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颤振性能的气动构造

一种提高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颤振性能的气动构造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颤振性能的气动构造,设置在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上用以提高桥梁的颤振稳定性。在下层桁架桥面的下方通长安装两块竖向稳定板,对称布置于梁底的两侧并贯穿下层桁架的横梁;稳定板的下沿与梁底的检查车轨道上平面相贴合,与之形成整体;稳定板与检查车轨道共同组成提高桥梁颤振性能的气动构造。本发明布置在下层桥面下方并,并与检查车轨道相结合,稳定板在可作为“纵梁”参与结构受力,分担弦杆荷载,增加了气动措施的有效高度和桥梁整体刚度,提高了桥梁的颤振稳定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6382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105493.9

  • 发明设计人 孙延国;廖海黎;李明水;

    申请日2017-02-26

  • 分类号E01D19/00(20060101);E01D6/00(20060101);E01D11/02(20060101);E01D101/30(20060101);

  • 代理机构成都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澎

  •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00: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13

    授权

    授权

  • 2017-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D19/00 申请日:2017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风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钢桁梁具有较大的刚度,承载能力较强,是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但与流线型钢箱梁相比,公路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性能较弱,通常需要采用气动措施来改善其颤振稳定性。传统的单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通常采用上稳定板、下稳定板的方式提高桥梁的颤振性能(图1)。对于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图2),由于结构形式特殊,上下桥面间存在严重的流动干扰,气动特性十分复杂,采用传统的气动措施无法有效提高加劲梁的颤振性能,有时甚至会使其颤振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提高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性能的气动措施,使之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是:

一种提高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颤振性能的气动构造,设置在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上用以提高桥梁的颤振稳定性。其特征在于,在下层桁架桥面的下方对称通长安装两块竖向稳定板,布置于梁低的两侧并贯穿下层桁架的横梁;稳定板的下沿与梁底的检查车轨道上平面相贴合,并与之形成整体;稳定板与检查车轨道共同组成提高桥梁颤振性能的气动构造。

进一步地,在实际实施中,根据桥梁结构对颤振检验风速的要求选装不同高度规格的检查车轨道。检查车轨道越高,结构的颤振临界风速越高。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布置在下层桥面下方并与检查车轨道相结合的稳定板气动措施,稳定板在可作为“纵梁”参与结构受力,分担弦杆荷载。本气动构造利用检查车轨道增加了气动措施的有效高度,提高了桥梁的颤振稳定性,保证了结构安全。该构造与桥梁结构自身构件相结合,与单独安装气动措施相比,还起到了增加刚度、节约钢材、简化结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单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颤振气动构造示意图。

图2为双层公路钢桁梁悬索桥标准断面图。

图3为本发明颤振气动构造布置示意图,其中图3a为整体安装示意图,图3b稳定板局部安装示意图,图3c处为稳定板侧视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稳定板局部尺寸及安装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稳定板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结合图3和图4可看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在双层公路钢桁梁下层桥面的下方通长安装两块竖向稳定板用以提高桥梁的颤振稳定性。两块稳定板对称布置在下层桁架桥面的下方,距梁体边缘的距离B1为梁体宽度B的1/4,稳定板贯穿下层桁架的横梁,稳定板的下沿与梁底的检查车轨道的上平面相贴合形成整体;图3和图4中1代表横梁,2代表检查车轨道,3为两个稳定板。稳定板高H=1887mm,检查车轨道高D=340mm。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