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新型助产钳具

新型助产钳具

摘要

本发明涉及助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新型助产钳具。其包括助产装置,助产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关节机构,两个关节机构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关节机构调节的控制机构;关节机构至少包括两个上下对称的一号指节、两个上下对称的二号指节和两个上下对称的三号指节,二号指节的前端与一号指节的后端通过指节连接销子连接,二号指节的后端与三号指节的前端通过指节连接销子连接,一号指节、二号指节和三号指节的外表面均覆盖有用于保护新生儿的硅胶层;设置的关节机构,通过二号指节与一号指节的转动,三号指节与二号指节的转动,使得指节间可进行转动调节角度,能改变产钳形状,有利于与新生儿头部更好贴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4814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华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02191.6

  • 发明设计人 刘忠义;曾瑜;

    申请日2022-05-09

  • 分类号A61B17/44(2006.01);A61B90/00(2016.01);

  • 代理机构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刘威

  • 地址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马克村骏马大道19号斯泰克科创中心2#智能厂房4层40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0: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新型助产钳具。

背景技术

产钳是由左右两半不锈钢件拼接构成,产钳的前端夹持胎儿的耳部,医生均匀用力可以使得胎儿分娩出。

而现有的产钳存在以下缺点:

1、产钳形状固定,无法调整,不能与新生儿头部适应;新生儿头部较大时容易被夹伤;新生儿头部较小又夹不住,容易滑脱。

2、不锈钢金属材料比较硬,不够柔和,与人体接触亲肤感较差。

3、操作不够便捷,进出人体产道时受形状限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助产钳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新型助产钳具,包括助产装置,所述助产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关节机构,两个所述关节机构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关节机构调节的控制机构;

所述关节机构至少包括两个上下对称的一号指节、两个上下对称的二号指节和两个上下对称的三号指节,所述二号指节的前端与所述一号指节的后端通过指节连接销子连接,所述二号指节的后端与所述三号指节的前端通过指节连接销子连接,所述一号指节、二号指节和三号指节的外表面均覆盖有用于保护新生儿的硅胶层;

所述二号指节前端固定有用于拉动二号指节的一号控制钢索,所述一号控制钢索贯穿一号指节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三号指节前端固定有用于拉动三号指节的二号控制钢索,所述二号控制钢索贯穿一号指节和二号指节与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关节机构和控制机构之间固定连接有指节压紧机构,所述指节压紧机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控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后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滚动槽,所述一号指节前端设有万向连轴节,所述万向连轴节滚动连接于滚动槽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握把,所述握把内部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表面前端转动连接有一号收线盘,所述一号收线盘设有两个,两个一号收线盘分别位于连接块的上下两端,所述一号收线盘与一号控制钢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侧表面后端转动连接有二号收线盘,所述二号收线盘设有两个,两个二号收线盘分别位于连接块的上下两端,所述二号收线盘与二号控制钢索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一号驱动齿轮,所述一号收线盘的转动轴位于连接块内部与一号驱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一号驱动齿轮之间啮合有一号联动齿轮,所述连接块表面安装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位于连接块内部与一号联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内部还转动连接有两个二号驱动齿轮,所述二号收线盘的转动轴位于连接块内部与二号驱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二号驱动齿轮之间啮合有二号联动齿轮,所述连接块表面安装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位于连接块内部与二号联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号指节与一号指节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二号指节进行复位的一号压缩弹簧,所述三号指节与二号指节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三号指节进行复位的二号压缩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用于稳固一号指节的连杆固定装置,所述连杆固定装置至少包括压紧板,所述手柄滑动连接于空腔后端,所述连接头位于滚动槽的后侧设有固定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固定装置还包括两个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为“L”型结构,所述铰接杆的上下两端均连接设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转动块,两个所述铰接杆上下两端的两个连接处分别与两个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手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与空腔接通的滑口,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口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位于手柄的外部设有用于按动滑块的按动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复位滑块的复位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新型助产钳具中,设置的关节机构,通过二号指节与一号指节的转动,三号指节与二号指节的转动,使得指节间可进行转动调节角度,能改变产钳形状,有利于与新生儿头部更好贴合。

2、该新型助产钳具中,采用具有亲肤性、抗菌、耐腐蚀和易清洗的硅胶覆盖在一号指节、二号指节和三号指节的外表面,起到了保护新生儿的作用。

3、该新型助产钳具中,设置的控制机构,通过一号电机工作带动一号收线盘转动对一号控制钢索收紧或放松,通过二号电机工作带动二号收线盘转动对二号控制钢索收缩或拉紧,通过拉动一号控制钢索和二号控制钢索可分别带动二号指节和三号指节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关节机构和指节压紧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关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号指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二号指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三号指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指节压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连杆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号收线盘和二号收线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助产装置;

100、关节机构;101、指节连接销子;

110、一号指节;111、万向连轴节;

120、二号指节;121、一号压缩弹簧;122、一号控制钢索;

130、三号指节;131、二号压缩弹簧;132、二号控制钢索;

200、控制机构;

210、握把;2100、控制腔;2101、连接块;

220、一号收线盘;221、一号驱动齿轮;222、一号联动齿轮;223、一号电机;

230、二号收线盘;231、二号驱动齿轮;232、二号联动齿轮;233、二号电机;

300、指节压紧机构;

310、手柄;3100、空腔;3101、滑口;

320、连接头;3200、滚动槽;3201、固定边;

330、连杆固定装置;

331、压紧板;332、铰接杆;

333、滑块;3331、转动块;3332、复位弹簧;3333、按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了新型助产钳具,包括助产装置10,助产装置10至少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关节机构100,两个关节机构10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关节机构100的控制机构200。

根据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关节机构100至少包括两个上下对称的一号指节110、两个上下对称的二号指节120和两个上下对称的三号指节130,二号指节120的前端与一号指节110的后端通过指节连接销子101连接,二号指节120的后端与三号指节130的前端通过指节连接销子101连接,通过指节间的转动,可改变产钳形状,有利于与新生儿头部更好贴合,一号指节110、二号指节120和三号指节130的外表面均覆盖有硅胶层,该具有亲肤性、抗菌、耐腐蚀和易清洗的硅胶,应用于新生儿接生使用,起到了保护新生儿的作用。

在上述基础上,考虑到需要控制指节间的转动,根据图4-图6所示,二号指节120前端固定有一号控制钢索122,一号控制钢索122贯穿一号指节110与控制机构200连接,三号指节130前端固定有二号控制钢索132,二号控制钢索132贯穿一号指节110和二号指节120与控制机构200连接,通过控制机构200工作可拉动一号控制钢索122和二号控制钢索132,拉动一号控制钢索122时带动二号指节120与一号指节110转动,拉动二号控制钢索132可带动三号指节130与二号指节120转动,从而实现指节间的转动,并能调整产钳的夹持力,考虑到在停止拉动一号控制钢索122和二号控制钢索132时,需要二号指节120和三号指节130进行复位,二号指节120与一号指节110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号压缩弹簧121,通过一号压缩弹簧121的反弹力作用,可带动二号指节120自动复位,三号指节130与二号指节120之间固定连接有二号压缩弹簧131,通过二号压缩弹簧131的反弹力作用,可带动三号指节130自动复位。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指节压紧机构300工作,拉紧或放松一号控制钢索122和二号控制钢索132,当一号控制钢索122拉紧时,一号控制钢索122带动二号指节120产生向前的拉力,拉力作用带动二号指节120以位于前端的指节连接销子101轴心处为轴逆时针转动,使二号指节120呈弯曲状态,同时一号压缩弹簧121受到二号指节120和一号指节110之间的夹持力形变压缩,当二号控制钢索132拉紧时,二号控制钢索132带动三号指节130产生向前的拉力,拉力作用带动三号指节130以位于后端的指节连接销子101轴心处为轴逆时针转动,使三号指节130呈弯曲状态,同时二号压缩弹簧131受到三号指节130与二号指节120的夹持力形变压缩;

当放松一号控制钢索122和二号控制钢索132时,一号控制钢索122通过压缩产生的反弹力带动二号指节120转动复位,二号控制钢索132通过压缩产生的反弹力带动三号指节130转动复位,根据上述工作原理,即可实现产钳形状的改变,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施例目的在于对一号指节110进行角度调节,同时在角度调节后对一号指节110进行稳固,本实施例中,关节机构100和控制机构200之间固定连接有指节压紧机构300,指节压紧机构300包括手柄310,手柄310内控部开设有空腔3100,空腔3100的后端设有连接头320,连接头320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滚动槽3200,一号指节110前端设有万向连轴节111,万向连轴节111滚动连接于滚动槽3200内部,通过转动万向连轴节111可将一号指节110任意角度调节;空腔3100内部安装有用于稳固一号指节110的连杆固定装置330,连杆固定装置330至少包括压紧板331,手柄310滑动连接于空腔3100后端,连接头320位于滚动槽3200的后侧设有固定边3201,其主要目的就是限制万向连轴节111,避免万向连轴节111脱离滚动槽3200内部,滑动压紧板331与万向连轴节111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固定边3201与压紧板331对万向连轴节111形成夹持力,夹持力作用可对万向连轴节111进行稳固,从而起到固定一号指节110的作用。

根据图8所示,在上述基础上,为控制压紧板331进行滑动,连杆固定装置330还包括两个铰接杆332,铰接杆332为“L”型结构,铰接杆332的上下两端均连接设有滑块333,两个滑块33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转动块3331,两个铰接杆332上下两端的两个连接处分别与两个转动块3331转动连接,手柄310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与空腔3100接通的滑口3101,滑块333滑动连接于滑口3101内部,通过按动滑块333带动两个铰接杆332转动,使得两个铰接杆332的前后两端分别延长,从而起到推动压紧板331移动的作用,滑块333位于手柄310的外部设有用于按动滑块333的按动块3333。

在上述基础上,考虑到在停止按动滑块333时,需要压紧板331复位,两个滑块333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332,当在按动滑块333时,两个滑块333对复位弹簧3332形成夹持力,从而导致复位弹簧3332形变压缩,当滑块333失去按压力时,复位弹簧3332通过形变产生的反弹力带动两个滑块333相互远离,从而带动压紧板331进行复位。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首先,当推动关节机构100进入孕妇产道时,根据新生儿头部的大小,对一号指节110形成推力,推力作用使其带动万向连轴节111在滚动槽3200内部滚动,当关节机构100与新生儿头部吻合时,拇指与食指分别按动上下两个按动块3333,带动两个滑块333分别在两个滑口3101处滑动靠近,从而带动转动块3331与两个铰接杆332的铰接处转动,使两个铰接杆332的前后两端分别延长,并推动压紧板331向万向连轴节111方向靠近,当压紧板331移动至万向连轴节111表面紧密贴合时,通过固定边3201与压紧板331对万向连轴节111的夹持力,对万向连轴节111进行固定即可。

实施例3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考虑到需要对一号控制钢索122和二号控制钢索132拉紧和放松,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200包括握把210,握把210内部开设有控制腔2100,控制腔2100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块2101,连接块2101的侧表面前端转动连接有一号收线盘220,一号收线盘220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块2101的上下两端,一号收线盘220与一号控制钢索122固定连接,通过一号收线盘220的转动可拉动一号控制钢索122收紧,连接块2101的侧表面后端转动连接有二号收线盘230,二号收线盘230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块2101的上下两端,二号收线盘230与二号控制钢索132固定连接,通过二号收线盘230的转动可拉动二号控制钢索132收紧。

在上述基础上,考虑到需要带动一号收线盘220和一号电机223转动,连接块2101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一号驱动齿轮221,一号收线盘220的转动轴位于连接块2101内部与一号驱动齿轮221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两个一号驱动齿轮221之间啮合有一号联动齿轮222,通过一号联动齿轮222的转动即可带动两个一号驱动齿轮221转动,从而拉动两个一号控制钢索122,连接块2101表面安装有一号电机223,一号电机223的输出轴位于连接块2101内部与一号联动齿轮222的中心轴固定连接,通过一号电机223工作可对一号收线盘220进行电力驱动;

连接块2101内部还转动连接有两个二号驱动齿轮231,二号收线盘230的转动轴位于连接块2101内部与二号驱动齿轮231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两个二号驱动齿轮231之间啮合有二号联动齿轮232,通过二号联动齿轮232的转动即可带动两个二号驱动齿轮231转动,从而拉动两个二号控制钢索132,连接块2101表面安装有二号电机233,二号电机233的输出轴位于连接块2101内部与二号联动齿轮232的中心轴固定连接,通过二号电机233工作可对二号收线盘230进行电力驱动。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首先,将一号电机223接通电源使其工作,一号电机223工作带动一号联动齿轮222转动,从而带动两个一号驱动齿轮221顺时针转动,一号驱动齿轮221转动带动一号收线盘220转动,通过一号收线盘220的转动带动一号控制钢索122位于一号收线盘220表面缠绕,使得一号控制钢索122的长度缩短,从而起到拉动二号指节120的作用;

将二号电机233接通电源使其工作,二号电机233工作带动二号联动齿轮232转动,从而带动两个二号驱动齿轮231顺时针转动,二号驱动齿轮231转动带动二号收线盘230转动,通过二号收线盘230的转动带动二号控制钢索132位于二号收线盘230表面缠绕,使得二号控制钢索132的长度缩短,从而起到拉动三号指节130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