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带杀菌功能的生活用纸

一种带杀菌功能的生活用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杀菌功能的生活用纸,包括纸筒、及绕设于纸筒的纸卷本体,纸卷本体设有隔槽分隔成多片的纸片本体,纸片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槽层、第一表面层、第一植绒层、中间分隔层、第二植绒层、及第二表面层,第一表面层的边缘通过辊压形成有封边条,封边条将第一表面层、第一植绒层、中间分隔层、第二植绒层和第二表面层连接,第一表面层内设有杀菌粒子,杀菌粒子设于第一表面层与第一植绒层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热辊压成型的封边条将多层结构复合形成一体,并在第一表面层与第一植绒层之间设有杀菌粒子,通过杀菌粒子可使得制片本体具有杀菌效果,使用方便,结构可靠,实用性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9176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喜洋洋纸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2897907.0

  • 申请日2021-11-24

  • 分类号D21H27/00(2006.01);D21H27/30(2006.01);A47K10/16(2006.01);B32B29/00(2006.01);B32B5/02(2006.01);B32B3/24(2006.01);B32B7/04(2019.01);B32B33/00(2006.01);

  • 代理机构湖南楚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68;

  • 代理人李纯斌

  • 地址 512500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马市镇广土林化西侧韶关爱达纸业有限公司一期厂房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9: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杀菌功能的生活用纸。

背景技术

生活用纸,是指为照顾个人居家、外出等所使用的各类卫生擦拭用纸,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日常用品。在生活用纸中,一种常见的包装形式为卷筒纸,如卷筒式卫生纸、珍宝卫生纸、卷筒式擦试纸(厨房用纸、卷筒式擦手纸)等。生活用纸已经成了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生活用纸一般包括卫生纸、擦手纸和厨房用纸等,现有在擦手纸和卫生纸使用中,一般结构单一,不具备抑菌杀菌等功能,影响整体使用效果,故可针对现有的生活用纸的结构做进一步改进来提升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多层结构,并通过热辊压成型的封边条将多层结构复合形成一体,并在第一表面层与第一植绒层之间设有杀菌粒子,通过杀菌粒子可使得制片本体具有杀菌效果,使用方便,结构可靠,实用性强的带杀菌功能的生活用纸。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杀菌功能的生活用纸,包括纸筒、及绕设于纸筒的纸卷本体,所述纸卷本体设有隔槽分隔成多片的纸片本体,所述纸片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槽层、第一表面层、第一植绒层、中间分隔层、第二植绒层、及第二表面层,所述第一表面层的边缘通过辊压形成有封边条,所述封边条将第一表面层、第一植绒层、中间分隔层、第二植绒层和第二表面层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层内设有杀菌粒子,所述杀菌粒子设于第一表面层与第一植绒层之间。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纸筒的内径环向均布有多个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圆弧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压槽层通过热辊压成型于第一表面层。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压槽层呈网状成型于第一表面层,压槽层将第一表面层与第一植绒层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均为可湿水面纸。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均为无纺布层。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间分隔层为膨胀纸层。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间分隔层为胶膜分隔层、其开设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将第一植绒层与第二植绒层连通。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表面层朝第二植绒层辊压成型有凹孔,所述凹孔将第二表面层与第二植绒层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表面层辊压成型有辊压图案,所述辊压图案将第二表面层与第二植绒层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的生活用纸,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结构,并通过热辊压成型的封边条将多层结构复合形成一体,并在第一表面层与第一植绒层之间设有杀菌粒子,通过杀菌粒子可使得制片本体具有杀菌效果,使用方便,结构可靠,实用性强。具体是,设置了纸筒、及绕设于纸筒的纸卷本体,所述纸卷本体设有隔槽分隔成多片的纸片本体,所述纸片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槽层、第一表面层、第一植绒层、中间分隔层、第二植绒层、及第二表面层,所述第一表面层的边缘通过辊压形成有封边条,所述封边条将第一表面层、第一植绒层、中间分隔层、第二植绒层和第二表面层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层内设有杀菌粒子,所述杀菌粒子设于第一表面层与第一植绒层之间。在结构方面,杀菌粒子是纳米银离子,杀菌效果好,结构可靠,还采用多层结构复合成一体,一体性强,使用方便,预防分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杀菌功能的生活用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为带杀菌功能的生活用纸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为带杀菌功能的生活用纸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纸筒1、限位槽11、纸卷本体2、隔槽21、纸片本体3、压槽层31、第一表面层32、第一植绒层33、中间分隔层34、渗透孔341、第二植绒层35、第二表面层36、凹孔361、辊压图案3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带杀菌功能的生活用纸,包括纸筒1、及绕设于纸筒1的纸卷本体2,所述纸卷本体2设有隔槽21分隔成多片的纸片本体3,所述纸片本体3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槽层31、第一表面层32、第一植绒层33、中间分隔层34、第二植绒层35、及第二表面层36,所述第一表面层32的边缘通过辊压形成有封边条37,所述封边条37将第一表面层32、第一植绒层33、中间分隔层34、第二植绒层35和第二表面层36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层32内设有杀菌粒子,所述杀菌粒子设于第一表面层32与第一植绒层33之间。

纸筒1的内径环向均布有多个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为圆弧槽,设置限位槽11用于纸筒1使用时起到限位作用,结构简单可靠。

压槽层31通过热辊压成型于第一表面层32,通过热辊压形成的压槽结构,结构可靠。

压槽层31呈网状成型于第一表面层32,压槽层31将第一表面层32与第一植绒层33连接,采用网状结构的压槽结构,使得第一表面层32与第一植绒层 33连接更加稳定,结构可靠,同时保证杀菌粒子的封装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层32与第二表面层36均为可湿水面纸,采用可湿水面纸,使用方便,耐用性好。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层32与第二表面层36均为无纺布层,通过无纺布层作为结构使用,使用寿命更长,耐用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中间分隔层34为膨胀纸层,采用膨胀纸层作为结构连接,结构可靠,一体性强,使用方便。

在另一实施例中,中间分隔层34为胶膜分隔层、其开设有渗透孔341,所述渗透孔341将第一植绒层33与第二植绒层35连通;采用胶膜分隔层用于结构分隔,同时设置渗透孔341用于结构渗透。

本实施例中,第二表面层36朝第二植绒层35辊压成型有凹孔361,所述凹孔361将第二表面层36与第二植绒层35连接;通过凹孔361将结构连接,结构一体性更强。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表面层36辊压成型有辊压图案362,所述辊压图案 362将第二表面层36与第二植绒层35连接;辊压图案362同样可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有效提升结构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结构,并通过热辊压成型的封边条37将多层结构复合形成一体,并在第一表面层32与第一植绒层33之间设有杀菌粒子,通过杀菌粒子可使得制片本体具有杀菌效果,使用方便,结构可靠,实用性强。具体是,设置了纸筒1、及绕设于纸筒1的纸卷本体2,所述纸卷本体2设有隔槽21分隔成多片的纸片本体3,所述纸片本体3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槽层31、第一表面层32、第一植绒层33、中间分隔层34、第二植绒层35、及第二表面层36,所述第一表面层32的边缘通过辊压形成有封边条37,所述封边条37将第一表面层32、第一植绒层33、中间分隔层34、第二植绒层35和第二表面层36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层32内设有杀菌粒子,所述杀菌粒子设于第一表面层32与第一植绒层33之间。在结构方面,杀菌粒子是纳米银离子,杀菌效果好,结构可靠,还采用多层结构复合成一体,一体性强,使用方便,预防分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