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

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纯中药药物,具体为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此药物是由下列原料制成,黄芪,当归,枸杞子,丹参,赤芍,醋山甲,牛膝,薏苡仁,酒大黄,川芎,旱莲草,萆薢,茯苓,山茱萸,陈皮。本发明所述的药物针对慢性肾脏病1-2期肾虚瘀阻型的患者,解决了现有慢性肾脏病治疗疗效并不尽如人意,且具有不可预测的副作用,不能作为长疗程的治疗的问题,可有效地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减退,可为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解除病痛,且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027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69167.4

  • 发明设计人 刘光珍;

    申请日2011-09-1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朱源

  • 地址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并州西街1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12: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3-27

    授权

    授权

  • 2012-0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94 申请日:201109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纯中药药物,具体为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

背景技术

由于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对本病的知晓率、干预率、控制率较低,以至于在出现临床症状,肾功能受损或终末期肾病才被发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且预后差,医疗成本高,使慢性肾脏病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在慢性肾脏病病程发展过程中蛋白尿是肾功能损害的主要指标,因此早期筛查蛋白尿,及时干预治疗,能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预后,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肾脏疾病领域的研究重点。迄今为止,西医对慢性肾脏病1-2期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的治疗主要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并结合饮食管理、体重控制等,及对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以期减少蛋白尿,防止或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但其疗效并不尽如人意,且具有不可预测的副作用,不能作为长疗程的治疗,故研究开发对本病安全、切实有效的临床药物成为当前肾病科医生的重要任务。

本发明人经过总结名家和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蛋白尿治疗六法”,分从脾、肺、肾、肝、小肠、邪六方面论治肾脏病,并根据中医久病多瘀,久病多虚及脏腑间生理病理相联理论,对慢性肾脏病(1-2期)中医证候分布与用药规律及相关性因素分析研究,探讨和总结了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择方遣药规律,证实肾虚血瘀贯穿于慢性肾脏病整个病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慢性肾脏病治疗疗效并不尽如人意,且具有不可预测的副作用,不能作为长疗程的治疗的问题,针对慢性肾脏病1-2期肾虚瘀阻型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220-250份,当归110-130份,枸杞子110-130份,丹参150-170份,赤芍110-130份,醋山甲70-85份,牛膝110-130份,薏苡仁230-240份,酒大黄75-80份,川芎115-123份,旱莲草110-125份,萆薢110-130份,茯苓110-130份,山茱萸75-85份,陈皮90-100份。

本发明以黄芪、当归、枸杞子、丹参、赤芍、醋山甲、牛膝、薏苡仁、酒大黄、川芎、旱莲草、萆薢、茯苓、山茱萸、陈皮组方,其中山茱萸补肾益精,黄芪补气固表、利水退肿,共为君药,臣以茯苓、薏苡仁、萆薢、枸杞子渗淡利水,分清化浊,补肾,增强君药益气、利水,补肾之功,佐以醋山甲、当归、丹参、赤芍、川芎、牛膝通利血脉,引血归经,旱莲草凉血止血,补肾益阴,酒大黄导滞降浊。诸药合用扶正而不忘祛邪,清利而不伤阴,补益而不涩滞,共奏益气补肾,导滞降浊,活血利水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黄芪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并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还有降血脂功效。山茱萸具有增加肾有效血流量,改善肾功能,消除蛋白尿作用。旱莲草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力,并具有抗诱变及延缓衰老等作用。丹参具有抗凝、改善机体微循环、减轻血小板聚集、增加肾皮质血流等作用,有助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及病变组织的修复。醋山甲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及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醋山甲与枸杞子、茯苓配伍对急慢性炎症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醋山甲与黄芪、枸杞子配伍对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转化均有升高作用。牛膝具有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及抗凝作用,对血浆复钙时间也显著延长,牛膝多糖有免疫增强作用。酒大黄在多个方面能减轻肾脏的损伤、改善肾脏的代谢、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本发明的中药原料可以制成任何一种适用于临床的剂型,例如散剂、汤剂、合剂、口服溶液剂、颗粒剂、浓缩丸剂、片剂、胶囊剂等。

下面介绍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药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以上十五味,醋山甲、酒大黄、1/3量薏苡仁粉碎成细粉;其余黄芪等十二味和剩余量的薏苡仁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85℃环境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的清膏,与上述细粉混匀,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得胶囊剂。此制备方法制得的胶囊剂,能够充分发挥其药效,临床应用疗效较好,可有效地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减退。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依据益气补肾,导滞降浊,活血利水法的组方,应用于临床可形成慢性肾脏病规范化的中医“同病异治”证候类型标准,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实用有效提供方案,明确西医基础用药与中医药联合应用的适应症,具有因人对症﹑从本治疗﹑整体调节、安全可靠之优势,可为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解除病痛,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减退,提高治疗和生活质量﹑减少病情反复发作所带来的诸如住院治疗急救等费用,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配伍既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又体现了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解决了现有慢性肾脏病治疗疗效并不尽如人意,且具有不可预测的副作用,不能作为长疗程的治疗的问题,可有效地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减退,可为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解除病痛,且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实验: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疗效观察

本实验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和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慢性肾脏病1-2期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其中5例患者退出治疗。

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及降压(除外对蛋白尿有影响的降压药如ACEI、ARB、络活喜等)、降脂等相关对症治疗。禁止使用对蛋白尿有影响的其他药物。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本发明所制得的胶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室提供,符合GMP标准,(95)并卫制剂可字06225):5粒/次,3次/日,口服。

对照组: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及降压(除外对蛋白尿有影响的降压药如ACEI、ARB、络活喜等)、降脂等相关对症治疗。禁止使用对蛋白尿有影响的其他药物。在此基础上加服肾复康胶囊(吉林紫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2020122):5粒/次,3次/日,口服。肾复康胶囊由土茯苓、益母草、槐花、白茅根等组成。具有清热利尿,益肾化浊,主治急慢性肾炎,与试验药物功能主治相似,故做为对照药。

两组疗程均为36周。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

组  别例  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愈显率(%)总有效率(%)治疗组5013(26)8(16)28(56)1(2)21(42)49(98)对照组505(10)6(12)20(40)19(38)11(22)31(62) 

注: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

典型病例:

1.李某某,男,57岁,患有慢性肾脏病,且患有高血压5年,腰脊酸痛偶见,夜尿多,且尿浊,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偶感疲乏,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涩,其慢性肾脏病经诊断确诊为肾虚瘀阻型,去各大医院治疗均无效,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12个月,症状基本消失。

2.史某某,男,70岁,间断双下肢浮肿12个月,腰脊酸痛明显,影响行动和工作,腰部隐隐刺痛,夜尿多,尿浊,一般活动即感疲乏,舌质暗红,舌苔黄腻,便干,经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患者,内服本发明所述的药物9个月后痊愈。

3.盛某某,男,72岁,患有高血压11年,且间断双下肢浮肿11年,腰脊酸痛隐隐,腰部隐隐刺痛,夜尿多,小便泡沫较多,舌质暗红,经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患者,多方寻求治疗均无效,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7个月后,症状消失,基本痊愈。

4.张某某,女,32岁,小腿浮肿两个月,腰脊酸痛偶见,腰部刺痛隐隐,夜尿多,小便泡沫较多,面色黧黑,舌质暗红,舌苔黄腻,经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病2期肾虚瘀阻型的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4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

5.李某某,女,40岁,间断眼睑及双下肢浮肿1年余,腰脊酸痛隐隐,腰部刺痛隐隐,小便泡沫多,偶感疲乏,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涩,经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9个月后痊愈。

6.时某某,女,36岁,间断双下肢浮肿4年,腰脊酸痛隐隐,腰部刺痛较重,夜尿多,尿浊,偶感疲乏,舌质暗红,脉象弦涩,去各大门诊治疗效果甚微,经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9个月后,症状消失,解除了她的痛苦。

7.张某某,男,65岁,有高血压病史7年,尿中多沫半月,腰脊酸痛隐隐,腰部隐隐刺痛,夜尿多,肌肤粗糙干燥,晨起眼睑浮肿,午后足肿,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涩,经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10个月后,症状消失。

8.韩某某,女,35岁,间断双下肢浮肿1年余,腰脊酸痛偶见,腰部隐隐刺痛,夜尿多,尿浊,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涩,便干,经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9个月后痊愈。

9.刘某某,男,22岁,间断双下肢浮肿1年余,按之凹陷,腰脊酸痛偶见,夜尿频多,尿浊,面色黧黑,偶感疲乏,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涩,便干,经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患者,去各大医院均治疗无效,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10个月后症状消失,基本痊愈。

10.郎某某,女,56岁,主诉双下肢浮肿3个月,腰脊酸痛隐隐,腰部刺痛较重,夜尿频多,黏着,面色黧黑,肌肤局限性粗糙干燥,一般活动即感疲乏,舌质暗红,舌苔黄腻,便干,经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10个月后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220-250份,当归110-130份,枸杞子110-130份,丹参150-170份,赤芍110-130份,醋山甲70-85份,牛膝110-130份,薏苡仁230-240份,酒大黄75-80份,川芎115-123份,旱莲草110-125份,萆薢110-130份,茯苓110-130份,山茱萸75-85份,陈皮90-100份。

实施例1:每份为1克

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220克,当归120克,枸杞子110克,丹参160克,赤芍130克,醋山甲70克,牛膝120克,薏苡仁240克,酒大黄75克,川芎120克,旱莲草125克,萆薢110克,茯苓120克,山茱萸85克,陈皮90克。以上十五味,醋山甲、酒大黄、1/3量薏苡仁粉碎成细粉;其余黄芪等十二味和剩余量的薏苡仁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85℃环境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的清膏,与上述细粉混匀,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得胶囊剂。

实施例2:每份为1斤

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235斤,当归130斤,枸杞子120斤,丹参170斤,赤芍110斤,醋山甲78斤,牛膝130斤,薏苡仁230斤,酒大黄78斤,川芎123斤,旱莲草110斤,萆薢120斤,茯苓130斤,山茱萸75斤,陈皮95斤。将上述诸药均按照药典标准及中药炮制规范加工,可制成各种剂型内服,如片剂。

实施例3:每份为1公斤

治疗慢性肾脏病肾虚瘀阻型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250公斤,当归110公斤,枸杞子130公斤,丹参150公斤,赤芍120公斤,醋山甲85公斤,牛膝110公斤,薏苡仁235公斤,酒大黄80公斤,川芎115公斤,旱莲草117公斤,萆薢130公斤,茯苓110公斤,山茱萸80公斤,陈皮100公斤。将上述诸药均按照药典标准及中药炮制规范加工,可制成各种剂型内服,如浓缩丸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