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地下室一期与二期交界处共用防水地连墙

一种地下室一期与二期交界处共用防水地连墙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室一期与二期交界处共用防水地连墙,包括地连墙,所述地连墙的一侧设置有地下B1顶板、地下B2顶板、地下B3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投影上方设置有UPVC排水管,所述底板、地下B3顶板、地下B2顶板的上方均设置有反坎,所述地连墙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排水板,所述反坎的外表面与地连墙的表面涂刷有防水涂层,本实用新型采用“φ50UPVC排水管+30mm高排水板+100mm砂加气”防水节点,一方面解决了地连墙表面平整度难以找平,砖墙贴紧砌筑困难,导致砖墙面层防水卷材无法顺平铺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100mm原混凝土墙无法与地连墙和砖墙固定且单侧支模困难的实际状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8234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843932.9

  • 申请日2022-07-18

  • 分类号E04B1/00(2006.01);E04B1/66(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曾耀先

  • 地址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环湖西二路888号C楼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3: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室一期与二期交界处共用防水地连墙。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地产商从开发节奏和成本角度考虑,往往将大型工程分多期进行开发,并在每期采用不同的承包人进行施工,这种开发方式易导致各期工程之间出现冲突、干扰,影响后续工程的正常实施。

二期与一期地下室交界处共用地连墙(结构设计中地连墙即为结构墙),该地连墙由于一期承包人施工时质量控制不到位,平整度极差,由于连墙表面凹凸不平,地连墙表面平整度难以找平,砖墙贴紧砌筑困难,导致砖墙面层防水卷材无法顺平铺贴。

100mm原混凝土墙无法与地连墙和砖墙固定且单侧支模困难,故地下室地连墙表面原100mm砖墙+防水卷材+100mm混凝土墙防水做法无法实施,给二期地连墙附近区域的楼板带来了渗水隐患。严重影响二期交付后使用性能与顾客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一期与二期交界处共用防水地连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一期与二期交界处共用防水地连墙,包括地连墙,所述地连墙的一侧设置有地下B1顶板、地下B2顶板、地下B3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投影上方设置有UPVC排水管,所述底板、地下B3顶板、地下B2顶板的上方均设置有反坎,所述反坎的上方设置有砌体,所述地连墙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排水板,所述反坎的外表面与地连墙的表面涂刷有防水涂层。

优选的,相邻所述相邻排水管间设置有建筑找坡。

优选的,靠近底板所述的反坎底部留设有穿管孔,所述UPVC排水管插接于穿管孔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UPVC排水管的底端设置于集水井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地下室一期与二期交界处共用防水地连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采用“φ50UPVC排水管+30mm高排水板+100mm砂加气”防水节点,一方面解决了地连墙表面平整度难以找平,砖墙贴紧砌筑困难,导致砖墙面层防水卷材无法顺平铺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100mm原混凝土墙无法与地连墙和砖墙固定且单侧支模困难的实际状况;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地连墙与地下室楼板连接处防水节点设计优化,简化了防水节点施工工序,避免原传统理想化防水做法无法实施的状况,极大地降低了渗水质量风险,有效了保证了二期结构楼板与一期地连墙连接处的整体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同种质量渗漏风险,施工简单,加快了同种部位的施工进度,节省工期,提升交付后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连墙防水施工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化节点效果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地连墙与B1层楼板防水效果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地连墙与B1层楼板底部防水效果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地连墙与B2层楼板防水效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地连墙与B3层楼板防水效果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地连墙与B3层楼板底部防水效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连墙;2、地下B1顶板;3、地下B2顶板;4、地下B3顶板;5、底板;6、集水井;7、UPVC排水管;8、砌体;9、排水板;10、反坎;11、找坡;12、防水涂层;13、穿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地下室一期与二期交界处共用防水地连墙,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地下室一期与二期交界处共用防水地连墙,包括地连墙1,地连墙1的一侧设置有地下B1顶板2、地下B2顶板3、地下B3顶板4和底板5,底板5的顶部设置有集水井6,集水井6的投影上方设置有UPVC排水管7,底板5、地下B3顶板4、地下B2顶板3的上方均设置有反坎10,反坎10的上方设置有砌体8,地连墙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排水板9,反坎10的外表面与地连墙1的表面涂刷有防水涂层12。

进一步地,相邻相邻排水管间设置有建筑找坡11,以排尽负一层楼板面的积水。

进一步地,靠近底板5的反坎10底部留设有穿管孔13,UPVC排水管7插接于穿管孔13的内壁。

进一步地,述UPVC排水管7的底端设置于集水井6的内壁,积水汇集至集水井中6。

具体的各种材料的选用尺寸和施工工艺如下:

步骤一:分析二期结构图与地连墙围护图位置关系,并用Revit软件建立结构信息模型,将位置关系在模型中体现,同时通过3D Scanning扫描技术形象立体的反应二期地下室结构楼板与地连墙结构尺寸偏差数据。

步骤二:通过优化节点选择排与疏结合为主的做法,即采用“φ50UPVC排水管7+30mm高排水板9+100mm砂加气”防水节点,一方面解决了地连墙1表面平整度难以找平,砖墙贴紧砌筑困难,导致砖墙面层防水卷材无法顺平铺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100mm原混凝土墙无法与地连墙1和砖墙固定且单侧支模困难的实际状况。

步骤三:工人实际进行地连墙1防水节点施工之前,分材料准备、工具准备、人员准备、地连墙1与楼板防水施工要点、成品保护,应急措施等方面详细进行交底,确保有序、高效完成优化后的防水节点施工。

步骤四:由于地下室地连墙1部位空间狭窄、较为潮湿,综合考虑砌体稳定性、施工便利性,设置500mm高C20导墙,厚度同砌墙厚度100mm,配双层双向Φ8@200钢筋,纵筋需植筋10d。

步骤五:导墙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即可涂刷2mm厚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高度同导墙高度,从地连墙1边涂刷至导墙面。涂刷过程中注意保证涂料的厚度和密实均匀性,无漏刷或不均匀现象。

步骤六:涂料施工完成后即可施工塑料排水板9,排水板9规格为30mm高,凸点向上,施工范围为整个负一层地连墙1表面,并与防水涂料搭接200mm。排水板9固定应牢固,无松动脱落现象。

步骤七:利用地下室已施工完成的集水井6,垂直投影到负一层楼板和负二层楼板上,使用钻机开φ50的洞口,再穿φ50UPVC排水管7从负一层楼板至负二层楼板整体连接至负三层集水井6处。负一层地连墙1表面沿二期结构顶板一圈设置排水板9,引导地连墙1表面及顶板处可能产生的渗水,然后通过UPVC排水管7排至集水井6。相邻UPVC排水管7间设置建筑找坡11,以排尽负一层楼板面的积水。

步骤八:导墙上部施工100mmA3.5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高度至当层结构梁底或板底。

步骤九:通过地连墙1与地下室楼板连接处防水节点设计优化,简化了防水节点施工工序,避免原传统理想化防水做法无法实施的状况,极大地降低了渗水质量风险。合同材料中并未体现的30mm排水板9等材料,可与业主重新报价进行谈判,增加项目盈利。有效了保证了二期结构楼板与一期地连墙1连接处的整体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同种质量渗漏风险,施工简单,加快了同种部位的施工进度,节省工期。

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