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祛湿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祛湿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祛湿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五指毛桃5‑20份、土茯苓9‑28份、龙脷叶2‑17份、布渣叶3‑18份、灯心草1‑13份、赤小豆2‑17份、炒扁豆3‑18份、核桃仁8‑17份、金钱花2‑14份、白茅根4‑15份、生甘草1‑9份。本发明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诸成分合力,共奏健脾祛湿、行气利水之功效;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配方简单,便于携带、健脾祛湿、行气利水效果显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7292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协裕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1179093.4

  • 发明设计人 陈震海;

    申请日2016-12-19

  • 分类号A61K36/90;A61K36/899;A61K9/16;A61P1/14;A61P7/10;A23L33/105;

  • 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凤云

  • 地址 51017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路88号荔溪咨询服务中心50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23: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10

    授权

    授权

  • 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 申请日:2016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祛湿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邪是最常见的治病因素,有内外之分。外湿为六淫之一,常先伤于下,多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外湿与内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外湿发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又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湿邪因其致病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一直是广大医家研究的重点之一,湿病则是中医临床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内外、妇、儿各科。《景岳全书.杂证谟.湿症》说:“湿之为病,又处于天气者,雨露之属是也,多伤人脏气;有出于地气者,泥水之属是也,多伤人皮肉筋脉;有由于饮食者,酒酪是也,多伤人六腑;有由于汗液者,以大汗沾衣,不逞解换之属是也,多伤人腠理;有湿从内生者,以水不化气,阴不化气,阴不从阳而然也,悉由脾肾至亏败。”元.朱丹溪云:“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局八九。”足见其为患之广。

市面上在售的口服健脾祛湿、行气利水产品种类很少,有的口感不够好,有的只适合一些症状的人服用,未能成为大众皆宜的普通健脾祛湿、行气利水产品。例如众生牌清热健脾祛湿颗粒,该清热祛湿颗粒主要是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感;复方金钱草清热颗粒,主要是用于泌尿系结实、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便于携带、功效显著的健脾祛湿、行气利水的祛湿产品。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祛湿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五指毛桃5-20份、土茯苓9-28份、龙脷叶2-17份、布渣叶3-18份、灯心草1-13份、赤小豆2-17份、炒扁豆3-18份、核桃仁8-17份、金钱花2-14份、白茅根4-15份、生甘草1-9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五指毛桃9-16份、土茯苓13-24份、龙脷叶5-16份、布渣叶7-12份、灯心草4-9份、赤小豆5-14份、炒扁豆6-13份、核桃仁10-15份、金钱花4-9份、白茅根6-13份、生甘草2-7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五指毛桃12份、土茯苓18份、龙脷叶9份、布渣叶9份、灯心草6份、赤小豆9份、炒扁豆9份、核桃仁12份、金钱花6份、白茅根9份、生甘草4份。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药理如下:

五指毛桃:健脾补肺;行气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龙脷叶:甘、淡,平。归肺、胃经。润肺止咳,通便。用于肺燥咳嗽,咽痛失音,便秘。

布渣叶:微酸,凉。消食化滞,清热健脾祛湿、行气利水。用于饮食积滞,湿热等。

灯心草: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等。

赤小豆: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风湿热痹等。

炒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

核桃仁:甘,温。归肾、肺、大肠经。补肾,温肺,润肠。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肠燥便秘等。

金钱花: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等。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湿热黄疸等。

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等。

上述诸成分合力,共凑健脾祛湿、行气利水之功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分量称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将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

(3)将混合物用水和/或乙醇溶液进行提取,过滤,得滤液;

(4)将滤液浓缩至稠膏,即得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或将稠膏干燥后,得膏粉,即得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药品或食品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食品为祛湿颗粒。

一种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

一种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制备的中药提取物与所述辅料混合,进行制粒,整粒,包装,即得所述祛湿颗粒,所述制粒的方法为湿法制粒、干法制粒或一步法制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诸成分合力,共奏健脾祛湿、行气利水之功效;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配方简单,便于携带、健脾祛湿、行气利水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叙述本发明,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实施例仅是为了进一步详细叙述本说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均来源于市售。

实施例1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和祛湿颗粒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制备而成:五指毛桃15份、土茯苓20份、龙脷叶11份、布渣叶9份、灯心草8份、赤小豆12份、炒扁豆10份、核桃仁10份、金钱花9份、白茅根7份、生甘草6份。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分量称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将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

(3)加原料重量6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2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

(4)将滤液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得膏粉,即为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60%,麦芽糊精30%、白糖粉10%。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与白糖粉、麦芽糊精混合,进行湿法制粒,干燥,整粒,包装,即得所述祛湿颗粒。

实施例2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和祛湿颗粒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制备而成:五指毛桃12份、土茯苓18份、龙脷叶9份、布渣叶9份、灯心草6份、赤小豆9份、炒扁豆9份、核桃仁12份、金钱花6份、白茅根9份、生甘草4份。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分量称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将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粉碎,得粗粉,将粗粉置提取罐中;

(3)加原料重量6倍量的质量分数为4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4)将滤液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即为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60%,麦芽糊精30%、白糖粉10%。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与白糖粉、麦芽糊精混合,进行湿法制粒,干燥,整粒,包装,即得所述祛湿颗粒。

实施例3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和祛湿颗粒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制备而成:五指毛桃20份、土茯苓28份、龙脷叶17份、布渣叶3份、灯心草13份、赤小豆2份、炒扁豆3份、核桃仁8份、金钱花2份、白茅根15份、生甘草9份。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分量称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将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置提取罐中;

(3)加6倍量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3次,每次1.5h,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

(4)将滤液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即为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60%,麦芽糊精30%、红糖粉10%。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红糖粉、麦芽糊精粉,混合均匀,置沸腾干燥制粒机中,喷入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一步制粒,得干颗粒,整粒,包装,即得所述祛湿颗粒。

实施例4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和祛湿颗粒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制备而成:五指毛桃5份、土茯苓9份、龙脷叶2份、布渣叶18份、灯心草1份、赤小豆17份、炒扁豆18份、核桃仁17份、金钱花14份、白茅根4份、生甘草1份。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分量称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将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置提取罐中,将混合物粉碎,得粗粉,将粗粉置提取罐中;

(3)加原料重量5倍量的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30min,将提取液置于转速为2000转的离心机中离心,离心后液体回收乙醇,回收乙醇后的浓缩液待用;

(4)将经醇提的药渣再加原料重量5倍量的水超声提取30min,将提取液置于转速为2000转的离心机中离心,药渣弃去,离心后液体与回收乙醇后的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即为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60%,麦芽糊精30%、红糖粉10%。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红糖粉、麦芽糊精粉,混合均匀,置沸腾干燥制粒机中,喷入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进行一步制粒,得干颗粒,整粒,包装,即得所述祛湿颗粒。

实施例5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和祛湿颗粒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提取制备而成:五指毛桃16份、土茯苓19份、龙脷叶9份、布渣叶11份、灯心草8份、赤小豆14份、炒扁豆11份、核桃仁10份、金钱花5份、白茅根10份、生甘草5份。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分量称取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

(2)将五指毛桃、土茯苓、龙脷叶、布渣叶、灯心草、赤小豆、炒扁豆、核桃仁、金钱花、白茅根、生甘草混合,得混合物,置提取罐中,将混合物粉碎,得粗粉,将粗粉置提取罐中;

(3)先用原料重量1倍量的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湿润粗粉,放置2h后,将湿润后的粗粉转移至渗漉罐中,加原料重量8倍量的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进行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

(4)将稠膏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膏粉,即为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行气利水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60%,麦芽糊精30%、白糖粉10%。

本实施例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本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与白糖粉、麦芽糊精混合,进行干法制粒,整粒,包装,即得所述祛湿颗粒。

试验例1排序检验法评定5种不同祛湿产品的喜爱程度

采用排序检验法评定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制得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之功效的祛湿产品的喜爱顺序。

实验方法:采用排序检验法评定五种祛湿产品的喜爱顺序。

样品准备和样品呈送:在排序检验法评定检验中,五个不同样品同时呈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指明对各样品的偏爱程度。

样品的感官评定:评价员检验前用清水漱口,将水吐入预先准备的容器中,评价员将收到5个编码样品,请按呈送顺序从左至右品尝各样品,中间用清水漱口,请按喜欢程度从不喜欢到喜欢在表中填入样品的代码

评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结果显示:实施例2所制备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产品最受喜欢。

试验例2五种祛湿产品的功效评定

一,实验方法

参试人员:一共100名,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人。

诊断标准:

头重如裹、双腿沉重、口黏口臭、舌苔白喉、大便发粘或水肿泻痢等。具备上述症状3项,即可确诊。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自愿接受治疗者,作为观察对象。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全部症状消失,有效:症状有所好转;无效:症状均无改善。

二,临床疗效

5组病例治疗10天后,疗效结果见表2。

表2

结果显示,实施例1总有效率为65%,实施例2总有效率为95%,实施例3总有效率为50%,实施例4总有效率为40%,实施例5总有效率为70%。实验证明实施例2制备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的祛湿产品效果最佳。

试验例3实施例2所制备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的健脾祛湿、行气利水效果试验

三,研究方案

治疗组:实施例2制备的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利水、行气利水功效的祛湿颗粒。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1袋),一日3次。

对照组:*生牌清热健脾祛湿、行气利水、行气利水颗粒。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1袋),一日3次。

四,实验方法

参试人员:一共10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

诊断标准:主症:1,脘腹闷胀,不思纳食,口淡不渴;2神疲乏力,四肢困重,颈肩僵硬;3,口淡口腻,舌涩;4,苔白腻或黄腻。次症:1,腹痛肠鸣,大便溏泻;2,睡眠差;具备主症,2项(舌象必备)加次症1项即可确诊。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自愿接受治疗者,作为观察对象。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全部症状消失,舌苔变为薄白苔;显效:主症明显改善,次症全部消失,舌苔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有好转,舌苔有改善;无效:症状、舌苔象均无改善。

五,临床疗效

两组病例治疗10天后,疗效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是90%、58%,两组疗效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两组病例舌苔变化统计见表4与表5。

治疗组治疗后常苔率为50%,表明治疗组对舌苔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4%)。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