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麻醉科用联合麻醉穿刺针

一种麻醉科用联合麻醉穿刺针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联合麻醉穿刺针。上述联合麻醉穿刺针包括针体、针柄、配位组件、引导结构、药剂支管以及填充于所述药剂支管内的管塞件。针柄包括针筒和活塞。配位组件包括定位套、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套上的两组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针筒上的挡块、开设在所述挡块上且和所述卡板相契合的嵌合槽。所述引导结构包括两组水平布置的抵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板上且和对应抵柱相契合的滑块。本实用新型的联合麻醉穿刺针基于嵌合装配的模式实现灵活组装,在一次穿刺注射的前提下,可省去后续注射过程中的穿刺操作,并且拆卸时对穿刺点的损伤小,同时,具备引导功能,提高了扎针和推针的精确度,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扎针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3833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仁济医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826499.1

  • 发明设计人 党友;

    申请日2022-03-28

  • 分类号A61B17/34(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金岱产业集聚区文治路25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0: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麻醉科用联合麻醉穿刺针。

背景技术

穿刺针是在微创手术中对如肾脏、肝脏、肺、甲状腺和体表等多种器官的组织取样和注射治疗的医疗器械,特别是在术前麻醉时,需借助麻醉穿刺针来注射麻药以对患者进行局麻/全麻处理。

然而,传统麻醉穿刺针在使用时,在进行多种药剂的混合麻醉时,需多次扎入针头以完成注射,操作不便,同时,每次扎针和推针的精确度不能保障,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扎针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麻醉穿刺针在使用时,在进行多种药剂的混合麻醉时,需多次扎入针头以完成注射,操作不便,同时,每次扎针和推针的精确度不能保障,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扎针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麻醉科用联合麻醉穿刺针。

一种麻醉科用联合麻醉穿刺针,包括针体和位于所述针体端部位置处的针柄;所述针柄包括针筒和滑动安装在所述针筒内的活塞;

所述联合麻醉穿刺针还包括:

位于所述针体和所述针柄之间处的配位组件,其包括固定套接在所述针体上的定位套、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套上的两组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针筒上的挡块、开设在所述挡块上且和所述卡板相契合的嵌合槽;

引导结构,其用于提供所述针体的推入导向;所述引导结构包括两组水平布置的抵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板上且和对应抵柱相契合的滑块;以及

药剂支管,其固定贯穿连接在所述针筒的相对应一侧壁位置处。

上述联合麻醉穿刺针基于嵌合装配的模式实现灵活组装,在一次穿刺注射的前提下,可省去后续注射过程中的穿刺操作,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且拆卸时对穿刺点的损伤小,降低患者的痛感,同时,具备引导功能,提高了扎针和推针的精确度,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扎针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体的内部开设有药剂腔,且针体的一端伸入所述针筒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体通过所述配位组件与所述针柄活动连接;两组所述卡板垂直布置在所述针体的相对应两侧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体通过滑块滑动布置在两组所述抵柱之间;所述抵柱位于所述针柄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剂支管和所述针筒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三十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合麻醉穿刺针还包括填充于所述药剂支管内的管塞件。

进一步地,所述管塞件与所述药剂支管活动连接;所述管塞件为橡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联合麻醉穿刺针基于嵌合装配的模式实现灵活组装,从而可在一次穿刺注射的前提下,通过拆卸更换药物,省去了后续注射过程中的穿刺操作,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该组装结构拆卸时对穿刺点的损伤小,降低患者的痛感。

基于人力将抵柱顶在穿刺点的两侧位置,从而使得穿刺点充分暴露,与此同时,将滑块置于对应的抵柱中进行配位,使得后续推针的过程中,针体沿滑块和抵柱滑动定位的轨迹精确、平稳的伸入穿刺区,使得整个麻醉过程在引导下进行,提高了扎针和推针的精确度,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扎针质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联合麻醉穿刺针基于嵌合装配的模式实现灵活组装,在一次穿刺注射的前提下,可省去后续注射过程中的穿刺操作,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且拆卸时对穿刺点的损伤小,降低患者的痛感,同时,具备引导功能,提高了扎针和推针的精确度,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扎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科用联合麻醉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剖视图。

图3所示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针体;2、针柄;21、针筒;22、活塞;3、配位组件;31、定位套;32、卡板;33、挡块;34、嵌合槽;4、引导结构;41、抵柱;42、滑块;5、药剂支管;6、管塞件。

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麻醉科用联合麻醉穿刺针,其手术前对病人的麻醉注射使用。联合麻醉穿刺针包括针体1、位于所述针体1端部位置处的针柄2、位于所述针体1和所述针柄2之间处的配位组件3、引导结构4、药剂支管5以及填充于所述药剂支管5内的管塞件6。

所述针体1的内部开设有药剂腔,且针体1的一端伸入所述针筒2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针体1和针柄2组合成联合麻醉穿刺针的外壳结构,通过针柄2存储并推送麻醉药至针体1内的药剂腔中以进行麻醉注射。所述针柄2包括针筒21和滑动安装在所述针筒21内的活塞22。使用时,将针体1扎入麻醉点,此时,使用活塞22沿针体1位置推送,该过程中,针筒21内的麻醉药被挤入注射通道以进行手术区麻醉操作。

所述针体1通过所述配位组件3与所述针柄2活动连接。配位组件3包括固定套接在所述针体1上的定位套31、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套31上的两组卡板32、固定安装在所述针筒21上的挡块33、开设在所述挡块33上且和所述卡板32相契合的嵌合槽34。通过定位套31上安装的卡板32和挡块33上的嵌合槽34相卡合,实现针体1和针柄2之间的嵌合装配,需拆开时,反向拉出针柄2即可。两组所述卡板32垂直布置在所述针体1的相对应两侧位置处。

本实施例,针柄2和针体1之间基于嵌合装配的模式实现灵活组装,从而可在一次穿刺注射的前提下,通过拆卸更换药物,省去了后续注射过程中的穿刺操作,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该组装结构拆卸时对穿刺点的损伤小,降低患者的痛感。

引导结构4用于提供所述针体1的推入导向。所述引导结构4包括两组水平布置的抵柱41、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板32上且和对应抵柱41相契合的滑块42。滑块42置于对应的抵柱41中进行配位,使得后续推针的过程中,针体1沿滑块42和抵柱41滑动定位的轨迹精确、平稳的伸入穿刺区,使得整个麻醉过程在引导下进行,提高了扎针和推针的精确度,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扎针质量。所述针体1通过滑块42滑动布置在两组所述抵柱41之间,所述抵柱41位于所述针柄2的下方。基于人力将抵柱41顶在穿刺点的两侧位置,从而使得穿刺点充分暴露。

本实施例,基于人力将抵柱41顶在穿刺点的两侧位置,从而使得穿刺点充分暴露,与此同时,将滑块42置于对应的抵柱41中进行配位,使得后续推针的过程中,针体1沿滑块42和抵柱41滑动定位的轨迹精确、平稳的伸入穿刺区,使得整个麻醉过程在引导下进行,提高了扎针和推针的精确度,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扎针质量。

药剂支管5固定贯穿连接在所述针筒21的相对应一侧壁位置处。所述药剂支管5和所述针筒21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三十度。所述管塞件6与所述药剂支管5活动连接,且管塞件6为橡胶材质。本实施例,通过药剂支管5提供如玻璃酸钠等辅助药剂的送入通道,从而可满足多种药物的注射需求,结合管塞件6对药剂支管5进行填充封堵以保障针筒21的密封性,从而避免注射时漏气的情况。

综上,本实施例的联合麻醉穿刺针,相较于传统麻醉穿刺针而言,具备下述优点:本实施例的联合麻醉穿刺针,基于嵌合装配的模式实现灵活组装,在一次穿刺注射的前提下,可省去后续注射过程中的穿刺操作,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且拆卸时对穿刺点的损伤小,降低患者的痛感,同时,具备引导功能,提高了扎针和推针的精确度,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扎针质量。

对于所涉及的各个部件的命名,以其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作为命名的标准,而不受本实用新型所用到的具体的名词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其它的名词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名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