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一种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原料为:复合微生物、次氯酸和清水。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复合微生物0.1~5.0份、次氯酸0.1~5.0份和清水90.0~99.8份。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应用时,在马铃薯的现蕾期,按照每次300~600L/hm2的用量,将微生物制剂喷洒在马铃薯的叶片表面。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用于种植马铃薯,能防治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早疫病,促进马铃薯的生长,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411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92783.8

  • 申请日2021-02-20

  • 分类号A01N63/22(20200101);A01N63/20(20200101);A01N63/32(20200101);A01N59/00(20060101);A01G7/06(20060101);A01P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89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郭红燕;梁庆丰

  •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长江路6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2:4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马铃薯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马铃薯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叶片,也可侵害叶柄、茎和薯块。病害严重时,叶片局部枯死,甚至茎、叶枯死。薯块染病后,表皮呈现暗褐色病斑,形状不规则,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呈褐色,干腐状。早疫病可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薯块不耐储藏,这给马铃薯的种植和加工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施用化学农药是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主要方法,但长期施用农药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生防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并将其用于防治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早疫病,对于促进马铃薯的生产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防治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早疫病,降低施用化学农药的危害。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微生物制剂,其制备原料由复合微生物、次氯酸和清水组成。

优选地,所述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所述复合微生物0.1~5.0份、所述次氯酸0.1~5.0份和所述清水90~99.8份。

优选地,所述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所述复合微生物2.5~5.0份、所述次氯酸2.0~5.0份和所述清水90~95.5份。

优选地,所述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所述复合微生物3.5份、所述次氯酸4.0份和所述清水92.5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由长双歧杆菌、短小消化链球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优选地,所述长双歧杆菌的含菌量≥2.5×10

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所述长双歧杆菌15~30份,所述短小消化链球菌10~20份,所述植物乳杆菌10~25份,所述酿酒酵母5~15份,所述枯草芽孢杆菌20~35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所述长双歧杆菌25份,所述短小消化链球菌14份,所述植物乳杆菌20份,所述酿酒酵母9份,所述枯草芽孢杆菌30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微生物制剂的应用,在马铃薯的现蕾期,将所述微生物制剂喷洒在马铃薯的叶片表面。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制剂连续施用3次,优选每隔1天喷施1次,每次的用量为300~600L/hm

将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用于种植马铃薯,能防治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早疫病,促进马铃薯的生长,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当理解,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下文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所涉及的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则均是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的原料。

本发明将复合微生物、次氯酸和清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一种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微生物制剂。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用于马铃薯的种植,能防治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早疫病,促进马铃薯的生长,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微生物制剂由复合微生物、次氯酸和清水组成的原料制备而成。其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复合微生物。该复合微生物由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菌液、短小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parvulus)菌液、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液、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液组成,五种菌液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长双歧杆菌15~30份,短小消化链球菌10~20份,植物乳杆菌10~25份,酿酒酵母5~15份,枯草芽孢杆菌20~35份。五种菌液可以采用市售的合格产品或者自行制备。其中长双歧杆菌的含菌量≥2.5×10

2)制备微生物制剂。按照预定的重量比例,称取复合微生物、次氯酸和清水,然后将三种原料组分加入同一个混合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微生物制剂。三种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优选:复合微生物0.1~5.0份、次氯酸0.1~5.0份和清水90.0~99.8份。

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方法为:在马铃薯的现蕾期,将微生物制剂喷洒在马铃薯的叶片表面。优选每隔1天喷施1次该微生物制剂,进一步优选连续施用3次,每次的施用量优选为300~600L/hm

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过程和应用方法。

本实施例的微生物制剂的原料由按重量计的复合微生物0.1份、次氯酸0.1份和清水99.8份组成。

复合微生物由长双歧杆菌菌液、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植物乳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复配而成,该复合微生物中五种菌液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长双歧杆菌菌液15份、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20份、植物乳杆菌菌液10份、酿酒酵母菌液15份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20份。

本实施例所用的上述五种单菌株菌液是由发明人自行制备的。先分别将长双歧杆菌、短小消化链球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菌种制备成液态种子液,然后分别接入相应的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到单菌株菌液。其中长双歧杆菌的含菌量≥2.5×10

该微生物制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1,将长双歧杆菌菌液、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植物乳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混合均匀得到液态的复合微生物。

步骤2,将复合微生物、次氯酸和清水加入同一个混合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制剂1。

微生物制剂1的应用方法为:在马铃薯的现蕾期,按照每次300L/hm

本实施例的微生物制剂的原料由按重量计的复合微生物2.5份、次氯酸2.0份和清水95.5份组成。

复合微生物由长双歧杆菌菌液、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植物乳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复配而成,该复合微生物中五种菌液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长双歧杆菌菌液20份、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16份、植物乳杆菌菌液15份、酿酒酵母菌液13份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25份。

发明人按照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制备了长双歧杆菌菌液、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植物乳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其中长双歧杆菌的含菌量≥2.5×10

按照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微生物制剂2。

微生物制剂2的应用方法为:在马铃薯的现蕾期,按照每次400L/hm

本实施例的微生物制剂的原料由按重量计的复合微生物3.5份、次氯酸4.0份和清水92.5份组成。

复合微生物由长双歧杆菌菌液、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植物乳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复配而成,该复合微生物中五种菌液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长双歧杆菌菌液25份、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14份、植物乳杆菌菌液20份、酿酒酵母菌液9份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30份。

发明人按照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制备了长双歧杆菌菌液、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植物乳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其中长双歧杆菌的含菌量≥2.5×10

按照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微生物制剂3。

微生物制剂3的应用方法为:在马铃薯的现蕾期,按照每次500L/hm

本实施例的微生物制剂的原料由按重量计的复合微生物5.0份、次氯酸5.0份和清水90.0份组成。

复合微生物由长双歧杆菌菌液、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植物乳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复配而成,该复合微生物中五种菌液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长双歧杆菌菌液30份、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10份、植物乳杆菌菌液25份、酿酒酵母菌液5份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35份。

发明人按照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制备了长双歧杆菌菌液、短小消化链球菌菌液、植物乳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其中长双歧杆菌的含菌量≥2.5×10

按照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微生物制剂4。

微生物制剂4的应用方法为:在马铃薯的现蕾期,按照每次600L/hm

为了帮助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施用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种植试验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应用效果。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选取一试验田进行马铃薯种植试验,试验田的前茬为发生过马铃薯早疫病的地块。试验设计5组,包括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试验设计3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25m

四个试验组分别施用本发明制备的微生物制剂1~微生物制剂4。在马铃薯的现蕾期,每隔1天喷施1次微生物制剂,连续施用3次。具体施用方法为将微生物制剂喷洒在马铃薯秧苗的叶片表面。四种微生物制剂的施用量为:微生物制剂1每次施用300L/hm

选用东农303号为试验品种,在5月上旬人工播种,株距22cm,行距80cm,每穴播种带有2~3个芽眼的种薯1块。各小区采用同样的常规管理,9月中旬收获。第3次施用微生物制剂10天后调查马铃薯叶部发病率,病情指数。马铃薯收获后,每小区选取10穴马铃薯的薯块,调查薯块的霉烂情况,同时统计每小区的马铃薯产量。计算每组的平均发病率、平均病情指数、平均防治效果、平均薯块霉烂率、平均小区马铃薯产量。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施用微生物制剂的四组马铃薯的早疫病发病率、早疫病病情指数和薯块霉烂率均低于对照,防治效果达到了49%以上。说明微生物制剂1~微生物制剂4均能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由表1可以看出,四个试验组的小区马铃薯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1~微生物制剂4用于马铃薯的种植,均能促进马铃薯的生长,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