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道路与住房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

一种道路与住房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道路与住房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涉及住房结构技术领域。一种道路与住房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包括住房和主通行道路,住房包括多层楼层房,任意一层楼层房的背侧均设有楼房通行道路,主通行道路设于住房的背侧,任意一层的楼房通行道路均与主通行道路连通;本设计将住房与道路结合,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也能使人员驾驶车辆快速驶离住房,安全更有保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97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覃华忠;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69501.3

  • 发明设计人 覃华忠;

    申请日2022-06-14

  • 分类号E04H14/00;E01C1/00;E01C1/04;

  • 代理机构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云

  • 地址 5458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罗秀镇礼教村民委浪村3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0:4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住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路与住房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以前的人们来说,能够有一套住房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无论多大,都算有个家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仅仅是房屋已经不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了,住宅的蝶变也在悄悄的进行当中。而居住的地方,演变也是非常有趣,从茅草屋到砖瓦房、从混凝土到钢筋水泥,建筑材料的变化见证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一个好的居住环境直接影响了三代人的生活质量,渐渐的,住宅的变革也在悄悄的进行当中。人类经历了第一代茅草屋,第二代砖瓦房,第三代电梯房,第四代庭院房。

现在大多数社区为第三代住房,又称“鸟笼式”住房,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分离,人们只能透过窗户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呼吸新鲜空气,并不能成为人们理想中的住宅,而市场上悄然兴起第四代住宅,其庭院模式受到欢迎的同时,也引起诸多争议,比如,敞开式庭院易遭受严寒酷暑、风吹雨打,降低了居住体验,而且无论是第三代住房还是第四代住房,其建筑还是人车分离,且上下楼进出还是通过电梯或楼梯,在遇到意外情况时,人员不能快速走出大楼,因此需要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与住房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其能够将住房与道路结合,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也能使人员驾驶车辆快速驶离住房,安全更有保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与住房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其包括住房和主通行道路,上述住房包括多层楼层房,任意一层上述楼层房的背侧均设有楼房通行道路,上述主通行道路设于上述住房的背侧,任意一层的上述楼房通行道路均与上述主通行道路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通行道路靠近任意一层的上述楼房通行道路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车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通行道路的坡度沿着上述住房内第一层的上述楼层房向最高层的上述楼层房向上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通行道路的坡度小于或等于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楼层房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5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通行道路的截面结构呈梯形结构,上述主通行道路的顶部位于上述住房背侧的中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通行道路包括上坡路和下坡路,任意一层的上述楼房通行道路均与上述上坡路和上述下坡路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通行道路的截面形状为折线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通行道路环绕设于上述住房的背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住房设有多个,多个上述住房两两分组,任意一组的两个上述住房的背侧相对设置,上述主通行道路设于两个上述住房之间,任意一层的上述楼房通行道路均与上述主通行道路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与住房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其包括住房和主通行道路,上述住房包括多层楼层房,任意一层上述楼层房的背侧均设有楼房通行道路,上述主通行道路设于上述住房的背侧,任意一层的上述楼房通行道路均与上述主通行道路连通。

住房是方便人员居住的地方,但传统的住房只设置有电梯和楼梯通道,只适用于人员出行,而不能将车辆驶入,当遇到意外事故时,人员只能通过楼梯离开住房,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而本申请中通过将住房与主通行道路连通,将住房与道路结合,使人们可以直接将车辆通过道路驶入住房的背侧,使得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具体的,住房包括多层楼层房,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居住,提高居住的热闹度,便于人们走亲访友,且由于住房与道路连通,从而会使得每一层的楼层房的长度会比较长,相应的,容纳的人也更多,人们居住在一起也会更热闹,另外每一层的楼层房背侧均设有楼房通行道路,这样可以让车辆通过楼房通行道路将车辆驶入住房的后侧,且不影响人们从楼层房的前面出行,可以让那些没有车辆的人也能通过坐电梯或走楼梯正常出行,而且楼房通行道路设置在背侧可以更好地与主通行道路连通,使得车辆(包括机动车、电动车、三轮车等)能顺利从主通行道路行驶到对应的每一层楼层房后侧的楼房通行道路,然后通过楼房通行道路行驶到对应的房间门后侧,可以方便人员通过车辆进出;另外由于是采用道路与住房结合的设计理念,让人们可以通过驾驶自己的车辆进行出行,当遇到电梯停电或发生故障的时候,也不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在遇到火灾等突发情况时,也能使人们驾驶车辆快速驶离住房,远离危险,在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更有保障,对于出事的楼层也更容易逃生,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住房,2-楼房通行道路,3-主通行道路,4-连接车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与住房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其包括住房1和主通行道路3,上述住房1包括多层楼层房,任意一层上述楼层房的背侧均设有楼房通行道路2,上述主通行道路3设于上述住房1的背侧,任意一层的上述楼房通行道路2均与上述主通行道路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住房1是方便人员居住的地方,但传统的住房1只设置有电梯和楼梯通道,只适用于人员出行,而不能将车辆驶入,当遇到意外事故时,人员只能通过楼梯离开住房1,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而本申请中通过将住房1与主通行道路3连通,将住房1与道路结合,使人们可以直接将车辆通过道路驶入住房1的背侧,使得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具体的,住房1包括多层楼层房,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居住,提高居住的热闹度,便于人们走亲访友,且由于住房1与道路连通,从而会使得每一层的楼层房的长度会比较长,相应的,容纳的人也更多,人们居住在一起也会更热闹,另外每一层的楼层房背侧均设有楼房通行道路2,这样可以让车辆通过楼房通行道路2将车辆驶入住房1的后侧,且不影响人们从楼层房的前面出行,可以让那些没有车辆的人也能通过坐电梯或走楼梯正常出行,而且楼房通行道路2设置在背侧可以更好地与主通行道路3连通,使得车辆(包括机动车、电动车、三轮车等)能顺利从主通行道路3行驶到对应的每一层楼层房后侧的楼房通行道路2,然后通过楼房通行道路2行驶到对应的房间门后侧,可以方便人员通过车辆进出;另外由于是采用道路与住房1结合的设计理念,让人们可以通过驾驶自己的车辆进行出行,当遇到电梯停电或发生故障的时候,也不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在遇到火灾等突发情况时,也能使人们驾驶车辆快速驶离住房1,远离危险,在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更有保障,对于出事的楼层也更容易逃生,使用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任意一层的楼房通行道路2的旁侧设有与房间相对应的停车位,这样可以满足每一户均有停车的位置,既能保证用户停车方便,也不会影响车辆的通行,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主通行道路3设置有机动车行驶车道以及非机动车道行驶车道,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区分开,提高出行安全性,另外,机动车行驶车道可以设计成双车道、四车道等,具体情况可以根据住房1内居住人数以及地形环境进行合理设计,灵活方便。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主通行道路3靠近任意一层的上述楼房通行道路2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车道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通行道路3靠近任意一层的楼房通行道路2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车道4,可以使主通行道路3上的车辆通过连接车道4驶入楼房通行道路2,然后通过楼房通行道路2驶入对应的房间,进出房间更加方便,提高使用便利性。

优选的,上述连接车道4可以设置有多个,这样可以让车辆有更多的选择,让车辆选择离自家房屋较近的一个连接车道4驶入楼房通行道路2上,避免路口拥堵,从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更方便人们出行。

此外,为了提高住房1的居住舒适度,可以在主通行道路3上设置绿化隔离带、消音屏障等,这样可以增加居住地方的绿化率,同时降低车辆通行时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通行道路3的坡度沿着上述住房1内第一层的上述楼层房向最高层的上述楼层房向上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通行道路3由住房1第一层的楼层房逐渐向最高一层的楼层房向上设置,从而确保主通行道路3能将所有楼层内的楼层房连通在一起,这样可以方便住房1内的住户将车辆驶入任意一层的楼层房上,极大地方便人员出行。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主通行道路3的坡度小于或等于1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通行道路3的坡度小于10%,避免主通行道路3的坡度过陡,从而保证车辆能顺利爬坡,尤其方便一些三轮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出行,使用效果好。

具体的,主通行道路3的坡度最高设计为10%,此时对应的车速设计为20km/h,可以有效控制车速,避免车辆行驶过快,保证车辆出行安全。

请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楼层房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5层。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楼层房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5层,这样可以避免住房1的高度过高,使人住的更加舒适,另外也能保证主通行道路3的坡度不至于过陡,方便车辆出行,整体设计更加合理,使人住的也舒服温馨。

实施例2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述主通行道路3的截面结构呈梯形结构,上述主通行道路3的顶部位于上述住房1背侧的中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通行道路3的截面结构呈梯形结构,即主通行道路3的顶部位于住房1背侧的中部,从而使得车辆可以从两个方向驶入住房1对应的楼层房内,方便住房1内的住户驾驶车辆驶入对应的楼层方内,极大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主通行道路3包括上坡路和下坡路,任意一层的上述楼房通行道路2均与上述上坡路和上述下坡路连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通行道路3包括上坡路和下坡路,使得车辆可以从上坡路驶入主通行道路3,然后到达住房1内最高层的楼层房,然后从下坡路使出,可以使车辆通行更加有序,使人们出行更加安全,另外任意一层的楼房通行道路2均与上坡路和下坡路连通,这样可以使车辆可以从上坡路或下坡路驶入对应的楼房通行道路2内,这样可以避免人员在上坡路错过路口后,还可以从下坡路驶入,避免绕行掉头,提高出行效率,且上坡路和下坡路均与任意一层的楼房通行道路2连通,这样也能给人们出行提高更多的选择,使人们可以选择离自己家门最近的一个路口驶入楼房通行主道,提高使用便利性。

具体的,本申请中的主通行道路3适用于一些住房1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这样设计会更加合理,布局优美;另外主通行道路3与任意一层的楼房通行道路2之间可以设有多个连接车道4,从而使主通行道路3的车辆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使车辆可以快速使出主通行道路3,然后进入对应的楼房通行道路2,提高出行便利性。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上坡路和下坡路均设有双车道,将往返的车辆区分开,方便两个方向的通行车辆驶入主通行道路3上,然后驶入对应的楼房通行道路2,然后进入对应的楼层方内,极大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实施例3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在上述一些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主通行道路3的截面形状为折线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当住房1的楼层较高时,可以将主通行道路3的结构设计成折线结构,类似于楼梯结构,具体的,可以将住房1的高度均分为两段或三段等,然后从住房1一侧的最低层向上,到达第一个分隔点后,然后折回向上继续,从而逐渐达到住房1的最高层,这样可以避免主通行道路3直接一条坡道向上设置而导致坡度铰陡,从而影响车辆通行,使用效果更好,设计更加灵活,可以满足不同样式的住房1设计需求。

进一步的,折线结构设计的主通行道路3的任意一个拐点均采用加固桥墩的方法,保证主通行道路3的强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实施例4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在上述一些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主通行道路3环绕设于上述住房1的背侧。

在本实施例中,主通行道路3环绕设于住房1的背侧,采用环形结构设计,一方面更方便车辆爬坡,降低车辆爬坡的阻力,使车辆爬坡会更加轻松点;另一方面,环形的结构设计,更加美观,还会使主通行道路3与住房1更加的契合,从而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感,布局合理。

实施例5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在上述一些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住房1设有多个,多个上述住房1两两分组,任意一组的两个上述住房1的背侧相对设置,上述主通行道路3设于两个上述住房1之间,任意一层的上述楼房通行道路2均与上述主通行道路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住房1可以设置有多个,然后将多个住房1两两分组,然后使任意一组的两个住房1的背侧相对设置,然后将主通行道路3设置在两个住房1之间,可以更合理的利用土地空间,具体的,任意一层的楼房通行道路2均与主通行道路3连通,整体呈井字形结构,从而使车辆通过主通行道路3驶入两侧的住房1内,出行更加方便,且也方便邻居串门,使用效果好。

综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与住房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其包括住房1和主通行道路3,上述住房1包括多层楼层房,任意一层上述楼层房的背侧均设有楼房通行道路2,上述主通行道路3设于上述住房1的背侧,任意一层的上述楼房通行道路2均与上述主通行道路3连通。

住房1是方便人员居住的地方,但传统的住房1只设置有电梯和楼梯通道,只适用于人员出行,而不能将车辆驶入,当遇到意外事故时,人员只能通过楼梯离开住房1,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而本申请中通过将住房1与主通行道路3连通,将住房1与道路结合,使人们可以直接将车辆通过道路驶入住房1的背侧,使得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具体的,住房1包括多层楼层房,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居住,提高居住的热闹度,便于人们走亲访友,且由于住房1与道路连通,从而会使得每一层的楼层房的长度会比较长,相应的,容纳的人也更多,人们居住在一起也会更热闹,另外每一层的楼层房背侧均设有楼房通行道路2,这样可以让车辆通过楼房通行道路2将车辆驶入住房1的后侧,且不影响人们从楼层房的前面出行,可以让那些没有车辆的人也能通过坐电梯或走楼梯正常出行,而且楼房通行道路2设置在背侧可以更好地与主通行道路3连通,使得车辆(包括机动车、电动车、三轮车等)能顺利从主通行道路3行驶到对应的每一层楼层房后侧的楼房通行道路2,然后通过楼房通行道路2行驶到对应的房间门后侧,可以方便人员通过车辆进出;另外由于是采用道路与住房1结合的设计理念,让人们可以通过驾驶自己的车辆进行出行,当遇到电梯停电或发生故障的时候,也不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在遇到火灾等突发情况时,也能使人们驾驶车辆快速驶离住房1,远离危险,在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更有保障,对于出事的楼层也更容易逃生,使用效果更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