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非油品中央仓电动安全输送车

一种非油品中央仓电动安全输送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油品中央仓电动安全输送车,包括车体、载物箱和操作台,车体右侧设置有操作台,车体上端放置有载物箱,所述车体左右两侧上端皆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中部皆插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中部皆插入有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二转轴正面和反面皆焊接在限位槽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端皆焊接有转环,且转环上端皆焊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外侧下端皆开设有插槽,且插槽中部皆插入有插块,所述插块下端皆焊接在第二支撑杆上端;延伸板从车体两侧展开,从而增加车体的使用面积,提高装置的使用面积,同时方便对载物箱内部空间进行整理,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6128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兰天;

    申请/专利号CN202123019873.1

  • 发明设计人 王兰天;

    申请日2021-12-03

  • 分类号B60P3/00(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开阳里三区1幢2单元1605室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3: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油品中央仓电动安全输送车。

背景技术

在对非油品产品进行运输时,一般通过安全运输车对产品进行运输,现有的输送车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在对使用安全输送车时,一般通过将产品放置在车板上,再启动车辆移动,当运输的物品较多时,由于车板的使用面积受到限制,可能会将产品堆积在一起,在运输途中产品可能会跌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非油品中央仓电动安全输送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油品中央仓电动安全输送车,通过延伸板从车体左右两侧展开,并且第一支撑杆和收纳槽对延伸板进行支撑,从而增加车体的使用面积,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油品中央仓电动安全输送车,包括车体、载物箱和操作台,车体右侧设置有操作台,车体上端放置有载物箱,所述车体左右两侧上端皆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中部皆插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中部皆插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正面和反面皆焊接在限位槽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端皆焊接有转环,且转环上端皆焊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外侧下端皆开设有插槽,且插槽中部皆插入有插块,所述插块下端皆焊接在第二支撑杆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杆底端皆通过第一转轴与收纳槽连接,所述收纳槽皆开设在第一支撑杆外侧,所述第一支撑杆内侧皆内嵌在套管内,所述套管皆开设在车体下端左右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物箱中部皆插入有隔板,且隔板左右两侧皆焊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外侧皆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皆插入在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槽皆设置为矩形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皆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的矩形表面宽度与收纳槽设置的矩形凹槽内壁宽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块中部皆开设有圆柱形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二转轴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与第二连接块中部开设的圆柱形通孔内壁直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杆底端皆被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转轴正面和反面皆焊接在收纳槽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皆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转轴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转轴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与第二支撑杆下端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皆设置有五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该非油品中央仓电动安全输送车设置有第二连接块、转环、延伸板、第二转轴、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通过拉动延伸板,延伸板通过转环带动第二连接块在第二转轴表面进行转动,并且拉动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对延伸板进行支撑,使延伸板从车体两侧展开,从而增加车体的使用面积,提高装置的使用面积;

2、该非油品中央仓电动安全输送车设置有滑块、第一连接块、滑块和隔板,通过拉动隔板,隔板通过第一连接块带动滑块插入滑槽内,隔板将载物箱进行分割,方便对载物箱内部空间进行整理,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体;2、载物箱;3、操作台;4、套管;5、第一支撑杆;6、收纳槽;7、第一转轴;8、第二支撑杆;9、插块;10、转环;11、延伸板;12、插槽;13、隔板;14、第一连接块;15、滑槽; 16、滑块;17、第二连接块;18、限位槽;19、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一种非油品中央仓电动安全输送车,包括车体 1、载物箱2和操作台3,车体1右侧设置有操作台3,车体1上端放置有载物箱2,车体1左右两侧上端皆开设有限位槽18,且限位槽 18中部皆插入有第二连接块17,第二连接块17中部皆插入有第二转轴19,第二转轴19正面和反面皆焊接在限位槽18内壁上,第二连接块17上端皆焊接有转环10,且转环10上端皆焊接有延伸板11,延伸板11外侧下端皆开设有插槽12,且插槽12中部皆插入有插块9,插块9下端皆焊接在第二支撑杆8上端,第二支撑杆8底端皆通过第一转轴7与收纳槽6连接,收纳槽6皆开设在第一支撑杆5外侧,第一支撑杆5内侧皆内嵌在套管4内,套管4皆开设在车体1下端左右两侧;

当需要延伸车体1的使用面积后,先拉动延伸板11,延伸板11 带动转环10移动,转环10带动第二连接块17在第二转轴19表面进行转动,延伸板11移动到车体1两侧,同时再拉动第一支撑杆5,第一支撑杆5从套管4内移出后,再推动第二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 8通过第一转轴7进行转动,第二支撑杆8带动插块9移动,并且将插块9插入插槽12内,使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8对延伸板11 进行支撑,对车体1的使用面积进行增加。

在其他实施例中,载物箱2中部皆插入有隔板13,且隔板13左右两侧皆焊接有第一连接块14,第一连接块14外侧皆焊接有滑块16,滑块16皆插入在滑槽15内;

通过该设计,当需要对载物箱2的内部空间进行分割时,先拉动隔板13,隔板13通过第一连接块14带动滑块16移动,将滑块16 对滑槽15,再推动隔板13,隔板13通过第一连接块14带动滑块16 插入滑槽15内,使隔板13对载物箱2内的使用空间进行分离,提高载物箱2的使用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收纳槽6皆设置为矩形凹槽,第二支撑杆8皆设置为矩形,第二支撑杆8设置的矩形表面宽度与收纳槽6设置的矩形凹槽内壁宽度相等;

通过该设计,通过收纳槽6设置的矩形凹槽内壁宽度与第二支撑杆8设置的矩形表面宽度相等,第二支撑杆8设置的矩形可以插入收纳槽6设置的矩形凹槽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块17中部皆开设有圆柱形通孔,第二转轴19皆设置为圆柱形,第二转轴19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与第二连接块17中部开设的圆柱形通孔内壁直径相等;

通过该设计,当第二连接块17转动后,第二连接块17中部开设的圆柱形通孔可以在第二转轴19设置的圆柱形表面进行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8底端皆被第一转轴7贯穿,第一转轴7正面和反面皆焊接在收纳槽6内壁上;

通过该设计,通过第二支撑杆8底端被第一转轴7贯穿,推动第二支撑杆8后,第二支撑杆8通过第一转轴7进行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8下端皆开设有圆孔,第一转轴7 皆设置为圆柱形,第一转轴7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与第二支撑杆8 下端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相等;

通过该设计,通过第一转轴7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与第二支撑杆8下端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相等,第一转轴7设置的圆柱形可以在第二支撑杆8表面进行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滑槽15皆设置有五组;

通过该设计,通过滑槽15设置为五组,便于将载物箱2分成五分。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