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

一种用于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其包括罩体和储气管;所述罩体用于罩住口鼻;所述储气管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储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储气管通过其进气口与罩体内腔连通,用于暂时储存鼻腔中呼出的气体。本申请不同于现有技术,采用两端开口的储气管,呼气时,储气管临时存储被呼出的气体,吸气时,罩体外部的新鲜空气与储气管内的气体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进而解决了治疗时缺氧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88673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清;

    申请/专利号CN202221412422.6

  • 发明设计人 吴肇贵;周欣;边波;刘文楠;

    申请日2022-06-02

  • 分类号A61M16/06(2006.01);A61M16/2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吴强;陈红

  • 地址 300052 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154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6: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呼吸性碱中毒,又称过度通气综合征,是指肺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CO

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有3种:第1种是用塑料袋罩住患者口鼻,让呼出的含CO

以及,现有面罩无法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地调节,容易出现治疗不充分或治疗过度的情况。而又如申请号为CN201720739067.6的过度换气综合征面罩,使用时将面罩罩在嘴巴和鼻子上,罩体连接一个储气袋,存储呼出的CO

总之,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1.在面罩治疗呼吸性碱中毒过程中出现的缺氧问题;

2.使用同一面罩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呼吸性碱中毒时,可能出现治疗不充分或治疗过度的问题;

3.面罩开口较少、相对封闭,患者呼吸阻力过大,引起患者呼吸肌疲劳,进而引起病情恶化;

4.现有用于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大多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部分面罩佩戴后舒适度差,不便于生产和使用的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包括:罩体和储气管;

所述罩体用于罩住口鼻;

所述储气管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储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孔;

所述储气管通过其进气口与罩体内腔连通,用于暂时储存鼻腔中呼出的气体。

本申请不同于现有技术,采用两端开口的储气管,呼气时,储气管临时存储被呼出的气体,吸气时,罩体外部的新鲜空气与储气管内的气体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进而解决了治疗时缺氧的问题。在吸气时,储气管内含有较高浓度CO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气口孔径的1/2。

设置出气孔的主要目的还在于,便于气体进入储气管内、以及储气管内气体回流罩体内腔,出气孔远小于进气口,则避免外部气体过多地流入储气管,导致其内部CO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管包括波纹管体,波纹管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封堵端口的盖板,两端盖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孔。

通过伸缩波纹管体,可以快速调节储气管内的容积,调节吸入时混合气体中CO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气管的进气口对接的出气口;所述储气管可快速拆卸地设置在出气口上。

快拆方式形式很多,例如螺纹连接,插接或套接等。

通过调换不同大小的储气管,同样可以实现吸入时混合气体中CO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上设置有呼吸口,用于罩体内部分气体的排出,以及部分外部空气被吸入罩体内。罩体两侧设置呼吸口,可降低呼吸阻力,避免呼吸肌疲劳的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口上设置有可调节气体流量的气阀。

优选地,所述气阀包括阀体和拨片;阀体上设置有连通罩体内外的空气口,拨片可旋转地设置在空气口上,用于调节空气口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上设置有输氧口,输氧口通过输氧管路与氧气源连接。

罩体设置有输氧口,进而解决了治疗时缺氧的问题。优选地,输氧管路或输氧口上设置有用于调控输氧量的控制阀。

其中,控制阀优选地采用上述的气阀形式。

进一步地,还包括系带,用于将所述罩体固定于患者面部。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管的出气孔上设置有调控阀,调控阀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筒体,筒体的外侧开口大,内侧开口小,且内侧开口呈扁平方式设置,内侧开口处的两侧壁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趋向于贴靠在一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在提高CO

同时,通过调控储气管容量大小,可以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呼吸性碱中毒;以及,与现有纠正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相比,本实用新型呼吸阻力较小,可有效避免呼吸疲劳,患者依从性好;此外,本申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波纹管式储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调控阀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调控阀的正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调控阀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包括:罩体10和储气管20;所述罩体10用于罩住口鼻;所述储气管20一端设置有进气口21,储气管2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孔22;所述储气管20通过其进气口21与罩体10内腔连通,用于暂时储存鼻腔中呼出的气体。

本申请不同于现有技术,采用两端开口的储气管20,呼气时,储气管20临时存储被呼出的气体,吸气时,罩体10外部的新鲜空气与储气管20内的气体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进而解决了治疗时缺氧的问题。吸气时,储气管20内含有较高浓度CO

其中,优选地,所述出气孔22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气口21孔径的1/2。设置出气孔22的主要目的还在于,便于气体进入储气管20内、以及储气管20内气体回流罩体10内腔,出气孔22孔径远小于进气口21,则避免外部气体过多地流入储气管20,导致其内部CO

参照图2所示,所述储气管20优选采用波纹管体形式,波纹管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封堵端口的盖板,两端盖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出气孔22。通过伸缩波纹管体,可以快速调节储气管20内的容积,调节吸入时混合气体中CO

或者,所述罩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气管20的进气口21对接的出气口11;所述储气管20可快速拆卸地设置在出气口11上。快拆方式形式很多,例如螺纹连接,插接或套接等。通过调换不同大小的储气管20,同样可以实现吸入时混合气体中CO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可选择地,所述罩体10上还可以设置有呼吸口13,用于罩体10内部分气体的排出,以及部分外部空气被吸入罩体10内。所述呼吸口13上设置有可调节气体流量的气阀30。以及,呼吸口13可以设置两个,分别布设在罩体10的两侧。呼吸口13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阻力,避免呼吸肌疲劳发生。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气阀30包括阀体31和拨片33;阀体31上设置有连通罩体10内外的空气口32,拨片33可旋转地设置在空气口32上,用于调节空气口32的大小。

参照图1所示,所述罩体10上可选择地设置有输氧口12,输氧口12通过输氧管路与氧气源连接。优选地,输氧管路或输氧口12上设置有用于调控输氧量的控制阀。其中,控制阀优选地采用上述的气阀30形式。以及本实施例还包括系带40,用于将所述罩体10固定于患者面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呼吸面罩,在提高CO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4-6所示,储气管20的出气孔22上设置有调控阀50,调控阀50包括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筒体,筒体的外侧开口大,内侧开口小,且内侧开口呈扁平方式,内侧开口处的两侧壁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趋向于贴靠在一起。

在呼出气体时,少量气体或者没有气体依次经过内侧开口和外侧开口流出,CO

相对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结构更加巧妙,并最大程度地维持储气管20内CO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