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艺术设计用艺术设计颜料混合装置

一种艺术设计用艺术设计颜料混合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颜料混合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艺术设计用艺术设计颜料混合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筒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合桶,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块,所述筒体内腔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外螺纹块与内螺纹槽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当颜料放入混合桶的内腔时,通过伺服电机首先转动带动螺旋搅拌叶转动对颜料进行搅拌,再通过设置的回流组件,在颜料搅拌的同时通过输料泵与竖管的连通吸取混合桶内腔底部的颜料,再通过出料管循环注入混合桶的内腔增加其流动性,使其在搅拌时均匀度更高,减少影响上色的因素出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31304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朱梦莹;

    申请/专利号CN202220524849.9

  • 发明设计人 朱梦莹;

    申请日2022-03-10

  • 分类号B01F27/921(2022.01);B01F25/50(2022.01);B01F35/12(2022.01);B01F101/30(2022.01);

  • 代理机构北京文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54;

  • 代理人董永志

  • 地址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六合幸福门三期11号楼

  • 入库时间 2022-09-26 23:57: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颜料混合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艺术设计用艺术设计颜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颜料混合,是指两种或者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颜色,大多是通过颜色混合得来的,并且颜料混合广泛用于艺术设计中。

颜料在绘画前需要进行搅拌,颜料搅拌的均匀度直接影响着颜料的上色效果和绘画效果,但现有的艺术设计中颜料搅拌大多为使用者手动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度较低,且容易影响上色效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艺术设计用艺术设计颜料混合装置,改善了现有的艺术设计中颜料搅拌大多为使用者手动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度较低,且容易影响上色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艺术设计用艺术设计颜料混合装置,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筒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合桶,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块,所述筒体内腔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外螺纹块与内螺纹槽螺纹连接;

搅拌组件,对颜料进行搅拌的所述搅拌组件贯穿安装于盖板的表面并延伸至混合桶的内腔;

回流组件,使颜料增加流动性的所述回流组件设置于混合桶的一侧;

清洗组件,对混合桶进行清洗的所述清洗组件设置于混合桶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盖板顶部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盖板并延伸至盖板的内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螺旋搅拌叶,所述螺旋搅拌叶的底部延伸至混合桶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回流组件包括与筒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的输料泵,所述混合桶的底部连通有竖管,所述竖管一侧的底部连通有横管,所述输料泵的进料端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与横管的顶部连通,所述输料泵的出料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顶端贯穿混合桶并与混合桶连通。

优选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与筒体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的水泵,所述筒体左侧的底部贯穿安装有连管,所述连管位于筒体外部的一端与外部的水管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与连管位于筒体内部的一端连通,所述混合桶一侧的顶部贯穿安装有高压喷头,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端与高压喷头连通。

优选的,所述筒体右侧的底部贯穿安装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位于筒体内部的一端与横管连通,且排料管与连管的顶部均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的材质均为钢丝软管,所述进料管与出料管的材质均为硬质塑胶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当颜料放入混合桶的内腔时,通过伺服电机首先转动带动螺旋搅拌叶转动对颜料进行搅拌,再通过设置的回流组件,在颜料搅拌的同时通过输料泵与竖管的连通吸取混合桶内腔底部的颜料,再通过出料管循环注入混合桶的内腔增加其流动性,使其在搅拌时均匀度更高,减少影响上色的因素出现;

2、通过设置清洗组件,能够在颜料搅拌完成排出后对混合桶进行清洗,通过连管与外部的水管连通将水注入进水管的内腔,再通过水泵吸取进水管内腔的水注入出水管的内腔,通过高压喷头进行喷洒,且在喷洒的同时,伺服电机与输料泵同样工作,对混合桶的内腔进行清洗,避免影响下次颜料混合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筒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盖板;3、混合桶;4、搅拌组件;41、伺服电机;42、减速机;43、螺旋搅拌叶;5、回流组件;51、输料泵;52、竖管;53、横管;54、进料管;55、出料管;6、清洗组件;61、水泵;62、连管;63、进水管;64、高压喷头;65、出水管;7、外螺纹块;8、内螺纹槽;9、排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时:如图1-4所示,一种艺术设计用艺术设计颜料混合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2,筒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合桶3,盖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块7,筒体1内腔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内螺纹槽8,外螺纹块7与内螺纹槽8螺纹连接;搅拌组件4,对颜料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4贯穿安装于盖板2的表面并延伸至混合桶3的内腔;回流组件5,使颜料增加流动性的回流组件5设置于混合桶3的一侧;清洗组件6,对混合桶3进行清洗的清洗组件6设置于混合桶3的另一侧。

如图2和图3所示,搅拌组件4包括与盖板2顶部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41,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贯穿盖板2并延伸至盖板2的内腔,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机42,减速机42的输出端焊接有螺旋搅拌叶43,螺旋搅拌叶43的底部延伸至混合桶3的内腔;回流组件5包括与筒体1内壁一侧固定连接的输料泵51,混合桶3的底部连通有竖管52,竖管52一侧的底部连通有横管53,输料泵51的进料端连通有进料管54,进料管54的底端与横管53的顶部连通,输料泵51的出料端连通有出料管55,出料管55的顶端贯穿混合桶3并与混合桶3连通;当颜料放入混合桶3的内腔时,通过伺服电机41首先转动带动螺旋搅拌叶43转动对颜料进行搅拌,再通过设置的回流组件5,在颜料搅拌的同时通过输料泵51与竖管52的连通吸取混合桶3内腔底部的颜料,再通过出料管55循环注入混合桶3的内腔增加其流动性,使其在搅拌时均匀度更高,减少影响上色的因素出现。

如图2和图4所示,清洗组件6包括与筒体1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的水泵61,筒体1左侧的底部贯穿安装有连管62,连管62位于筒体1外部的一端与外部的水管连通,水泵61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水管63,进水管63的底端与连管62位于筒体1内部的一端连通,混合桶3一侧的顶部贯穿安装有高压喷头64,水泵61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水管65,出水管65的顶端与高压喷头64连通,进水管63与出水管65的材质均为钢丝软管,进料管54与出料管55的材质均为硬质塑胶管;能够在颜料搅拌完成排出后对混合桶3进行清洗,通过连管62与外部的水管连通将水注入进水管63的内腔,再通过水泵61吸取进水管63内腔的水注入出水管65的内腔,通过高压喷头64进行喷洒,且在喷洒的同时,伺服电机41与输料泵51同样工作,对混合桶3的内腔进行清洗,避免影响下次颜料混合的情况出现。

如图1所示,筒体1右侧的底部贯穿安装有排料管9,排料管9位于筒体1内部的一端与横管53连通,且排料管9与连管62的顶部均安装有阀门;能够便于使用者对连管62和排料管9的流通进行控制,便于使用者进行排料和清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将需要混合的颜料放入混合桶3的内腔,再将盖板2与筒体1连接,并打开伺服电机41进行工作,伺服电机41带动减速机42与螺旋搅拌叶43进行工作,对颜料进行搅拌混合,在搅拌的同时,通过输料泵51与竖管52的连通吸取混合桶3内腔底部的颜料,并通过出料管55将颜料重新输送至混合桶3的内腔,增加颜料的流动性,使其搅拌混合的均匀度更高,避免出现影响上色的情况出现,且在颜料搅拌完成排出后,使用者打开连管62的阀门,使水进入进水管63的内腔,水泵61吸取进水管63的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65与高压喷头64对混合桶3的内腔进行喷水,在喷水的同时伺服电机41用于输料泵51同步工作,对混合桶3的内腔进行清洗,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艺术设计中颜料搅拌大多为使用者手动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度较低,且容易影响上色效果的问题。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