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该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照明控制设备、至少一个经以太网与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连接并经控制总线与照明控制设备相连的通讯管理器。管理与控制计算机下达命令经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和通讯管理器传递至照明控制设备,照明控制设备执行命令,以及反馈照明设备的状态信息至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管理与控制计算机显示所述状态信息。照明控制设备还用于自动查询照明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将信息反馈给通讯管理器,还用于接收和执行外部手动控制命令实现手动控制照明设备工作状态。本发明适用性强,能满足不同规模的照明控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093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910107843.0

  • 发明设计人 周明杰;赵安辉;

    申请日2009-06-08

  • 分类号H05B37/02;G08C15/00;

  • 代理机构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郭伟刚

  • 地址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海王大厦A座22层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18: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1-01

    授权

    授权

  • 2011-0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5B37/02 申请日:2009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2-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照明监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设备和照明技术的发展,照明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成为当今照明控制发展的潮流,而目前的照明系统大多数采用传统控制方式,即手动为主,仅能实现简单的开关控制,这种控制方式控制点集中,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且系统扩展困难。另外,还有采用专用总线的集中控制方式,如CAN总线,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不适合普及。

人们对照明控制系统的照明要求促使照明系统向高效、节能、环保与灵活、舒适、人性化方向不断进步,特别是对照明控制系统控制的设备数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的照明控制系统有控制规模小、成本高的缺点,无法同时对成千上万的照明设备进行监控,无法满足现在对照明控制规模越来越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实现大规模照明控制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还提供一种实现大规模照明控制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照明控制设备、至少一个经以太网与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连接并经控制总线与照明控制设备相连的通讯管理器。所述管理与控制计算机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连接,用于监控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所述管理与控制计算机向照明设备下达命令并发送给所述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以及接收并显示所述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返回的状态信息。

所述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所述通讯管理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管理与控制计算机下达的命令并将所述命令转发给相应的通讯管理器,以及用于接收通讯管理器返回的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状态信息转发给管理与控制计算机。

所述通讯管理器通过控制总线与多个照明控制设备连接;用于接收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传达的命令并转发至相应的照明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照明控制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状态信息转发给所述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

所述照明控制设备用于执行通讯管理器传达的命令,以及反馈所述状态信息至通讯管理器。

在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还包括连接于以太网的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命令,供外部的报表统计系统生成各种报表。

在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所述照明控制设备包括开关控制器、调光控制器、光线传感控制器、场景控制器、红外移动控制器。

所述开关控制器用于控制多个回路的照明设备,对每个回路进行开关控制;所述调光控制器用于控制多个回路的照明设备,对每个回路进行调光控制;所述光线传感控制器用于采集照明设备四周的光线强度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通讯管理器;所述场景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面板实现场景切换;所述红外移动控制器用于采集照明设备四周的人数和位置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通讯管理器。

在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所述照明控制设备还用于自动查询所述照明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反馈给通讯管理器;所述照明控制设备还用于接收和执行外部手动控制命令实现手动控制照明设备工作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挂接至少一个与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连接并经控制总线与照明控制设备连接的通讯管理器于以太网中,包括步骤:由管理与控制计算机下达命令至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以及接收并显示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返回的状态信息;由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接收并转发所述命令至相应的通讯管理器,以及接收通讯管理器返回的状态信息并转发至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由通讯管理器接收并转发所述命令至相应的照明控制设备,以及接收照明控制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并转发至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由照明控制设备接收和执行所述命令,以及反馈所述状态信息至通讯管理器。

在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中,所述命令包括控制命令、查询命令。

在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中,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接收并转发所述命令至数据库服务器,由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所述命令。

在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中,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接收并转发所述状态信息至数据库服务器,由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中,由照明控制设备自动查询照明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状态信息上传至通讯管理器;由照明控制设备接收和执行外部手动控制命令从而实现手动控制照明设备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以太网络可以连接大量通讯管理器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照明控制的自动化、规模化。本发明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简洁高效,成本较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良好的可伸缩性,能够满足现在对照明控制的小、中、大、超大规模的要求。

本发明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的照明控制设备可以自动查询照明设备工作状态,并上传至通讯管理器,还可以接收和执行外部手动控制命令从而实现手动控制照明设备工作状态。而且每个通讯管理器负责特定区域的分布式技术,便于照明设备的控制和管理,从而节约了人力成本、资源成本,也有利于管理人员对不同区域进行实时快速的定位监控和管理。另外本发明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命令和状态信息,供外部的报表统计系统生成各种报表,便于照明设备的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的命令下达和传递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的状态信息上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移动控制器和光线传感控制器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示意图。从图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数据库服务器300、通讯管理器400、照明控制设备500,本实施例的照明控制设备500包括开关控制器501、调光控制器502、光线传感控制器503、场景控制器及控制面板504、红外移动控制器505。

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数据库服务器300、通讯管理器400通过以太网1连接;开关控制器501、调光控制器502、光线传感控制器503、场景控制器及控制面板504和红外移动控制器505通过控制总线与通讯管理器400连接。

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通过以太网1与所述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连接,用于监控照明设备600的工作状态。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向照明设备下达命令并发送给所述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以及接收并显示所述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返回的状态信息。

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通过以太网1与通讯管理器40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下达的命令并将所述命令转发给相应的通讯管理器400,以及用于接收通讯管理器400返回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转发给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

数据库服务器300存储所述照明设备600的状态信息和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下达的命令,供外部的报表统计系统生成各种报表,便于设备的维护。

通讯管理器400用于接收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传达的命令并转发至相应的照明控制设备500,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照明控制设备500返回的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状态信息转发给所述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

照明控制设备500用于执行通讯管理器400传达的命令,以及反馈所述状态信息至通讯管理器400。开关控制器501控制多达16个回路的照明设备600,对每个回路进行开关控制;调光控制器502控制多达16个回路的照明设备600,对每个回路进行调光控制;光线传感控制器503采集照明设备600四周的光线强度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通讯管理器400;场景控制器504通过控制面板实现场景切换;红外移动控制器505采集照明设备600四周的人数和位置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通讯管理器400。

当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下达控制命令时,此控制命令经由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和通讯管理器400传递至开关控制器501和调光控制器502。开关控制器501和调光控制器502执行控制命令,对照明设备600进行开关控制和调光控制。

当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下达查询命令时,此查询命令经由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和通讯管理器400传递至开关控制器501和调光控制器502。开关控制器501和调光控制器502执行查询照明设备工作状态的命令,并将查询的状态信息上传至通讯管理器400,并经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传至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

照明控制设备500还可以自动查询(定时、实时)照明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状态信息上传至通讯管理器400。

照明控制设备500还可通过接收和执行外部手动控制命令实现手动控制照明设备工作状态。

通讯管理器400的数量可根据控制需要不断增加(理论上可以无限增加),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控制。每个通讯管理器400负责一个区域,这样的分布式控制便于照明设备的实时监控和问题的及时定位,便于管理。

对于小规模的照明设备控制,只需要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就可以满足要求,当照明结点分布在不同地域的时候,将每个地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然后利用网络设备将不同地域的网络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大的照明控制系统,同理,利用网络设备可以将大的网络连接,从而构成一个超大的照明控制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连接于以太网和控制总线的通讯管理器400实现自动控制照明设备工作状态,也可以通过照明控制设备500实现手动控制照明设备工作状态。若二者同时出现,则以手动优先级最高。若是手动控制,则由管理员根据需要对照明控制设备进行控制操作。本系统还可以增加照明控制设备来实现诸如门禁控制、通风管控制、办公室窗帘自动转帘的控制。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的命令下达和传递过程示意图。由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下达命令至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接收并转发此命令至数据库服务器300和相应的通讯管理器400,数据库服务器300存储此命令,通讯管理器400接收并转发此命令至相应的照明控制设备500,照明控制设备500接收和执行此命令。这里的命令可以是控制命令也可以是查询命令,或者是二者的组合。照明控制设备500也可通过接收和执行外部手动控制命令实现手动控制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的状态信息上传示意图。照明控制设备500执行查询命令后反馈照明设备600的状态信息至通讯管理器400并经照明控制系统服务器200转发至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和数据库服务器300。数据库服务器300接收和存储此状态信息,供外部报表统计系统生成各种报表,便于以后设备维护和管理。管理与控制计算机100接收和显示此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方法中,照明控制设备500可以自动定时或实时查询照明设备600工作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上传至通讯管理器400。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红外移动控制器和光线传感控制器工作流程图。红外移动控制器505和光线传感控制器503分别将照明设备600的红外信息和光线亮度信息传递给通讯管理器400,通讯管理器400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开关控制器501和调光控制器502,开关控制器501根据红外信息调整照明设备600的开关状态,调光控制器502根据光线亮度信息调整照明设备600的光线亮度。

本发明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利用以太网连接大量通讯管理器,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照明控制的自动化、规模化。每个通讯管理器负责特定区域的分布式技术,便于照明设备的控制和管理,从而节约了人力成本、资源成本,也有利于管理人员对不同区域进行实时快速的定位监控和管理。本发明的照明控制设备可以自动定时或实时查询照明设备工作状态,并上传至通讯管理器,还可以接收和执行外部手动控制命令从而实现手动控制照明设备工作状态。另外本发明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命令和状态信息,供外部的报表统计系统生成各种报表,便于照明设备的维护。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增减通讯管理器,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伸缩性,能够实现小、中、大不同规模的照明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