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河道拓宽过程中高大建筑物的保护方法

河道拓宽过程中高大建筑物的保护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河道拓宽过程中高大建筑物的保护方法;包括结合防汛通道线形、尺寸、沉降缝设置、灌注桩桩位标准段布置规则,在现场放出每个灌注桩的实际桩位;施工两排钻孔灌注桩;在两排灌注桩之间,贴近临河侧灌注桩,施工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根据河道坡度、河口线、护岸结构边线,开挖河道拓宽断面,完成河道护底护坡的施工;安装定制的化妆模板;进行结构钢筋砼施工,使两排灌注桩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护岸结构。本发明弥补了传统生态河道护岸结构无法对高大建筑形成有效保护,又避免了传统地连墙、工法桩等围护结构施工空间受限,且单一保护结构很难对河道项目综合利用造成浪费,使河道拓宽施工对高大建筑的影响降至最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5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70126.X

  • 申请日2022-05-01

  • 分类号E02B3/00(2006.01);E02B3/12(2006.01);E02D5/34(2006.01);E02D19/18(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吴立斐

  • 地址 200941 上海市宝山区抚远路245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6: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 3/00 专利申请号:202210470126X 申请日:202205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河道拓宽过程中高大建筑物的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拓宽对既有高大建筑的保护,既要高大建筑基础土体稳定,又要保障河水与建筑基础之间形成止水帷幕。传统生态河道驳岸桩(木桩、方桩、生态自然护坡),无法满足保护要求,目前最常见的做法与基坑围护类似,做地连墙或SMW工法桩永久结构。地连墙和工法桩,用钢量大,工程造价高,施工机械高大,尤其在高压铁塔下施工,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且单一保护结构很难综合利用,造成成本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快捷、高效、方便灵活地解决河道拓宽过程中对既有高大建筑物的保护工作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河道拓宽过程中高大建筑物的保护方法,包括

步骤1、结合防汛通道线形、尺寸、沉降缝设置、灌注桩桩位标准段布置等规则,在现场放出每个灌注桩的实际桩位,并插上定位钢筋;

步骤2、按照跳桩施工的原则,施工两排钻孔灌注桩,双排钻孔灌注桩临水侧密,背水侧疏,不对称的设置,既考虑了两侧对于稳定性和侧压力的不同需求,又兼顾了经济合理性;

步骤3、灌注桩施工14天以上,在两排灌注桩之间,贴近临河侧灌注桩,施工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

步骤4、根据河道坡度、河口线、护岸结构边线,开挖河道拓宽断面,完成河道护底护坡的施工;

步骤5、安装定制的化妆模板,使化妆面与混凝土相邻,这样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即具备景观作用;

步骤6、进行结构钢筋砼施工,使两排灌注桩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护岸结构,结构稳定、安全、可靠地对高大建筑进行保护,

步骤7、根据防汛通道整体布置,适时进行沥青砼防汛通道施工,为减少沥青砼道路冷缝,沥青砼施工应比钢筋砼晚;

步骤8、对需要保护的高大建筑,在整个施工过程持续进行位移、沉降监测,监测频率为施工前2次,灌注桩施工至河道拓宽前,每周1次,开挖河道拓宽时,每日2次,钢筋砼结构施工后,每2日1次,14天后,每周1次继续监测4次。

本方法综合了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钢筋砼底板、化妆模板景观等工艺,使河道护岸形成稳定的整体,使河道无论是疏拓施工或建成后汛期与否,均对高大建筑的影响降至最低。结合各工艺特点,每道工序职责明确。钻孔灌注桩桩基础,主要起稳固结构,抵御河道边坡土体、水体、高大建筑等侧向压力作用;高压旋喷止水帷幕主要起防渗,减小河水对岸边建筑物影响的作用;整个结构断面,每15-20m设置一道沉降缝,既保证整体性,又避免不均匀沉降产生不利影响。

本发明弥补了传统生态河道护岸结构无法对高大建筑形成有效保护,又避免了传统地连墙、工法桩等围护结构施工空间受限,且单一保护结构很难对河道项目综合利用造成浪费。本发明使河道拓宽施工对高大建筑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完美契合高压铁塔下施工的安全距离,并显著提升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呈现城市亲水、防汛通道、景观等多重效益,综合造价明显低于单一保护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施工方法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河道拓宽过程中高大建筑物的保护方法,包括

步骤1、结合防汛通道线形、尺寸、沉降缝设置、灌注桩桩位标准段布置等规则,在现场放出每个灌注桩的实际桩位,并插上定位钢筋;

步骤2、按照跳桩施工的原则,施工两排钻孔灌注桩,双排钻孔灌注桩临水侧密,背水侧疏,不对称的设置,既考虑了两侧对于稳定性和侧压力的不同需求,又兼顾了经济合理性;

步骤3、灌注桩施工14天以上,在两排灌注桩之间,贴近临河侧灌注桩,施工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

步骤4、根据河道坡度、河口线、护岸结构边线,开挖河道拓宽断面,完成河道护底护坡的施工;

步骤5、安装定制的化妆模板,使化妆面与混凝土相邻,这样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即具备景观作用;

步骤6、进行结构钢筋砼施工,使两排灌注桩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护岸结构,结构稳定、安全、可靠地对高大建筑进行保护,

步骤7、根据防汛通道整体布置,适时进行沥青砼防汛通道施工,为减少沥青砼道路冷缝,沥青砼施工应比钢筋砼晚;

步骤8、对需要保护的高大建筑,在整个施工过程持续进行位移、沉降监测,监测频率为施工前2次,灌注桩施工至河道拓宽前,每周1次,开挖河道拓宽时,每日2次,钢筋砼结构施工后,每2日1次,14天后,每周1次继续监测4次。

本方法综合了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钢筋砼底板、化妆模板景观等工艺,使河道护岸形成稳定的整体,使河道无论是疏拓施工或建成后汛期与否,均对高大建筑的影响降至最低。结合各工艺特点,每道工序职责明确。钻孔灌注桩桩基础,主要起稳固结构,抵御河道边坡土体、水体、高大建筑等侧向压力作用;高压旋喷止水帷幕主要起防渗,减小河水对岸边建筑物影响的作用;整个结构断面,每15-20m设置一道沉降缝,既保证整体性,又避免不均匀沉降产生不利影响。

本发明弥补了传统生态河道护岸结构无法对高大建筑形成有效保护,又避免了传统地连墙、工法桩等围护结构施工空间受限,且单一保护结构很难对河道项目综合利用造成浪费。本发明使河道拓宽施工对高大建筑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完美契合高压铁塔下施工的安全距离,并显著提升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呈现城市亲水、防汛通道、景观等多重效益,综合造价明显低于单一保护结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