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非破坏性铜切割专用切割装置

一种非破坏性铜切割专用切割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破坏性铜切割专用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输送机构、切割机构和清洗机构,输送机构包括顶部两侧均安装有U形固定架工作台、焊接在一个U形固定架一边外壁上底座和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的电机,两个所述U形固定架相对两侧外壁均转动安装有传动辊,且两根传动辊上均套接有传送皮带,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一根传动辊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连续不断的输送原料,进行连续的、大批量的生产切割,切割后边沿光滑平整,造型美观,勿需二次修剪,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刀模及设备成本,切割机安装在固定杆上,拆装简便,便于更换和维修,便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料、碎屑等的收集与整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4267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宏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876921.4

  • 发明设计人 姚立家;

    申请日2022-04-15

  • 分类号B23Q5/28(2006.01);B23Q11/00(2006.01);B23Q7/00(2006.01);

  • 代理机构淮安欧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8;

  • 代理人安琼新

  • 地址 311500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七芝线金家路口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0: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破坏性铜切割专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铜是一种金属元素,也是一种过渡元素。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对于铜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传统的对于铜的切割装置,在对铜切割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对碎屑、灰尘等进行处理,碎屑、灰尘等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现有的铜切割设备的切割轮是固定的,但使用人员切割作业时,裸露在外的切割轮极易伤害到使用人员,通过该切断方式得到的铜两端截断部位变形严重,无法直接使用,造成材料浪费,需后期进行再加工,造成重复劳动,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非破坏性铜切割专用切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破坏性铜切割专用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输送机构、切割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顶部两侧均安装有U形固定架工作台、焊接在一个U形固定架一边外壁上底座和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的电机,两个所述U形固定架相对两侧外壁均转动安装有传动辊,且两根传动辊上均套接有传送皮带,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一根传动辊连接;

所述工作台顶部焊接有切割箱、焊接在切割箱一边顶部的支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块上的伺服电机、开设在切割箱顶部内壁一侧的滑槽和转动安装于切割箱两侧内壁的螺纹杆,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螺纹杆通过联轴器贯穿切割箱一边连接伺服电机输出轴,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滑槽,所述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且推杆电机底部焊接有刀架,所述刀架内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上设置有切割机;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切割箱一侧顶部注水管、设置在切割箱顶部内壁的喷淋管和安装在切割箱底部的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传送皮带中部开设有避让槽,且避让槽位于切割机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两根传动辊通过传送皮带形成传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喷淋管呈回形设置,且喷淋管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喷淋口。

优选的,所述注水管通过密封圈贯穿切割箱一侧连通喷淋管。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通过密封圈贯穿切割箱底部和工作台顶部,且排水管连通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刀架一边底部安装有控制器,且切割箱7两边内壁上等距离分布有若干个对应的限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限位传感器,控制器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推杆电机和切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切割后边沿光滑平整,造型美观,勿需二次修剪,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刀模及设备成本,切割机安装在固定杆上,拆装简便,便于更换和维修;

2、切割箱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通过密封圈贯穿切割箱底部,排水管贯穿工作台顶部,排水管连接有收集箱,便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料、碎屑等的收集与整理;

3、可连续不断的输送原料,进行连续的、大批量的生产切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破坏性铜切割专用切割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破坏性铜切割专用切割装置的切割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破坏性铜切割专用切割装置的传动辊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U形固定架、3传动辊、4传送皮带、5底座、 6电机、7切割箱、8支撑块、9伺服电机、10滑槽、11螺纹杆、12 推杆电机、13刀架、14切割机、15注水管、16喷淋管、17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3所示,一种非破坏性铜切割专用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1、输送机构、切割机构和清洗机构,输送机构包括顶部两侧均安装有U形固定架2的工作台1、焊接在一个U形固定架2一边外壁上底座5和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5上的电机6,两个U形固定架2相对两侧外壁均转动安装有传动辊3,两根传动辊3上均套接有传送皮带 4,传送皮带4中部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位于切割机正下方,两根传动辊3通过传送皮带4形成传动配合,电机6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一根传动辊3连接;

实施例2:

参照图1-3所示,工作台1顶部焊接有切割箱7、焊接在切割箱 7一边顶部的支撑块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块8上的伺服电机 9、开设在切割箱7顶部内壁一侧的滑槽10和转动安装于切割箱两侧内壁的螺纹杆(11),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螺纹杆11通过联轴器贯穿切割箱7一边连接伺服电机9输出轴,所述螺纹杆11上螺纹连接有U 形固定架,且U形固定架滑动连接于滑槽10,所述U形固定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12,且推杆电机12底部焊接有刀架13,所述刀架13内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上设置有切割机14,所述刀架13 一边底部安装有控制器,且切割箱7两边内壁上等距离分布有若干个限位传感器,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切割箱7一侧顶部注水管15、设置在切割箱7顶部内壁的喷淋管16和安装在切割箱7底部的排水管17,所述喷淋管16呈回形设置,且喷淋管16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喷淋口,所述注水管15通过密封圈贯穿切割箱7一侧连通喷淋管16,所述排水管17通过密封圈贯穿切割箱7底部和工作台1顶部,且排水管17连通收集箱。

工作原理:工作台1顶部四角均安装有U形固定架2,同侧两个 U形固定架2之间安装有传动辊3,焊接在一个U形固定架2一边的底座5和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5上的电机6,个U形固定架2相对两侧外壁均转动安装有传动辊3,两根传动辊3上均套接有传送皮带4,传送皮带4中部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位于切割机正下方,两根传动辊3通过传送皮带4形成传动配合,电机6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根传动辊3,将原料投放至传送皮带4上,电机6运转带动传动辊3 旋转使原料随传送皮带4水平移动,可连续不断的输送原料,进行连续的、大批量的生产切割,工作台1顶部焊接有切割箱7、焊接在切割箱7一边顶部的支撑块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块8上的伺服电机9、开设在切割箱7顶部内壁一侧的滑槽10和和转动安装于切割箱两侧内壁的螺纹杆11,切割机构包括螺纹杆11通过联轴器贯穿切割箱7一边连接伺服电机9输出轴,所述螺纹杆11上螺纹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滑槽10,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12,推杆电机底部焊接有刀架13,刀架13内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上设置有切割机14,原料到达指定位置后,推杆电机12延长,直至切割箱7两边内壁上等距离分布有若干个限位传感器运作,刀架 13一边底部安装的控制器,控制器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限位传感器,控制器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推杆电机和切割机,使刀架13到达切割位置后推杆电机12停止伸缩,控制切割机运转,完成切割,边沿光滑平整,造型美观,勿需二次修剪,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刀模及设备成本,切割机安装在固定杆上,拆装简便,便于更换和维修,切割箱7顶部一侧设置有注水管15,注水管15通过密封圈贯穿切割箱 7一侧连通有喷淋管16,喷淋管16呈回形设置,喷淋管16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喷淋口,切割箱7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7,排水管17通过密封圈贯穿切割箱7底部,排水管17贯穿工作台1顶部,排水管 17连接有收集箱,便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料、碎屑等的收集与整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