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调控显示一体化的等离子体装置

一种调控显示一体化的等离子体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等离子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显示一体化的等离子体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外壳内沿电流行进方向依序布置交流电输入端口、调压器、逆变器及高压输出端口;外壳内设置安置腔,所述调压器、逆变器以及两者的接驳处均位于该安置腔内。本实用新型具备了集成化的功能,从而有效提升了等离子体装置在装配、使用和转移过程中的操作便捷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8927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0711282.6

  • 发明设计人 李家星;王德;周剑;

    申请日2022-03-29

  • 分类号B01J19/08(2006.01);

  • 代理机构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柯凯敏

  •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蜀山湖路350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5: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等离子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显示一体化的等离子体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其被认为是在固、液、气态之外物质的第四种状态,是电子、离子、原子、分子、自由基、光等的集合体。通常,等离子体可以在某些条件下通过气体电离产生。

目前,等离子体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包括:其一,调压器与逆变器相互独立,调压器为单独设置的模块,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跨过诸多部件并从繁复的线路中将其与逆变器的端口进行连接,无论是在装配、使用和转移过程中都存在操作不便等问题。其二,现有的等离子体装置缺少电压和频率的显示模块,这在使用过程中的难以保持等离子体产生的条件的稳定性,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的调控显示一体化的等离子体装置,其具备了集成化的功能,从而有效提升了等离子体装置在装配、使用和转移过程中的操作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控显示一体化的等离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沿电流行进方向依序布置交流电输入端口、调压器、逆变器及高压输出端口;外壳内设置安置腔,所述调压器、逆变器以及两者的接驳处均位于该安置腔内。

优选的,所述外壳正面布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电压电流显示窗、高压显示窗、频率显示窗、电压调节旋钮、频率调节旋钮和启闭开关。

优选的,外壳内还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位于外壳与安置腔之间所形成的夹层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为散热风扇,外壳上布置有便于出风的散热孔板,散热组件的出风口指向所述散热孔板。

优选的,所述安置腔外壁安装有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安置腔背面开设有用于启闭该安置腔的操作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位于外壳内独立设置的安置腔来形成独立区域,从而实现了彼此连接的调压器和逆变器的有效整合;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的调压器和逆变器的连接及安装均安装在上述独立区域中,操作时无需临时从繁复的接线中找到对应接头及线口再进行跨越式安装,显著提升了等离子体装置在装配、使用和转移过程中的操作便捷性。

2)、在上述整合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改进的控制面板。通过在控制面板上集成相应的显示及调节单元,在使得总体装置变得更为简单紧凑的基础上,还可以实时监测等离子体产生的电压、电流和频率的条件,并实现了在线的电压及电流的调节功能,从而有效的确保了等离子体输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置腔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10-外壳 11-安置腔 11a-散热翅片

20-交流电输入端口 30-调压器 40-逆变器 50-高压输出端口

60-控制面板

61-电压电流显示窗 62-高压显示窗 63-频率显示窗

64-电压调节旋钮 65-频率调节旋钮 66-启闭开关

70-散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外观构件及内部构件两大块。其中:

外观构件包括如图1所示的四方箱体状的外壳10,外壳10的正面布置控制面板60。控制面板60上设置电压电流显示窗61、高压显示窗62、频率显示窗63、电压调节旋钮64、频率调节旋钮65和启闭开关66。在接通电源并打开启闭开关66后,首先可以通过控制面板60上的电压调节旋钮64进行电压的控制,选择好合适的电压条件后,可以操作频率调节旋钮65进行频率的调节。伴随着频率的变化,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会发生变化,此时目视观测相应的显示窗即可;在最合适的频率下,可以得到最稳定和高亮度的等离子体射流。

图2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构件的布置状态。该内部构件包括安置腔11,安置腔11内设置调压器30及逆变器40。安装时,沿电流行进方向依序布置交流电输入端口20、调压器30、逆变器40及高压输出端口50;同时调压器30及逆变器40需单独安置在图2所示的安置腔11内,且两者的接驳处也即导线连接点或者说相应的连接端口也位于该安置腔11内,从而便捷化的实现了两者的快速接驳甚至是拆卸目的。在接通外部电源后,外部的交流电首先经过调压器30调节,在电压控制和整流滤波后变为可调直流,经过进一步传输,进入逆变器40,这部分包括了高压可调和频率可调,最终输出高压。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安置腔11与外壳10之间的夹层空间内还布置有散热组件70,以便实现对安置腔11的整体散热效果。必要时,散热组件70可以设置吸热面并贴合安置腔11的外壁,甚至可以在安置腔11外壁布置散热翅片11a等,以便进一步提升安置腔11的散热效果,此处就不再赘述。

至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特定的设计和合理化的布局方式,将原本独立的调压器30和逆变器40进行了整合,并集成在同一个腔体也即安置腔11内。同时,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控制面板60上集成各显示窗及调节旋钮所构成的显示及调节单元,在使得总体装置变得更为简单紧凑的基础上,还可以实时监测等离子体产生的电压、电流和频率的条件,并能同步实现在线的电压及电流的调节功能,最终得以有效的确保等离子体输出的稳定性。

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还包括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的相同或类似结构。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