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

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酸碱度治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辅助装置包括L型支架,L型支架为中空结构,L型支架远离治理箱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槽,L型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L型支架远离治理箱的一端侧面开设有竖槽,竖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板,L型板远离竖槽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L型板远离竖槽的一端侧面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酸碱度治理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酸碱液容易出现添加不足或者过量的情况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6373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云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379650.1

  • 发明设计人 李峰;

    申请日2022-02-24

  • 分类号C02F1/66(2006.01);

  • 代理机构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王学

  •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榔梨街道梨江大道38号生产基地项目1栋厂房101室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5: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酸碱度治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务行业是指由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构成的产业链,水务行业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基本服务行业之一,日常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城市供水。

在水务行业领域经常用到的循环水因长期工作将会掺杂大量化学物质,如铁盐以及各类酸碱盐等等,由于酸碱盐的存在就会导致其酸碱性也是严重超标,随意排放的话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就需要使用到酸碱度治理装置,现有的酸碱度治理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不便于根据废水的实际酸碱度来添加酸碱液进行中和,导致酸碱液容易出现添加不足或者过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中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包括治理箱和辅助装置,所述治理箱的侧面设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和治理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架为中空结构,所述L型支架远离治理箱的一端侧面设有刻度线,所述L型支架远离治理箱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之间的距离和刻度线相对应,所述L型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的设置起到了带动挡板移动的效果,挡板的设置起到了对L型支架进行密封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L型支架远离治理箱的一端侧面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远离竖槽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L型板的设置起到了让隔板和通槽可以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效果,连接板的设置起到了带动隔板移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L型板远离竖槽的一端侧面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和螺纹孔的设置起到了把连接板固定在滑槽内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治理箱的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所述治理箱的表面设有PH值检测器,所述L型支架靠近治理箱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和治理箱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和L型支架连通。支腿的设置起到了支撑治理箱的效果,水泵、抽水管和排水管的设置起到了把L型支架内部的酸液和碱液输送进治理箱内部的效果,PH值检测器的设置起到了对废水中酸碱度进行检测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治理箱的侧面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和治理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U型支架的两侧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和螺纹杆固定连接。电机的设置起到了带动螺纹杆转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板,所述U型支架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动板借助螺纹杆和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箱盖。螺纹杆的设置起到了带动活动板在凹槽的内部移动的效果,活动板的设置起到了带动连接杆移动的效果,连接杆的设置起到了支撑箱盖的效果,箱盖的设置起到了对治理箱进行密封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第二电机的设置起到了带动转杆转动的效果,转杆的设置起到了带动搅拌杆转动的效果,搅拌杆的设置起到了对废水和酸碱液进行搅拌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辅助装置,首先把废水倒入治理箱的内部,然后打开PH值检测器,PH检测器会对治理箱内部的废水进行检测,从而得知废水的酸碱度,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后续定量地添加酸液或者碱液,在经过测定之后,这时根据测定结果向L型支架的内部添加酸液或者碱液,当需要向L型支架的内部添加酸液或者碱液时,首先拉动把手,把手移动带动挡板移动,当挡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在根据L型支架表面的刻度线所对应的通槽位置,来滑动L型板,L型板在竖槽的内部移动带动隔板移动,当L型板带动隔板移动的位置和刻度线所对应的通槽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时,再滑动连接板,连接板在滑槽的内部移动带动隔板移动,隔板移动使其自身穿过通槽插入L型支架的内部,当隔板位于L型支架的内部时,拧动螺栓,使的螺栓把连接板此时在滑槽内部的位置固定住,固定完毕后,在向下拉动把手,把手向下移动带动挡板向下移动,挡板向下移动使其自身贯穿隔板表面的卡槽并重新位于L型支架的内部,这时即可向L型支架的内部注入酸液或者碱液,注入完毕后,打开水泵,水泵通过抽水管把L型支架内部的酸液或者碱液输入进排水管的内部,再由排水管输入进治理箱的内部,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可以根据废水的实际酸碱度进行酸碱液的添加,进而使其能准确控制废水处理后的酸碱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当水泵把酸碱液输入进治理箱的内部后,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活动板在凹槽的内部向下移动,活动板在凹槽的内部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箱盖向下移动,通过箱盖对治理箱进行密封,然后再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对废水和酸碱液进行搅拌,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提高了废水与酸碱液混合的均匀度,解决了现有的酸碱度治理装置无法对酸碱液与废水进行搅拌以达到混合的目的,只是简单的采用静态浸泡,进一步影响酸碱液对废水酸碱度的中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治理箱;2、支腿;3、PH值检测器;4、搅拌装置;401、U型支架;402、第一电机;403、螺纹杆;404、活动板;405、凹槽;406、连接杆;407、箱盖;408、第二电机;409、转杆;410、搅拌杆;5、辅助装置;501、L型支架;502、通槽;503、挡板;504、把手;505、竖槽;506、L型板;507、滑槽;508、连接板;509、隔板;510、卡槽;511、螺纹孔;512、螺栓;6、水泵;7、排水管;8、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务行业用酸碱度治理装置,包括治理箱1和辅助装置5,治理箱1的侧面设有辅助装置5。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辅助装置5和搅拌装置4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本实施方案中:辅助装置5包括L型支架501,L型支架501和治理箱1的侧面固定连接,L型支架501为中空结构,L型支架501远离治理箱1的一端侧面设有刻度线,L型支架501远离治理箱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槽502,多个通槽502之间的距离和刻度线相对应,L型支架5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503,挡板50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504。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504的设置起到了带动挡板503移动的效果,挡板503的设置起到了对L型支架501进行密封的效果。

具体的,L型支架501远离治理箱1的一端侧面开设有竖槽505,竖槽5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板506,L型板506远离竖槽505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滑槽507,滑槽50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508,连接板508远离滑槽50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隔板509,隔板509的表面开设有卡槽510。

在本实施例中:L型板506的设置起到了让隔板509和通槽502可以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效果,连接板508的设置起到了带动隔板509移动的效果。

具体的,L型板506远离竖槽505的一端侧面开设有多个螺纹孔511,螺纹孔5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512。螺栓512和螺纹孔511的设置起到了把连接板508固定在滑槽507内部的效果。

具体的,治理箱1的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2,治理箱1的表面设有PH值检测器3,L型支架501靠近治理箱1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6,水泵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7,排水管7远离水泵6的一端和治理箱1连通,水泵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抽水管8,抽水管8远离水泵6的一端和L型支架501连通。支腿2的设置起到了支撑治理箱1的效果,水泵6、抽水管8和排水管7的设置起到了把L型支架501内部的酸液和碱液输送进治理箱1内部的效果,PH值检测器3的设置起到了对废水中酸碱度进行检测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治理箱1的侧面设有搅拌装置4,搅拌装置4包括U型支架401,U型支架401和治理箱1的侧面固定连接,U型支架4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02,U型支架401的两侧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03,第一电机402的输出端和螺纹杆403固定连接。当水泵6把酸碱液输入进治理箱1的内部后,打开第一电机402,第一电机402带动螺纹杆403转动,螺纹杆403转动带动活动板404在凹槽405的内部向下移动,活动板404在凹槽405的内部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406向下移动,连接杆406向下移动带动箱盖407向下移动,通过箱盖407对治理箱1进行密封,然后再打开第二电机408,第二电机408带动转杆409转动,转杆409转动带动搅拌杆410转动,从而对废水和酸碱液进行搅拌,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提高了废水与酸碱液混合的均匀度,解决了现有的酸碱度治理装置无法对酸碱液与废水进行搅拌以达到混合的目的,只是简单的采用静态浸泡,进一步影响酸碱液对废水酸碱度的中和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螺纹杆40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板404,U型支架401的内壁开设有凹槽405,活动板404借助螺纹杆403和凹槽405滑动连接,活动板40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杆406,两个连接杆406远离活动板4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箱盖407。

具体的,螺纹杆403的设置起到了带动活动板404在凹槽405的内部移动的效果,活动板404的设置起到了带动连接杆406移动的效果,连接杆406的设置起到了支撑箱盖407的效果,箱盖407的设置起到了对治理箱1进行密封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箱盖40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08,第二电机40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杆409,转杆409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410。

具体的,第二电机408的设置起到了带动转杆409转动的效果,转杆409的设置起到了带动搅拌杆410转动的效果,搅拌杆410的设置起到了对废水和酸碱液进行搅拌的效果。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辅助装置5,首先把废水倒入治理箱1的内部,然后打开PH值检测器3,PH检测器会对治理箱1内部的废水进行检测,从而得知废水的酸碱度,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后续定量地添加酸液或者碱液,在经过测定之后,这时根据测定结果向L型支架501的内部添加酸液或者碱液,当需要向L型支架501的内部添加酸液或者碱液时,首先拉动把手504,把手504移动带动挡板503移动,当挡板503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在根据L型支架501表面的刻度线所对应的通槽502位置,来滑动L型板506,L型板506在竖槽505的内部移动带动隔板509移动,当L型板506带动隔板509移动的位置和刻度线所对应的通槽502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时,再滑动连接板508,连接板508在滑槽507的内部移动带动隔板509移动,隔板509移动使其自身穿过通槽502插入L型支架501的内部,当隔板509位于L型支架501的内部时,拧动螺栓512,使的螺栓512把连接板508此时在滑槽507内部的位置固定住,固定完毕后,在向下拉动把手504,把手504向下移动带动挡板503向下移动,挡板503向下移动使其自身贯穿隔板509表面的卡槽510并重新位于L型支架501的内部,这时即可向L型支架501的内部注入酸液或者碱液,注入完毕后,打开水泵6,水泵6通过抽水管8把L型支架501内部的酸液或者碱液输入进排水管7的内部,再由排水管7输入进治理箱1的内部,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可以根据废水的实际酸碱度进行酸碱液的添加,进而使其能准确控制废水处理后的酸碱度。当水泵6把酸碱液输入进治理箱1的内部后,打开第一电机402,第一电机402带动螺纹杆403转动,螺纹杆403转动带动活动板404在凹槽405的内部向下移动,活动板404在凹槽405的内部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406向下移动,连接杆406向下移动带动箱盖407向下移动,通过箱盖407对治理箱1进行密封,然后再打开第二电机408,第二电机408带动转杆409转动,转杆409转动带动搅拌杆410转动,从而对废水和酸碱液进行搅拌,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提高了废水与酸碱液混合的均匀度,解决了现有的酸碱度治理装置无法对酸碱液与废水进行搅拌以达到混合的目的,只是简单的采用静态浸泡,进一步影响酸碱液对废水酸碱度的中和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