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

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包括内定子和外转子,所述外转子内圆上沿周向排列有若干径向向内凸出的外转子凸极,内定子外圆上周向设置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内定子凸极,所述外转子内凸极上设置有用于通过内定子凸极配合使用的外转子凸极槽;内定子凸极通过外转子凸极槽时,所述外转子凸极槽与内定子凸极之间的轴向间隙小于转子凸极槽与定子凸极之间的径向间隙以及小于转子凸极与定子之间的径向间隙;本发明的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应用于车辆后,能够减小径向电磁力,降低转矩脉动,同时内定子采用分离式结构,使复杂的轮毂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安装更加方便,设计自由度大,后其制造和整改时操作简便,可替换性强,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1180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880484.8

  • 发明设计人 邓召学;罗晓亮;秦瀚笙;张洒洒;

    申请日2022-07-25

  • 分类号H02K1/14(2006.01);H02K1/24(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胡博文

  • 地址 400074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7:09: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K 1/14 专利申请号:2022108804848 申请日:202207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9-2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在汽车工业领域得到不断的推广与应用,开关磁阻电机作为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理想驱动电机类型之一,其系统成本低廉、机械结构稳定、功率拓扑可靠、控制简单且运行效率高,在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但轮毂电机在实际行驶中,由于路面激励,径向载荷导致开关磁阻电机发生气隙偏心,导致不平衡径向电磁力引发轮毂驱动电机垂向振动,影响汽车平顺性。另一方面,开关磁阻电机定子凸极与定子凸极重叠之前会产生边缘磁通效应,将导致电机单极励磁时的电感曲线在转子转到定、转子齿对齿重叠部位之前并不为零,边缘磁通效应造成电机在这个区域内向外输出转矩,相电流呈非线性趋势增长;电机输出转矩也相应呈非线性趋势增长,造成电机对外输出合成转矩在此位置波动。

由于边缘磁通效应造成的转矩脉动将会影响汽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因此减小开关磁阻电机不平衡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是轮毂开关磁阻电机发展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轮毂开关磁阻电机所面临的难题,而提出一种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及车辆,本发明的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能够减小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

本发明针对上诉问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包括内定子和外转子,所述外转子内圆上沿周向排列有若干径向向内凸出的外转子凸极,内定子外圆上周向设置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内定子凸极,所述外转子凸极上设置有用于通过内定子凸极配合使用的外转子凸极槽;内定子凸极通过外转子凸极槽时,所述外转子凸极槽与内定子凸极之间的轴向间隙小于转子凸极槽与定子凸极之间的径向间隙以及小于转子凸极与定子之间的径向间隙。

进一步,所述外转子凸极与内定子凸极在旋转重叠接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抑制转矩脉动的径向极靴,并在外转子凸极的凸极槽内设置有与内定子凸极上的径向极靴配合使用的径向槽,所述径向槽设置于外转子凸极槽与内定子凸极旋转接触反方向位置。

进一步,所述内定子为分离式结构,所述内定子包括内定子凸极和内定子分块根部,所述内定子凸极通过凸极根部弧形部位与内定子分块根部的弧形深槽部位卡接连接形成整体。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连接固定内定子的内定子轴,所述内定子通过设置在内定子两端的限位盘将内定子分块根部固定在内定子轴上。

进一步,所述内定子单元分块根部与内定子单元轴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相对转动的滑键,所述内定子单元分块凸极下端还安装有绕组。

进一步,所述固定于内定子的两端的限位盘按车体方向从外向内分为外侧限位盘和内侧限位盘,所述内侧限位盘由设置在内侧限位盘外侧的套筒限位,外侧限位盘由所述内定子轴上的轴肩限位,所述限位盘通过套筒和内定子轴的轴肩将内定子固定在内定子轴上。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外转子两端的电机端盖,按车体方向从外向内分为外电机端盖和内电机端盖,所述内电机端盖和外电机端盖在外转子磁轭处的孔洞处通过紧固件将三者连接固定,所述内电机端盖与外电机端盖之间在边缘处还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与内定子同轴设置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设置于内定子轴轴肩远离外限位盘的一侧,所述法兰盘按车体方向从外向内在轴向分别外法兰面和内法兰面,内法兰面设置于外电机端盖的外侧,且法兰盘的内法兰面外的端部套入外电机端盖的中心轴承孔内;所述法兰盘外法兰面设置有同轴的轮辋,所述法兰盘的外法兰面外的端部套入轮辋的中心轴承孔内;所述法兰盘、轮辋与外电机端盖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内电机端盖内圆内和法兰盘内圆内的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承为双滚珠球轴承;所述内电机端盖和内定子轴通过双滚珠球轴承固定在一起;法兰盘内部设置有两个双滚珠球轴承,法兰盘通过两个双滚珠球轴承固定连接在内定子轴轴肩外侧。

进一步,所述轮辋外圈设置有轮胎,所述轮辋与轮胎通过轮胎内圈固定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效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计对内定子凸极轴向两端开槽,外转子凸极内侧开槽,内定子单元与外转子单元形成的轴向气隙小于径向气隙,基于“磁阻最小原理”改变磁通方向,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此结构具有径向磁通密度最低,径向电磁力最低,其特殊外转子凸极对称结构将形成轴向电磁力抵消,其结构对切向磁密影响很小,且具有较高的磁通密度,能够输出较高的转矩,本发明在路面激励情况下轮毂电机发生定、转子振动、偏心等垂向负效应下,将径向电磁力受到影响降到很小,能够显著提高车辆平顺性。

2)本发明对内定子、外转子旋转重叠接触方向各加一对径向极靴,在外转子反方向径向开槽,其特殊结构将会改变磁通路径大小,使外转子与内定子边缘磁通效应及磁路饱和程度得到缓解,开槽改变各相电流/电压激励导通角和转子极弧长度,降低轮毂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脉动。

3)本发明内定子为分离式结构,使复杂的轮毂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安装更加方便,设计自由度大,后期对轮毂开关磁阻电机结构优化时,在内定子单元优化时可以只针对内定子凸极进行改动,降低制造成本,可以制造成多极,且安装时不受电机转子结构干涉影响。

4)内定子凸极与外转子凸极可根据输出功率设置不同长度,内定子、外转子凸极结构可根据工作需求内外结构互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本发明的轮毂电机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轮毂电机爆炸示意图

图3本发明内定子分块根部示意图

图4本发明内定子凸极示意图

图5本发明外转子示意图

图6本发明外转子A处放大示意图

图7本发明磁通回路示意图

其中:1-轮胎;2-连接螺栓;3-内电机端盖;4-内定子凸极;5-内限位盘;6,16,18-双滚珠球轴承;7-套筒;8-内定子分块根部;9-限位螺母;10-绕组;11-外转子;12-外转子六角螺栓;13-外限位盘;14-限位六角螺栓;15-轮辋螺母;17-内定子轴;19-轮辋六角螺栓;20-法兰盘;21-外转子螺母;22-外电机端盖;23-轮辋;24-滑键;25-内定子;111-外转子凸极;112-径向极靴;113-外转子凸极槽;114-径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包括内定子25和外转子11,所述外转子内圆上沿周向排列有若干径向向内凸出的外转子凸极111,内定子外圆上周向设置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内定子凸极4,所述外转子凸极111上设置有用于通过内定子凸极4配合使用的外转子凸极槽113;内定子凸极4通过外转子凸极槽113时,所述外转子凸极槽113与内定子凸极4之间的轴向间隙小于外转子凸极槽113与内定子凸极4之间的径向间隙以及小于外转子凸极与内定子之间的径向间隙。

本实施例中,外转子凸极111与内定子凸极4在旋转重叠接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抑制转矩脉动的径向极靴112,并在外转子凸极槽113内设置有与内定子凸极4上的径向极靴112配合使用的径向槽114,所述径向槽114设置于外转子凸极槽113与内定子凸极4旋转接触反方向位置。

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通过在外转子凸极111与内定子凸极4在旋转重叠接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抑制转矩脉动的径向极靴112,并在外转子凸极槽113与内定子凸极4旋转接触反方向位置设置径向槽114,来改变磁通路径大小,降低轮毂电机的转矩脉动。

再结合图1、图7所示,在内定子25与外转子11之间设置有径向气隙与轴向气隙,外转子凸极槽113与内定子凸极4之间形成两个轴向气隙,内定子凸极4之间的径向间隙和外转子凸极111与内定子25之间的径向间隙三个径向气隙,所形成的三个径向气隙均远大于所形成的两个轴向气隙,两个轴向气隙长度与宽度相同;设定的轴向气隙位于0.2-0.5mm之间,其径向气隙均远大于0.5mm,同时内定子凸极极弧宽度与外转子凸极极弧宽度可以根据工况设置不同参数。本发明轮毂电机采用“磁阻最小原理”来改变轮毂电机上的磁通方向,能够有效降低该电机中的径向电磁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定子为分离式结构,所述内定子包括内定子凸极4和内定子分块根部8,所述内定子凸极4通过凸极根部弧形部位与内定子分块根部8的弧形深槽部位卡接连接形成整体。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连接固定内定子的内定子轴17,所述内定子25通过设置在内定子25两端的限位盘将内定子分块根部8固定在内定子轴17上。

结合图1、图3、图4所示,在安装时内定子25时,将外转子11两端端面设置在与内定子分块根部8两端端面在同一基准面,转动内定子轴17带动内定子分块根部8旋转,从内定子分块根部8与外转子凸极11形成的空间,依次将内定子分块凸极4根部弧形部位与内定子分块根部8弧形深槽部位进行依次配合安装。

再结合图3、图4、图7所示,内定子25分离为内定子分块根部8与内定子凸极4,这种结构可将开关磁阻电机设置成多极,设计自由度大,可根据需要改变磁路尺寸与绕组窗口大小,在对内定子25进行结构优化时,可以只针对内定子凸极4进行优化与制造,在做相关实验时,可以只将内定子凸极4进行更换,降低制造成本,安装时不受定转子结构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定子分块根部8与内定子轴17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相对转动的滑键24,所述内定子分块凸极4下端还安装有绕组10。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内定子分块根部8与内定子轴17中间所设置的滑键24,为了防止内定子分块根部8与内定子轴17出现相对转动,将内定子分块根部8通过滑键24与内定子轴17过盈配合;绕组10固定在内定子凸极4上,绕组10位置可在内定子凸极4与内定子分块根部8结合部位上下固定。

由于本发明轮毂电机属于开关磁阻电机,当对绕组10施加电流激励时,在绕组中产生磁通势,根据“磁阻最小原理”,磁力线只会从内定子25与外转子11之间轴向气隙通过并且按照最短路径闭合,磁通量在径向方向分量达到最低,进而降低开关磁阻电机径向电磁力,忽略边缘磁通效应情况下,形成轴向电磁力与切向电磁力,由于内定子25与外转子11轴向气隙相等,且内定子凸极4位于外转子凸极11正中间,所形成的轴向电磁力相互平衡,这种结构对切向电磁力影响较小。

结合图5、图6、图7所示,在内定子25与外转子11旋转重叠接触方向各加一对径向极靴,这种径向极靴结构将会改变内定子25、外转子11凸极重叠接触前磁通路径及大小,增加径向极靴极弧长度能有效缓解开关磁阻电机边缘磁通效应和磁路饱和程度,同时减弱转矩的高次谐波。在二者接触重叠反方向对外转子11径向开槽,二者凸极极靴宽度与径向长度可以分别设置不同参数,径向开槽的极弧长度将调节各相电流、电压激励导通角大小,能够降低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与内定子25的两端的限位盘按车体方向从外向内分为外限位盘13和内限位盘5,所述内限位盘5由设置在内限位盘5外侧的套筒7限位,外限位盘13由所述内定子单元轴17上的轴肩限位,所述限位盘通过套筒7和内定子轴的轴肩将内定子25固定在内定子轴17上。

结合图1、图3、图4所示,内限位盘5和外限位盘13分别由套筒7与内定子轴17上的轴肩实现限位盘在轴向限位,内限位盘5和外限位盘13又分别对内定子分块根部8和凸极4两端进行轴向限位,并且内限位盘5和外限位盘13通过限位六角螺栓14和限位六角螺母9将内定子分块根部8与内定子凸极4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外转子11两端的电机端盖,按车体方向从外向内分为外电机端盖22和内电机端盖3,所述内电机端盖3和外电机端盖22在外转子11磁轭处孔洞处通过紧固件将三者连接固定,所述内电机端盖3与外电机端盖22之间在边缘处还通过紧固件连接。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外电机端盖22外部呈圆盘状内侧呈圆弧状,内电机端盖3外部呈圆盆状内侧呈阶梯状,外转子11内侧有四个凸极部分,内电机端盖3、外转子11、外电机端盖22在外转子11磁轭处孔洞处通过外转子六角螺栓12和外转子六角螺母21。内电机端盖3和外电机端盖22在边缘处通过连接螺栓2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内定子轴17同轴设置的法兰盘20,所述法兰盘按车体方向从外向内在轴向分别外法兰面和内法兰面,内法兰面设置于外电机端盖22的外侧,且内法兰面的端部套入外电机端盖22的中心轴承孔内;所述法兰盘20外法兰面设置有同轴的轮辋23,所述外法兰面的端部套入轮辋的中心轴承孔内;所述法兰盘20、轮辋23与外电机端盖22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轮辋23外圈设置有轮胎1,所述轮辋23与轮胎1通过轮胎内圈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内电机端盖3内部和法兰盘内部的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承为双滚珠球轴承;所述内电机端盖3和内定子轴17通过双滚珠球轴承6固定在一起;法兰盘20内部设置有两个双滚珠球轴承,分别为双滚珠球轴承16和双滚珠球轴承18,法兰盘20通过这两个双滚珠球轴承固定连接在内定子轴轴肩外侧。

结合图1、图2所示,外转子六角螺栓12从内电机端盖3方向开孔处安装,同时将外转子六角螺栓12套入外转子11预留的螺栓孔内,内电机端盖3外套在双滚珠球轴承6外侧,使内电机端盖3外部端面与双滚珠球轴承6在同一基准面上,同时,将外转子六角螺栓套入外电机端盖22预留螺栓孔内,并通过外转子六角螺母紧固连接,同时,法兰盘20外套于双滚珠球轴承16、18外侧,使法兰盘20外部端面与双滚珠球轴承18、内定子轴17外部端面三者在同一基准面,最后由电机端盖六角螺丝2将内电机端盖3与外电机端盖22固定连接。

结合图1、图2所示,通过轮辋六角螺栓19与轮辋六角螺母将轮辋23固定在法兰盘20外侧,轮辋23与轮胎1通过轮胎内圈固定连接在一起。由外转子11带动内电机端盖3、外电机端盖22、轮辋六角螺栓19、轮辋六角螺母15、轮辋23的传递路线,带动整个轮胎旋转。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采用所述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能够在路面激励情况下轮毂电机发生定、转子振动、偏心等垂向负效应下,将径向电磁力受到影响将到很小,能够显著提高车辆平顺性。该车辆使用的具有抑制径向电磁力与转矩脉动的轮毂电机结构将会改变磁通路径大小,使外转子与内定子边缘磁通效应及磁路饱和程度得到缓解,开槽改变各相电流/电压激励导通角和转子极弧长度,降低轮毂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脉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