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及装置

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申请适用于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显示第一界面;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若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一预设关系的第一政策,则显示第二界面;通过第二界面接收第三人才标签信息;若第一政策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二预设关系的政策,则生成匹配结果,匹配结果包括匹配的政策和/或不匹配的政策。通过本申请可以解决用户搜索人才政策难度较大,进而导致人才政策匹配查找效率较低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0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纵横云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318384.2

  • 申请日2022-10-26

  • 分类号G06F16/242(2019.01);G06Q10/1057(2023.01);

  • 代理机构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郭雨桐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龙腾社区西乡大道230号满京华艺峦大厦4座301-L013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2: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04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3-0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6/242 专利申请号:2022113183842 申请日:2022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1-2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引进,目前,国家对人才的引进越来越重视,全国各地为引进人才,为各种人才和企业提供了各种政策。

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用户想要获得相关政府的人才政策信息时,用户只能通过政策官网进行搜索,且用户只能通过政策信息匹配自身条件信息(例如,毕业院校、就业情况、学历层次、荣誉奖项以及负责过的重大项目等等信息),在用户搜索时,无法判断如何输入合适的人才信息才能搜索到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人才政策,从而使得用户搜索人才政策难度较大,进而导致人才政策匹配查找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目前用户搜索人才政策难度较大,进而导致人才政策匹配查找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包括:

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一界面显示的多个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符合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若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一预设关系的第一政策,则显示第二界面;其中,第一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除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外存在第二人才标签信息,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二界面显示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通过第二界面接收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若第一政策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二预设关系的政策,则生成匹配结果,第二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存在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匹配结果包括匹配的政策和/或不匹配的政策。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若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三预设关系的第二政策,则显示第三界面,第三预设关系为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完全满足最低申报条件,第三界面用于推荐第二政策对应的福利;

相应的,匹配的政策包括第二政策。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若政策库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四预设关系的第三政策,则显示第四界面,第四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存在第一人才标签信息,第四界面用于显示不满足第三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的人才标签信息;

相应的,不匹配的政策包括第三政策。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通过第二界面接收第三人才标签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若第一政策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五预设关系的第四政策,则显示第五界面,第五预设关系为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完全满足最低申报条件,第五界面用于推荐第四政策对应的福利;

相应的,匹配的政策包括第四政策。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显示第一界面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政策文件,政策文件中包括申报条件;

提取申报条件中的人才标签信息;

基于政策文件的人才标签信息,生成政策文件对应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由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确定;

根据所有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构建政策库。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第一界面之前,包括:

计算政策库中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按照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对政策库中的人才标签信息进行排序;

显示第一界面包括:

通过第一界面按照政策库中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显示人才标签信息,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为第一界面中显示的人才标签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匹配结果包括匹配的政策,在生成匹配结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得到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

计算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每个匹配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的相似度;

将得到的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每个匹配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的相似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确定用户可申报的政策组合为排序中的前N个政策,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确定用户可申报的政策组合为排序中的前N个政策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计算排序中的前N个政策的福利,并将前N个政策按照福利高低排序后,向用户推荐。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一界面显示的多个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符合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若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一预设关系的第一政策,则显示第二界面;其中,第一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除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外存在第二人才标签信息,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二界面显示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界面接收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若第一政策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二预设关系的政策,则生成匹配结果,第二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存在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匹配结果包括匹配的政策和/或不匹配的政策。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提出的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应用于终端。首先,终端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一界面显示的多个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符合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其次,终端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再次,终端根据第一人才标签信息确定出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一预设关系的第一政策后,终端显示第二界面;其中,第一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除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外存在第二人才标签信息,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二界面显示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第三人才标签信息;然后,终端通过第二界面接收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最后,终端根据接收的第三人才标签信息确定出第一政策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二预设关系的政策后,终端生成匹配结果,其中,第二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存在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匹配结果包括匹配的政策和/或不匹配的政策。

通过上述方法,用户在想要了解相关人才政策时,不用再通过政策官网自主查找、筛选与自身条件信息相匹配的人才政策,只需要通过本申请提出的方法,从终端界面中显示的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人才标签信息后,即可得到匹配结果;如此一来,可以解决用户搜索人才政策难度较大,进而导致人才政策匹配查找效率较低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和第四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为政策生成的政策画像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装置的组成示意框图;

图1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组成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可能不是按比例的。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即政策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显示第一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一界面显示的多个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符合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其中,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是第一界面中显示的多个人才标签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人才标签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只需要在第一界面的输入框中,根据预先设定好的人才标签项,选择与自身条件符合的人才标签信息。其中,人才标签项可以引导用户选择与自身条件相符合的人才标签信息。作为示例,假设第一界面显示的人才标签项依次为学历层次、荣誉奖项。

用户在选择学历层次后,第一界面就会弹出与学历层次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输入框,比如弹出学历类型、学校类型、毕业年限等等人才标签信息输入框,用户可根据界面的引导选择与自身条件相符合的人才标签信息。

用户在选择荣誉奖项后,第一界面就会弹出与荣誉奖项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输入框,比如弹出世界级奖项、国家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市级奖项、其它业界认可的奖项,用户可根据界面的引导选择与自身获奖情况相符合的人才标签信息。

此外,第一界面可能还会显示其它人才标签项(比如,就业情况、重大项目、基础特征、人才类型等),在用户选择其它人才标签项(比如,重大项目)后,会弹出与重大项目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比如,科技研究项目、重大活动项目、人才引进项目)供用户选择。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S12,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根据弹出的人才标签信息输入框选择好与自身条件相符合的人才标签信息后,第一界面即可接收到用户选择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作为示例,假设用户在第一界面选择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为{毕业院校:985;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2021年6月;荣誉奖项:国家级奖项;性别:女}。

那么,第一界面接收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即为{毕业院校:985;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2021年6月;荣誉奖项:国家级奖项;性别:女}。

S13,若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一预设关系的第一政策,则显示第二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除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外存在第二人才标签信息,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二界面显示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作为示例,假设用户在第一界面显示的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为{毕业院校:985;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2021年6月;荣誉奖项:国家级奖项;性别:女}。第一界面接收到用户选择的上述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后,在政策库中查找到了与第一人才标签信息相匹配的第一政策。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政策为从政策库中查找到的与第一人才标签信息相匹配的多个政策中的任一政策。

作为示例,假设第一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为:{毕业院校:985;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荣誉奖项:省部级奖项及以上;毕业年限:2020年6月及以后:性别:不限;重大项目:科技研究项目或重大活动项目;年龄分层:35岁以内;人才类型:高层次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与第一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满足第一预设关系,即第一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中除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即{毕业院校:985;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2021年6月;荣誉奖项:国家级奖项;性别:女})外存在第二人才标签信息(即{重大项目:科技研究项目或重大活动项目;年龄分层:35岁以内;人才类型:高层次人才})。

在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与第一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满足上述第一预设关系的情况下,可以向用户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二界面显示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第三人才标签信息,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为第一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中除用户选择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以外的标签信息。当然,上述示例中仅仅以一个第一政策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阐述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为所有第一政策的人才标签信息中(即最低申报条件中)除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以外的标签信息。

S14,通过第二界面接收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作为示例,假设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为与人才标签项“重大项目”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比如:科技研究项目、人才引进项目、重大活动项目),与“就业情况”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比如:工作单位、工作年限、工作形式、工作身份),与“人才类型”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比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产业重点人才、海外人才、领域专家、博士后研究员、企业管理人员、各类劳动者),以及与“基础特征”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比如住房情况、户籍情况、年龄分层)等。

终端按照各个第二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在第二界面依次显示上述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以供用户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人才标签信息为用户在第二界面显示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的一项或多项人才标签信息。

S15,若第一政策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二预设关系的政策,则生成匹配结果,第二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存在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匹配结果包括匹配的政策和/或不匹配的政策。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用户根据自身条件,从第二界面显示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的第三人才标签信息为{年龄分层:35~45}。

终端根据用户在第二界面选择的第三人才标签信息,从S13中匹配获得的第一政策中查找与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匹配的政策。若第一政策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与用户选择的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存在第二预设关系的政策,则终端生成匹配结果,其中,匹配结果中包括匹配的政策和/或不匹配的政策。

参见图2,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S21,显示第一界面。

S22,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S23,若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三预设关系的第二政策,则显示第三界面,第三预设关系为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完全满足最低申报条件,第三界面用于推荐第二政策对应的福利;

相应的,匹配的政策包括第二政策。

作为示例,假设终端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为{毕业院校:985;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2021年6月;荣誉奖项:国家级奖项;性别:女}。政策库中存在第二政策,该第二政策的人才标签信息为{毕业院校:985;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2020年6月及以后;荣誉奖项:省部级奖项及以上;性别:不限},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政策的人才标签信息即为第二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

终端在接收到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后,终端即可从政策库中查找到与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完全匹配的第二政策的人才标签信息,对应的,终端即可将第二政策确定为与用户匹配的政策。

由此可以看出,在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与政策库中的第二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即第二政策的人才标签信息)之间满足第三预设关系时(即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完全满足最低申报条件),终端即可将第二政策确定为与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完全匹配的政策。

所以,S15中匹配结果中的匹配政策即可包括第二政策。

在获得与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完全匹配的第二政策后,终端即可通过第三界面向用户推荐第二政策的相关福利,比如,住房福利、现金福利、权益福利等。

参见图3,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包括:

S31,显示第一界面。

S32,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S33,若政策库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四预设关系的第三政策,则显示第四界面,第四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存在第一人才标签信息,第四界面用于显示不满足第三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的人才标签信息;

相应的,不匹配的政策包括第三政策。

作为示例,假设终端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为{毕业院校:普通一本;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2021年6月}。

终端在接收到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后,终端并未从政策库中查找到包含第一人才标签信息的第三政策的人才标签信息(第三政策的人才标签信息即为第三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即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与第三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之间满足第四预设关系:最低申报条件中不存在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比如:{毕业院校:普通一本;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2021年6月})。

此时,终端即可判定第三政策(即政策库中的所有政策)为不匹配的政策。

所以,S15中匹配结果中不匹配的政策即可包括第三政策。

在根据第一人才标签信息确定不匹配的第三政策后,终端即可通过第四界面向用户显示申报第三政策需要满足的最低申报条件。

参见图4,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显示第一界面。

S42,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S43,若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一预设关系的第一政策,则显示第二界面。

S44,通过第二界面接收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S45,若第一政策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五预设关系的第四政策,则显示第五界面,第五预设关系为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完全满足最低申报条件,第五界面用于推荐第四政策对应的福利;

相应的,匹配的政策包括第四政策。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可参照S23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5,在显示第一界面之前,还包括:

S51,获取政策文件,政策文件中包括申报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网络爬虫技术,从各政府部门的官网获取与人才相关的政策文件,其中,政策文件中包括政策文件编号、政策事项、发布时间、有效期、申报条件、面向人群、限制条件、现金福利、住房福利、权益福利等结构化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文本分析法对获取的政策文件进行结构化处理,提取政策文件的结构化信息,包括政策文件编号、政策事项、发布时间、有效期、申报条件、面向人群、限制条件、现金福利、住房福利、权益福利等结构化信息。

作为示例,对获取的所有政策文件中其中之一政策文件进行结构化处理后,获得的结构化信息可为:

(1)政策文件名:《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

(2)政策事项:住房保障;

(3)发布时间:2020.10.1;

(4)有效期:2022.12.31;

(5)面向人群:顶尖人才(A类);

(6)申报条件:重点企业产业工作的优秀人才,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奖项、参与过科技研究项目或人才引进项目、具备专业技术职称……;

(7)限制条件:住房福利和现金福利不可同时申请;

(8)现金福利:6万元/年;持续年限:3年;

(9)住房福利:220m

(10)权益福利: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最额度最高放宽至当前期限两倍;持续年限:一次性。

S52,提取申报条件中的人才标签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文本分析法对获取的政策文件进行结构化处理获得申报条件后,即可提取申报条件中的人才标签信息。

作为示例,从S51中获得的政策文件的申报条件中提取的人才标签信息为:重点企业产业工作,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奖项,参与过科技研究项目或人才引进项目,具备专业技术职称。

S53,基于政策文件的人才标签信息,生成政策文件对应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由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确定。

作为示例,将S52中提取的政策文件的人才标签信息进行组合,为政策文件对应的政策生成人才标签集合:{人才类型:重点企业产业工作;荣誉奖项:省部级及以上奖项;重大项目:科技研究项目或人才引进项目;职称层次:专业技术职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为政策生成的人才标签集合也即为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

S54,根据所有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构建政策库。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为获得的每个政策文件对应的政策生成人才标签集合后,根据政策的限制条件,为每个政策生成政策画像。其中,限制条件包括:同享关系(比如,住房福利和权益福利可以同时申请,现金福利和权益福利可以同时申请)、排斥关系(比如,住房福利和现金福利不可同时申请)和先后关系(比如,住房福利到期后,才可申请现金福利)。

在为获得的每个政策文件对应的政策生成政策画像后,即可基于所有政策的政策画像构建政策库。

作为示例,参见图6,为对获得所有政策文件中的其中一个政策文件对应的政策生成的政策画像。

参见图7,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在显示第一界面之前,还包括:

S71,计算政策库中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按照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对政策库中的人才标签信息进行排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S51~S54所述的步骤构建政策库后,统计政策库中各个人才标签信息的连接度(可以是人才标签信息在政策画像中连接边的数量),在得到各个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后,即可按照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对政策库中的人才标签信息进行排序。

作为示例,假设政策库中存在的与人才标签项“学历层次”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为第一,与人才标签项“荣誉奖项”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为第二,与人才标签项“重大项目”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为第三,等等。那么,终端即可按照上述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对政策库中的人才标签信息进行排序。

相应的,显示第一界面,包括:

S72,通过第一界面按照政策库中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显示人才标签信息,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为第一界面中显示的人才标签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S71所述的步骤对政策库中存在的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进行排序后,终端即可通过第一界面按照政策库中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显示人才标签信息,以引导用户依次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人才标签信息。

作为示例,终端可以依次显示“学历层次”、“荣誉奖项”、“重大项目”等人才标签项供用户优先选择。

相应的,作为示例,用户在选择“学历层次”后,第一界面就会弹出与“学历层次”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输入框,比如弹出学历类型、学校类型、毕业年限等等人才标签信息输入框,用户可根据界面的引导选择与自身条件相符合的人才标签信息。

用户在选择“荣誉奖项”后,第一界面就会弹出与“荣誉奖项”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输入框,比如弹出世界级奖项、国家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市级奖项、其它业界认可的奖项,用户可根据界面的引导选择与自身获奖情况相符合的奖项。

用户在选择“重大项目”后,第一界面就会弹出与“重大”相关的人才标签信息输入框,比如弹出科技研究项目、重大活动项目和人才引进项目,用户可根据界面的引导选择自身的项目负责情况相符合的项目,等等,直至用户根据第一界面显示的人才标签项依次选择完符合自身条件的人才标签信息为止。

参见图8,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匹配结果包括匹配的政策,在生成匹配结果之后,还包括:

S81,根据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得到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在第一界面显示的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和用户在第二界面显示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的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得到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

作为示例,假设用户在第一界面显示的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为:{毕业院校:985;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2021年6月;荣誉奖项:国家级奖项;性别:女};用户在第二界面显示的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的第三人才标签信息为:{年龄分层:35~45;重大项目:科技研究项目;住房情况:无自有住房}。

相应的,根据用户选择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即可得到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为:{毕业院校:985;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2021年6月;荣誉奖项:国家级奖项;性别:女;年龄分层:35~45;重大项目:科技研究项目;住房情况:无自有住房}。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第一界面显示的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后,若从政策库中匹配到了最低申报条件为第一人才标签信息的政策,则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即为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

S82,计算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每个匹配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的相似度。

作为示例,假设根据用户选择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从政策库中匹配到了30个第一政策,根据用户选择的第三人才标签信息从30个第一政策中匹配到了15个更加符合的政策。

在向用户推荐匹配到的该15个政策时,先计算下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每个匹配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的相似度。

作为示例,可以采用余弦相似度算法计算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匹配到的15个政策中的每个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之间的相似度。

S83,将得到的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每个匹配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的相似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作为示例,在得到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匹配到的15个政策中的每个政策之间的相似度后,对匹配到的该15个政策按照相似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S84,确定用户可申报的政策组合为排序中的前N个政策,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作为示例,在对匹配到的上述15个政策按照与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之间的相似度从大到小排序后,将排在前10的政策作为政策组合,向用户推荐。

参见图9,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91,根据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得到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

S92,计算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每个匹配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的相似度。

S93,将得到的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每个匹配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的相似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S94,确定用户可申报的政策组合为排序中的前N个政策。

S95,计算排序中的前N个政策的福利,并将前N个政策按照福利高低排序后,向用户推荐。

作为示例,在确定好用户可申报的排名前10的政策组合后,计算政策组合中每个政策的福利大小(比如,住房福利、现金福利和权益福利,等等)。将政策组合中的该10个政策,按照福利从高到低再次排序后,向用户进行推荐。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确保向用户推荐的政策组合更符合用户的期望。

参见图10,图10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装置(即政策推荐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1010,用于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一界面显示的多个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符合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1020,用于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第二显示模块1030,用于若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一预设关系的第一政策,则显示第二界面;其中,第一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除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外存在第二人才标签信息,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二界面显示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1040,用于通过第二界面接收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生成模块1050,用于若第一政策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二预设关系的政策,则生成匹配结果,第二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存在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匹配结果包括匹配的政策和/或不匹配的政策。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政策推荐装置10还包括: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若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三预设关系的第二政策,则显示第三界面,第三预设关系为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完全满足最低申报条件,第三界面用于推荐第二政策对应的福利;相应的,匹配的政策包括第二政策。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政策推荐装置10还包括:

第四显示模块,用于若政策库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四预设关系的第三政策,则显示第四界面,第四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存在第一人才标签信息,第四界面用于显示不满足第三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的人才标签信息;相应的,不匹配的政策包括第三政策。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政策推荐装置10还包括:

第五显示模块,用于若第一政策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五预设关系的第四政策,则显示第五界面,第五预设关系为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完全满足最低申报条件,第五界面用于推荐第四政策对应的福利;相应的,匹配的政策包括第四政策。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政策推荐装置10还包括:

政策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政策文件,政策文件中包括申报条件;提取申报条件中的人才标签信息;基于政策文件的人才标签信息,生成政策文件对应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政策的最低申报条件由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确定;根据所有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构建政策库。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政策推荐装置10还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政策库中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按照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对政策库中的人才标签信息进行排序。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块1010还用于:

通过第一界面按照政策库中人才标签信息的重要度,显示人才标签信息,第一人才标签信息为第一界面中显示的人才标签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政策推荐装置10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得到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每个匹配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的相似度;

排序模块,用于将得到的用户的人才标签集合与每个匹配的政策的人才标签集合的相似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可申报的政策组合为排序中的前N个政策,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政策推荐装置10还包括:

推荐模块,用于计算排序中的前N个政策的福利,并将前N个政策按照福利高低排序后,向用户推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模块之间的执行过程和相互之间的信息交互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1,图1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终端11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20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1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130。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130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1至S15。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113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20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1130在所述终端11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1130可以被分割成如下几个模块,示例性的:

第一显示模块1010,用于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一界面显示的多个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符合的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1020,用于通过第一界面接收第一人才标签信息;

第二显示模块1030,用于若政策库中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一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一预设关系的第一政策,则显示第二界面;其中,第一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除第一人才标签信息外存在第二人才标签信息,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二界面显示的第二人才标签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1040,用于通过第二界面接收第三人才标签信息;

生成模块1050,用于若第一政策中不存在最低申报条件和第三人才标签信息满足第二预设关系的政策,则生成匹配结果,第二预设关系为最低申报条件中存在第三人才标签信息,匹配结果包括匹配的政策和/或不匹配的政策。

所述终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仅仅是终端11的一个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11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11还可以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11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120可以是所述终端1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11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1120也可以是所述终端1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1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120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1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120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11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112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引导式的人才政策福利计算方法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同样,作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机器人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