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汽车雷达清洁装置、汽车雷达清洁系统及汽车

汽车雷达清洁装置、汽车雷达清洁系统及汽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雷达清洁装置、汽车雷达清洁系统及汽车。汽车雷达清洁装置用于对升降式车用雷达进行清洁,该清洁装置包括主体、清洁组件以及驱动单元,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清洁带,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并排设置在主体上,清洁带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上,清洁带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轴上,清洁带的表面被构造为与雷达的表面接触并摩擦;驱动单元与第一转轴相连;第一转轴被配置为在驱动单元带动下卷绕清洁带,以使清洁带的不同部位和雷达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雷达清洁装置、汽车雷达清洁系统及汽车,对汽车雷达表面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5370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22187798.8

  • 申请日2022-08-18

  • 分类号B60S1/56(2006.01);B60R11/02(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黄溪;刘芳

  • 地址 315899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辽河路商务大厦1幢1031室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雷达清洁装置、汽车雷达清洁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驾驶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实现汽车智能驾驶的一个重要组成元件便是汽车雷达,将汽车雷达安装在汽车上,可以帮助汽车实现发现障碍物、预测碰撞等功能,由于雷达是通过发出电磁波和接受所发出的电磁波来实现其功能的,因此,需对汽车雷达表面进行及时清洁,以保证汽车雷达表面的污渍影响到雷达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气洗和水洗等方式对汽车雷达表面进行清洁,具体地,例如,在汽车雷达附近安装可以喷射高压水流或者高压气流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喷射的高压水流或气流对汽车雷达表面的污渍进行清洗。

然而,发明人发现,通过气洗或水洗的方式难以彻底将汽车雷达表面的污渍清洁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雷达清洁装置、汽车雷达清洁系统及汽车,对汽车雷达表面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雷达清洁装置,用于对升降式车用雷达进行清洁,清洁装置包括主体、清洁组件以及驱动单元,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清洁带,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并排设置在主体上,清洁带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上,清洁带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轴上,清洁带的表面被构造为与雷达的表面接触并摩擦;驱动单元与第一转轴相连;第一转轴被配置为在驱动单元带动下卷绕清洁带,以使清洁带的不同部位和雷达接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清洁组件还包括支撑单元,支撑单元设置在主体上,支撑单元支撑于清洁带的两端之间,清洁带绕设于支撑单元表面;支撑单元用于将清洁带抵紧在雷达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和缓冲件,支撑杆设置在主体上,缓冲件套设在支撑杆外侧,清洁带绕设于缓冲件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杆为弧形杆,且支撑杆所形成的弧段形状与雷达表面相匹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主体具有固定部和对称设置于固定部两侧的两个支撑臂,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安装在两个支撑臂之间,支撑单元安装在支撑臂的端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清洁带为清洁纸或清洁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缓冲件为海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驱动单元包括传动齿轮和电机,齿轮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之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雷达清洁系统,该汽车雷达清洁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清洁装置和雷达,其中,清洁装置中的清洁带与雷达表面相抵接,雷达表面为斜面。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底盘、发动机、车身以及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清洁装置,发动机和车身设置在底盘上,清洁装置设置在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雷达清洁装置用于对升降式车用雷达进行清洁,该清洁装置包括主体、清洁组件以及驱动单元,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清洁带,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并排设置在主体上,清洁带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上,清洁带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轴上,清洁带的表面被构造为与雷达的表面接触并摩擦;驱动单元与第一转轴相连;第一转轴被配置为在驱动单元带动下卷绕清洁带,以使清洁带的不同部位和雷达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雷达清洁装置通过其上的清洁带可以对汽车雷达表面进行擦拭,以去除汽车雷达表面的顽固污渍,保证了汽车雷达的正常工作,相比于现有的水洗和气洗清洁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雷达清洁装置不仅对汽车雷达的清洁效果更好,且由于不需要设计复杂的管路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雷达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雷达清洗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清洁装置;

110-主体;

111-固定部;

112-支撑臂;

120-清洁组件;

121-第一转轴;

122-第二转轴;

123-清洁带;

124-支撑单元;

1241-支撑杆;

1242-缓冲件;

130-驱动单元;

131-齿轮;

132-电机;

200-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目前,智能驾驶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实现汽车智能驾驶的一个重要组成元件便是汽车雷达,将汽车雷达安装在汽车上,可以帮助汽车实现发现障碍物、预测碰撞等功能,由于雷达是通过发出电磁波和接受所发出的电磁波来实现其功能的,因此,需对汽车雷达表面进行及时清洁,以保证汽车雷达表面的污渍影响到雷达的功能。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气洗和水洗等方式对汽车雷达表面进行清洁,具体地,例如,在汽车雷达附近安装可以喷射高压水流或者高压气流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喷射的高压水流或气流对汽车雷达表面的污渍进行清洗。然而,通过气洗或水洗的方式难以彻底将汽车雷达表面的污渍清洁干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雷达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用于对升降式车用雷达进行清洁,该清洁装置包括主体、清洁组件以及驱动单元,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清洁带,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并排设置在主体上,清洁带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上,清洁带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轴上,清洁带的表面被构造为与雷达的表面接触并摩擦;驱动单元与第一转轴相连;第一转轴被配置为在驱动单元带动下卷绕清洁带,以使清洁带的不同部位和雷达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雷达清洁装置通过其上的清洁带可以对汽车雷达表面进行擦拭,以去除汽车雷达表面的顽固污渍,保证了汽车雷达的正常工作,相比于现有的水洗和气洗清洁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雷达清洁装置不仅对汽车雷达的清洁效果更好,且由于不需要设计复杂的管路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雷达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雷达清洗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雷达清洁装置100,该清洁装置100用于对升降式车用雷达进行清洁,该清洁装置100包括主体110、清洁组件120以及驱动单元130,清洁组件120包括第一转轴121、第二转轴122以及清洁带123,第一转轴121和第二转轴122并排设置在主体110上,清洁带123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121上,清洁带123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轴122上,清洁带123的表面被构造为与雷达200的表面接触并摩擦;驱动单元130与第一转轴121相连;第一转轴121被配置为在驱动单元130带动下卷绕清洁带123,以使清洁带123的不同部位和雷达200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式车用雷达一般设置在车顶,当不使用雷达200时,雷达200会隐藏在车顶内部,以对雷达200进行保护,当需要使用雷达200时,雷达200可以从车顶内部探出,以方便对周围发射电磁波。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10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清洁装置100的主要部件的安装基体,主体110一般固定设置在车顶雷达200发射面的前方,主体110的材料和形状不作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单元130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力,以驱动第一转轴121转动,其中,驱动单元130的具体驱动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齿轮131传动方式、链传动方式、带传动方式等,具体采用何种驱动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上述实施例中,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是,清洁带123的未被使用的部分缠绕在第二转轴122上,并使第二转轴122紧贴汽车雷达发射面,由于第二转轴122上缠绕有清洁带123,即缠绕在第二转轴122上的清洁带123直接与雷达200发射面接触,如此,当雷达200从车顶内部升起或者从车顶降落至车顶内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转轴122始终将其上缠绕的干净的清洁带123抵在雷达200发射面上,因此,在雷达200升降过程中,缠绕在第二转轴122上的清洁带123会与雷达200发射面产生摩擦,进而以此种方式对雷达200发射面进行清洁,当需要更换擦拭过雷达200发射面的清洁带123时,只需要控制驱动单元130带动第一转轴121转动,第一转轴121便可以将第二转轴122上被使用过的清洁带123缠绕在其上,而第二转轴122上又会重新裸露出新的清洁带123,如此重复下去,当缠绕在第二转轴122上的所有清洁带123都使用完毕后,只需要再重新更换清洁带123即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清洁带123可以是清洁纸或清洁布。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100使用起来极为方便,甚至不用刻意对汽车雷达进行清洁,汽车雷达在日常使用时的升降过程中便会自动完成清洁,极大地节约了汽车雷达的清洁时间、简化了清洁过程。此外,应理解,现有的,无论是通过水洗还是气洗,一般发射的都是高压流体,很显然,这些方式都需要消耗汽车较多的额外能量,且高压流体直接作用在雷达200发射面上,有可能会损伤到雷达200本身,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100显然不存在这些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雷达清洁装置100通过其上的清洁带123可以对汽车雷达表面进行擦拭,以去除汽车雷达表面的顽固污渍,保证了汽车雷达的正常工作,相比于现有的水洗和气洗清洁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雷达清洁装置100不仅对汽车雷达的清洁效果更好,且由于不需要设计复杂的管路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清洁组件120还可以包括支撑单元124,其中,支撑单元124可以设置在主体110上,支撑单元124支撑于清洁带123的两端之间,清洁带123绕设于支撑单元124表面;支撑单元124用于将清洁带123抵紧在雷达200表面。

如图1所示,清洁带123的一端可以缠绕在第一转轴121上,清洁带123另一端可以缠绕在第二转轴122上,同时,处于第一转轴121和第二转轴122之间的清洁带123部分可以绕过支撑单元124表面,使支撑单元124紧贴雷达200发射面设置,支撑单元124将绕在其上清洁带123抵紧在雷达200发射面上,以在雷达200升降时对雷达200发射面进行擦拭。设置支撑单元124的好处在于支撑单元124上可以只绕过一层清洁带123,即使雷达200表面存在泥水等污渍,也只会在清洁时污染一层清洁带123,极大地节省了清洁带123的用量。

具体实施的时候,支撑单元124可以包括支撑杆1241和缓冲件1242,将支撑杆1241设置在主体110上,缓冲件1242套设在支撑杆1241外侧,清洁带123绕在缓冲件1242表面。其中,缓冲件1242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使清洁带123和雷达200表面进行更加充分的接触,同时缓冲件1242的存在,还可以避免清洁带123与雷达200发生刚性摩擦,继而防止损伤雷达200表面。其中,弹性件可以使用海绵,具体地,可以使用弹性较好的硬质海绵,良好的弹性能保护雷达200表面。

其中,支撑杆1241可以固定设置在基体上,缓冲件1242可以固定设置在支撑杆1241上,缓冲件1242表面可以加工的较为光滑一些,以方便清洁带123在缓冲件1242表面滑动。

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杆1241可以加工成弧形杆,且使支撑杆1241所形成的弧段形状与雷达200表面相匹配。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清洁带123覆盖雷达200表面更多区域,以对雷达200进行无死角的全面清洁。

如图1所示,实施的时候,主体110的形状可以是具有固定部111和对称设置于固定部111两侧的两个支撑臂112,其中,第一转轴121和第二转轴122可以安装在两个支撑臂112之间,支撑单元124安装在支撑臂112的端部。

上述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30可以包括传动齿轮131和电机132,其中,齿轮131连接于电机132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121之间。齿轮131可以安装在第一转轴121的一端,电机132带动齿轮131转动,齿轮131带动第一转轴121转动,具体地,齿轮131可以有两个,其中一个安装在第一转轴121的一端,另一个齿轮131安装在电机132的转轴上,两个齿轮131之间相互啮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虽然使用到了电机132,但由于电机132只需要在更换和雷达200接触的清洁带123时进行一定的转动,因此,电机132的工作时间相对较短,且对电机132功率的要求也较低,因此,设置的电极实际上对电能的消耗极低。

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清洁装置100处设置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的作用主要是对与雷达200接触的清洁带123进行润湿,以进一步提高清洁带123的清洁效果。应理解,该出水装置不同于现有技中的水洗装置,一方面,水洗装置对水压有一定要求,否则难以对雷达200进行有效冲洗,另一方面,现有的水洗装置对喷水量的要求也较高,耗水量较大,而本实施例添加的出水装置目的在于对清洁带123进行简单润湿,因此,对水压和水量的要求较低,更容易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雷达清洁装置100用于对升降式车用雷达进行清洁,该清洁装置100包括主体110、清洁组件120以及驱动单元130,清洁组件120包括第一转轴121、第二转轴122以及清洁带123,第一转轴121和第二转轴122并排设置在主体110上,清洁带123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121上,清洁带123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轴122上,清洁带123的表面被构造为与雷达200的表面接触并摩擦;驱动单元130与第一转轴121相连;第一转轴121被配置为在驱动单元130带动下卷绕清洁带123,以使清洁带123的不同部位和雷达200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雷达清洁装置100通过其上的清洁带123可以对汽车雷达表面进行擦拭,以去除汽车雷达表面的顽固污渍,保证了汽车雷达的正常工作,相比于现有的水洗和气洗清洁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雷达清洁装置100不仅对汽车雷达的清洁效果更好,且由于不需要设计复杂的管路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雷达清洁系统,该汽车雷达清洁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清洁装置100和雷达200,其中,清洁装置100中的清洁带123与雷达200表面相抵接,雷达200表面为斜面。需要说明的是,将雷达200表面设置成斜面的目的在于方便雷达200升降时顺利导入至清洁带123表面,防止雷达200的棱边蹭破清洁带123,致使清洁系统发生故障。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用雷达清洁系统通过其上的清洁带123可以对汽车雷达表面进行擦拭,以去除汽车雷达表面的顽固污渍,保证了汽车雷达的正常工作,相比于现有的水洗和气洗清洁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雷达清洁系统不仅对汽车雷达的清洁效果更好,且由于不需要设计复杂的管路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底盘、发动机、车身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清洁装置100,发动机和车身设置在底盘上,清洁装置100设置在车身上。其中,该清洁装置100用于对升降式车用雷达进行清洁,该清洁装置100包括主体110、清洁组件120以及驱动单元130,清洁组件120包括第一转轴121、第二转轴122以及清洁带123,第一转轴121和第二转轴122并排设置在主体110上,清洁带123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121上,清洁带123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轴122上,清洁带123的表面被构造为与雷达200的表面接触并摩擦;驱动单元130与第一转轴121相连;第一转轴121被配置为在驱动单元130带动下卷绕清洁带123,以使清洁带123的不同部位和雷达200接触。该清洁装置100通过其上的清洁带123可以对汽车雷达表面进行擦拭,以去除汽车雷达表面的顽固污渍,保证了汽车雷达的正常工作,相比于现有的水洗和气洗清洁方式,该清洁装置100不仅对汽车雷达的清洁效果更好,且由于不需要设计复杂的管路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使用了该清洁装置100,使得该汽车的性价比得以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