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喷砼回弹的自动回收支架结构

一种喷砼回弹的自动回收支架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砼回弹的自动回收支架结构,包括混凝土喷头,所述混凝土喷头的一端底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杆件,连接杆件的底部与可调连接臂活动连接,所述可调连接臂的端部传动连接有用来对混凝土进行回收的回弹喷砼传送装置;所述回弹喷砼传送装置的端部抵在待喷的墙体上,所述混凝土喷头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湿喷机主体;本申请通过在转动臂的尾部设置回弹喷砼传送装置,回弹喷砼传送装置在操作时,端部与待喷墙体贴合,则回弹砼能够落入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往靠近墙面方向转动,使回弹砼附着在墙面上,且在传送带上设置一层防附着涂层,用来防止回弹砼在传送带上的堆积,确保回弹砼能够准确附着在墙面上。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砼回弹的自动回收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隧道建设领域有广泛应用,湿喷混凝土是指按照一定的配合将水泥、粗细骨料和水搅拌均匀,在借助各种类型的湿式喷砼机,将拌好的混凝土输送到喷嘴,在喷嘴添加液体速凝剂,利用压缩空气使混凝土形成料束,喷射到围岩面(即本申请所指待喷的墙体)上。

湿喷混凝土与干、潮喷相比,具有配合比易控制、施工粉尘低、回弹率相对较低的优点。但是在湿喷作业中,喷出的混凝土仍然有一定的回弹率,回弹的混凝土落下,会直接掉落在地面上,从而能够造成材料和成本的浪费。然而目前对于喷射混凝土回弹浪费的情况,还没有对应的处理措施;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设计一种喷砼回弹的自动回收支架结构,来解决上述不足,通过在湿喷作业中,对产生的回弹混凝土进行收集和重新附着,以充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砼回弹的自动回收支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砼回弹的自动回收支架结构,包括混凝土喷头,所述混凝土喷头的一端底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杆件,连接杆件的底部与可调连接臂活动连接,所述可调连接臂的端部传动连接有用来对混凝土进行回收的回弹喷砼传送装置;所述回弹喷砼传送装置的端部抵在待喷的墙体上,所述混凝土喷头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湿喷机主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调连接臂包括有两根转动臂和伸缩调节杆,所述两个转动臂的一端均通过固定球头与连接杆件的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与回弹喷砼传送装置之间通过传送件传动连接;所述伸缩调节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到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分别套接在两根转动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调节杆的两端均设有球体,球体一面活动卡在相应的套筒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弹喷砼传送装置包括有三组驱动件和传送带,三组驱动件用来驱动传送带转动,三组驱动件之间通过钢架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有两个驱动齿轮和一个用来将两个驱动齿轮进行连接的连杆;其中一组驱动件的两个驱动齿轮用来与可调连接臂的端部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位于同一侧的三个所述驱动齿轮之间通过钢架固定,位于同一侧的三个驱动齿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通过在转动臂的尾部设置回弹喷砼传送装置,回弹喷砼传送装置在操作时,端部与待喷墙体贴合,则回弹砼能够落入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往靠近墙面方向转动,使回弹砼附着在墙面上,且在传送带上设置一层防附着涂层,用来防止回弹砼在传送带上的堆积,确保回弹砼能够准确附着在墙面上,实现对回弹砼的回收利用,节约成本,提高回弹砼的利用率;

其次,通过在连接杆件的底部和转动臂之间采用固定球头进行连接,使用固定球头可以实现转动臂多个方向角度的调节,使得本申请支架的灵活调节,适用范围广,同时还可以保证湿喷作用进行时支架结构的稳定;

最后,通过设置液压杆能够用来对两根转动臂之间的张开角度进行调节,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回弹喷砼传送装置,且采用液压杆还可以保证在湿喷作业中,保证转动臂之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砼回弹的自动回收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臂和伸缩调节杆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弹喷砼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喷头;2、连接杆件;3、转动臂;4、伸缩调节杆;5、回弹喷砼传送装置;6、固定球头;7、传动齿轮;8、驱动齿轮;9、钢架;10、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喷砼回弹的自动回收支架结构,包括混凝土喷头1,混凝土喷头1的一端底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杆件2,且喷头1的一端能够通过管道直接连接到湿喷机主体上,通过湿喷机主体工作能够将混凝土从喷头喷出,并喷向待喷的墙体上,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湿喷机属于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技术,其在本申请中没有对湿喷机做改进,故在此对其原理、结构等不作详细的赘述;连接杆件2的底部与可调连接臂活动连接,可调连接臂的端部传动连接有用来对混凝土进行回收的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位于混凝土喷头1的下方,当混凝土喷头1喷洒后,回弹砼(即回弹的混凝土)能从上往下落到到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上,同时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的端部抵在待喷的墙体上,则落在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上的混凝土在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的带动下,能够重新送到墙面上,防止造成混凝土的浪费;当混凝土喷头1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对墙体进行喷湿的时候,本支架结构能够实现整体上下移动,由湿喷机主体进行带动。

参照图2,可调连接臂包括有两根转动臂3和伸缩调节杆4,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伸缩调节杆4可以采用液压杆或者电动伸缩杆等,本申请选用液压杆,具体视操作者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同时伸缩调节杆4的数量也可以选择使用两根,选择两根可以保证两个转动臂3之间的稳定性更高。

参照图2,两个转动臂3的一端均通过固定球头6与连接杆件2的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7,在此过程中,使用固定球头6可以实现连接杆件2和转动臂3之间的角度进行一定的调节,具体调节操作者视现场情况而定;传动齿轮7与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之间通过传送件传动连接,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传送件操作者可以选用皮带或者链条时间传动;伸缩调节杆4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到两个套筒,两个套筒分别套接在两根转动臂3上(如图2所示),同时伸缩调节杆4的两端均设有球体,球体一面活动卡在相应的套筒内,则当伸缩调节杆4对两个转动臂3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的时候,此时伸缩调节杆4与两个套筒活动连接,因此两端不会受到影响;同时伸缩调节杆4的调整范围能使两转动臂3之间的间距在50cm~100cm之间,此间距需要根据操作者选择使用什么样的伸缩调节杆4来决定,本申请再此处不做限定,只是给出一个粗略的范围。

参照图3,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包括有三组驱动件和传送带10,三组驱动件用来驱动传送带10围绕着三组驱动件实现转动。驱动件包括有两个驱动齿轮8和一个用来将两个驱动齿轮进行连接的连杆;其中一组驱动件的两个驱动齿轮8用来与可调连接臂的端部传动连接。位于同一侧的三个驱动齿轮8之间通过钢架9固定,其中钢架9与相应的驱动齿轮8之间采用活动连接,因此不会影响驱动齿轮8的转动;同时操作者可以将两侧的钢架9延长,将两个钢架9与两个相应的传动齿轮7进行传动连接,即钢架9与传动齿轮7之间也为活动连接,不会影响传动齿轮7的转动,这样的方式可保证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的稳定性;位于同一侧的三个驱动齿轮8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申请传送带10根据两个钢架9的间距,以及转动臂3得到的钢架9的间距而合理选择其宽度,为防止回弹砼的过度堆积并溢出,减小清理工作量,传送带10上设有防附着涂层,防附着涂层操作者可以选用用来适用于吸收性基面(如混凝土、内天然石材、红砖等)的A型防粘涂料,属于现有技术,可使回弹砼重新附着时更加容易。

本申请支架的灵活调节,适用范围广,同时还可以保证湿喷作用进行时支架结构的稳定;具体的操作原理如下:使用时,根据所需控制伸缩调节杆4,伸缩调节杆4对两根转动臂3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其端部能够安装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然后将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放置到两根转动臂3的端部,使用链条将两个传动齿轮7和两个驱动齿轮8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安装完成后,将本支架与湿喷机进行固定,并将混凝土喷头1与湿喷机的管道连接,然后使用湿喷机对本支架的位置进行调节,将本支架移动到墙体处,即回弹喷砼传送装置5的端部抵在待喷的墙体上;同时在转动臂3上安装一电机,用来驱动传动齿轮7进行固定,进而能够带动驱动齿轮8进行工作;

当湿喷机中混凝土涂料从混凝土喷头1喷出,并作用到相应的墙体上,此时回弹的混凝土能够落在传送带10上,此时传送带10朝向墙体面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其上的混凝土沾到墙面上,适用于喷砼作业从下至上进行时;

当喷砼作业从上至下发生反向移动时,驱动齿轮8和传动齿轮7则不会发生转动,这将防止回弹砼远离墙体落出传送带10外。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故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