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为表上发条的装置,尤其是为手动上发条的表上发条的装置

用于为表上发条的装置,尤其是为手动上发条的表上发条的装置

摘要

一种用于为表上发条的装置,尤其是为手动上发条的表上发条的装置,包括容纳结构(2),其容纳马达(3)、传动装置(4)以及马达控制器(5)。传动装置(4)将设有电源装置的马达的转动传送到可与所要上发条的表的表冠关联的联接件(6)。通过控制器(5)控制转动。该装置包括用于稳定地容纳所要上发条的表(9)的座(14),该座形成在容纳结构的表面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292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MCM米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22417.4

  • 发明设计人 A·莫罗尼;M·莫罗尼;F·塞络罗;

    申请日2011-01-11

  • 分类号G04B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兰英;李丹丹

  • 地址 意大利帕拉比亚戈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56: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7-22

    授权

    授权

  • 2015-07-0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4B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11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2-1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4B3/00 申请日:20110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7-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为机械表、尤其是手动上发条的机械表、腕表和怀表上发条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术语“手动上发条的表”是指其中通过转动称为表冠的构件来上发条的类型的表,表冠通常在表壳外侧侧向突出。表冠连接到表内的上发条机构,该机构包括弹簧,如果充分上发条,该机构释放足以使表针移动的能量并因此使表运行。

为了给包括弹簧的这种机构上发条,必须绕表冠的轴线转动表冠。

可由使用者手动转动表冠,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必须由电子装置控制的上发条或通过使用者手动获得的更快的上发条。

在背景技术中已知用于为手动上发条的表上发条的几种装置。

已知使用设有电源、马达和设计成向表冠传递由马达施加的转动的系统的电动或电子装置。适于将表冠一体地连接到使其转动的轴线的构件称为“心轴”并在已知装置中通过弹簧致动。

例如,US6,439,761揭示一种电子上发条装置,其具有用于使表冠相对于装置的心轴正确布置的双轴调整装置。此外,这种装置包括用于调整施加到表冠的周期、间隔以及转速的界面。电子传感器在探测到表已完全上发条时使上发条中断。

但是,这种装置结构复杂且难以使用,因为其强制操作者在实现表冠与心轴的同轴对准之前进行多次移动和尝试。此外,必须根据所要上发条的表调整该装置,因此需要非常长的准备时间。具体来说,该特性使得使用该装置专用于偶尔为表上发条非常不方便。

此外,用于获取表的正确定位的装置的存在显著增加该装置的体积和重 量。

US 5,988,871中揭示了用于为手动上发条的表上发条的另一已知装置,其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表冠上心轴的机构,其设有连接到弹簧和可延伸臂的按钮。该心轴由两个卡爪构成并连接到可延伸臂的端部。通过按压按钮,可使臂缩回并打开心轴。一旦表已定位,就松开按钮,且臂通过弹簧缩回到初始位置,而心轴关闭在表冠上。该装置具有机械摩擦系统,手动调节该机械摩擦系统以避免机械表的弹簧的过量负载,并因此避免表内机构的断裂。

该装置具有关于表冠轴线相对于装置的机构的定位的问题。具体来说,心轴轴线相对于表冠轴线的对准起初是完全偶然的。只有两轴线的正确对准才致使表的精确且有效的上发条,且这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的技术。

此外,由于不同品牌的手动上发条的表具有不同的体积以及不同数量的圈数和上发条扭矩,所以设置调节器以允许使用者使该装置与他想要上发条的表适配。但是,这是不精确的且甚至是有风险的,因为表的内部机构非常精密且必须施加正确的扭矩和适当的速度来转动表冠,从而避免对机构和包括在表内的弹簧的损坏。

此外,在已知装置中,作为用于在该装置与表冠之间匹配的构件的弹簧加载心轴的使用使其必须沿表冠枢转轴线移动该表。这使得需要对表支承件进行后续调整,从而避免表本身的内部磨损和摩擦或表冠不合要求地从上发条位置过渡到改变日期或改变时间位置。

此外,为了使用弹簧加载心轴,表冠轴线和心轴轴线必须同轴;否则产生会损坏表的显著周期性扭矩。

此外,在心轴的部分或过量插入的情况下,使用弹簧加载心轴可能会损坏表冠和表壳。

已知装置的另一缺点在于它们具有布置在表的表面的侧面上的大体积外部块体,其中组装有适于构成上发条机构的所有构件。

例如,在US5,988,871中,电源电池放置在衬垫内,围绕衬垫缠绕有所要上发条的表的扎带(strap),而整个表的上发条机构仍然在表本身的表面的侧面,且因此相关的体积也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通过消除所引用背景技术的缺点来解决上述问题。

在该目标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小的重量和体积的用于为手动上发条的表上发条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缩短进行上发条之前装置的准备时间的为表上发条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为表上发条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损坏表冠和所要上发条的表内部机构的风险的为表上发条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为表上发条的装置,该装置能够精确、有效地上发条且不损坏甚至具有不同体积和型号的手动上发条的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为表上发条的装置,尤其是为手动上发条的表上发条的装置,该装置高度可靠、相对易于提供且具有有竞争力的成本。

该目标和此后将变得更加明显的这些及其它目的通过一种用于为表上发条的装置,尤其是为手动上发条的表上发条的装置来实现,其包括容纳结构,容纳结构用于容纳马达、传动装置和马达控制器,传动装置适于将马达连接到可与所要上发条的表的表冠关联的联接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稳定地容纳所要上发条的表的座,座形成在容纳结构的表面上。

附图说明

从根据附图中借助于非限制性实例示出的本发明的用于为表上发条的装置的较佳但非排它性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为表上发条期间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没有容纳结构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绘制表的完整上发条循环期间由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马达吸收的扭矩和电流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根据本发明为表上发条的装置,尤其是为手动上发条的表上发条的装置总体由附图标记1标示,包括容纳结构2,在容纳结构2内容纳有电动机3、传动装置4和电子控制器5。

传动装置4将马达3连接到突出容纳结构2外部的联接件6。

联接件6是装置1的可通过形状联接件、或摩擦联接件、或有齿联接件或适于抓持表冠的外侧壁并允许其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类似联接件连接到所要上发条的表9的表冠8并与该表冠8接触的构件。

联接件6能够以固定或可互换方式与传动装置4匹配。第二种情况使得其能够选择用于每个所要上发条的表9的表冠8的最适合联接件。

有利的是,联接件6可包括所要上发条的表9的表冠8的周界的至少一部分的精确压纹。较佳地,联接件6的压纹完全复制表冠8的周界。

通常,控制器5可构造成致动适于促进表冠8与联接件6匹配的顺时针或逆时针预转动。

作为替代方式,联接件6可具有与表冠8的周界不同的几何形状;但是其必须总是能够与表冠8相互作用以使其转动。例如,可设置通过夹持其突出表面而与表冠8匹配的联接件6而不包括其有齿部分。

联接件6可由弹性或柔软的材料制成以便于表冠8与联接件6互锁,确保适当的相互摩擦。

由马达3施加的功率通过传动装置4传送到联接件6以产生联接件6绕其自身轴线11的转动12。

联接件6的转动12由控制器5通过调节马达3的转速、扭矩和转动次数来控制。

控制器5设计成用于上发条机构的电子控制。更精确地说,控制器构造成测量由马达3吸收的电流和相应变量,并通过例如脉冲宽度调制器(PWM)调节由马达3供给的电流。

通过将联接件6连接到表9的表冠8,将联接件6的转动12传递到所要上发条的表的表冠8,产生为表9上发条所需的表冠8的转动运动19。

传动装置4包括介于马达3与联接件6之间的所有构件,即用于将马达3 的转动传递到联接件6的所有构件。

传动装置4较佳地为连接在马达3的轴与联接件6之间的带,但其替代地可包括链条、滑轮或齿轮。

马达3与诸如电池或太阳能电池之类的电源装置15关联。电源装置15可容纳在容纳结构2内或可放置在容纳结构2外并通过配线或/感应联接件连接到容纳在结构2内的马达3。

装置1包括用于稳定地容纳所要上发条的表9的表壳的座14。座14形成在容纳结构2的表面上。

该座14具有适于使固定在座14内的所要上发条的表的表冠8的转动轴线13与联接件6的转动轴线11对准的形状。

因此,表冠8的转动轴线13与联接件6的转动轴线11对准的事实是由于座14的适当形状使其能够避免使用外部对中装置,因此减小装置1的总体积。

该座14可在容纳结构2的上表面上直接形成或得到,或者其可形成在可与容纳结构2的表面关联的支承件17上。

支承件17可根据表9的表壳的形状和/或大小由操作者移除和互换,并可有利地设有引导平移装置,引导平移装置允许支承件17在容纳结构2的表面上的引导滑动和定位。这种引导平移装置可以例如是弹簧、引导件和/或球形止挡件。

较佳的是,座14包括具有所要上发条的表9的背部轮廓的凹陷18,如图1所示。

表壳与凹陷17之间的形状匹配允许表9在装置1的座14内的稳定和精确对中,这可简单地通过将表放置在装置1的座内来获得。该特征使得装置1尤其方便且快速地使用,并使任何使用者可采用它。

如果座14形成在可动支承件17上,则使用者首先进行支承件17相对于容纳结构2的简单移动,然后将表9放置在形成在支承件17内的座14内,且最后进行支承件17朝向联接件6直线平移直到其停止为止。

座14和联接件6可由弹性或柔软的材料制成以便于部件的互锁。

有利的是,用于为表上发条的装置1可包括用于探测装置1内座14的位置的装置。例如,所述探测装置可以是光学位置传感器或能够测量座14到设 置在装置1上的参照系的距离的其它类型的传感器。这样,能够得知容纳在座14内的表9到装置1的联接件6的距离。

座14可选配地包括存储介质,其包含关于装置1通过联接件6施加到表9的表冠8的转动的信息。存储介质可以是光学类型(例如条形码或可光学识别的一系列符号),或磁存储器,或发射应答器,或接触型存储器(智能卡等)。

然后装置1在适当读取装置的辅助下读取所述信息。

如果与座14关联的存储介质是发射应答器,则装置1的读取装置适于向发射应答器发送询问信号,发射应答器构造成向读取装置发送应答信号,从而进行充分的上发条,读取装置包含与所要施加到可固定在座14内的表型号的转动相关的信息。该信息可涉及为容纳在座14内的具体表上发条而不损坏其内部机构所必须的转动的强度、周期和次数。

用于为表上发条的装置1可包括用于在达到上发条终止锁定之前停止对表上发条的装置,该终止锁定对应于表9内弹簧的物理缠绕极限。

具体来说,由联接件6施加到表冠8的转动在达到充分上发条值时停止。更精确地说,装置1的控制器5包括用于识别所述值的程序,所述值通过适当算法估算在完整上发条循环期间马达3吸收的电流的二阶导数的最大值来获得。

详细来说,参照图4,其可看出包括在由附图标记51和52标示的每分钟转速之间的第一部分50a内,吸收电流线性增加;因此一阶导数恒定而二阶导数为零。

在包括在附图标记52和53标示的每分钟转速之间的第二部分50b内,吸收的电流以非线性方式增加,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大于零。

在包括在由附图标记53和54标示的每分钟转速之间的第三部分50c内,吸收的电流继续以非线性方式增加,但在由附图标记53标示的每分钟转速处呈现凹性变化;因此,一阶导数继续大于零,而二阶导数变成小于零。

因此,点53是吸收电流的二阶导数的最大值,且是在达到54处马达3的上发条终止锁定之前马达3将要停止的充分上发条的值。

实际上,当超过每分钟转速限值54时,进入由第四部分50d标示的区域,在该区域,马达3在锁定的同时继续吸收恒定量的电流。

在围绕座14的部分内可通过由柔软和柔性材料制成的覆盖件25或垫子覆盖容纳结构2;在该覆盖件周围能够缠绕所要上发条的表9的扎带。

此外,容纳结构2可设有开口26,该开口设计成例如达到电池隔室或进行诸如控制器5和马达3的内部构件的任何维护或更换。

此外,用于控制装置1的控制开关20或界面可设置在容纳结构2的外壁上并可连接到控制器5。

用于为机械表上发条的装置1可容纳在适于安全地容纳它并构造成便于运输的容器内。所述容器例如是可放置在用于展示目的的商业区域内的盒子或陈设附件。装置1的小尺寸使得表的面突出,同时保持表永久被上发条。

实践中,已经发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完全实现所想要的目标和目的,因为其允许表稳定地容纳而不增加装置的体积。

具体来说,表冠的转动运动轴线与联接件的转动轴线对准的事实是由于座的适当形状使其能够避免使用外部对中装置的问题,外部对中装置增加装置的总体体积。

座遵从表壳的形状的事实使其能够通过操作者的单次移动获得表的稳定且理想的对中。

此外,其上形成座的支承件可与容纳结构关联的事实使所述支承件可互换,且使其能够选择最适合所要上发条的具体表的支承件,并因此选择座。

此外,联接件由柔性且柔软材料制成的事实使其能够避免对表冠的磨损和损坏。

此外,用于在达到表内弹簧的物理缠绕极限之前停止对表上发条的装置的存在和用于识别表的充分上发条值的程序的存在使其能够避免表弹簧上的过量负载,过量负载会造成其受力和损坏。

因此设想的该装置可有多种修改和变型,所有这些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所有的细节还可用其它技术上的等同元素来替换。

实际上,所用的材料以及尺寸可根据要求和现有技术状态而为任意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