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摘要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用于存储用户脸部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的用户脸部数据库;当检测到已经通过人脸识别提供服务,则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则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并按照所述用户服务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智能服务。本发明通过收集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中的脸部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得到了用户预设的以往消费习惯或行为习惯,最终为用户提供了智能服务需求,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便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1269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476805.2

  • 发明设计人 杨燕;

    申请日2016-06-27

  • 分类号G06F21/31(20130101);G06F21/32(20130101);G06K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68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和畅七路西8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53: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2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6F21/31 专利号:ZL2016104768052 登记生效日:20230913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罗俏依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和畅七路西86号 变更后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贝丽北路2号阳光天地家园A座天地轩50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20-03-06

    授权

    授权

  • 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21/31 申请日:2016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1-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当消费者进入商店、饭店、酒店等,服务员或者商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询问来获取用户的需求,一方面沟通时间需要更长,另一方面可能会产生最终的结果不能完全符合用户的需求而给用户带来不便。目前并没有通过分析人脸信息来为用户进行相应的个性化定制,或者个性化服务的技术。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旨在通过收集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中的脸部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得到用户预设的以往消费习惯或行为习惯。继而通过分析用户以往习惯分析来判断用户可能的潜在服务需求,最终为用户提供智能服务需求,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S1、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用于存储用户脸部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的用户脸部数据库;

S2、当检测到开启通过人脸识别提供服务,则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进行匹配;

S3、当匹配成功,则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并按照所述用户服务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智能服务。

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S11、预先根据智能终端的不同功能设定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

S12、所述智能终端预先采集用户脸部信息以及用户服务需求,并存储至预设的用户脸部数据库中。

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还包括步骤:

S31、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并存储用户脸部信息的匹配成功次数以及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匹配成功次数;

S32、若匹配成功,则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的匹配成功次数加1,同时将当前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匹配成功次数加1;

S33、根据预设周期对用户脸部信息和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按照匹配成功次数行降序更新。

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步骤:

S4、若匹配不成功,则提示当前用户不存在,同时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以及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进行存储、并更新用户脸部数据库。

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其中,根据智能终端的不同功能设定相对应的用户人脸采集频率,在所述用户人脸采集频率内,只对同一用户采集人脸一次。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系统,其中,包括:

用户脸部数据库预设模块,用于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用于存储用户脸部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的用户脸部数据库;

当前用户人脸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开启通过人脸识别提供服务,则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进行匹配;

人脸匹配服务提供模块,用于当匹配成功,则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并按照所述用户服务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服务;

用户脸部数据库更新模块,用于若匹配不成功,则提示当前用户不存在,同时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以及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进行存储、并更新用户脸部数据库。

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系统,其中,所述用户脸部数据库预设模块具体包括:

服务需求关键字预设单元,用于预先根据智能终端的不同功能设定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

用户脸部信息存储单元,用于所述智能终端预先采集用户脸部信息以及用户服务需求,并存储至预设的用户脸部数据库中。

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系统,其中,所述人脸匹配服务提供模块具体包括:

匹配成功次数预设单元,用于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并存储用户脸部信息的匹配成功次数以及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匹配成功次数;

匹配成功次数更新单元,用于若匹配成功,则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的匹配成功次数加1,同时将当前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匹配成功次数加1;

降序更新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周期对用户脸部信息和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按照匹配成功次数行降序更新。

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系统,其中,根据智能终端的不同功能设定相对应的用户人脸采集频率,在所述用户人脸采集频率内,只对同一用户采集人脸一次。

一种智能终端,其中,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所述方法具体包括: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用于存储用户脸部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的用户脸部数据库;当检测到开启通过人脸识别提供服务,则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则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并按照所述用户服务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智能服务。本发明通过收集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中的脸部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得到了用户预设的以往消费习惯或行为习惯。继而通过分析用户以往习惯分析来判断用户可能的潜在服务需求,最终为用户提供了智能服务需求,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用户脸部数据库存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用户信息采集频率设定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设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的应用实施例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1所示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包括:

步骤S101、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用于存储用户脸部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的用户脸部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1具体包括步骤:

S11、预先根据智能终端的不同功能设定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

S12、所述智能终端预先采集用户脸部信息以及用户服务需求,并存储至预设的用户脸部数据库中。

即,本发明需要预先在智能终端的内存空间中划定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收集的人脸信息和相应的用户习惯(即用户服务需求)作为用户脸部数据库。该用户脸部数据库中人脸信息与用户行为习惯为一对多的关系,且行为习惯按照频次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如图2的用户脸部数据库存储示意图所示。存储用户1的行为习惯包括下午07:00回到家,开灯;存储用户2的行为习惯包括早上08:00出门,关闭家里电源;存储用户3的购买习惯包括喜欢红色、喜欢裙子。

进一步地,本发明对于客户的排序1,2,3……n是根据收集到的人脸信息的次数高低排序的,即该用户人脸信息被系统收集到的次数越多,排列的顺序越靠前。即若用户1为在系统中人脸信息采集频率最高,则排列最靠前。排序更新周期可由用户自主选择(如每天,每周,每月,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更新周期),本发明的智能设备提供更新周期选择的接口供用户设置。

进一步地,由于可能出现一个用户在同一时段内进出多次,或者在小区域范围内,行为习惯可以改变多次,如在公司,在家里。因此本发明中的智能设备提供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不同功能设定相对应的用户人脸采集频率,在所述用户人脸采集频率内,只对同一用户采集人脸一次。如图3所示的用户信息采集频率设定示意图。在酒店,设定每4个小时只采集一次;而在家里,可以设定是每隔10分钟采集一次;在工作场所,可以设定是每隔30分钟采集一次。当然,也可以根据时间段进行设置,具体的时间设置由用户自主设置满足实际情况的时段,根据不同场景设定不同的采集频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预先根据智能终端的不同功能设定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如图4所示的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设置示意图。例如,若此系统的用户为家庭云系统,用户可以设置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为出门上班,回家,吃饭,娱乐,休息等。若此系统的用户为饭店,用户可以设置为加辣,加盐,鱼,猪肉,牛肉等。若此系统为商场等商业云系统,关键字可设置为如红色,商务装,领带,裙子等。若此系统用户为企业云系统,关键字可设置为开会,上班,下班,加班等。实际应用时具体的关键字由此系统用户根据商品的属性进行设置。

步骤S102、当检测到开启通过人脸识别提供服务,则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进行匹配。

实际应用时,由于可能出现多个人进入人脸信息收集内,而其中只有一个人进行选择。因此在此系统内,需要至少2个人脸信息采集设备(如摄像头)。当整个系统开启时,智能终端开始进行信息采集工作。系统的开启方式可以是物理的按键触发方式(如通过开/关按钮),也可以是远程的系统触发方式(如通过同一系统内的其他设备触发,如通过手机触发)。

步骤S103、当匹配成功,则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并按照所述用户服务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智能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3具体包括步骤:

S31、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并存储用户脸部信息的匹配成功次数以及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匹配成功次数;

S32、若匹配成功,则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的匹配成功次数加1,同时将当前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匹配成功次数加1;

S33、根据预设周期对用户脸部信息和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按照匹配成功次数行降序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步骤:S104、若匹配不成功,则提示当前用户不存在,同时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以及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进行存储、并更新用户脸部数据库。

即,智能终端将最开始进入采集范围内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与最终进行选择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对比到相同的人脸信息,则储存该人脸信息,如果未对比到相应的人脸信息,即该用户最终没有做出选择,判断交易未成功,此时采集的行为习惯也不一定准确,且如果记录所有的人脸信息增加系统存储空间的压力,因此在没有到对比到相应的消费成功的人脸信息后,则摒弃前面记录的人脸消息,为空间释放内存。

进一步地,本发明在用户脸部信息和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匹配成功后,会相应地将用户脸部信息和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的次数加1,从而根据预设周期进行降序更新。例如,用户本次选择的结果里面查询到“上班”此关键词,则在该用户行为习惯中对应的上班这一属性的次数+1。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图5是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的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

S201、当用户进入摄像头或者监视器范围内,开始流程;

S202、判断是否开启通过人脸信息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如果未开启进入步S209,如果开启进入步骤S203;

S203、采集当前正在进行选择的客户的人脸信息;

S204、将采集到人脸信息与标准库中(即用户脸部数据库)的人脸库进行对比,是否对比到相应的人脸信息和相关联的行为习惯,如果关联到进入步骤S205,如果未匹配到进入步骤S207;

S205、根据匹配到的人脸信息,查询相应的用户行为习惯;

S206、显示所查询到的用户行为习惯给当前使用者;

S207、如果未匹配到相应的人脸信息,提示当前用户在标准库中不存在;

S208、记录当前选择这的人脸信息和选择结果,进行自动添加的动作添加到标准库中,以便于下次进行对比时调用;

S209、提示用户未开启通过人脸信息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

S210、调用开启接口供用户选择是否开启,如果用户仍选择不开启,则进入步骤S211结束流程,如果用户选择开启,则返回步骤S203;

S211、结束流程。

由上可见,本发明通过收集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中的脸部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得到了用户预设的以往消费习惯或行为习惯。继而通过分析用户以往习惯分析来判断用户可能的潜在服务需求,最终为用户提供了智能服务需求,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便利。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

用户脸部数据库预设模块100,用于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用于存储用户脸部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的用户脸部数据库;具体如上所述。

当前用户人脸采集模块200,用于当检测到开启通过人脸识别提供服务,则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进行匹配;具体如上所述。

人脸匹配服务提供模块300,用于当匹配成功,则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并按照所述用户服务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具体如上所述。

用户脸部数据库更新模块400,用于若匹配不成功,则提示当前用户不存在,同时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以及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进行存储、并更新用户脸部数据库;具体如上所述。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脸部数据库预设模块100具体包括:

服务需求关键字预设单元,用于预先根据智能终端的不同功能设定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具体如上所述。

用户脸部信息存储单元,用于所述智能终端预先采集用户脸部信息以及用户服务需求,并存储至预设的用户脸部数据库中;具体如上所述。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匹配服务提供模块300具体包括:

匹配成功次数预设单元,用于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并存储用户脸部信息的匹配成功次数以及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匹配成功次数;具体如上所述。

匹配成功次数更新单元,用于若匹配成功,则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的匹配成功次数加1,同时将当前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匹配成功次数加1;具体如上所述。

降序更新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周期对用户脸部信息和用户服务需求关键字按照匹配成功次数行降序更新;具体如上所述。

进一步地,根据智能终端的不同功能设定相对应的用户人脸采集频率,在所述用户人脸采集频率内,只对同一用户采集人脸一次。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上述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所述方法具体包括:预先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用于存储用户脸部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的用户脸部数据库;当检测到开启通过人脸识别提供服务,则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当前用户脸部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当前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则读取预存储的与所述当前用户脸部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服务需求,并按照所述用户服务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智能服务。本发明通过收集用户脸部信息与预存储的用户脸部数据库中的脸部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得到了用户预设的以往消费习惯或行为习惯。继而通过分析用户以往习惯分析来判断用户可能的潜在服务需求,最终为用户提供了智能服务需求,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便利。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