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

一种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包括模具本体、侧板和盖板,所述模具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一侧均固定有侧板,所述模具本体远离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模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侧板靠近卡接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盖板的一端铰接有铰接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卡接结构,将卡接板移至模具本体的一端,使卡接槽与侧板内侧壁上凸块相吻合,推动卡接板,使卡接板的两端与侧板的内壁相贴合,进而使卡接板的两端通过卡接槽与侧板相互卡接,增强了卡接板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该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在使用时的加工误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2939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东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232454.8

  • 发明设计人 蔡声锰;

    申请日2022-05-23

  • 分类号B29C35/02(2006.01);B29C33/30(2006.01);B29C33/00(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62342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五里桥工业区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6: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4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橡胶加工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橡胶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使橡胶的性能更加稳定,会对橡胶进行硫化处理,因此会用到一种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

现有的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由于其稳定性较差,使得其在使用时加工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用以解决现有的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二)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包括模具本体、侧板和盖板,所述模具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一侧均固定有侧板,所述模具本体远离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模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接结构;

所述侧板靠近卡接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盖板的一端铰接有铰接座;

所述铰接座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座。

使用该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时,通过铰接轴便于将侧板打开对模具本体进行检修,通过卡接结构使合膜更加稳定,通过限位结构便于对卡接板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侧板在模具本体的两侧呈对称分布,所述侧板和模具本体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板、预留孔以及卡接槽,所述卡接板设置于模具本体的一端,所述卡接板的内部均匀贯穿有预留孔,所述卡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预留孔在卡接板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卡接板和侧板通过卡接槽相互卡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限位板、螺栓以及螺纹孔,所述限位槽设置于侧板内部靠近卡接结构的一侧,所述限位槽一侧侧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卡接结构一端的两侧均贯穿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主视截面面积大于限位板的主视截面面积,所述螺栓的一端延伸至螺纹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一端与铰接座相铰接,所述铰接座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座与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其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有卡接结构,将卡接板移至模具本体的一端,使卡接槽与侧板内侧壁上凸块相吻合,推动卡接板,使卡接板的两端与侧板的内壁相贴合,进而使卡接板的两端通过卡接槽与侧板相互卡接,增强了卡接板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该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在使用时的加工误差;

通过设置有限位结构,将限位板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推动限位板,使限位板的一端与卡接板的一侧相抵触,然后转动螺栓,螺栓和螺纹孔通过螺纹啮合,使限位板与侧板相互固定,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对卡接板进行限位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在使用的适用性;

通过设置有铰接轴,侧板的一端和模具本体通过铰接轴相铰接,将卡接板从侧板的一端移出,转动侧板,侧板会带动铰接轴在模具本体的一侧转动,使侧板与模具本体相互分离,此时可对模具本体的内部进行检修,实现了该装置便于检修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结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模具本体;2、侧板;3、卡接结构;301、卡接板;302、预留孔;303、卡接槽;4、限位结构;401、限位槽;402、限位板;403、螺栓;404、螺纹孔;5、盖板;6、铰接座;7、固定座;8、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橡胶硫化翻上梁合模机构,包括模具本体1、侧板2和盖板5,模具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轴8,铰接轴8的一侧均固定有侧板2,模具本体1远离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盖板5,模具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接结构3,卡接结构3包括卡接板301、预留孔302以及卡接槽303,卡接板301设置于模具本体1的一端,卡接板301的内部均匀贯穿有预留孔302,卡接板301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接槽303,预留孔302在卡接板301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卡接板301和侧板2通过卡接槽303相互卡接。

本实施例中,将卡接板301移至模具本体1的一端,使卡接槽303与侧板2内侧壁上凸块相吻合,推动卡接板301,使卡接板301的两端与侧板2的内壁相贴合,进而使卡接板301的两端通过卡接槽303与侧板2相互卡接,增强了卡接板30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包括:侧板2靠近卡接结构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4,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槽401、限位板402、螺栓403以及螺纹孔404,限位槽401设置于侧板2内部靠近卡接结构3的一侧,限位槽401一侧侧板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螺纹孔404,限位槽40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402,限位板402远离卡接结构3一端的两侧均贯穿有螺栓403,限位槽401的主视截面面积大于限位板402的主视截面面积,螺栓403的一端延伸至螺纹孔404的内部,盖板5的一端铰接有铰接座6,铰接座6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座7,侧板2在模具本体1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侧板2和模具本体1通过铰接轴8相互铰接,盖板5的一端与铰接座6相铰接,铰接座6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座7与侧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将限位板402放置在限位槽401的内部,推动限位板402,使限位板402的一端与卡接板301的一侧相抵触,然后转动螺栓403,螺栓403和螺纹孔404通过螺纹啮合,使限位板402与侧板2相互固定,实现了该装置便于对卡接板301进行限位的功能,将卡接板301从侧板2的一端移出,转动侧板2,侧板2会带动铰接轴8在模具本体1的一侧转动,使侧板2与模具本体1相互分离,此时可对模具本体1的内部进行检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