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汽车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拆装工具

汽车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拆装工具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拆装支架、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直筒型机械压力机和挤压垫块,所述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分别固定于拆装支架两端与拆装支架组成封闭框型,所述直筒型机械压力机置于拆装支架内,所述直筒型机械压力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可伸缩前端、筒身及后座,所述后座抵在其中一个反力座内端面上,所述可伸缩前端与挤压垫块内端面连接。本发明采用各部件连接成拆装工具,根据需要组装成拆卸工具或装配工具,同时具备从套管中拆卸衬套和将衬套装入套管的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非使用状态下可将其拆卸存放。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749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风汽车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32767.4

  • 申请日2015-03-25

  • 分类号B23P19/02(20060101);

  • 代理机构42104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俞鸿

  • 地址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道特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31: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0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23P19/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32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06-16

    授权

    授权

  • 2015-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P19/02 申请日:201503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铰 接衬套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扭力梁式悬架在汽车上的应用较多,而扭力梁后桥需要通过铰接 连接到车身。铰接衬套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橡胶元件吸收扭力梁左右两 侧相对扭转时产生的力矩;当需要更换铰接里面的衬套时,为了让衬 套与套管孔顺利装配,设计制作了后桥衬套拆装工具。如图1所示为 扭力梁铰接衬套1,分为铰接内筒11,铰接外筒12,橡胶体13三个部 分,其中,铰接内筒11和铰接外筒12为钢质材料,橡胶体13硫化到 铰接内筒11和铰接外筒12上并在铰接衬套1位于扭力梁铰接总成内侧 的一端形成橡胶外缘14。上述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1利用过盈配合的 方式安装在后扭力梁铰接套管2内,后扭力梁铰接套管2如图2所示, 在生产线上通过专用的压机完成其安装。但是生产线所用压机体积庞 大,费用昂贵,结构较复杂,在工厂以外的地方不适合使用。但是现 实中,由于常常需要在工厂以外的地方更换后桥铰接衬套,在小型汽 车修配点或是工厂试制车需要临时更换零件,缺乏合适的后桥衬套更 换工具,不能让更换衬套的要求得到满足。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新 的后桥衬套拆装工具,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移动方便、体积小、造价低的汽车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拆装工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拆装工具,其 特征在于,包括拆装支架、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直筒型机械压力 机和挤压垫块,所述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分别固定于拆装支架两端 与拆装支架组成封闭框型,所述直筒型机械压力机置于拆装支架内,所 述直筒型机械压力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可伸缩前端、筒身及后座,所述后 座抵在其中一个反力座内端面上,所述可伸缩前端与挤压垫块内端面连 接。

优选的,所述拆装支架为两根对称设置条形杆,所述条形杆两端向 内凸起形成固定端,所述条形杆中间向内凸起形成加强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上开有沿条形杆长度方向的螺孔,所述第一 反力座、第二反力座上设有螺孔,所述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通过螺 栓固定在条形杆的固定端上。

优选的,拆卸时所述后座抵在第二反力座内端面。

优选的,拆卸时所述第一反力座为两个半环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的环 形结构。

进一步的,拆卸时所述第一反力座内径与套管外径相配合。

优选的,拆卸时所述挤压垫块为圆柱型的拆卸挤压垫块,所述拆卸 挤压垫块外端面开有与铰接衬套内筒形状配合且同轴的拆卸盲孔。

优选的,安装时所述后座抵在第一反力座内端面。

优选的,安装时所述第二反力座内端面开有与套管配合的同轴限位 凹槽。

进一步的,安装时所述第二反力座的凹槽内开有与衬套内筒配合的 同轴通孔。

优选的,安装时所述挤压垫块为圆柱型的安装挤压垫块,所述安装 挤压垫块外端面上开有与铰接衬套橡胶外缘配合的安装盲孔。

优选的,所述筒身上对称设有沿轴线方向的限位臂。

本发明中,拆装支架与第一反力座、第二反力座组成封闭框型,直 筒型机械压力机后座抵在第一反力座或第二反力座内端面进行支撑,可 伸缩前端与拆装垫块接触,通过拆装支架导向,利用机械压力机推动拆 装垫块来完成铰接衬套的安装与拆卸。

本发明的优点为:

1.采用各部件连接成拆装工具,根据需要组装成拆卸工具或装配工 具,同时具备从套管中拆卸衬套和将衬套装入套管的功能。

2.拆装时将套管进行定位,拆装垫块端面与铰接衬套端面配合,能 够保证铰接衬套的安装精度,且采用拆装垫块不会在拆装过程中将铰接 套管和垫块挤压变形。

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非使用状态下可将其 拆卸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铰接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铰接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拆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反力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反力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直筒型机械压力机结构示意图

图7为拆卸挤压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安装挤压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拆装工具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拆装工具拆卸铰接衬套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拆装工具安装铰接衬套示意图

其中:1.铰接衬套 2.铰接套管 3.拆装支架 4.第一反力座 5.第二反 力座 6.直筒型机械压力机 7.拆卸挤压垫块 8.安装挤压垫块 9.扭力梁 铰接总成 11.内筒 12.外筒 13.硫化橡胶体 31.条形杆 32.固定端 33.加 强块 41.半环 42.螺孔 43.螺孔 51.凹槽 52.通孔 61.可伸缩前端 62.筒 身 63.后座 64.限位臂 65.手柄 71.拆卸盲孔 81.安装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铰接衬套1结构,图2为铰接套管2结构,铰接衬套 1分为铰接内筒11,铰接外筒12,橡胶体13三个部分,其中,铰接内 筒11和铰接外筒12为钢质材料,橡胶体13硫化到铰接内筒11和铰接 外筒12上将铰接内筒11和铰接外筒12连成整体,其中橡胶体13在外 筒12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橡胶外缘14,橡胶外缘14为由内向外逐渐 下降的台阶面,外筒12的另一端内筒11超出外筒12端面。汽车使用 状态下铰接衬套1位于套管2内,其中铰接衬套1上橡胶外缘14的一 端位于扭力梁铰接总成9的内侧,内筒11突出的一端位于扭力梁铰接 总成9的外侧。

汽车后桥扭力梁铰接衬套拆装工具包括:拆装支架3、第一反力座 4、第二反力座5、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挤压垫块。如图3所示,拆装 支架3为两根对称设置条形杆31,条形杆31两端向内凸起形成固定端 32,固定端32上开有沿条形杆31长度方向的螺孔33,条形杆31中间 向内凸起形成加强块33。加强块33在拆装支架提供支撑力时避免条形 杆31发生形变而强度降低。如图4所示,第一反力座4为两个半环41 组成,两个半环上均开有与固定端32配合的轴向螺孔42,两个半环41 端部设有连接螺孔43,螺栓插入两个半环的连接螺孔43将两个半环连 接成环形整体。如图5所示,第二反力座5为环形柱状体,其中一端面 上开有与衬套外筒12配合的同轴限位凹槽51,凹槽51内开有与衬套 内筒11配合的同轴通孔52,该端面与铰接衬套1内筒11突出的一端 相配合;第二反力座5另一端面为平面,第二反力座5沿圆周对称设有 与固定端32配合的轴向螺孔53。如图6所示,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为 机械式千斤顶,包括依次连接的可伸缩前端61、筒身62及后座63,手 柄65位于后座63上,筒身62上对称设有沿轴线方向的限位臂64,限 位臂64延伸至后座63上。挤压垫块分别为拆卸挤压垫块7和安装挤压 垫块8,如图7所示,拆卸挤压垫块7为圆柱形,外径小于套管2的内 径,拆卸挤压垫块7一端面开有与铰接衬套内筒11形状配合且同轴的 拆卸盲孔71,另一端面为平面。如图8所示,安装挤压垫块8为圆柱 型,一端面上开有与橡胶外缘14配合的安装盲孔81,橡胶外缘14表 面为台阶面,安装盲孔81边缘同为台阶面,另一端面为平面。

如图9-10所示,拆卸铰接衬套1时,将第一反力座4装在拆装支 架3一端,螺栓进入条形杆31前端固定端32上的螺孔33和半环41 的螺孔42,将两个半环41分别固定在两个条形杆31上,将拆装支架3 移至扭力梁铰接总成9外侧,两个半环41套于铰接套管2上,利用螺 栓进入螺孔43将两个半环41螺栓连接成整体,使第一反力座4箍紧在 铰接套管2外壁(此时第一反力座4作为锁紧套将铰接套管2固定); 再将第二反力座5装在拆装支架3另一端,螺栓进入条形杆31后端固 定端32上的螺孔33和螺孔53,将第二反力座5分别与两个条形杆31 固定。第一反力座4、第二反力座5分别位于两根条形杆31的两端与 条形杆31形成框型结构。将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和拆卸挤压垫块7置 于两根条形杆31之间,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的后座63抵在第二反力座 5的内端面,限位臂64分别与两根条形杆31配合将直筒型机械压力机 6在径向进行限位,拆卸挤压垫块7位于靠近第一反力座4的一端、拆 卸盲孔71所在的端面为外端面,拆卸盲孔71与铰接衬套1外端超出的 内筒11配合,拆卸挤压垫块7内端面与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的可伸缩 前端61挤压接触。调整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和拆卸挤压垫块7,使套 管2、拆卸挤压垫块7和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对中。转动直筒型机械压 力机6的手柄65,可伸缩前端61驱动拆卸挤压垫块7从套管2外端向 内运动,拆卸挤压垫块7将衬套1从套管中推出。

铰接衬套1上出厂时橡胶外缘14上设有箭头标记,为确保新的铰 接衬套1安装时与原铰接衬套1安装角度一致,在铰接衬套1退出套管 2时根据铰接衬套1上的标记在套管2上做好记号。

如图11所示,安装铰接衬套1时,将第二反力座5装在拆装支架 3一端,开有凹槽51的端面为内端面,螺栓进入条形杆31后端固定端 32上的螺孔33和螺孔53,将第二反力座5分别与两个条形杆31固定。 将第一反力座4装在拆装支架的另一端,螺栓进入螺孔43将两个半环 41螺栓连接成环状整体,螺栓进入条形杆31前端固定端32上的螺孔 33和半环41的螺孔42,将第一反力座4固定在两个条形杆31上,第 二反力座5、第一反力座4分别位于两根条形杆31的前后端与条形杆 31形成框型结构,移至扭力梁铰接总成9内侧,使第二反力座5内端 面的凹槽51与套管2的外端配合(此时第二反力座5作为限位套将铰 接套管2外端部进行限位)。将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安装挤压垫块8、 新的铰接衬套1置于两根条形杆31之间,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的后座 63抵在第一反力座4的内端面,限位臂64分别与两根条形杆31配合 将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在径向进行限位;新的铰接衬套1橡胶外缘14 上箭头标记对准拆卸时套管2上做好的记号,新的铰接衬套1上内筒 11突出的一端与套管2内端对中接触。安装挤压垫块8位于直筒型机 械压力机6和铰接衬套1之间,其中安装挤压垫块8上安装盲孔81所 在的端面为外端面,与铰接衬套1内端的橡胶外缘14配合接触,另一 平面端为内端面,与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的可伸缩前端61挤压接触。 调整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安装挤压垫块8和铰接衬套1,使铰接套管 2、安装挤压垫块8、铰接衬套1和直筒型机械压力机6对中。转动直 筒型机械压力机6的手柄65,可伸缩前端61驱动安装挤压垫块8运动, 安装挤压垫块8将铰接衬套1从内端向外端推入套管2中,由于安装后 铰接衬套1外端的内筒11超出铰接套管2,此时内筒11突出处进入第 二反力座5同轴通孔52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