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堆肥复合菌剂进行污泥好氧堆肥的方法

利用堆肥复合菌剂进行污泥好氧堆肥的方法

摘要

利用堆肥复合菌剂进行污泥好氧堆肥的方法,涉及一种污泥好氧堆肥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污泥好氧堆肥方法中菌剂竞争力差,堆肥周期长,氮素损失大的问题。方法:一、菌液A的扩大培养;二、复合菌剂A的驯化培养;三、菌液B的扩大培养;四、复合菌剂B的驯化培养;五、取污水厂脱水污泥,加入调理剂混合;六、接入复合菌剂A,堆置;七、在堆体的表面覆盖一层复合菌剂B,堆置,直至堆体温度达到环境温度,即完成污泥好氧堆肥。本发明的方法使堆体达到高温期的时间提前2~3天,堆肥周期缩短至10~15天,使堆体氨气挥发量降低30%~50%,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肥效。应用于污泥的好氧堆肥化处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737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14582.7

  • 发明设计人 李伟光;李云蓓;王科;邹锦林;

    申请日2010-10-21

  • 分类号C05F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韩末洙

  •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43: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5F17/00 授权公告日:20121226 终止日期:20141021 申请日:201010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12-26

    授权

    授权

  • 2011-03-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F17/00 申请日:201010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好氧堆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量日益增大,大量的过剩污泥已成为二次污染源,严重制约着城市环境改善和污水处理厂的发展。传统堆肥法一般都是采用增加营养或改善环境条件的方法,利用堆制原料中的土著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但堆肥初期土著微生物量少,繁殖较慢,存在发酵时间长、产生臭味,氮素大量损失而使肥效低等问题。因此,研究学者开始使用微生物强化技术,向堆料中接种功能菌剂。

目前,微生物强化技术应用于污泥好氧堆肥中的主要方法有:一、将扩培后的菌剂制成粉剂,直接喷洒或倒入堆体中;二、将菌种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将菌液与堆体混合。这两种方法都会使菌体无法快速适应污泥中恶劣、复杂的环境,导致接种后微生物强化效果不佳、竞争力差,堆肥化启动慢,堆肥周期也较长(一般大于20天),从而增加了堆肥过程中臭气的排放和氮素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污泥好氧堆肥方法中菌剂竞争力差,堆肥周期长,氮素损失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堆肥复合菌剂进行污泥好氧堆肥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堆肥复合菌剂进行污泥好氧堆肥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菌液A的扩大培养:将基础培养基和污泥渗滤液按照体积比1~3∶1混合,取500ml装入1000ml的三角瓶中,将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珊瑚色诺卡氏菌均按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三角瓶中,在28~32℃下培养24~28h,得菌液A;二、复合菌剂A的驯化培养:将菌液A离心1~3min,转速为7000~9000r/min,将沉淀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经高温堆肥达到腐熟的污泥中,充分混合后,置于培养箱中,每隔0.5~1h通风一次,通风速率为0.5~2m3/min·m3,并维持温度在30~35℃,培养3~5天,得复合菌剂A;三、菌液B的扩大培养:将基础培养基和污泥渗滤液按照体积比1~3∶1混合,取500ml装入1000ml的三角瓶中,将绿色木霉、脱氮副球菌、黄曲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圆褐固氮菌均按10%~30%的接种量接种到三角瓶中,在48~52℃下培养24~28h,得菌液B;四、复合菌剂B的驯化培养:将菌液B离心1~3min,转速为7000~9000r/min,将沉淀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经高温堆肥达到腐熟的污泥中,充分混合后,置于培养箱中,每隔0.5~1h通风一次,通风速率为0.5~2m3/min·m3,并维持温度在45~55℃,培养3~5天,得复合菌剂B;五、取污水厂脱水污泥,污泥的含水率为70%~85%,有机质含量为35%~80%,加入调理剂混合,污泥与调理剂的质量比为1∶1~3,得到碳氮比为25~35,含水率为55%~65%的混合物;六、按混合物质量的5%~10%接入复合菌剂A,混合后进行堆置,堆体高度为0.8~1.5m,通风速率为0.05~2m3/min·m3;七、当温度上升到45~55℃时,在堆体的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05~0.15m的复合菌剂B,继续堆置,直至堆体温度达到环境温度,即完成污泥好氧堆肥;其中步骤五所述的调理剂为浮石、玉米秸秆和木屑的混合物;步骤五所述的碳氮比为质量比。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接种的复合菌剂在腐熟污泥中经过驯化培养,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繁殖能力,能够快速适应环境,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功能;

2、在堆肥初期接种复合菌剂A,复合菌剂A经过驯化培养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主要功能是降解蛋白质、脂肪、淀粉等易降解的物质,使堆体迅速升温能够快速启动反应,使堆体达到高温期的时间提前2~3天,堆肥周期缩短至10~15天;

3、在堆肥高温期,堆体中含有大量的无机氮源,这些氮源在高温下极易挥发,采用覆盖的方式接入复合菌剂B,其主要功能为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难降解的物质,以及利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使堆体氨气挥发量降低30%~50%,减少了堆肥过程中臭气的排放和氮素的损失,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肥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利用堆肥复合菌剂进行污泥好氧堆肥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菌液A的扩大培养:将基础培养基和污泥渗滤液按照体积比1~3∶1混合,取500ml装入1000ml的三角瓶中,将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珊瑚色诺卡氏菌均按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三角瓶中,在28~32℃下培养24~28h,得菌液A;二、复合菌剂A的驯化培养:将菌液A离心1~3min,转速为7000~9000r/min,将沉淀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经高温堆肥达到腐熟的污泥中,充分混合后,置于培养箱中,每隔0.5~1h通风一次,通风速率为0.5~2m3/min·m3,并维持温度在30~35℃,培养3~5天,得复合菌剂A;三、菌液B的扩大培养:将基础培养基和污泥渗滤液按照体积比1~3∶1混合,取500ml装入1000ml的三角瓶中,将绿色木霉、脱氮副球菌、黄曲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圆褐固氮菌均按10%~30%的接种量接种到三角瓶中,在48~52℃下培养24~28h,得菌液B;四、复合菌剂B的驯化培养:将菌液B离心1~3min,转速为7000~9000r/min,将沉淀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经高温堆肥达到腐熟的污泥中,充分混合后,置于培养箱中,每隔0.5~1h通风一次,通风速率为0.5~2m3/min·m3,并维持温度在45~55℃,培养3~5天,得复合菌剂B;五、取污水厂脱水污泥,污泥的含水率为70%~85%,有机质含量为35%~80%,加入调理剂混合,污泥与调理剂的质量比为1∶1~3,得到碳氮比为25~35,含水率为55%~65%的混合物;六、按混合物质量的5%~10%接入复合菌剂A,混合后进行堆置,堆体高度为0.8~1.5m,通风速率为0.05~2m3/min·m3;七、当温度上升到45~55℃时,在堆体的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05~0.15m的复合菌剂B,继续堆置,直至堆体温度达到环境温度,即完成污泥好氧堆肥;其中步骤五所述的调理剂为浮石、玉米秸秆和木屑的混合物;步骤五所述的碳氮比为质量比。

本实施方式步骤一中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号为21636;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23659;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10099;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20138;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购买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保藏号为10643;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购买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珊瑚色诺卡氏菌(Nocardia coralline)购买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40100。

本实施方式步骤三中的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号为13001;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购买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保藏号为10489;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41471;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40719;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购买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8011。

本实施方式步骤五中的调理剂各组分之间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将基础培养基和污泥渗滤液按照体积比2∶1混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将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珊瑚色诺卡氏菌均按12~18%的接种量接种到三角瓶中。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将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珊瑚色诺卡氏菌均按15%的接种量接种到三角瓶中。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在30℃下培养25~27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菌液A离心2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转速为8000r/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沉淀按7%~8%的接种量接种到经高温堆肥达到腐熟的污泥中。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通风速率为1m3/min·m3。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维持温度在32~33℃。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将基础培养基和污泥渗滤液按照体积比2∶1混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一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将绿色木霉、脱氮副球菌、黄曲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圆褐固氮菌均按15%~25%的接种量接种到三角瓶中。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一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二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在50℃下培养25~27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二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将菌液B离心2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转速为8000r/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将沉淀按7%~8%的接种量接种到经高温堆肥达到腐熟的污泥中。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通风速率为1m3/min·m3。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维持温度在5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培养4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污泥的含水率为8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九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有机质含量为50%~7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一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污泥与调理剂的质量比为1∶2。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一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二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得到碳氮比为30,含水率为60%的混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二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六中按混合物质量的7%~8%接入复合菌剂A。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六中堆体高度为1~1.2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六中通风速率为0.5~1.5m3/min·m3。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七中在堆体的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1m的复合菌剂B。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十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八:本实施方式利用堆肥复合菌剂进行污泥好氧堆肥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菌液A的扩大培养:将基础培养基和污泥渗滤液按照体积比2∶1混合,取500ml装入1000ml的三角瓶中,将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珊瑚色诺卡氏菌均按15%的接种量接种到三角瓶中,在30℃下培养26h,得菌液A;二、复合菌剂A的驯化培养:将菌液A离心2min,转速为8000r/min,将沉淀按6%的接种量接种到经高温堆肥达到腐熟的污泥中,充分混合后,置于培养箱中,每隔0.8h通风一次,通风速率为1m3/min·m3,并维持温度在32℃,培养4天,得复合菌剂A;三、菌液B的扩大培养:将基础培养基和污泥渗滤液按照体积比2∶1混合,取500ml装入1000ml的三角瓶中,将绿色木霉、脱氮副球菌、黄曲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圆褐固氮菌均按20%的接种量接种到三角瓶中,在50℃下培养25h,得菌液B;四、复合菌剂B的驯化培养:将菌液B离心2min,转速为8000r/min,将沉淀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经高温堆肥达到腐熟的污泥中,充分混合后,置于培养箱中,每隔1h通风一次,通风速率为1m3/min·m3,并维持温度在50℃,培养4天,得复合菌剂B;五、取污水厂脱水污泥,污泥的含水率为80%,有机质含量为60%,加入调理剂混合,污泥与调理剂的质量比为1∶2,得到碳氮比为30,含水率为60%的混合物;六、按混合物质量的8%接入复合菌剂A,混合后进行堆置,堆体高度为1m,通风速率为0.8m3/min·m3;七、当温度上升到50℃时,在堆体的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1m的复合菌剂B,继续堆置,直至堆体温度达到环境温度,即完成污泥好氧堆肥;其中步骤五所述的调理剂为浮石、玉米秸秆和木屑的混合物;步骤五所述的碳氮比为质量比。

本实施方式使堆体达到高温期的时间提前3天,堆肥周期缩短至10天;堆体氨气挥发量降低了50%,减少了堆肥过程中臭气的排放和氮素的损失,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肥效。产生的堆肥呈褐色,团粒疏松,无臭气,手感松散,颗粒均匀,堆肥体积减少40%,堆肥周围没有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不吸引蚊蝇,蛔虫卵死亡率达98%,放置一两天后表面有白色或灰色的霉菌出现,由上述各种指标表明了堆肥达腐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