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的中药胶囊

一种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的中药胶囊

摘要

本申请是一种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的中药胶囊。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药材制成的胶囊剂:熟地黄10~30份,当归10~30份,白芍10~30份,黄芪10~30份,乳香10~30份,没药10~30份,独活10~30份,桑寄生10~30份,肉桂5~15份,党参10~30份,延胡索10~30份,五灵脂10~30份,鹿衔草10~30份,老鹳草10~30份,威灵仙10~30份。药物组成中,熟地为君,当归白芍、为臣,其余诸味共为佐药。本中药胶囊在制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或慢性腰腿痛治疗药物中的应用;疗效较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911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孙玉宝;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88751.X

  • 发明设计人 孙化斌;孙玉宝;

    申请日2010-09-21

  • 分类号A61K36/804(20060101);A61P19/08(20060101);A61P29/00(20060101);A61K35/24(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12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蔡绍强

  •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世纪路3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9: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7-25

    授权

    授权

  • 2011-08-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04 申请日:201009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的中药胶囊。

背景技术

人体的腰椎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中医学界认为腰间盘突出属“腰腿痛,痹症”范畴。

临床症状为:

1、腰背部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

3、感觉及麻木异常;

4、严重者甚至肌肉瘫痪;失去运动能力。

现有技术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制剂甚多,但复发率高成为困扰患者的主要问题。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它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退行性改变或衰竭。在骨关节边缘上增长的骨质,又称骨刺或骨赘,是骨质老化后的一种生理退变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中年以后,人体将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骨质增生不是一种病变,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性代偿机制。但因增生向骨质压迫周围组织,导致无菌性炎症出现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成为病理性骨质增生称为骨质增生症。

现有技术中,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药物制剂甚多,但见效慢,疗效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研制一种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的中药胶囊,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药材制成:

熟地黄10~30份,当归10~30份,白芍10~30份,黄芪10~30份,乳香10~30份,没药10~30份,独活10~30份,桑寄生10~30份,肉桂5~15份,党参10~30份,延胡索10~30份,五灵脂10~30份,鹿衔草10~30份,老鹳草10~30份,威灵仙10~30份。

上述的中药胶囊,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药材制成:

熟地黄10~25份,当归10~20份,白芍10~20份,黄芪10~2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独活10~20份,桑寄生10~20份,肉桂5~10份,党参10~20份,延胡索10~20份,五灵脂10~20份,鹿衔草10~20份,老鹳草10~20份,威灵仙10~20份。

上述的中药胶囊,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药材制成:

熟地黄15~20份,当归20~30份,白芍20~30份,黄芪20~30份,乳香20~30份,没药20~30份,独活20~30份,桑寄生20~30份,肉桂10~15份,党参20~30份,延胡索20~30份,五灵脂20~30份,鹿衔草20~30份,老鹳草20~30g份,,威灵仙20~30份。

上述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各药材按规定净制、炮制后:

(1)按配量称取各药材,分别粉碎至粒径150~180μm细粉,备用;

(2)配量的各药材细粉,混合,搅匀,过120目筛,备用;

(3)将混匀后的药材细粉60℃烘干1小时,备用;

(4)将烘干的药材细粉,用紫外线照射灭菌2小时,备用;

(5)将灭菌后的药材细粉,按规定装入胶囊;按药典胶囊剂项下规定检验合格,即得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的中药胶囊成品。

上述的中药胶囊的应用,其特征是在制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或慢性腰腿痛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技术方案的优点:

纯中药制剂,功能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疗效明显、起效迅速而持久;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用药方便;药材价廉、易得,老百姓用得起,适合国情。

疗效分析

中医认为治病先祛邪,扶正固本,恢复正气,以正祛邪,增强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腰痛”范畴。腰痛一证,最早见于《内经》。腰为肾之府,所以历代医家均认为肾虚是腰痛的重要因素。

历代中医文献对此均有记载,例如,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腰痛》说:“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腰痛”的病因病机如下:

(1)感受外邪:风寒湿热均引起腰痛,以寒湿最为常见。由于久卧冷湿之地,或涉水冒雨,身劳汗出,衣者冷湿,感受寒湿之邪,致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发生腰痛。

(2)劳累外伤:过度劳累,跌扑挫伤,损伤腰肌、脊柱、经脉,均可使气血运行不畅,发生腰痛。《景岳全书·腰痛》说:“跌仆伤而腰痛者,此伤在筋骨而血脉凝滞也。”

(3)肾精亏损:素体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或年老精血亏衰,或房劳过度等,致肾脏精血亏损,无以濡养经脉而发生腰痛。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风寒湿热及外伤为外因,肾虚为内因,常伴有血瘀。肾虚是本,外邪、外伤、劳累为标。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辨为肾虚、血瘀。主要症状:腰痛如刺或如折,痛有定处,或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遇冷、阴雨天加重,舌暗淡,或有瘀斑,脉沉迟。瘀血阻滞经脉,以致气血不能通畅,故腰痛如刺,痛有定处。寒湿之邪,侵袭腰部,阻塞经络,遇冷、阴雨天,寒湿更甚,故疼痛加重。舌暗淡,或有瘀斑,脉沉迟,为肾虚血瘀之征象。治宜: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

骨质增生为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常见病。西医称为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又称骨关节炎、骨关节病、退化性关节炎或肥大性骨关节炎。本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痹症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乘虚袭入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引发本病。痹症的发生,一般多以素体阳气阴精不足,为内因,风寒湿邪为外因。腰膝为肾之府,故本病多侵于腰膝。主要症状:腰膝刺痛,痛有定处,痛处发凉,伸曲受限,怕冷,遇冷、阴雨天加重,舌暗淡,或有瘀斑,脉沉迟。瘀血阻滞经脉,以致气血不能通畅,故腰膝刺痛,痛有定处。寒湿之邪,侵袭腰膝,阻塞经络,遇冷、阴雨天,寒湿更甚,故疼痛加重。舌暗淡,或有瘀斑,脉沉迟,为肾虚血瘀之征象。

本发明技术方案药物组成中,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为君药。当归味辛甘,微苦,性温,和血补血,又能活血通瘀。白芍味酸苦性微寒,补阴养血柔肝,荣筋缓急止痛。二药助熟地黄加强滋补肝肾之功。共为臣药。党参性味甘平补气健脾,黄芪味甘,性微温,益气生血,“气为血之母”,与当归相配,共奏补气生血之功。延胡索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前人谓其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五灵脂苦泄温通,专入肝经血分,善于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瘀滞疼痛之要药;乳香味辛苦,性微温,行血活血,伸筋舒络。没药味辛苦,性平,散瘀血、通结滞、消肿定痛。四药助当归活血化瘀之功。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入膀胱、肾经。本品升中有降,能祛风胜湿,宣痹止痛。桑寄生味苦、性平,入肝、肾经。本品得桑之余气而生,质厚而柔,不寒不热,为补肾补血之要剂。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补肝肾、强筋骨而增强抗病能力。鹿衔草味苦能燥,味甘能补,既能祛风湿,又能入肝肾而强筋骨;老鹳草辛能行散,苦而能燥,性善疏通,有较好的祛风湿,通经络作用;寻骨风辛散苦燥,能祛风湿,通络止痛,治风湿痹痛;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络而止痛,为治风湿痹痛要药。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入肝、肾、脾经。功能温中补阳、散寒止痛。共为使佐。诸药共奏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之功。

临床试用中,在《宝华中医医院》曾以《孙氏活血化瘀胶囊》名称进行临床验证,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相关药物,口服本中药制剂,每日三次,用量一次相当于药材原粉4.5g,每日相当于药材原粉13.5g;一个月为一疗程;疗效:一般服用本发明制剂1~2个疗程即可显效;3~4个疗程即可临床痊愈。

疗效判定标准为:

临床治愈:自觉症状体征消失,专科检查结果连续3次在正常值范围内,并能巩固;

显效:自觉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专科检查结果明显好转,基本正常或接近正常:

有效:自觉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专科检查结果有所好转: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专科检查数值基本无改善。

在医院进行临床考察期间,有效率100%;显效率95%;临床治愈率大于90%。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的意义。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

1,赵某某,女,67岁,2007年4月18日初诊,患者自述2006年10月受凉后自觉右膝胀痛不适,未在意。2007年3月疼痛加重,自服止痛药,疼痛缓解,但仍反复发作,遂前往当地中心医院拍片示:右膝关节骨质增生。理疗一个月,并服用止痛药物,效果不佳。今日疼痛加重遂来我院就诊,现患者右膝疼痛,乏力感,于劳累受凉后疼痛加重,跛行,下蹲及长距离行走均受影响,纳食可,夜寐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沉细。专科检查:右膝关节轻度肿胀,右膝内侧局部压痛(+),浮髌试验(一),回旋研磨试验(一),侧方挤压试验(+),过伸试验(+)。诊断为: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予中药胶囊,每粒0.45g,每次4.5g,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服用1个月,并要求病人尽量卧床休息,少走动。2007年5月19日复诊,患者诉右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右膝关节外旋、屈曲较前明显好转,无其他不适。继续服用一个月。2007年6月18日复诊,患者诉右膝关节疼痛已消失,下蹲自如。继续服用2个月。2007年8月11日复诊,患者诉右膝关节无疼痛,活动自如,右膝关节外旋、屈曲功能已达正常,停药,嘱避免劳累,注意膝关节保暖。半年后随访患者诉已痊愈,未复发。

2,杨某某,男,52岁,2007年3月1日初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未在意。去年6月左膝疼痛加重,院外未做系统治疗。2月前左膝突觉疼痛,负重行走时疼痛明显。于当地医院拍片示:左膝关节骨质增生。经治疗,治果不佳,遂来我院诊治。现患者左膝疼痛,下蹲困难,长距离行走受限,左膝受凉后疼痛加重,得温痛减,纳食可,夜寐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沉弦。专科检查:左膝关节肿胀,双膝眼饱满,左膝内侧局部压痛(+),浮髌试验(一),回旋研磨试验(+),侧方挤压试验(+),过伸试验(+),下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诊断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予中药胶囊,每粒0.45g,每次4.5g,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服用1个月,并要求病人尽量卧床休息,少走动。2007年4月1日二诊,患者自述疼痛减轻,下蹲仍受限。继服中药胶囊1个月。2007年5月2日三诊,患者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平地行走不痛,上下楼梯仍感疼痛,下蹲尚可。继服中药胶囊2个月,2007年7月5日复诊,患者诉左膝关节疼痛已消失,下蹲自如。停药。半年后随访患者自诉已痊愈,未复发。

3,王某某,男,70岁,2006年8月7日初诊,患者于2年前出现腰部疼痛,不能弯腰、后仰,睡觉不能平卧,经常服用消炎止痛药暂时缓解,经针灸、推拿等治疗效不显著。现疼痛加重来我院诊治,嘱其拍片检查,拍片示:腰椎退行性变。现患者,腰部疼痛,不能转侧,不能平卧,咳嗽、深呼吸均加重疼痛,纳食可,夜寐因疼痛欠佳,二便调。专科检查:腰3、4、5左侧椎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30°/右50°)。诊断为:腰椎退行性变。给予中药胶囊,每粒0.45g,每次4.5g,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服用1个月,并要求病人尽量卧床休息,少走动。2006年9月7日二诊,患者述疼痛减轻,站立时间长仍疼痛,继服中药胶囊1个月。2006年10月8日三诊,患者疼痛已消失,活动自如。嘱其继服中药胶囊3个月,巩固疗效,可停药。半年后随访患者未见复发。

4、刘某某,女,30岁,2007年5月3日初诊,腰痛10天,加重伴左下肢疼痛5天。10天前抬桌子时扭伤腰部,当即疼痛,经休息、推拿后缓解,5天前腰痛突然加重,并伴左下肢疼痛,从臀部痛至左外踝,不能转侧,纳食可,因疼痛夜寐差,二便调。专科检查:腰4、5、骶1左侧椎旁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左20°/右60°),仰卧挺腹试验(+)。CT示:L4/5、L5/S1椎间盘突出。诊断为: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给予中药胶囊,每粒0.45g,每次4.5g,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服用10天,并要求病人尽量卧床休息,少走动。2007年5月13日二诊,患者述疼痛明显减轻,腰部疼痛消失,左外踝仍疼痛,继服中药胶囊10天。2007年5月23日三诊,患者疼痛已消失,活动自如。嘱其继服中药胶囊1个月,巩固疗效,可停药。半年后随访患者未见复发。

5、荆某某,女,59岁,2007年9月30日初诊,患者自述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疼痛,活动受限,在家自服消炎止痛药物治疗,疼痛减轻。今疼痛加重来我院进行诊治,嘱其拍片,X片示:左膝关节退行性变。专科检查:左膝肿胀,跛行,左膝内侧局部压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一),浮髌试验(一),回旋研磨试验(一),侧方挤压试验(+),过伸试验(+),下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诊断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予中药胶囊,每粒0.45g,每次4.5g,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服用1个月,并要求病人尽量卧床休息,少走动,注意保暖。2007年10月30日二诊,患者述疼痛已减轻,肿胀消失,嘱患者继服前药2个月。2007年12月30日三诊,患者述疼痛已消失,活动正常。嘱患者继服前药1个月以巩固之,可停药。半年后随访患者述已痊愈,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一、药材构成:

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乳香、没药、独活、桑寄生、党参、延胡索、五灵脂、鹿衔草、老鹳草和威灵仙各30g;肉桂15g。

二、制备方法是各药材按规定净制、炮制后:

(1)按配量称取各药材,分别粉碎至粒径150~180μm细粉,备用;

(2)配量的各药材细粉,混合,搅匀,过120目筛,备用;

(3)将混匀后的药材细粉60℃烘干1小时,备用;

(4)将烘干的药材细粉,用紫外线照射灭菌2小时,备用;

(5)将灭菌后的药材细粉,按规定装入胶囊;按药典胶囊剂项下规定检验合格,即得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寒湿的中药胶囊成品。制成胶囊1000粒,每粒重0.45g。

三、本中药胶囊在制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或慢性腰腿痛治疗药物中的应用;疗效较佳。

实施例二

药材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乳香、没药、独活、桑寄生、党参、延胡索、五灵脂、鹿衔草、老鹳草和威灵仙各10g;肉桂10g。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药材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乳香、没药、独活、桑寄生、党参、延胡索、五灵脂、鹿衔草、老鹳草和威灵仙各15g;肉桂5g。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药材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乳香、没药、独活、桑寄生、党参、延胡索、五灵脂、鹿衔草、老鹳草和威灵仙各25g;肉桂10g。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五

药材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乳香、没药、独活、桑寄生、党参、延胡索、五灵脂、鹿衔草、老鹳草和威灵仙各15g;肉桂15g。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六

药材构成:熟地黄20g,当归、白芍、黄芪、乳香、没药、独活、桑寄生、党参、延胡索、五灵脂、鹿衔草、老鹳草和威灵仙各15g;肉桂10g。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七

药材构成:熟地黄30g,当归、白芍、黄芪、乳香、没药、独活和桑寄生各15g,、党参、延胡索、五灵脂、鹿衔草、老鹳草和威灵仙各10g;肉桂5g。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八

药材构成:熟地黄25g,当归、白芍、黄芪、乳香、没药、独活、桑寄生、党参、延胡索和五灵脂各20g,鹿衔草、老鹳草和威灵仙各15g;肉桂10g。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九

药材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乳香、没药、独活和桑寄生各20g,党参、延胡索、五灵脂、鹿衔草、老鹳草和威灵仙各15g;肉桂10g。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十

药材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乳香、没药、独活和桑寄生各15g;党参、延胡索、五灵脂、鹿衔草、老鹳草和威灵仙各10g;肉桂5g。

其余同实施例一。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