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高压容器的环箍及高压容器

一种用于高压容器的环箍及高压容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高压容器的环箍,其包括环体、自环体的顶部内壁凸设而成的多个第一抵触块及自环体的底部内壁凸设而成的限位环,环体、第一抵触块和限位环为一体式构造,相邻的两个第一抵触块之间具有过槽,多个第一抵触块与限位环之间形成转槽,过槽与转槽连通。还提供一种具有该环箍的高压容器。环箍用于将高压容器的高压底壳和高压顶盖锁紧在一起,环箍的环体、第一抵触块和限位环为一体式构造,大大地加强了第一抵触块和限位环分别与环体的连接强度和牢固性,延长了环箍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能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92316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277368.2

  • 发明设计人 张世平;刘浩;颜超;

    申请日2022-02-10

  • 分类号F16J12/00(2006.01);F16J13/02(2006.01);

  • 代理机构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何冠威

  •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汾溪路150号5栋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8:05: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高压容器的环箍及高压容器。

背景技术

在电池等物品进行生产制造过程中,部分物品需要进行高压处理,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高压容器是对物品进行高压处理的主要装置。环箍是高压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环箍主要由圆环和法兰组成,法兰经由螺丝锁固在圆环上。由于现有的环箍是分体式结构,所以在高压容器长期使用时,螺丝容易松动或损坏,导致圆环与法兰的连接不牢固,使用寿命端,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容器的环箍及高压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压容器的环箍,其包括环体、自环体的顶部内壁凸设而成的多个第一抵触块及自环体的底部内壁凸设而成的限位环,所述环体、第一抵触块和限位环为一体式构造,相邻的两个第一抵触块之间具有过槽,多个第一抵触块与限位环之间形成转槽,所述过槽与转槽连通。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抵触块的底面均设置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触块可拆卸地连接有锁固件,所述锁固件用于将垫片锁固在第一抵触块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触块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固件的一端贯穿锁孔后与垫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与垫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压容器,包括底座、高压底壳、高压顶盖、开合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及上述的环箍,所述环箍转动设置于底座,所述高压底壳装设于底座,所述高压底壳的边缘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突伸至转槽内,所述高压顶盖升降设置于底座,所述开合驱动机构装设于底座并用于驱动高压顶盖升降,所述高压顶盖与高压底壳盖合以形成高压腔,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并用于驱动环箍转动,所述高压顶盖的开口端边缘凸设有多个第二抵触块,每个第二抵触块经由一个过槽突伸至转槽内,多个第二抵触块用于分别与多个第一抵触块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底壳的内腔底面或/和高压顶盖的内腔顶面凹设有圆弧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容器还包括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嵌设于圆弧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底壳设置有高压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及连接于环箍的外侧壁的铰接耳,所述气缸的一端与铰接耳铰接,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用于高压容器的环箍,其包括环体、自环体的顶部内壁凸设而成的多个第一抵触块及自环体的底部内壁凸设而成的限位环,所述环体、第一抵触块和限位环为一体式构造,相邻的两个第一抵触块之间具有过槽,多个第一抵触块与限位环之间形成转槽,所述过槽与转槽连通。本环箍用于将高压容器的高压底壳和高压顶盖锁紧在一起,以保证高压容器的使用安全和工作稳定性;高压顶盖的开口端边缘上的第二抵触块经由过槽突伸至转槽内,使得高压顶盖与高压底壳对合,转动高压顶盖或环箍,使得第一抵触块与第二抵触块一一对应抵触,以将对合后的高压顶盖与高压底壳锁紧在一起。由于环体、第一抵触块和限位环为一体式构造,所以大大地加强了第一抵触块和限位环分别与环体的连接强度和牢固性,延长了环箍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环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容器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环箍;11、环体;12、第一抵触块;13、限位环;14、过槽;15、转槽;16、垫片;18、锁孔;2、底座;3、高压底壳;4、高压顶盖;41、圆弧凹槽;5、开合驱动机构;6、旋转驱动机构;61、气缸;62、铰接耳;7、凸块;8、第二抵触块;9、填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压容器的环箍1,其包括环体11、自环体11的顶部内壁凸设而成的多个第一抵触块12及自环体11的底部内壁凸设而成的限位环13,所述环体11、第一抵触块12和限位环13为一体式构造,相邻的两个第一抵触块12之间具有过槽14,多个第一抵触块12与限位环13之间形成转槽15,所述过槽14与转槽15连通。本环箍1用于将高压容器的高压底壳3和高压顶盖4锁紧在一起,以保证高压容器的使用安全和工作稳定性;高压顶盖4的开口端边缘上的第二抵触块8经由过槽14突伸至转槽15内,使得高压顶盖4与高压底壳3对合,转动高压顶盖4或环箍1,使得第一抵触块12与第二抵触块8一一对应抵触,以将对合后的高压顶盖4与高压底壳3锁紧在一起。由于环体11、第一抵触块12和限位环13为一体式构造,所以大大地加强了第一抵触块12和限位环13分别与环体11的连接强度和牢固性,延长了环箍1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能高。

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抵触块12的底面均设置有垫片16;垫片16起到间隔第一抵触块12与第二抵触块8的作用,避免第一抵触块12与第二抵触块8直接接触,降低第一抵触块12的磨损,延长了环箍1的使用寿命,且维护便捷,维护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触块12可拆卸地连接有锁固件,所述锁固件用于将垫片16锁固在第一抵触块12的底面;具体地,所述第一抵触块12开设有锁孔18,所述锁固件的一端贯穿锁孔18后与垫片16连接,所述锁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与垫片16螺纹连接。该结构设计,便于拆装和维护垫片1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压容器,包括底座2、高压底壳3、高压顶盖4、开合驱动机构5、旋转驱动机构6及上述的环箍1,所述环箍1转动设置于底座2,所述高压底壳3装设于底座2,所述高压底壳3的边缘设置有凸块7,所述凸块7突伸至转槽15内,所述高压顶盖4升降设置于底座2,所述开合驱动机构5装设于底座2并用于驱动高压顶盖4升降,所述高压顶盖4与高压底壳3盖合以形成高压腔,所述旋转驱动机构6设置于底座2并用于驱动环箍1转动,所述高压顶盖4的开口端边缘凸设有多个第二抵触块8,每个第二抵触块8经由一个过槽14突伸至转槽15内,多个第二抵触块8用于分别与多个第一抵触块12抵触,所述高压底壳3设置有高压气口;具体地,所述开合驱动机构5可以采用竖直向上的液压缸。

在实际应用中,高压顶盖4与高压底壳3处于打开状态,将物品放置在高压底壳3内,此时高压顶盖4的多个第二抵触块8分别与多个过槽14一一对应设置,然后开合驱动机构5驱动高压顶盖4与高压底壳3盖合,高压顶盖4上的第二抵触块8经由过槽14移动至转槽15内,且第二抵触块8的底面与凸块7的顶面贴合,接着旋转驱动机构6驱动环箍1转动一定的角度,直至环箍1上的多个第一抵触块12分别与多个第二抵触块8对应,第一抵触块12的底面经由垫片16与第二抵触块8的顶面抵触,从而实现环箍1将高压底壳3和高压顶盖4锁紧,最后高压气发生器经由高压气口向高压腔内通入高压气体,使得高压腔内形成高压,从而对高压腔内的物品进行高压处理。当需要打开高压顶盖4时,旋转驱动机构6驱动环箍1复位转动,直至高压顶盖4上的第二抵触块8与过槽14对应,然后开合驱动机构5驱动高压顶盖4向上移动,使得高压顶盖4与高压底壳3打开,以便于取走高压处理后的物品。具体地,所述物品可以是电池。本高压容器具有环箍1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二抵触块8的顶面也设置有垫片16。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底壳3的内腔底面或/和高压顶盖4的内腔顶面凹设有圆弧凹槽41;该结构设计,提高了高压底壳3和高压顶盖4所能承受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容器还包括填充结构9,所述填充结构9嵌设于圆弧凹槽41;填充结构9对圆弧凹槽41进行填充,减少了向高压腔内通入高压气体的量,缩短了通过高压气体的时间,提高了对物品进行高压处理的效率,达到降耗提效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6包括平躺设置的气缸61及连接于环箍1的外侧壁的铰接耳62,所述气缸61的一端与铰接耳62铰接,所述气缸61的另一端与底座2铰接。在实际应用中,气缸61的活塞杆伸缩以驱动环箍1往复转动,以便于环箍1松开或锁紧高压顶盖4与高压底壳3。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