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生产计划的车辆调配方法

基于生产计划的车辆调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产计划的车辆调配方法,其可基于对相应产品的生产时间,以及车辆的配送时间进行预估,以对车辆进行调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生产计划的车辆调配方法,其可根据企业订单的需求,对其生产周期以及配送的时间进行精确预估,并依据预计的生产周期与配送时间以对车辆进行统一调度,以使得其在满足订单需求的前提下,可实现配送效率的显著改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8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辉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02515.1

  • 发明设计人 白元龙;

    申请日2015-06-04

  • 分类号G06Q10/08(20120101);G06Q50/28(20120101);

  • 代理机构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顾进

  •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37号3号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55: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05

    授权

    授权

  • 2015-10-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10/08 申请日:2015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企业物流过程中的车辆调度方法,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产计划的车辆调配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大多数实业型企业,其相关产品订购的大致流程为,客户与企业签订订单后,企业根据订单需求进行产品的生产,在产品生产完成后,调配车辆对产品进行配送处理。上述处理流程中,车辆是基于完成生产的产品,以及订单需求而进行调配的,即车辆是根据库存与目的地而进行实时调配;然而,企业的车辆往往是处于使用状态,故而,按照传统的车辆调配方法,其难以与产品的生产节点相匹配,从而使得企业易于出现库存过多的现象,进而导致车辆的调配效率得以下降;同时,近年来随着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技术,促进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其同时使得产品配送的压力得以增大,继而使得上述企业车辆调配过程中种种现象越加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调度的方法,其通过依据企业的生产预估进行车辆调度,从而使得车辆调度的效率得以改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产计划的车辆调配方法,其包括有如下具体步骤:

1)  对单位时间内的客户订单进行统计,获取客户订单中的订单货品、货量、订单目的地、以及需求的到达时间的数据,基于上述订单数据制备订单信息库;

2)  依据步骤1)中的订单信息库制定订单地图,将各个订单按照订单目的地进行归纳与整理,同时根据各个订单的货品、货量以及需求的到达时间,获取订单范围内,各个区域内的订单分布与需求状况;

3)  基于步骤1)中的订单信息库,制定产品的生产计划,以获取单位数量的产品的基准生产周期,并进行产品的生产;

4)  对企业目前的车辆的数量,不同车辆的型号、承载量以及目前车辆的车龄与使用状况进行统计,基于上述统计数据制备企业的车辆信息库;

5)  根据步骤2)中各个区域内订单的总体货量,以及步骤3)中单位数量的产品的基准生产周期获取预计生产时间;根据步骤2)中各个区域与生产地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步骤4)中的车辆数量、承载量与使用状况,获取预计配送时间;通过预计生产时间与预计配送时间的结合获取区域预计送达时间;

6)  当步骤5)中的区域预计送达时间小于目标区域内,各个订单中的需求送达时间最先值时,基于该区域预计送达时间制定区域配送方案;

当步骤5)中的区域预计送达时间大于目标区域内,各个订单中的需求时间最先值时,将该区域内各个订单按照其需求送达时间排序,并按照上述排序将各个订单的需求送达时间划分为N个时段,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为第1、2、3…N时段;

根据上述多个时段中的各个订单,针对第1至第M时段制定第一区域配送方案,针对第M至第N时段制定第二区域配送方案;企业根据第1至第M时段内各个订单的信息获取其产品总额的预计生产时间,并将上述预计生产时间与该区域的预计配送时间相结合以获取第一区域预计送达时间,上述第一区域预计送达时间小于第1至第M时段内,各个订单中的需求时间最先值,所述第M时段即为满足上述要求的最先时段;

7)  按照步骤6)中定制的区域配送方案进行车辆的调度与配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5)中,根据步骤2)中各个区域内订单的总体货量,以及步骤3)中单位数量的产品的基准生产周期获取预计生产时间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步骤3)中单位数量的产品的基准生产周期,以及目标订单的产品总体货量,计算目标订单所需产品的生产周期,并将上述生产周期乘以生产系数A,以得到产品的预计生产时间;所述生产系数A为,基于目前企业设备的数量与损耗,企业工人数量,原料供应数量所得到的常数,其中,生产系数A与企业设备的数量,企业工人数量,以及原料供应数量成正相关,与企业设备的损耗成负相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在基于产品的基准生产周期以及目标订单的需求以进行正常状况下产品的生产时间的预估的同时,通过引入生产系数A使得企业在对产品的生产时间进行预估时对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使得产品的生产时间的估值与实际生产时间更为接近,进而使得车辆基于上述更为精致的预计生产时间而进行预先调配时,其与实际调配的需求更为接近,以使得车辆的调配效率得以显著改善。

可基于产品的基准生产时间,订单的需求,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状况,以对产品的生产时间进行精确预估,从而使得基于产品的预计生产时间而进行的车辆调配过程中,车辆的使用效率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5)中,根据步骤2)中各个区域与生产地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步骤4)中的车辆数量、承载量与使用状况,获取预计配送时间的具体方法为:基于目前区域与生产地点的距离,目标区域的订单的产品数量,以及企业目前的车辆数量与不同车辆的承载量计算基准配送时间,并将上述基准配送时间乘以配送系数B,以得到预计配送时间;所述配送系数B为,基于车辆的车龄与使用状况所得到的常数,配送系数B与车辆的车龄与使用状况均成负相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一方面基于目标区域,以及订单需求进行配送时间的预估,另一方面通过配送系数的引入,使得企业在对配送时间进行预计时可对车辆的使用状况进行综合考量,从而根据车辆在配送过程可能出现的状况对配送时间的估值进行调整,以使得预计配送时间与实际配送时间更为贴近,进而使得车辆基于上述更为精致的预计配送时间而进行预先调配时,其与实际调配的需求更为接近,以使得车辆的调配效率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7)中,车辆在配送过程中,由企业实时监控车辆的油耗信息、行驶里程、配送费用以及车辆驾驶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时收集配送路线中的实时路况信息,将上述信息反馈至车辆驾驶人员处,并通过对车辆与驾驶员状态,以及实时路况的分析以对预计送达时间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预计送达时间反馈至订单客户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车辆配送过程中对于车辆以及驾驶员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方面可使得调度人员对车辆状态及时跟进,以避免因驾驶员的疏忽导致意外发生,另一方面可对驾驶员进行提醒,以避免其出现疲劳驾驶等状态;此外,调度人员可将实时路况反馈至驾驶员处,以便于其调整行驶线路,从而确保配送效率,同时,调度人员可根据实时路况对预计送达时间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预计送达时间反馈至订单客户处,以便于客户进行安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车辆完成配送后,收集步骤3)至7)中产品的生产以及配送的实际时间,以及其在配送过程中的费用,并将上述信息反馈至企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基于车辆在调配过程中对订单需求的完成效率,以及车辆在实际配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等信息对订单信息的确定进行调整,以使得在企业现有条件下,订单的需求与车辆经调配后所能达到的需求更为贴合,从而对企业的运营成本得以控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生产计划的车辆调配方法,其可根据订单的分布进行区域性的划分,并针对每一区域进行车辆的调配,以使得企业产品的调配效率得以改善;同时,上述方案可根据订单的需求,对目标订单的产品生产周期以及相关产品的配送的时间进行精确预估,以基于预计的生产周期与配送时间对车辆进行预先调度,使得产品完成生产时,车辆即可在满足订单需求的前提下,以更为快捷的方式进行产品的配送,从而使得车辆的利用效率,以及产品的配送效率均得以显著改善;与此同时,车辆在调配过程中,通过引入订单需求送达时间的时段划分,使得订单的时间需求作为最优等级进行满足,从而使得订单的送达效率亦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的第一部分;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的第二部分;

图3为本发明的流程图的第三部分;

图1、图2与图3所构成的整体为本发明的流程图,其流程顺序按照图1至图2,图2至图3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的一种基于生产计划的车辆调配方法,其包括有如下具体步骤:

1)  对单位时间内的客户订单进行统计,获取客户订单中的订单货品、货量、订单目的地、以及需求的到达时间的数据,基于上述订单数据制备订单信息库;

2)  依据步骤1)中的订单信息库制定订单地图,将各个订单按照订单目的地进行归纳与整理,同时根据各个订单的货品、货量以及需求的到达时间,获取订单范围内,各个区域内的订单分布与需求状况;

3)  基于步骤1)中的订单信息库,制定产品的生产计划,以获取单位数量的产品的基准生产周期,并进行产品的生产;

4)  对企业目前的车辆的数量,不同车辆的型号、承载量以及目前车辆的车龄与使用状况进行统计,基于上述统计数据制备企业的车辆信息库;

5)  根据步骤2)中各个区域内订单的总体货量,以及步骤3)中单位数量的产品的基准生产周期获取预计生产时间;根据步骤2)中各个区域与生产地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步骤4)中的车辆数量、承载量与使用状况,获取预计配送时间;通过预计生产时间与预计配送时间的结合获取区域预计送达时间;

6)  当步骤5)中的区域预计送达时间小于目标区域内,各个订单中的需求送达时间最先值时,基于该区域预计送达时间制定区域配送方案;

当步骤5)中的区域预计送达时间大于目标区域内,各个订单中的需求时间最先值时,将该区域内各个订单按照其需求送达时间排序,并按照上述排序将各个订单的需求送达时间划分为N个时段,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为第1、2、3…N时段;

根据上述多个时段中的各个订单,针对第1至第M时段制定第一区域配送方案,针对第M至第N时段制定第二区域配送方案;企业根据第1至第M时段内各个订单的信息获取其产品总额的预计生产时间,并将上述预计生产时间与该区域的预计配送时间相结合以获取第一区域预计送达时间,上述第一区域预计送达时间小于第1至第M时段内,各个订单中的需求时间最先值,所述第M时段即为满足上述要求的最先时段;

7)  按照步骤6)中定制的区域配送方案进行车辆的调度与配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5)中,根据步骤2)中各个区域内订单的总体货量,以及步骤3)中单位数量的产品的基准生产周期获取预计生产时间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步骤3)中单位数量的产品的基准生产周期,以及目标订单的产品总体货量,计算目标订单所需产品的生产周期,并将上述生产周期乘以生产系数A,以得到产品的预计生产时间;所述生产系数A为,基于目前企业设备的数量与损耗,企业工人数量,原料供应数量所得到的常数,其中,生产系数A与企业设备的数量,企业工人数量,以及原料供应数量成正相关,与企业设备的损耗成负相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在基于产品的基准生产周期以及目标订单的需求以进行正常状况下产品的生产时间的预估的同时,通过引入生产系数A使得企业在对产品的生产时间进行预估时对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使得产品的生产时间的估值与实际生产时间更为接近,进而使得车辆基于上述更为精致的预计生产时间而进行预先调配时,其与实际调配的需求更为接近,以使得车辆的调配效率得以显著改善。

可基于产品的基准生产时间,订单的需求,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状况,以对产品的生产时间进行精确预估,从而使得基于产品的预计生产时间而进行的车辆调配过程中,车辆的使用效率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5)中,根据步骤2)中各个区域与生产地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步骤4)中的车辆数量、承载量与使用状况,获取预计配送时间的具体方法为:基于目前区域与生产地点的距离,目标区域的订单的产品数量,以及企业目前的车辆数量与不同车辆的承载量计算基准配送时间,并将上述基准配送时间乘以配送系数B,以得到预计配送时间;所述配送系数B为,基于车辆的车龄与使用状况所得到的常数,配送系数B与车辆的车龄与使用状况均成负相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一方面基于目标区域,以及订单需求进行配送时间的预估,另一方面通过配送系数的引入,使得企业在对配送时间进行预计时可对车辆的使用状况进行综合考量,从而根据车辆在配送过程可能出现的状况对配送时间的估值进行调整,以使得预计配送时间与实际配送时间更为贴近,进而使得车辆基于上述更为精致的预计配送时间而进行预先调配时,其与实际调配的需求更为接近,以使得车辆的调配效率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生产计划的车辆调配方法,其可根据订单的分布进行区域性的划分,并针对每一区域进行车辆的调配,以使得企业产品的调配效率得以改善;同时,上述方案可根据订单的需求,对目标订单的产品生产周期以及相关产品的配送的时间进行精确预估,以基于预计的生产周期与配送时间对车辆进行预先调度,使得产品完成生产时,车辆即可在满足订单需求的前提下,以更为快捷的方式进行产品的配送,从而使得车辆的利用效率,以及产品的配送效率均得以显著改善;与此同时,车辆在调配过程中,通过引入订单需求送达时间的时段划分,使得订单的时间需求作为最优等级进行满足,从而使得订单的送达效率亦得以改善。

现以华东地区某机械设备企业于2015年2月获得的订单为例,经由其订单所制备的订单信息库如表1所示:

 表1 2015年2月订单信息库

由上述表格可见,订单1至3分布于我国东北区域,订单4至6分布于我国华中区域,故而按照其所处地区将上述订单划分为两个区域,即区域1(订单1至3)与区域2(订单4至6)。进一步的分析可得,区域1中各个订单的需求货量与送达时间基本相近,区域2中存在订单5,其需求送达时间明显提前于其余订单。基于上述订单进行产品的生产,由产品生产的经验可获知,1型设备与2型设备的基准生产周期均为0.5天/台。

根据企业的当前情况,其现有可使用的运输货车8辆,每辆车可承载的设备均为14台(此处默认1型设备与2型设备的重量及其所占体积相同)。8辆运输货车中,包含有6辆货车车龄在3年以内,且于2015年1月进行保养处理,此外的2辆货车车龄在5年以上,且暂未进行保养。

基于上述信息,对于区域1内的目标订单,其所需要的1型设备与2型设备的总数为53台,且其最先的需求送达时间为2015年5月5日;对于区域2内的目标订单,其所需要的1型设备与2型设备的总数为52台,且其最先的需求送达时间为2015年4月15日。依据上述信息,企业在可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即企业的现行设备与人员可满足1型设备与2型设备的基准生产周期),实现区域1与区域2的所需设备的生产共需52.5天,取整为53天。然而,上述订单的签订日期为2月,受春节影响,节后操作人员的变动较大。在对于企业的预计生产时间的推算中,在企业的现行设备与人员可满足1型设备与2型设备的基准生产周期的情况下,生产系数A为1,,基于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企业人员与生产系数A成负相关,即当企业人员数量减少时,生产系数得以增加;针对上述情况,生产系数A采用1.2。故而,在设备运行完好的情况下,企业的预计生产时间为63.6天,取整为64天。

与此同时,基于区域1与区域2的地点,以及企业的车辆状况进行配送时间的预计。区域1为东北地区,其与企业所在地之间的车程为2日,区域2为华中地区,其与企业所在地之间的车程为1日。对于区域1的所需设备总量,其需要4辆货车同时进行配送,对于区域2的所需设备总量,其需要3辆货车同时进行配送,即在产品完成生产,即将进行配送前,企业需调配7辆货车以进行配送。与此同时,基于企业的现行车辆状况,7辆货车中至少包含有1辆货车车龄较大,且性能不佳。在车辆完好状态下,设定配送系数B的取值为1,对于上述性能不佳的车辆而言,其与配送系数B成负相关,即车辆的现行状况愈不理想,配送系数B的取值越高,此处对于性能不佳的车辆采用的配送系数B为1.1,即该车辆的预计配送时间为对应区域车程的1.1倍。由区域1与区域2的最先需求送达时间判断,将上述车辆调配至区域2的配送之中。综合上述分析,对于区域1而言,其所需的预计送达时间为66天,对于区域2而言,其所需的预计送达时间为65天。

基于区域1与区域2中的订单需求送达时间,区域1内的订单的最先需求送达时间满足预计送达时间,故其可在完成生产后进行配送;区域2内的订单中,5号订单明显不符预计送达时间,故而需将区域2内的三个订单按照其需求送达时间将其分为2015年4月15日(5号订单)、2015年5月8日(4号订单)、2015年5月12日(6号订单),结合区域1内的订单的最先需求送达时间可知,企业在预先生产订单4至订单6,即预先进行区域2内的全部订单的生产与配送后,再进行区域1内的订单的生产与配送可同时满足区域1与区域2的配送要求。

上述调配方案中,其根据企业的预计生产时间与预计配送时间以进行车辆的调配,车辆实际配送至订单需求地点所花费的实际与预计时间相符,相比与常规车辆调配方法,其对于每一个区域的配送时间均提前3至5天,同时使得车辆在调配过程中的不可控事件尽可能的得以减少,以避免产品完成生产后无法配送现象发生,从而使得配送效率得以显著改善。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7)中,车辆在配送过程中,由企业实时监控车辆的油耗信息、行驶里程、配送费用以及车辆驾驶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时收集配送路线中的实时路况信息,将上述信息反馈至车辆驾驶人员处,并通过对车辆与驾驶员状态,以及实时路况的分析以对预计送达时间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预计送达时间反馈至订单客户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车辆配送过程中对于车辆以及驾驶员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方面可使得调度人员对车辆状态及时跟进,以避免因驾驶员的疏忽导致意外发生,另一方面可对驾驶员进行提醒,以避免其出现疲劳驾驶等状态;此外,调度人员可将实时路况反馈至驾驶员处,以便于其调整行驶线路,从而确保配送效率,同时,调度人员可根据实时路况对预计送达时间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预计送达时间反馈至订单客户处,以便于客户进行安排。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车辆完成配送后,收集步骤3)至7)中产品的生产以及配送的实际时间,以及其在配送过程中的费用,并将上述信息反馈至企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基于车辆在调配过程中对订单需求的完成效率,以及车辆在实际配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等信息对订单信息的确定进行调整,以使得在企业现有条件下,订单的需求与车辆经调配后所能达到的需求更为贴合,从而对企业的运营成本得以控制。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