

进一步,照明灯为带开关的壁式15W LED照明灯。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壁式15W LED照明灯可提供适当光照,便于进行操作。

进一步,脚轮为360度万向旋转静音脚轮。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360度万向旋转静音脚轮可便于急救车移动,可减少噪声。

进一步,柜体侧壁上设置有多用篮和医疗垃圾桶。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用篮可用于存放危险性医疗用品。医疗垃圾桶便于在急救过程中对医疗垃圾进行统一回收和管理,避免医源性感染。

进一步,多用篮内放置有利器处理盒。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器处理盒用于旋转利器,避免掉落刺伤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急救车配置了除颤板、输液架、氧气瓶和照明灯,可以更好地为急救赢得时间,弥补现场光线不足。

2.药械通过分区分栏存放,可以便于不同人群急救时使用不同的器械,可以便于后期清理和维护、使用后数量及时进行补充。

3.设置了医疗垃圾缓存区,便于在急救过程中对医疗垃圾进行统一回收和管理,避免医源性感染。

4.粘贴《预防接种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图》可便于在急救过程按照急救程序和儿童/成人用药剂量规范进行急救,可以有效避免儿童用药过量造成的损伤。

5.粘贴《过敏性休克抢救药械等物资清单》可便于急救药械的日常管理,确保数量和品种齐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柜体,2、盖板,3、输液架,4、操作台,5、照明灯,6、氧气瓶支架,7、除颤板,8、共用区,9、儿童专用区,10、成人专用区,11、备用物资区,12、副操作台,13、多用篮,14、医疗垃圾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急救车,包括柜体1,柜体1底部设置有脚轮,脚轮为360度万向旋转静音脚轮。

柜体1顶部设置有盖板2,盖板2通过锁扣和合页与柜体1铰接,盖板2打开后与操作台4呈120度角。盖板2内侧边缘置有照明灯5,照明灯5为带开关的壁式15W LED照明灯,用于弥补急救现场光线不足。盖板2上粘贴《预防接种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图》和《过敏性休克抢救药械等物资清单》,用于规范急救和进行急救药械的日常管理。

柜体1顶部为操作台4,操作台4向内凹陷设置。操作台4上通过滑动轨道设置有副操作台12,副操作台12可通过滑动轨道滑至操作台4两侧,从而可增大操作台面。

柜体1上方设置有可伸缩的输液架3,柜体1侧壁上设置有除颤板7、氧气瓶支架6、多用篮13和医疗垃圾桶14。多用篮13内放置有利器处理盒,用于存放医用利器。

柜体1内部设置有急救药械区和备用物资区11,急救药械区包括儿童专用区9、成人专用区10和共用区8。急救药械区设置为抽屉,抽屉内设置多个格槽,共用区8设置在柜体1内第一层,成人专用区10和儿童专用区9设置在柜体1内第二层。备用物资区11设置柜体1内第三层,备用物资区11为对开门柜式。

使用时,第一层共用药械区8主要存放1:1000肾上腺素、多巴胺、洛贝林、尼可刹米、地塞米松、异丙嗪、去甲肾上腺素,20%甘露醇,安定,苯巴比妥钠,碳酸氢钠;喉镜、气管导管、压脉带、注射器(1ml、2ml、20ml、50ml)、压舌板、50%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注射液、一次性外科无菌手套、体温表、胶布、无菌棉签、碘伏和75%酒精等物资。

第二层左侧儿童专用区9主要存放儿童式血压计、儿童听诊器、儿童分液袋、一次性儿童鼻氧管、小儿吸氧面罩、一次性儿童气管导管(2.5、3.0、3.5/4.0)、复苏囊等物资。

第二层右侧成人专用区10主要存放成人血压计、成人听诊器、成人输液器、成人输氧管、一次性成人气管导管(7.0、7.5、8.0)等物资。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