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

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包括钢护筒;钢护筒包括底部护筒、内护筒和外护筒;内护筒固定安装在底部护筒的一端,外护筒套设在内护筒上,外护筒两端分别与内护筒和底部护筒可拆卸连接,内护筒的外侧壁设有弹性缓冲层,弹性缓冲层与外护筒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下钻孔灌注桩,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混凝土凝固后,产生内应力,内护筒产生形变,弹性缓冲层与外护筒之间为非刚性接触,不会出现内护筒与外护筒卡死的情况,方便取下;弹性缓冲层吸收一部分外部压力,减小外部环境对内护筒的压力,有利于保护内护筒;间隙为弹性缓冲层和内护筒的形变空间,进一步方便提取外护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49031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江河建筑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695668.9

  • 发明设计人 简菊;

    申请日2022-06-30

  • 分类号E02D5/38(2006.01);F16F15/04(2006.01);

  • 代理机构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贾启芳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青年北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1: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灌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以其适应性强、成本低、施工简便等特点仍将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领域。在水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钢护筒在固定桩位、保护孔口、维持水头高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规的钻孔灌注桩在施工时,大部分钢护筒无法回收重复利用,造成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包括钢护筒;钢护筒包括底部护筒、内护筒和外护筒;内护筒固定安装在底部护筒的一端,外护筒套设在内护筒上,外护筒两端分别与内护筒和底部护筒可拆卸连接,内护筒的外侧壁设有弹性缓冲层,弹性缓冲层与外护筒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内护筒的壁厚小于外护筒的壁厚。

优选地,外护筒包括从上到下沿轴向排布并依次抵靠贴合的多个护筒段,多个护筒段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各护筒段中相互抵靠贴合的接触面上设有凹凸配合的密封机构。

优选地,护筒段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且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分别布置在护筒段的相对面上,当相邻两个结构块抵靠贴合时,其中一个结构块上的第一凸起卡入另一个结构块上的第一凹槽内以形成密封机构。

优选地,第一凸起为环形结构。

优选地,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上设有与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

优选地,第二凸起为环形结构。

优选地,外护筒还包括密封垫,任意相邻两个护筒段之间均布置有密封垫。

优选地,密封垫在轴向上的投影与外护筒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水下钻孔灌注桩,通过将钢护筒制造成可拆卸的结构后,可以拆卸下外部的外护筒,外护筒即为重复利用的部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混凝土凝固后,产生内应力,作用于内护筒上,进而内护筒产生形变,弹性缓冲层在内护筒产生形变的情况下也产生形变,并且吸收一部分形变,当取下外护筒时,弹性缓冲层与外护筒之间为非刚性接触,不会出现内护筒与外护筒卡死的情况,方便取下;同时,取下外护筒之后,内护筒受到的外部压力突然增大,弹性缓冲层吸收一部分外部压力,进而减小外部环境对内护筒的压力,有利于保护内护筒;

弹性缓冲层与外护筒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为弹性缓冲层和内护筒的形变空间,进一步方便提取外护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的外护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的外护筒的A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的外护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的外护筒的A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下钻孔灌注桩,包括钢护筒;钢护筒包括底部护筒1、内护筒2和外护筒3;内护筒2固定安装在底部护筒1的一端,外护筒3套设在内护筒2上,外护筒3两端分别与内护筒2和底部护筒1可拆卸连接,内护筒2的外侧壁设有弹性缓冲层4,弹性缓冲层4与外护筒3之间具有间隙34。

本实施例的水下钻孔灌注桩的具体工作过程中,使用时,先组装钢护筒,将内护筒2安装在底部护筒1上,再将外护筒3套接在内护筒2上,按照插打普通钢护筒的方法将钢护筒插打到位,将钢筋笼骨放到内护筒2内,并浇注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凝固后,将外护筒3取出,重复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水下钻孔灌注桩,通过将钢护筒制造成可拆卸的结构后,可以拆卸下外部的外护筒3,外护筒3即为重复利用的部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混凝土凝固后,产生内应力,作用于内护筒2上,进而内护筒2产生形变,弹性缓冲层4在内护筒2产生形变的情况下也产生形变,并且吸收一部分形变,当取下外护筒3时,弹性缓冲层4与外护筒3之间为非刚性接触,不会出现内护筒2与外护筒3卡死的情况,方便取下;同时,取下外护筒3之后,内护筒2受到的外部压力突然增大,弹性缓冲层4吸收一部分外部压力,进而减小外部环境对内护筒2的压力,有利于保护内护筒2;

弹性缓冲层4与外护筒3之间具有间隙34,间隙34为弹性缓冲层4和内护筒2的形变空间,进一步方便提取外护筒3。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内护筒2的壁厚小于外护筒3的壁厚,外护筒3的材料占了整个钢护筒的大部分材料,在外护筒3能够拆卸和回收的情况下,进一步地节约了材料和降低了成本。

参照图2-3,进一步地,外护筒3包括从上到下沿轴向排布并依次抵靠贴合的多个护筒段31,多个护筒段31之间可拆卸连接,外护筒3制造成依次抵靠贴合的多个护筒段31,可根据实际情况组装成不同使用长度的外护筒3,使用灵活、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各护筒段31中相互抵靠贴合的接触面上设有凹凸配合的密封机构。

参照图3,更进一步地,护筒段3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311和第一凹槽312,且第一凸起311与第一凹槽312分别布置在护筒段31的相对面上,当相邻两个结构块抵靠贴合时,其中一个结构块上的第一凸起311卡入另一个结构块上的第一凹槽312内以形成密封机构,以提高各个护筒段31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提高钢护筒整体的密封性。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311为环形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钢护筒整体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311上设有第二凹槽3111,第一凹槽312上设有与第二凹槽3111配合的第二凸起3121。

进一步地,第二凸起3121为环形结构。

为进一步提高钢护筒整体的密封效果,外护筒3还包括密封垫5,任意相邻两个护筒段31之间均布置有密封垫5。

更进一步地,密封垫5在轴向上的投影与外护筒3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