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减少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事件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减少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事件的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是指减少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事件的发生,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芪22.2%~66.8%,丹参11.6%~33.4%,三七2.5%~13.5%,降香14.5%~44.3%。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2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53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102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5-11-25

    授权

    授权

  • 2013-04-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537 申请日:2010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2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53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102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1-12-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药物中的 应用。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球每年大约有加00万人死于 急性心血管事件,其中,半数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D。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近年来,由于监控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存活患者再次发生心 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碎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仍很高。因此,除在急性期应积 极治疗外,还应加强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是指心肌梗死发生后,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大量研究业已证明,抗血小板制剂(阿斯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物及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对心肌梗死后的长期二级预防具有积极而肯定的疗效,并且其疗效不受 患者其他情况(如年龄、性别等)的影响。

大规模药物临床试验结果证实,抗血小板制剂(阿斯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 脂药物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能够使AMI病死率显著下降,但仍有许多存活者因继 发在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致残或致死,并且这些药物或多或少都有 一些不良反应,有的甚至很严重。此外,在西方社会也逐渐意识到使用单一药物进行二级预 防效果可能不如联合用药,从而推出了一些列复方西药制剂,作为心肌梗死二级预防药物。 事实上,祖国医学几千年来就是以方剂治病为主,即使使用单味药,其成分复杂,实际上也 是一个小复方。而且,中药制剂药效缓和,药物之间因配伍而减毒增效,副作用小,适宜作 为二级预防用药长期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药物中的用途,该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优选的配比为黄芪30.8%~57.2%,丹参15.4%~28.6%, 三七3.5%~6.5%,降香20.6%~38.2%;其最佳配比为黄芪44.7%、丹参26.7%、三七6.3%、 降香22.3%;或者为黄芪41.2%、丹参23.8%、三七4.5%、降香30.5%。

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 产可以以kg为单位,或以t(吨)为单位;小规模制剂也可以以g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 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 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基本不变。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药材经过提取或其他方式加 工,制成药物活性成分,随后,以该药物活性成分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 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述药物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得到, 也可以通过共同提取中药原料药材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粉碎、压 榨、研磨、过筛、渗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层析等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 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决定制成不 同的浓度。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地,可以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取经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 水煎煮,滤过,滤液适当浓缩后醇沉,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即丹参三七浸膏; 另取经粉碎的黄芪药材,水煎煮,滤过,滤液适当浓缩后醇沉,上清液适当浓缩后再醇 沉,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即黄芪浸膏;再取降香药材,加水,回流提取,收 集挥发油。将以上两种浸膏及挥发油和辅料混和均匀后,制成制剂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 说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滴丸剂。例如,滴丸剂制法:取上述丹参三七浸膏、黄芪浸 膏及浸膏总重量2~5倍的聚乙二醇-6000,水浴溶化,化匀后,加入降香挥发油,混匀, 按常规制滴丸的方法进行制备,即得;照常规片剂方法可制成片剂;等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药物活性成分0.1-1000mg,其余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 体。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药物活性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可以是组合物总重量的 0.1-99.9%,其余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甘露醇、山 梨醇、山梨酸或钾盐、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 酸、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氮酮、EDTA二钠、EDTA钙钠, 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 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 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 酮、甘油、丙二醇、乙醇、土温60-80、司班-80、蜂蜡、羊毛脂、液体石蜡、十六醇、 没食子酸酯类、琼脂、三乙醇胺、碱性氨基酸、尿素、尿囊素、碳酸钙、碳酸氢钙、表 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植物油:大豆油、中链油、橄榄油、茶油、棕榈油、当归油、沙棘油、莪术油、 川芎油、薏米仁油、红花油、花椒油、大蒜油;磷脂: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氢化蛋 黄卵磷脂、氢化大豆磷脂、人工合成磷脂;聚乙二醇磷脂或其衍生物,选自:聚乙二醇- 脑磷脂或其衍生物、聚乙二醇-胆固醇或其衍生物、聚乙二醇-二-脂肪酸甘油酯或其衍生 物、聚乙二醇-脂肪酸酯或其衍生物、聚乙二醇-脂肪胺或其衍生物、聚乙二醇-脂肪醇或 其衍生物、以及含有脂溶性高分子片段的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油酸或油酸盐,选自: 油酸、油酸钾盐、油酸钠盐;抗氧化剂:维生素E;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维生素 C;控制阳离子浓度的络合剂,选自:EDTA或其它离子络合剂。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以药物制剂的形式存在,可以是任何一种可服用的 药物制剂形式,如: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 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溶液 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霜剂、喷雾剂、滴剂、滴丸或贴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如一日2-3次,一次 1-5片等。

本发明意外的发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血管事件 的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1)再梗死;2)严重心律失常;3)心力衰竭;4)心源性休克; 5)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术)的发生;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也可以减少非心 血管事件的发生,非心血管事件包括:1)脑卒中;2)肺栓塞;3)外周血管事件;4) 肿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也可以减少死亡事件的发生,死亡事件包括:1)冠心病死 亡;2)其它心血管病死亡;3)非心血管病死亡。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也可以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减少发作次 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减轻胸痛、胸闷、气短、 乏力、心悸、自汗、面色少华等症状。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也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躯体活 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等都有所改善。

本发明所述用途主要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脑卒中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肺 栓塞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肿瘤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外周血管事件的发 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再梗死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预 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预防急性 心肌梗死后血运重建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冠心病死亡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 死后其它心血管病死亡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非心血管病死亡的发生;预防急性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症状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症状中胸痛、胸闷、气短、 乏力、心悸、自汗、面色少华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的发生;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生活质量下降的发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的发生。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本发明采用多中心、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 试验方法,对3508例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28天至2年而且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的病 人进行研究,给予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代码为QSYQ)0.5g,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日 3次,采用阿司匹林作为对照药物,治疗1年,观察6个月。结果显示QSYQ对急性心肌 梗死患者发生非致死性再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心血管性死亡的影响与阿司匹林无统 计学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死亡终点事件发生率、心绞痛轻重程度记分、 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情况、中医症状、胸痛、心悸自汗、面色少华、 生活质量(采用西雅图量表)等方面的改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 本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近。

第一部分临床设计摘要

一、研究目的

QSYQ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试 验。采用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在全国东、西、南、北、中5个区域的16 个临床试验分中心(三级甲等医院)、84家医院同时进行。

临床研究的主要目的要是评价QSYQ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其次 是QSYQ对其它临床事件发生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病例纳入标准

1.病例入选标准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28天后,至2年内的患者;

◆符合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

◆年龄≤75岁;

◆签署知情同意书。

2.病例排除标准

◆心脏介入治疗及CABG术后。

◆心功能IV级(NYHA分级法)。

◆合并未控制的III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房颤、房扑、阵发性室速等)。

◆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恶性肿瘤者。

◆合并活动期消化性溃疡及其它出血性疾病者。

◆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

◆过敏体质者。

◆近三个月内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其它临床试验者。

三、干预措施

◆试验组:QSYQ+阿司匹林模拟剂

服药方法:QSYQ0.5g(1袋),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日3次;同时服用肠溶阿司 匹林模拟剂100mg(4片),每日1次。

◆对照组:阿司匹林+QSYQ模拟剂

服药方法:肠溶阿司匹林100mg(4片),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日1次;同时服用 QSYQ模拟剂0.5g(1袋),每日3次。

◆疗程及随访时点:研究时间为18个月,前12个月为治疗期,后6个月为随访 期。

四、结局指标

1.主要指标:复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梗死和脑卒中。

2.次要指标为:

◆心血管事件: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及 冠脉搭桥术)。

◆非心血管事件:肺栓塞;外周血管事件;肿瘤。

◆心绞痛及中医症状记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包含19个问题,分为5个方面:躯体活动受限 程度(physical limitation,PL)、心绞痛稳定状态(angina stability,AS)、心 绞痛发作情况(angina frequency,AF)、治疗满意程度(treatment satisfaction, TS)和疾病认识程度(disease perception,DP)。在医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后, 由患者独立完成。

◆安全性指标:自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入选试验开始至治疗结束之间,发生的 任何不良医疗事件,无论与试验药物是否有因果关系,均判定为不良事件

五、统计分析人群

1.全分析(full analysis set,FAS)人群

尽可能按意向性治疗原则的理想的病例集,由所有随机化的受试者中排除了最少和 不合理的病例而得到。

2.符合方案(Per-Protocol,PP)人群

又称有效病例、有效样本、可评价病例样本。由充分依从于实验方案以保证这些数 据会按所基于的科学模型而表现治疗效果的病例子集所产生的数据集。

3.安全性(Safety Set,SS)人群

所有随机化后至少接受一次治疗的受试者,构成本研究的安全性人群。

统计分析人群的划分在盲态审核会上有临床研究者、数据管理方和统计分析方共同 确定。

六、统计分析方法

定量指标的描述将计算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类指标的描述 用各类的例数及百分数。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 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特别说明的除外)

采用Kaplan-Meier分别估计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的生存率,计算相应的 25%、50%和75%分位数的起效时间,并给出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发生终点事件风险比例进行检验, 并计算其95%可信区间。

七、英文缩写

AE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FAS    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

SS     安全集(Safety Set)

PP     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PP)

LOCF   末次访视向前结转(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

PP     符合方案(Per Protocol)

Mean   均数

SD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Median 中位数

Min    最小值

Max    最大值

CI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HR     相对风险(Hazard Ratio)

第二部分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508例合格病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748例和1760

3505例进入FAS人群,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746例和1759例;

2956例进入PP人群,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56例和1500例;

3507例进入SS人群,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747例和1760例。

一、基线特征

1.基本信息

入组前两组患者年龄、婚姻状况、民族、职业、体重及BMI指数、病程及梗死部位 两种基本均衡。其中性别和梗死部位组间略有差异(表1-1)。

表1-1患者基本信息比较(FAS)

*P<0.05

2.相关危险因素

入组前两组患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MI家族史、脑卒中、胃炎等相关危 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烟和饮酒因素试验组均略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2。

表1-2相关危险因素基线比较

*P<0.05

3.药物治疗史

入组前,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ACEI、调脂药等治 疗组间基本均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3。

表1-3入组前受试者服用情况

以上数据显示:多种因素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均衡性好,也提 示随机化得到正确实施。

二、主要指标的生存分析结果

1.主要结局指标(复合终点)生存分析

FAS人群,两组K-M生存率分析结果见表2-1,组间比较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53;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HR值和95%可信区间为0.98(0.69, 1.38)。(图1)

以PP人群进行分析,组间比较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652; 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HR值和95%可信区间为0.97(0.68,1.38)。(图2)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组间无明显差异,QSYQ 和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效果相当。

表2-1两组不同时间的主要终点事件生存率(FAS)

1.1心血管死亡数据的生存分析

以FAS人群,两组K-M生存率分析结果见表2-2,组间比较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61;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HR值和95%可信区间为1.05(0.64, 1.74)。(图3)

以PP人群进行分析,组间比较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9017; 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HR值和95%可信区间为1.03(0.61,1.75)。(图4)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组间无明显差异,QSYQ 和阿司匹林对预防心肌梗死后心血管死亡的效果相当。

表2-2两组不同时间的心血管原因导致死亡终点事件生存率(FAS)

1.2非致死性再梗死数据的生存分析

以FAS人群,组间比较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3;试验 组相对于对照组的HR值和95%可信区间为1.03(0.60,1.77)。(图5)

以PP人群进行分析,组间比较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9012; 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HR值和95%可信区间为1.04(0.591,1.80)。(图6)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组间无明显差异,QSYQ 和阿司匹林对预防心肌梗死后再梗死的效果相当。

1.3非致死性脑卒中数据的生存分析

以FAS人群,组间比较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6;试验 组相对于对照组的HR值和95%可信区间为0.70(0.33,1.51)。(图7)

以PP人群进行分析,组间比较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090; 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HR值和95%可信区间为0.64(0.26,1.53)。(图8)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组间无明显差异,QSYQ 和阿司匹林对预防心肌梗死后中风的效果相当。

三、次要指标数据分析

(一)心绞痛积分

FAS分析和PP分析均显示:各访视时点心绞痛总分变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详见表3-1和表3-2。

表3-1.各访视时点心绞痛总分

表3-2.各访视时点心绞痛记分总分变化比较分析

(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结果分析

1.SAQ维度1——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分析

FAS分析和PP分析均显示:西雅图量表维度1各访视时点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详见表3-3和表3-4。

表3-3西雅图量表维度1各访视时点评分

表3-4西雅图量表维度1各访视时点评分分析

2.SAQ维度2——心绞痛稳定状态数据分析

FAS和PP分析均显示:西雅图量表维度2各访视时点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3-5和表3-6。

表3-5西雅图量表维度2各访视时点评分

表3-6西雅图量表维度2各访视时点评分分析

3.SAQ维度3——.心绞痛发作情况数据分析

FAS分析和PP分析均显示:西雅图量表维度3各访视时点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详见表3-7和表3-8。

表3-7西雅图量表维度3各访视时点评分

表3-8西雅图量表维度3各访视时点评分分析

4.SAQ维度4——治疗满意程度数据分析

FAS分析和PP分析均显示:西雅图量表维度4各访视时点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详见表3-9和表3-10。

表3-9西雅图量表维度4各访视时点评分

表3-10西雅图量表维度4各访视时点评分分析

5.SAQ维度5——疾病认识程度数据分析

FAS分析和PP分析均显示:西雅图量表维度5各访视时点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详见表3-11和表3-12。

表3-11.西雅图量表维度5各访视时点评分

表3-12.西雅图量表维度5各访视时点评分分析

三、不良事件分析

试验组和对照组服药时间为10.65±3.19个月和10.79±3.14个月,分别发生不良 事件403例(857例次)和421例(938例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05%和23.92%(表 3-1)。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不良事件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皮疹和头晕/ 头痛等症状,且QSYQ组少于和阿司匹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2)。

表3-1不良事件总结表(SS)

表3-2药物相关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SS)

例数为以发生不良事件的病例人数为单位进行统计;例次以发生不良事件的次数为单位进行统计

附图说明

图1两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FAS)

图2两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PP)

图3两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FAS)

图4两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PP)

图5两组再梗死事件-发生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FAS)

图6两组再梗死事件-发生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PP)

图7两组脑卒中事件-发生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FAS)

图8两组脑卒中事件-发生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PP)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药物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 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取黄芪86.5g、丹参21.3g、三七3.5g、降香20.6g、辅料聚乙二醇-6000 30g。将经粉 碎的丹参、三七,水煎煮2次,每次加7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 液浓缩至900ml,加入95%乙醇,使醇浓度达到70%,静置12~24小时,滤过,回收乙 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8(50~60℃)的浸膏;将经粉碎的黄芪,加水煎煮2次, 每次加6倍量水,依次提取2小时、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1500ml左右时,加95% 乙醇使醇浓度为6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00ml左右时, 加95%乙醇使醇浓度为8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 为1.32~1.38(50~60℃)的浸膏;取降香,加5倍量水,回流提取5小时,收集挥发油; 取上述丹参三七浸膏、黄芪浸膏,加入降香挥发油,混匀。取上述的丹参三七浸膏、黄 芪浸膏及聚乙二醇-6000,水浴溶化,化匀后,加入降香挥发油,混匀,移至滴丸机中, 制成1000粒滴丸。

实施例二

取黄芪40.6g、丹参44.8g、三七11.2g、降香38.6g,辅料聚乙二醇-6000 30g,按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方法制成1000粒滴丸。

实施例三

取黄芪77.3g、丹参22.8g、三七4.8g、降香30.5g、辅料聚乙二醇-6000 28g,按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方法制成1000粒滴丸。

实施例四

取黄芪42.3g、丹参39.2g、三七8.2g、降香46.8g、辅料聚乙二醇-6000 25g,按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方法制成1000粒滴丸。

实施例五

取黄芪36.5g、丹参32.4g、三七6.2g、降香41.7g、辅料聚乙二醇-6000 22g,按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方法制成1000粒滴丸。

实施例六

取黄芪65.2g、丹参38.9g、三七9.3g、降香32.5g、辅料聚乙二醇-6000 40g,按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方法制成1000粒滴丸。

实施例七

取黄芪56.2g、丹参32.5g、三七6.2g、降香41.6g、辅料聚乙二醇-6000 22g,按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方法制成1000粒滴丸。

实施例八

取黄芪86.5g、丹参21.3g、三七3.5g、降香20.6g,按实施例一的制备工艺制成浸 膏,取清膏、蔗糖和糊精按1∶3∶1的比例,按照常规方法制成颗粒,按照常规方法灌 制胶囊。

实施例九

取黄芪65.6g、丹参25.8g、三七9.5g、降香46.4g,按实施例一的制备工艺制成浸 膏,取清膏、蔗糖和糊精按重量比1∶3∶1的比例,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剂200片。

实施例十

取黄芪35.5g、丹参50.8g、三七16.3g、降香52.3g,按实施例一的制备工艺制成 浸膏,取清膏、蔗糖和糊精按1∶3∶1的比例,按照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125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