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症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症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症的药用组合物,原料组成为僵蚕0.5-1.5g、牛黄1-3g、红花0.5-1.5g、乳香0.5-1.5g、麻黄0.5-1.0g、广藿香0.5-1.5g、血竭0.5-1.5g、人参1-3g、母丁香0.5-1.5g、赭石0.5-1.5g、沉香1-3g、三七0.5-1.5g、檀香1-3g、川芎0.5-1.5g、冰片0.5-1.5g、自然铜0.5-1.5g、三磷酸腺苷60-120mg和维脑路通0.1-0.3g。制备方法为:原料初加工,原料炮制;将炮制后诸药及三磷酸腺苷和维脑路通研成粉状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工制丸或装入胶囊。由于中西药结合可加快活血养血、消肿止痛、接筋续骨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受损骨质生长,强有力地促进骨痂形成,增强骨组织代谢能力,具有较强修复组织作用,对骨组织生长极为有利,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骨不连、陈旧性骨折,并且副作用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036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姜春;

    申请/专利号CN200910220316.0

  • 发明设计人 姜春;

    申请日2009-11-27

  • 分类号A61K36/889;A61P19/08;A61K31/045;A61K31/7048;A61K31/7076;A61K33/26;A61K35/413;A61K35/64;

  • 代理机构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李辉

  • 地址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云飞街二段4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52: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1-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89 授权公告日:20110720 终止日期:20111127 申请日:200911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7-20

    授权

    授权

  • 2010-06-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89 申请日:20091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5-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骨质疏松症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折不愈合即骨不连是临床上骨折愈合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约5-10%以上骨折可因各种原因发生骨折不愈合,其中胫骨中下段骨折在全身性骨折中最为常见,约占全身的12-15%,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组织结构,该处易发生骨折,且骨折后愈合较为困难。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跌打丸,其成分为三七、当归、白芍、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牡丹皮、乳香、姜黄、三棱、(醋制)防风、甜瓜子、枳实(炒)、桔梗、甘草、木通、自然铜(煅)、土鳖虫,辅料为蜂蜜。制法为:以上二十四味药粉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100-200克制成蜜丸。

上述跌打丸沿用传统方法炮制,药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药方中缺少对肌肉、血管、骨组织、血液循环有效成分,因此治疗时间长,对骨不连、陈旧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疗效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药效强、副作用小、疗效快的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症的药用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症的药用组合物,原料组成为僵蚕0.5-1.5g、牛黄1-3g、红花0.5-1.5g、乳香0.5-1.5g、麻黄0.5-1.0g、广藿香0.5-1.5g、血竭0.5-1.5g、人参1-3g、母丁香0.5-1.5g、赭石0.5-1.5g、沉香1-3g、三七0.5-1.5g、檀香1-3g、川芎0.5-1.5g、冰片0.5-1.5g、自然铜0.5-1.5g、三磷酸腺苷60-120mg和维脑路通0.1-0.3g。

根据上述的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症的药用组合物,其剂型为丸剂或胶囊。

该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症的药用组合物中成药丸的制备方法为:

原料初加工,即取僵蚕0.5-1.5g、牛黄1-3g、红花0.5-1.5g、乳香0.5-1.5g、麻黄0.5-1.0g、广藿香0.5-1.5g、血竭0.5-1.5g、人参1-3g、母丁香0.5-1.5g、赭石0.5-1.5g、沉香1-3g、三七0.5-1.5g、檀香1-3g、川芎0.5-1.5g、冰片0.5-1.5g、自然铜0.5-1.5g,用清水洗净、烘干、打碎;

原料炮制:

将僵蚕、红花、麻黄、血竭、母丁香、三七、川芎、乳香、广藿香、沉香、檀香、人参加占其重量10-30%白酒用铁锅文火炒至微黄色;将牛黄、赭石、自然铜、冰片加占其重量5-15%白酒用铁锅文火炒至微黄色;

将炮制后诸药及三磷酸腺苷60-120mg和维脑路通0.1-0.3g研成粉状混合后搅拌均匀;

加工制丸或装入胶囊。

该药用组合物改变原有接骨成分,从而使骨不连这一老大难的问题得以解决,其中僵蚕、红花、麻黄:散瘀化痰、活血、利水消肿;血竭、母丁香:活血接骨散瘀、补肾助阳散寒、开窍通经;三七、川芎、牛黄:散瘀消肿、活血行气、开窍凉肝、息风解毒;乳香、广藿香、人参:活血通络、健脾通经、祛邪、补益元气复脉;自然铜、沉香:散瘀接骨止痛、温中行气止痛;檀香、冰片:散瘀温中、消除气滞、开窍醒神止痛;三磷酸腺苷:有较强改善机体代谢作用,用于因细胞损伤后细胞酶减退而起作用;维脑路通:可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防止血栓形成。

上述诸药炮制配伍后作用于骨细胞,使其再生修复,防止骨组织栓塞和血栓梗塞,达到快速修复接骨的目的。由于中西药结合相互促进优点、弥补不足,可加快活血养血、消肿止痛、接筋续骨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受损骨质生长,在短时间内强有力地促进骨痂形成,增强骨组织代谢能力,具有较强修复组织作用,对骨组织生长极为有利,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骨不连、陈旧性骨折,并且副作用小。

近二年共收治胫骨中下1/3段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72例,运用骨连丸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为便于对比观察,两组病例共287例,均为胫骨中下1/3段横断型、斜型或螺旋型骨折及粉碎型,其治疗组172例,男113例,女59例,年龄12岁-65岁,平均26.7岁。受伤原因:车祸91例、坠跌伤33例,暴力打击伤26例,挤压伤2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08例,闭合性骨折64例,横断型骨折31例,斜型骨折26例,螺旋型骨折37例,粉碎型骨折41例,合并腓骨骨折37例。两组病例均排出合并大血管和神经伤损。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分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骨折分期:早期即骨折后六个月以上,晚期即骨折后十个月以上。

2.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共287例,入院后均经X线摄片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体格检查,排除合并大血管和神经损伤;均具有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经住院六个月至八个月均定为骨折不愈合即为骨不连。其中一部分患者出院后仍在骨科门诊接受治疗,使用中药制剂骨连胶囊。

配方简介:僵蚕0.5-1.5g、牛黄1-3g、红花0.5-1.5g、乳香0.5-1.5g、麻黄0.5-1.0g、广藿香0.5-1.5g、血竭0.5-1.5g、人参1-3g、母丁香0.5-1.5g、赭石0.5-1.5g、沉香1-3g、三七0.5-1.5g、檀香1-3g、川芎0.5-1.5g、冰片0.5-1.5g、自然铜0.5-1.5g。

以上中成药制剂为成人用量,儿童用量为以上用量1/2或2/3。根据骨折的各个不同时期服用骨连丸,每天二次早晚服用一次6粒,3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均经医院摄片,体格检查,排除合并大血管和神经损伤,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六至八个月以上骨折不愈合、骨不连患者,有一部分术后出院同在骨科门诊治疗。

对照组治疗方法:统一用跌打丸,配方简介:

三七、当归、白芍、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牡丹皮、乳香(制)、没药(制)、姜黄、三棱、(醋制)防风、甜瓜子、枳实(炒)、桔梗、甘草、木通、自然铜(煅)、土鳖虫、辅料为蜂蜜,制法以上二十四味药粉成细粉,过筛混均每100克粉末加蜂蜜100-120克制成蜜丸即得,每丸重3克.

服用方法:每次成人一丸,日二次,儿童减半,早晚温水送服并不再配合其它中成药及汤剂治疗。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观察的内容主要为对术后6-8个月后骨折不愈合、骨不连患者,两组病例中患者骨折部位是否仍然存在肿胀、青紫、疼痛、肌肤甲错情况进行比较,两组临床愈合对比以及对两组患者术后二年的追踪调查,患者骨折愈合取钢板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

3.2、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①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线片显示骨折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④拆除内固定钢板后不会扶拐能平地连续步行300m并不少于50步,连续观察二周以上骨折处不变形。

3.3、治疗结果:将经过骨连丸治疗一个月两组结果进行对比,两组临床愈合时间进行对比以及通过两组患者的追踪调查,对骨愈合后取钢板的时间进行比较,见表1、表2、表3

表1骨折内钢板固定术后6-24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n:例数)

  n  肿胀  青紫  疼痛  肌肤甲错  治疗组172  53(30.81%)  56(32.56%)  97(56.39%)  51(29.65%)  对照组115  50(43.47%)  59(51.30%)  78(67.82%)  47(40.86%)

表2两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比较(n:例数)

  n  6-7个月  7-8个月  8-10个月  治疗组172  18(10.46%)  133(77.32%)  21(12.21%)  对照组115  6(5.22%)  56(48.69%)  53(46.09%)

表3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取钢板时间比较(n:例数)

  n  12个月  18个月  24个月  治疗组172  62(36.05%)  89(51.74%)  21(12.21%)  对照组115  22(19.13%)  46(40.00%)  47(40.86%)

以上各表中我们可以有效的观察到治疗组经过上述治疗,172例患者中仍然存在有肿胀、青紫、疼痛、肌肤甲错等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1年(12个月)、1.5年(18个月)-2年(24个月)这两个时间段中取钢板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4、结论

通过骨折内固定6-10个月治疗的两组患者是否仍然存在有肿胀、青紫、疼痛、肌肤甲错等几项指标的数据统计,得出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的临床愈合对比观察,发现骨不连患者在6-7个月、7-8个月、8-10个月的时间段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通过对术后1年(12个月)、1.5年(18个月)、2年(24个月)两组患者的追踪调查,对取钢板时间的对比观察,得出治疗组在这两个时间段取钢板例数也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上三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性差别,所以说明钢板内固定术后同时配合中成药骨连丸治疗,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僵蚕0.5g、牛黄3g、红花0.5g、乳香1.5g、麻黄0.5g、广藿香1.5g、血竭0.5g、人参3g、母丁香0.5g、赭石1.5g、沉香1g、三七1.5g、檀香1g、川芎1.5g、冰片0.5g、自然铜1.5g,三磷酸腺苷60mg和维脑路通0.3g。

1、原料初加工:将僵蚕、牛黄、红花、乳香、麻黄、广藿香、血竭、人参、母丁香、赭石、沉香、三七、檀香、川芎、冰片、自然铜筛选、水洗、烘干、打碎。

2、原料炮制:

将僵蚕、红花、麻黄、血竭、母丁香、三七、川芎,乳香、广藿香、人参、沉香、檀香加占其重量10%纯粮白酒铁锅文火炒至微黄色。

将牛黄、赭石、自然铜、冰片加占其重量5%纯粮白酒用铁锅文火炒至微黄色。

将三磷酸腺苷、维脑路通与炮制后诸药共同粉碎成粉面、混合搅拌均匀。

3、加工制丸:

将占药粉重量1.8倍蜂蜜烧开清除杂质,再将上药粉倒入蜂蜜中搅拌均匀后蜜丸蜡纸无菌包装。

4、再灭菌、消毒后,即制得中成药丸。

实施例2

取僵蚕1.5g、牛黄1g、红花1.5g、乳香0.5g、麻黄1.0g、广藿香0.5g、血竭1.5g、人参1g、母丁香1.5g、赭石0.5g、沉香3g、三七0.5g、檀香3g、川芎0.5g、冰片1.5g、自然铜0.5g,三磷酸腺苷120mg和维脑路通0.1g。

1、原料初加工:将僵蚕、牛黄、红花、乳香、麻黄、广藿香、血竭、人参、母丁香、赭石、沉香、三七、檀香、川芎、冰片、自然铜筛选、水洗、烘干、打碎。

2、原料炮制:

将僵蚕、红花、麻黄、血竭、母丁香、三七、川芎、乳香、广藿香、人参、沉香、檀香,加占其重量30%纯粮白酒铁锅文火炒至微黄色。

将牛黄、赭石、自然铜、冰片,加占其重量15%纯粮白酒用铁锅文火炒至微黄色。

将三磷酸腺苷、维脑路通与炮制后诸药共同粉碎成粉面、混合搅拌均匀。

3、加工制丸:

将占药粉重量1.5倍蜂蜜烧开清除杂质,再将上药粉倒入蜂蜜中搅拌均匀后蜜丸蜡纸无菌包装.

4、再灭菌、消毒后即制得中成药丸。

实施例3

取僵蚕1g、牛黄2g、红花1g、乳香1g、麻黄0.8g、广藿香1g、血竭1g、人参2g、母丁香1g、赭石1g、沉香2g、三七1g、檀香2g、川芎1g、冰片1g、自然铜1g,三磷酸腺苷90mg和维脑路通0.2g。

1、原料初加工:将僵蚕、牛黄、红花、乳香、麻黄、广藿香、血竭、人参、母丁香、赭石、沉香、三七、檀香、川芎、冰片、自然铜筛选、水洗、烘干、打碎。

2、原料炮制:

将僵蚕、红花、麻黄、血竭、母丁香、三七、川芎、乳香、广藿香、人参、沉香、檀香,加占其重量20%纯粮白酒铁锅文火炒至微黄色。

将牛黄、赭石、自然铜、冰片,加占其重量10%纯粮白酒用铁锅文火炒至微黄色。

将三磷酸腺苷、维脑路通与炮制后诸药共同粉碎成粉面、混合搅拌均匀。

3、加工制丸:

将占药粉重量1.6倍蜂蜜烧开清除杂质,再将上药粉倒入蜂蜜中搅拌均匀后蜜丸蜡纸无菌包装。

4、再灭菌、消毒后即制得中成药丸。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实施例3原料炮制后混合搅拌均匀的诸药装入胶囊,再经灭菌消毒,即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