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及其制法和所用菌

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及其制法和所用菌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保藏名称为No.6,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0年6月1日,保藏号:CGMCCNO.3884。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为3.0×108~1.4×1011cfu/ml的雅致放射毛霉和3.0×108~1.8×1011cfu/ml的蜡状芽孢杆菌的复合液体菌剂。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的制备方法。该微生物菌剂III用于降解食物垃圾。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108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宁波市通用塑料机械厂;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72801.5

  • 发明设计人 方萍;吴海龙;张允升;张杰锋;

    申请日2010-09-02

  • 分类号C12N1/20(20060101);C12N1/00(20060101);C12N1/14(20060101);B09B3/00(20060101);C12R1/085(20060101);C12R1/645(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12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金祺

  •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05: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12-28

    授权

    授权

  • 2011-06-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20 申请日:2010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4-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垃圾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食物垃圾的微生物降解消除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食物垃圾的微生物降菌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垃圾不仅数量日益增加,而且生活垃圾中包括瓜皮果壳、剩菜剩饭等食物垃圾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食物垃圾含水率高(90%)、焚烧热值低(2100~3100kJ/kg),与其他城市垃圾成分混合后,采用填埋处置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会产生大量渗滤液而污染地下水系;采用焚烧发电处置因不能满足垃圾的发热量要求(即5000kJ/kg以上)会致使焚烧炉燃烧不充分而产生二恶英,严重危害周边居民身体健康。由于这类垃圾来源分散,在收集转运过程中易腐烂发臭而污染环境,因此难以从一家一户收集汇总后通过饲料加工、堆肥或沼气发酵处置技术实现资源化利用。所以食物垃圾已成为影响城镇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为此,研发一种将这类垃圾就地生产就地降解消除的高度无害化、减量化处置新技术,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理念,目前我国已研发出一些食物垃圾原位消除技术,如申请号03151167.8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食物微生物分解处理机,该机器先将剩菜剩饭、瓜皮果壳等食物垃圾粉碎,再利用所设置的微生物菌群将食物垃圾碎粒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离子,然后经过滤颗粒层的过滤后,最后呈流质排入下水道,不会引起下水管道赌塞。这种技术在减少固体垃圾的排放量的同时却增加了污水处理压力,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餐厨食物垃圾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有发明专利(申请号:02150972.7)公开了一种应用YB微生物功能菌的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机,该YB微生物功能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和脱氮副球菌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及其制备方法和所用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蜡状芽孢杆菌,该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保藏名称为No.6,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0年6月1日,保藏号:CGMCC NO.3884。 

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该菌剂III为3.0×108~1.4×1011cfu/ml的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CGMCC No.3881和3.0×108~1.8×1011cfu/ml的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CGMCC No.3884的复合液体菌剂。 

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斜面培养: 

将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CGMCC No.3881接种于在PDA斜面,将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CGMCC No.3884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分别于15~43℃培养24~72h,进行菌株的活化; 

2)、一级种子液培养: 

将步骤1)活化后所得的雅致放射毛霉接种于PDA液体培养基、活化后所得的蜡状芽孢杆菌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于15~43℃、100~250r/min摇床振荡培养48~120h;分别得雅致放射毛霉的一级种子液和蜡状芽孢杆菌的一级种子液; 

3)、细菌液体发酵培养: 

在发酵罐内放置培养液I,将步骤2)所得的蜡状芽孢杆菌的一级种子液按照占培养液I 5~25%体积比的接种量接种于培养液I中,于15℃~43℃、30~100r/min发酵培养48~72h;获得细菌菌液; 

4)、真菌液体发酵培养: 

在发酵罐内放置培养液II,将步骤2)所得的雅致放射毛霉的一级种子液按照占培养液II 5~25%体积比的接种量接种于培养液II中,于15℃~43℃、30~100r/min发酵培养48~72h;获得真菌菌液; 

5)、将步骤3)所得的细菌菌液与步骤4)所得的真菌菌液进行混合,获得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 

作为本发明的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的制备方法的改进: 

步骤3)中的培养液I为:将味精废液稀释10~200倍,并加碱调pH至7.1~7.3; 

步骤4)中的培养液II为:将味精废液稀释10~200倍,并加碱调pH至5.4~5.6。 

在本发明中: 

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No.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0年6月1日,保藏号:CGMCC NO.3881。 

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No.6,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0年6月1日,保臧号:CGMCC NO.3884。 

PDA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与制备法如下:马铃薯200g去皮切块加800g水煮沸0.5h,纱布过滤,加蔗糖20g,琼脂18g,加蒸馏水至1000mL;在压力1.05kg/cm2,温度121℃下灭菌20min。 

PDA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与制备法如下:马铃薯200g去皮切块加800g水煮沸0.5h,纱布过滤,加蔗糖20g,加蒸馏水至1000mL;在压力1.05kg/cm2,温度121℃下灭菌20min。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与制备法如下: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8g,加蒸馏水至1000mL,调pH至7.0~7.2;在压力1.05kg/cm2,温度121℃下灭菌20min。 

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与制备法如下: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加蒸馏水至1000mL,调pH至7.0~7.2;在压力1.05kg/cm2,温度121℃下灭菌20min。 

味精废液为味精生产中产生的离交废液,营养丰富,氨基总含量达10%左右,同时无重金属污染,各项含量远低于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因此,具有质量安全、营养丰富的特点,作为微生物菌剂的培养基利用可以达到以废治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例如,可选用杭州西湖味精集团有限公司在味精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味精废液。 

本发明的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的优选方案为:该菌剂III为4.3×109~1.4×1011cfu/ml的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CGMCC No.3881和1.1×109~1.8×1011cfu/ml的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CGMCC No.3884的复合液体菌剂。 

本发明中的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No.1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No.6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获得,他们具有或兼具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和脂肪高效降解的功能。 

本发明的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实际使用时,菌剂III与具有良好吸水保水能力、质地疏松的载体材料混合,从而组成食物垃圾降解固体基质;具体降解原理如下: 

将食物垃圾降解固体基质置于垃圾处理机内,通过垃圾处理机的运行,营造出食物垃 圾降解系统的适宜温度和好氧环境,每天投入一定量的食物垃圾;在垃圾降解系统运行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快速生长繁殖,释放出大量的分解酶蛋白,其中包括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将食物垃圾中的脂肪、淀粉、粗纤维、蛋白质等分解为脂肪酸、糖和氨基酸等短链低分子有机物,菌群以此为营养代谢出H2O、CO2和生物热能,同时以几何级数迅速繁殖。在菌群繁殖过程中,不断消除食物垃圾,周而复始,实现食物垃圾的无害化和高度减量化。 

一般情况下,在载体中按照15%~30%的重量比添加本发明的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构成食物垃圾降解固体基质,然后置于垃圾降解处理机内,通过垃圾处理机的运行对投加的食物垃圾进行降解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菌株No.6(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在蛋白质培养基上生长3d的溶菌圈; 

图2是菌株No.6(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的生长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的采集、分离、筛选与鉴定 

1)、采集、分离、纯化 

取畜禽粪高温堆肥发酵所得的有机肥10g,置于装有100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内,100r/min振荡24h富集培养,接种环蘸取所得的悬浊液在细菌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划线,置于30℃下培养48h,从平板上挑取若干形态不同的单菌落,分别在细菌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反复数次,直至各菌落纯化,获得若干细菌分离物。 

细菌选择性培养基平板制备: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8g,加蒸馏水至1000mL,调pH至7.0~7.2;在压力1.05kg/cm2,温度121℃下灭菌20min。冷却后加制霉菌素30单位/L、青霉素2000单位/L,倒平板。 

2)、溶菌圈法筛选 

鉴于食物垃圾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作为食物垃圾降解功能菌应具有或兼具这四大类物质的高效降解能力。采用溶菌圈法分别测定上述采集、分离、纯化过程中获得的若干细菌分离物对四类物质的降解能力,从中筛选出高效菌株: 

接种针挑取细菌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中分离纯化获得的不同分离物的斜面菌落,分别点接于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培养基平板,观察溶菌圈直径随培养时间的变化,从中筛选出溶菌圈直径较大的细菌分离物,编号NO.6。分离物NO.6的在蛋白质培养基平板上 培养的溶菌圈如图1所示。 

蛋白质培养基:脱脂奶粉50g/L,可溶性淀粉10g/L,酵母膏5g/L,KH2PO41g/L,MgSO4·7H2O 0.2g/L,琼脂20g/L,其余为蒸馏水;pH 7.0~7.2,121℃灭菌20min,冷却后倒平板。 

淀粉培养基:蛋白胨10g/L,可溶性淀粉2g/L,牛肉膏5g/L,NaCl 5g/L,琼脂20g/L,其余为蒸馏水;pH 7.0~7.2,121℃灭菌20min,冷却后倒平板。 

脂肪培养基:(NH4)2SO42g/L,K2HPO41g/L,KCl 0.5g/L,MgSO4·7H2O 0.5g/L,FeSO40.01g/L,琼脂20g/L,橄榄油乳化液12mL(橄榄油:20g/L聚乙烯醇(PVA)为1∶3的体积比,转速1000r/min,5min),溴甲酚紫0.04g/L,其余为蒸馏水,pH自然,121℃灭菌20min,冷却后倒平板。 

纤维素培养基:K2HPO40.50g/L,MgSO40.25g/L,CMC-Na 1.88g/L,刚果红0.20g/L,琼脂16.00g/L,明胶2.00g/L,其余为蒸馏水,pH 7.0~7.2,121℃灭菌20min,冷却后倒平板。 

3)、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活力测定 

生长曲线测定:接种分离物No.6菌液1mL于约30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0℃、120r/min振荡培养,每隔2h取菌液于560nm处测定吸光值(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eckmann,DU640),绘制生长曲线,如图2所示。 

为进一步明确分离物No.6菌株对4类物质的降解能力,测定该菌株的4种胞外酶活性,结果列于表1。 

i.蛋白酶活测定 

蛋白种子培养液(Anshu Gupta,S K Khare,2006):K2HPO47.0g/L,KH2PO42.0g/L,MgSO4·7H2O 0.2g/L,干酪素4.0g/L,酵母膏6.0g/L,NaCl 0.5g/L,甘油7.0g/L,CaCl2,0.067g/L,其余为蒸馏水,pH 7.0,121℃灭菌20min。 

接种分离物No.6对数生长期菌液0.5mL于25mL蛋白种子培养液,30℃、120r/min振荡培养,每隔特定时间取样,按Folin-phenol试剂法(Cuiping Li et al,2005)测定中性蛋白酶活性:取离心分离(10000g,5min,4℃)后的上清液即粗酶液0.5mL加0.5mLddH2O,取1mL含有1%(W/V)酪蛋白的0.02M磷酸钠缓冲液,分别在30℃恒温振荡箱放置5min。混合粗酶液和缓冲液,在30℃静置10min。然后加3mL 10%TCA(三氯乙酸)后轻微振荡,再在13000g(4℃)离心10min。取1mL上清液,另加3mLNa2CO3(0.55M),再加1mLFolin-phenol试剂,振荡后,于30℃静置20min。最后,于640nm 处测其吸光度。以标准酪氨酸浓度梯度作为标准曲线。其中Folin-phenol试剂按照OliverHLowry等人(1951)方法配置。蛋白酶活力单位定义:每min催化酪蛋白水解得到1μg·mL-1酪氨酸所需的酶量。 

ii.淀粉酶活测定 

淀粉种子培养液:淀粉10g·L-1,蛋白胨5g·L-1,K2HPO42g·L-1,NaCl 1g·L-1,CaCl20.1g·L-1,MgSO4·7H2O 0.1g·L-1,其余为蒸馏水,121℃灭菌20min。 

接种分离物No.6对数生长期菌液0.5mL于25mL淀粉种子培养液,30℃、120r/min振荡培养,每隔特定时间取样,按DNS法(Gashaw Mamo,Amare Gessesse,1997)测定淀粉酶活性:取菌液离心(10000g,5min,4℃)上清液即粗酶液0.5mL,加淀粉-磷酸盐缓冲液混合液(50mM,pH 7.0磷酸缓冲液加入1%淀粉)1.5mL,在70℃水浴中反应30min,然后加3mL DNS试剂煮沸5min。最后,在540nm处测定吸光值。粉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min催化淀粉水解形成1μg·mL-1还原糖时所需的酶量。 

DNS试剂配置方法:准确称取无水的3,5二硝基水杨酸6.5g溶解待用。无水氢氧化钠40g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冷却后定容。将水杨酸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并加入325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15mL丙三醇溶解定容至1000m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iii.脂肪酶活测定 

脂肪种子培养液:NaNO32g/L,MgSO4·7H2O 0.3g/L,NaCl 10g/L,橄榄油20g/L,CaCl20.3g/L,NH4Cl 0.3g/L,其余为蒸馏水,121℃灭菌20min。 

接种分离物No.6对数生长期菌液1mL于50mL脂肪种子培养液,30℃、120r/min振荡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然后按滴定法(Pignede G et al,2000)测定脂肪酶活:取菌液离心(10000g,5min,4℃)上清液即粗酶液1mL加入5mL乳化液和4mL磷酸盐缓冲液(Na2HPO4-KH2PO4,100mM,pH 8.0)的混合液中。水浴37℃反应10min。然后用15mL 95%(V/V)的乙醇停止反应。用50mM NaOH滴定反应生成的脂肪酸。脂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min催化脂肪水解产生1μmol·mL-1脂肪酸所需的酶量。 

iv.纤维素酶活(CMCase)测定 

纤维素种子培养液:牛肉膏1.5g/L,蛋白胨1.0g/L,CaCO32.0g/L;每试管分装成高7cm深层,并放入1×6cm滤纸条1条,其余为蒸馏水,121℃灭菌20min。 

接种分离物No.6对数生长期菌液1mL于50mL纤维素种子培养液,30℃、120r/min振荡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DNS)(Miller GL,1959) 测定酶解液中还原糖含量,用葡萄糖溶液作标准曲线。具体方法为:取1mL菌液放入离心管,10000g/min离心5min,移取上清液0.5mL于试管中,加入含0.5%CMC-Na的柠檬酸缓冲液(0.05mol/L,pH 4.4)1.5mL,然后在50℃水浴准确作用30min后,立即在每试管内加1.5mL DNS试剂,再在沸水中浸泡5min后,立即用流水冷却,定容至25mL,在520nm处测定光密度值。再对比标准曲线,求得其糖含量。纤维素酶活力单位定义:每min催化纤维素水解形成1μg·mL-1葡萄糖时所需酶量。 

表1、分离物No.6的4类胞外酶活性 

4)、安全性鉴定 

分离物No.6的菌液(样品名称:6号菌液)和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CGMCC No.3881送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研究所,进行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大鼠急性经皮毒性试验、家兔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和家兔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结果归纳如下表2: 

表2 

5)、分类学鉴定与保藏 

分离物No.6的斜面菌种(菌株编号:No.6)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分类学鉴定,得检测鉴定结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根据显微形态、生理生化数据和16S rDNA基因序列数据,浙江大学送检菌种(菌株编号:No.6)的鉴定结果为:菌株No.6:Baciluscereus蜡状芽孢杆菌”。 

将该菌株进行了保藏,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菌株编号No.6,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0年6月1日,保藏号:CGMCC NO.3884;。 

实施例2: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构成 

总菌数:2.8×1010cfu/mL 

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No.1:1.3×1010cfu/mL 

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No.6:1.5×1010cfu/mL 

实施例3: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构成 

总菌数:2.5×1011cfu/mL 

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No.1:1.4×1011cfu/mL 

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No.6:1.1×1011cfu/mL 

实施例4: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构成 

总菌数:3.9×1010cfu/mL 

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No.1:4.3×109cfu/mL 

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No.6:3.5×1010cfu/mL 

实施例5: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构成 

总菌数:5.4×1010cfu/mL 

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No.1:5.3×1010cfu/mL 

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No.6:1.1×109cfu/mL 

实施例6: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构成 

总菌数:2.2×1011cfu/mL 

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No.1:4.3×1010cfu/mL 

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No.6:1.8×1011cfu/mL 

实施例7: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制备 

(1)斜面菌种活化:挑取一环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CGMCC No.3881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挑取一环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CGMCC No.3884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在30℃条件下培养2d(48h),得到活化菌体。 

(2)种子培养:挑取步骤(1)活化所得的雅致放射毛霉一环接种于100mL的PDA液体培养基,活化所得的蜡状芽孢杆菌一环接种于100mL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分别在30℃条件120r/min摇床振荡培养78h,制得各菌株种子菌液;即,分别得雅致放射毛霉的一级种子液和蜡状芽孢杆菌的一级种子液。 

(3)细菌发酵培养:味精废液稀释65倍(1体积份的味精废液中加入64体积份的蒸馏水),并用1mol KOH或1molHCl调节pH至7.2,得培养液I;将培养液I置于经常规消毒的发酵罐中,消毒(罐温升至121℃保持30min)冷却后,按培养液I体积15%的接种量,将蜡状芽孢杆菌的一级种子液接种于发酵罐,于32℃、60r/min,通气压力0.6mPa条件发酵培养60h,获得总菌数为2.2×1011cfu/mL的细菌菌液。 

(4)真菌菌体发酵培养:味精废液稀释85倍并用1mol NaOH或1mol HCl调节pH至5.5,得培养液II;将培养液II置于另一个经常规消毒的发酵罐中,消毒(罐温升至121℃保持30min)冷却后,按培养液II体积13%的接种量,将雅致放射毛霉的一级种子液接种于发酵罐,于30℃、80r/min,通气压力0.6mPa条件进行发酵培养66h,获得总菌数为2.8×1011cfu/mL的真菌菌液。 

(5)将步骤(3)所得的细菌菌液和步骤(4)所得的真菌菌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获得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如实施例3所示。 

实施例8: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制备 

(1)斜面菌种活化:挑取一环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CGMCC No.3881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挑取一环蜡状芽孢杆菌(Bacilus cereus)CGMCC No.3884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在30℃条件下培养2d(48h),得到活化菌体。 

(2)种子培养:挑取步骤(1)活化所得的环雅致放射毛霉一环接种于100mL的PDA液体培养基,活化所得的蜡状芽孢杆菌一环接种于100mL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分别在28℃条件150r/min摇床振荡培养78h,制得各菌株的种子菌液。即,分别得雅致放射毛霉的 一级种子液和蜡状芽孢杆菌的一级种子液。 

(3)细菌发酵培养:味精废液稀释95倍,并调节pH至7.2,得培养液I;将培养液I置于经常规消毒的发酵罐中,消毒(罐温升至121℃保持30min)冷却后,按培养液I体积10%的接种量,将蜡状芽孢杆菌的一级种子液接种于发酵罐,于30℃、60r/min,通气压力0.6mPa条件发酵培养48h,获得总菌数为5.2×1010cfu/mL的细菌菌液。 

(4)真菌菌体发酵培养:味精废液稀释80倍并调节pH至5.5,得培养液II;将培养液II置于另一个经常规消毒的发酵罐中,消毒(罐温升至121℃保持30min)冷却后,按培养液II体积9%的接种量,将雅致放射毛霉的一级种子液接种于发酵罐,于25℃、80r/min,通气压力0.6mPa条件进行发酵培养60h,获得总菌数为1.3×1010cfu/mL的真菌菌液。 

(5)将步骤(3)所得的细菌菌液和步骤(4)所得的真菌菌液按2∶1的体积比混合,获得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如实施例4所示。 

实施例9: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的应用 

将木屑、谷壳、草炭以5∶4∶1的体积比混合,构成垃圾降解系统中固体基质的载体材料,在载体材料中加入占载体材料总重20%的上述实施例7制得的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2者共计重4200g),置于垃圾降解处理机(宁波市通用塑料机械厂制造的垃圾降解处理机)内,开启处理运行2天,之后每天投加1kg食物垃圾(由瓜皮果壳、剩菜剩饭等组成),连续运行3个月,垃圾体积消除率达97.4%。 

实施例10: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的应用 

将木屑、棉子壳、草炭以3∶4∶1的体积比混合,构成垃圾降解系统中固体基质的载体材料,在载体材料中加入占载体材料总重15%的上述实施例8制得的食物垃圾降解消除型微生物菌剂III(2者共计重3500g),置于垃圾降解处理机内,开启处理运行2天,之后每天投加0.8kg食物垃圾,连续运行3个月,垃圾体积消除率达96.5%。 

对比实施例: 

将实施例10中的液体菌剂改成02150972.7中告知的YB菌剂,垃圾体积消除率仅为80.2%。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