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

一种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围手术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本体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本体上螺接有与活动板相配合的第一调节螺柱,第一调节螺柱与活动板转动连接;本体上设置有观察窗,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观察窗相配合的放大镜;本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槽,本体内设置有与活动槽相配合的滑槽;本体内滑动连接有一对与活动槽相配合的密封盖,本体上设置有播放器和显示屏,本体上设置有与播放器和显示屏相配合的话筒;本体上设置有放置台;本体上设置有清洗槽,本体下方设置有操作台;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交流不方便、没有专门的普及知识平台和无专门操作台等问题,此外也解决了气密性差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865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58491.3

  • 发明设计人 伍晓莹;王广治;

    申请日2022-06-11

  • 分类号A61B90/00(2016.01);E06B5/00(2006.01);E06B7/28(2006.01);G02B25/00(2006.01);G09F27/00(2006.01);

  • 代理机构郑州银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2;

  • 代理人王大治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3: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28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61B90/00 专利申请号:2022106584913 申请公布日:20220812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90/00 专利申请号:2022106584913 申请日:2022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围手术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和患者家属沟通手术过程的进展,手术过程中的问题及手术结果等,需要向患者家属展示切下的病灶情况,如果术中发生意外,医生需要和患者家属沟通新的治疗方案,所以手术室内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具有重要的功能,对于交流手术进展、商量决策及展示标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手术室内均是采用层流技术,其内的空气清洁,空气内的粉尘及其他异物、有害物质均较少,所以交流窗也需要具备隔绝手术室内外空气的功能,同时交流窗需要具有呼叫功能和显示功能,可以呼叫患者家属来沟通和对家属进行一些医疗普及,这样可更好有助于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交流。

现有手术室内交流窗多是普通的一个带有推拉门的窗口,其上整体为一透明玻璃,下方带有推拉门,需要进行沟通时打开窗门,医生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现有技术使用不方便,而且没有专门用于展示和切割标本的操作台,因为手术标本切下之后需要将标本进一步清洗,切开,用于区分肿瘤的大小和切割的边缘完整,必要时可以让家属拍照存档,现有技术中的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存在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交流不方便,没有专门为患者家属普及的平台;没有专门的操作台、清洗台和展示台;另一方面,对于体积小的样本,患者家属会出现观察不清晰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气密性差,容易污染手术室内气体;因此,急需一种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来解决当前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交流不方便、没有专门的普及知识平台和无专门操作台等问题,此外也解决了气密性差的问题;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间的交流,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本体上螺接有与活动板相配合的第一调节螺柱,第一调节螺柱与活动板转动连接;本体上设置有观察窗,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观察窗相配合的放大镜,本体内设置有与放大镜相配合的第一旋转机构;本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槽,本体内设置有与活动槽相配合的滑槽;本体内滑动连接有一对与活动槽相配合的密封盖,密封盖分别位于活动槽两侧呈对称设置;密封盖的运动方向与活动槽相反;本体内设置有与活动槽和密封盖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本体上设置有播放器和显示屏,本体上设置有与播放器和显示屏相配合的话筒;本体上设置有放置台,本体上设置有与放置台相配合的升降滑柱;本体内设置有与升降滑柱相配合的第一升降机构;本体上设置有清洗槽,本体内滑动连接有与清洗槽相配合的活动盖板,本体内设置有与活动盖板相配合的第一滑动机构;本体下方设置有操作台,本体上设置有与操作台相配合的第一折叠机构;第一折叠机构与第一滑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本体内转动连接的第一蜗杆,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蜗杆相啮合的第一蜗轮,第一蜗轮同轴固接有第二蜗杆,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蜗杆相啮合的第二蜗轮,第二蜗轮与放大镜固接。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与活动槽固接的,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一对,均与相配合;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一对,分别与相对应的相啮合,均同轴固接有第二锥齿轮,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一锥齿轮均同轴固接有第一调节蜗杆,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调节蜗轮,第一调节蜗轮分别与相应的第一调节蜗杆相啮合;第一调节蜗轮均同轴固接有第一主动调节齿轮;密封盖上设置有与第一主动调节齿轮相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地;本体内设置有与活动槽和密封盖相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地;本体内滑动连接有与活动槽固接的控制柱。

进一步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本体内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螺柱,第一旋转螺柱同轴固接有电机;第一旋转螺柱上螺接有一对第一升降螺块,第一升降螺块位于第一旋转螺柱两侧呈对称设置;第一升降螺块在第一旋转螺柱上运动方向相反;第一升降螺块上均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升降连杆;本体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柱,第一升降连杆均与升降滑柱转动连接;升降滑柱与防护罩固接。

进一步地;防护罩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本体内转动连接的第一控制蜗杆,第一控制蜗杆同轴固接有电机,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控制蜗杆相啮合的第一控制蜗轮,第一控制蜗轮同轴固接有第二连接锥齿轮,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连接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连接锥齿轮,第一连接锥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滑动蜗杆,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滑动蜗杆相啮合的第一滑动蜗轮,第一滑动蜗轮同轴固接有第一滑动齿轮,本体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滑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活动齿条,第一活动齿条与活动盖板固接。

进一步地;第一折叠机构包括一对第二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包括与第一控制蜗轮固接的第一调节连杆,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连杆相啮合的第一从动连杆,第一从动连杆另一端与操作台转动连接;本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连杆,第二调节连杆与第一从动连杆转动连接;操作台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连杆,第二从动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连杆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增益效果是:

1、本发明构思巧妙,创造性强;操作台、活动槽和放大镜的设置,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同时在保证气密性的条件下方便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间的交流。

2、本发明功能全面,实用性强,密封盖、防护罩、播放器和显示屏的设置方便了医疗普及外,也保证了手术室内的气密性,同时也实现了对样本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活动板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旋转机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控制机构局部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升降机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折叠机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结构立体图。

图中:1、本体,2、活动板,3、观察窗,4、密封盖,5、控制柱,6、防护罩,7、活动盖板,8、操作台,9、播放器,10、显示屏,11、第一调节螺柱,12、话筒,13、放置台,14、清洗槽,15、活动槽,16、升降滑柱,17、第一升降连杆,18、第一旋转螺柱,19、第一活动齿条,20、第一蜗杆,21、第一蜗轮,22、第二蜗杆,23、第二蜗轮,24、第一主动调节齿轮,25、第一调节蜗轮,26、第一调节蜗杆,27、第一锥齿轮,28、第二锥齿轮,30、第一滑动齿轮,31、第一滑动蜗轮,32、第一滑动蜗杆,33、第一连接锥齿轮,34、第二连接锥齿轮,35、第一控制蜗轮,36、第一控制蜗杆,37、第一调节连杆,38、第二调节连杆,39,第一从动连杆,40、第二从动连杆,98.、放大镜,99、第一升降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围手术期患者互动交流及医疗普及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2,本体1上螺接有与活动板2相配合的第一调节螺柱11,第一调节螺柱11与活动板2转动连接;本体1上设置有观察窗3,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观察窗3相配合的放大镜98,本体1内设置有与放大镜98相配合的第一旋转机构;本体1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槽15,本体1内设置有与活动槽15相配合的滑槽;本体1内滑动连接有一对与活动槽15相配合的密封盖4,密封盖4分别位于活动槽15两侧呈对称设置;密封盖4的运动方向与活动槽15相反;本体1内设置有与活动槽15和密封盖4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本体1上设置有播放器9和显示屏10,本体1上设置有与播放器9和显示屏10相配合的话筒12;本体1上设置有放置台13,本体1上设置有与放置台13相配合的升降滑柱16;本体1内设置有与升降滑柱16相配合的第一升降机构;本体1上设置有清洗槽14,本体1内滑动连接有与清洗槽14相配合的活动盖板7,本体1内设置有与活动盖板7相配合的第一滑动机构;本体1下方设置有操作台8,本体1上设置有与操作台8相配合的第一折叠机构;第一折叠机构与第一滑动机构相连接。

如图1、2、3、4、5、6和11所示: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发明时,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将需要普及的信息等播放在显示屏10上,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围的大小通过第一调节螺柱11调节活动板2,从而实现对本体1所围宽度的调节;在手术过程中,当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交流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话筒12与患者家属交流,当患者家属需要将一些材料送至手术室内时,医护人员可通过第一控制机构实现手术室与外界的材料交流等;当医护人员需要将切除的部位进行样本切割时,医护人员可将操作台8调节出来,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动机构带动活动盖板7进行滑动;医护人员可将样本在清洗槽14内进行清洗,当需要将样本给患者家属展示时,医护人员可调节第一升降机构,将防护罩6打开,从而将样本放置在放置台13上,然后医护人员可将防护罩6复位,从而避免样本过多暴露在空气中;当患者家属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样本体积过小时,患者家属可调节第一旋转机构调节放大镜98的位置,从而实现放大观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交流不方便、没有专门的普及知识平台和无专门操作台等问题,此外也解决了气密性差的问题;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间的交流,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第一旋转机构包括本体1内转动连接的第一蜗杆20,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蜗杆20相啮合的第一蜗轮21,第一蜗轮21同轴固接有第二蜗杆22,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蜗杆22相啮合的第二蜗轮23,第二蜗轮23与放大镜98固接。

如图6和7所示:当患者家属转动第一蜗杆20时,第一蜗杆20转动通过第一蜗轮21和第二蜗杆22带动第二蜗轮23进行转动,第二蜗轮23转动带动放大镜98进行转动,当放大镜98与观察窗3配合时,患者家属可放大观察样本。

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与活动槽15固接的43,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一对42,42均与43相配合;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一对42,42分别与相对应的41相啮合,41均同轴固接有第二锥齿轮28,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锥齿轮27,第一锥齿轮27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锥齿轮28相啮合;第一锥齿轮27均同轴固接有第一调节蜗杆26,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调节蜗轮25,第一调节蜗轮25分别与相应的第一调节蜗杆26相啮合;第一调节蜗轮25均同轴固接有第一主动调节齿轮24;密封盖4上设置有与第一主动调节齿轮24相啮合的齿轮。

如图4、5、8和11所示:当医护人员移动控制柱5时,控制柱5带动活动槽15和43滑动,43向两侧滑动可分别带动两侧42转动,42转动可通过41和第二锥齿轮28带动第一锥齿轮27和第一调节蜗杆26进行转动,第一调节蜗杆26转动通过第一调节蜗轮25和第一主动调节齿轮24带动密封盖4向中间位置运动;从而实现材料的交流,同时保证手术室内的气密性。

本体1内设置有与活动槽15和密封盖4相配合的滑槽。

如图4和5所示:本体1内与活动槽15和密封盖4相配合的滑槽的设置,保证了第一控制机构功能的完整。

本体1内滑动连接有与活动槽15固接的控制柱5。

如图4和6所示:控制柱5的设置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第一升降机构包括本体1内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螺柱18,第一旋转螺柱18同轴固接有电机;第一旋转螺柱18上螺接有一对第一升降螺块99,第一升降螺块99位于第一旋转螺柱18两侧呈对称设置;第一升降螺块99在第一旋转螺柱18上运动方向相反;第一升降螺块99上均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升降连杆17;本体1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柱16,第一升降连杆17均与升降滑柱16转动连接;升降滑柱16与防护罩6固接。

如图6和9所示:当医护人员打开与第一旋转螺柱18同轴固接的电机时,第一旋转螺柱18转动带动第一旋转螺柱18上螺接的一对第一升降螺块99进行方向相反的滑动;从而通过第一升降连杆17带动升降滑柱16的滑动,实现对防护罩6高度的调节。

防护罩1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如图1所示:透明玻璃材质的防护罩6,在防止污染的同时,可方便患者的观察。

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本体1内转动连接的第一控制蜗杆36,第一控制蜗杆36同轴固接有电机,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控制蜗杆36相啮合的第一控制蜗轮35,第一控制蜗轮35同轴固接有第二连接锥齿轮34,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连接锥齿轮34相啮合的第一连接锥齿轮33,第一连接锥齿轮33同轴固接有第一滑动蜗杆32,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滑动蜗杆32相啮合的第一滑动蜗轮31,第一滑动蜗轮31同轴固接有第一滑动齿轮30,本体1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滑动齿轮30相啮合的第一活动齿条19,第一活动齿条19与活动盖板7固接。

如图10和11所示:当与第一控制蜗杆36同轴固接的电机带动第一控制蜗杆36进行转动时,第一控制蜗杆36转动可通过第一控制蜗轮35和第二连接锥齿轮34带动第一连接锥齿轮33和第一滑动蜗杆32进行转动,第一滑动蜗杆32转动可通过第一滑动蜗轮31和第一滑动齿轮30带动第一活动齿条19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带动活动盖板7进行滑动。

第一折叠机构包括一对第二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包括与第一控制蜗轮35固接的第一调节连杆37,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调节连杆37相啮合的第一从动连杆39,第一从动连杆39另一端与操作台8转动连接;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连杆38,第二调节连杆38与第一从动连杆39转动连接;操作台8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连杆40,第二从动连杆40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连杆38转动连接。

如图10和11所示:第一控制蜗轮35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调节连杆37进行转动,第一调节连杆37转动会带动第二调节连杆38、第一从动连杆39和第二从动连杆40进行转动,在第一调节连杆37、第二调节连杆38、第一从动连杆39和第二从动连杆40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操作台8的调节。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1、2、3、4、5、6和11所示: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发明时,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将需要普及的信息等播放在显示屏10上,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围的大小通过第一调节螺柱11调节活动板2,从而实现对本体1所围宽度的调节;在手术过程中,当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交流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话筒12与患者家属交流,当患者家属需要将一些材料送至手术室内时,医护人员可通过第一控制机构实现手术室与外界的材料交流等;当医护人员移动控制柱5时,控制柱5带动活动槽15和43滑动,43向两侧滑动可分别带动两侧42转动,42转动可通过41和第二锥齿轮28带动第一锥齿轮27和第一调节蜗杆26进行转动,第一调节蜗杆26转动通过第一调节蜗轮25和第一主动调节齿轮24带动密封盖4向中间位置运动;从而实现材料的交流,同时保证手术室内的气密性;当医护人员需要将切除的部位进行样本切割时,医护人员可将操作台8调节出来,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动机构带动活动盖板7进行滑动;医护人员可将样本在清洗槽14内进行清洗,当与第一控制蜗杆36同轴固接的电机带动第一控制蜗杆36进行转动时,第一控制蜗杆36转动可通过第一控制蜗轮35和第二连接锥齿轮34带动第一连接锥齿轮33和第一滑动蜗杆32进行转动,第一滑动蜗杆32转动可通过第一滑动蜗轮31和第一滑动齿轮30带动第一活动齿条19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带动活动盖板7进行滑动;第一控制蜗轮35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调节连杆37进行转动,第一调节连杆37转动会带动第二调节连杆38、第一从动连杆39和第二从动连杆40进行转动,在第一调节连杆37、第二调节连杆38、第一从动连杆39和第二从动连杆40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操作台8的调节;当需要将样本给患者家属展示时,医护人员可调节第一升降机构,将防护罩6打开,从而将样本放置在放置台13上,然后医护人员可将防护罩6复位,从而避免样本过多暴露在空气中;当医护人员打开与第一旋转螺柱18同轴固接的电机时,第一旋转螺柱18转动带动第一旋转螺柱18上螺接的一对第一升降螺块99进行方向相反的滑动;从而通过第一升降连杆17带动升降滑柱16的滑动,实现对防护罩6高度的调节;当患者家属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样本体积过小时,患者家属可调节第一旋转机构调节放大镜98的位置,从而实现放大观察;当患者家属转动第一蜗杆20时,第一蜗杆20转动通过第一蜗轮21和第二蜗杆22带动第二蜗轮23进行转动,第二蜗轮23转动带动放大镜98进行转动,当放大镜98与观察窗3配合时,患者家属可放大观察样本;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交流不方便、没有专门的普及知识平台和无专门操作台等问题,此外也解决了气密性差的问题;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间的交流,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