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半夏厚朴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半夏厚朴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半夏厚朴汤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了回归传统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本发明提出了将半夏厚朴汤经典方按照“遵古”的指导思想,用水提取药物,结合现代的浓缩、制粒工艺,总结出了与半夏厚朴汤制剂最为匹配的制剂工艺参数和适用辅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医药的经验积累,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如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滴丸剂等制剂形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619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曾雄辉;

    申请/专利号CN200710302055.8

  • 发明设计人 曾雄辉;

    申请日2007-12-21

  • 分类号A61K36/9068;A61K9/1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00;A61P11/04;A61P11/1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31200 江西省樟树市药都南大道15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06: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9/14 授权公告日:20120912 终止日期:20141221 申请日:200712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9-12

    授权

    授权

  • 2011-0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8 申请日:200712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1-24

    文件的公告送达 IPC(主分类):A61K36/9068 收件人:程宇镳 文件名称:实审请求期限届满前通知书 申请日:20071221

    文件的公告送达

  • 2009-06-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夏厚朴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主治“七情郁气,凝涎而生”之梅核气病。“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半夏厚朴汤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本方主治梅核气。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等以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可酌加川楝子、元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可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均可用之。津伤较重或阴虚者不宜使用。如见有咽干颧红,舌红少苔,阴伤津少者,虽有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近几十年来,中草药的生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传统中药往往被认为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因此用药多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不能与现代医学接轨。为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必须走提取和纯化的道路。中药的提取包括浸出、澄清、过滤和蒸发等许多的单元操作。半夏厚朴汤这张千古良方在今天的临床运用中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很有进一步从准备工艺和药理应用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半夏厚朴汤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基础处方来源于半夏厚朴汤。

本发明的半夏厚朴汤处方为:半夏6重量份,茯苓5重量份,厚朴3重量份,苏叶2重量份,生姜1.3重量份,其制备方法为:将药材加水煎煮2-4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水煎液,过滤后浓缩得流浸膏,加入辅料后用流化床制粒后,制备药物制剂。

上述流浸膏的比重为1.14-1.35,优选1.16-1.28。

上述水煎液可以先进行离心沉淀,得澄清的水煎液,离心的转速为1500-20000转/分钟,优选1500-10000转/分钟,更优选2000-8000转/分钟,最优选3000-5000转/分钟。

上述水煎液可以采用膜过滤的方法过滤。

上述膜过滤包括采用超滤和纳滤的过滤方法之一或将超滤和纳滤结合使用。

上述超滤膜选自二醋酸纤维素膜、三醋酸纤维素膜、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磺化聚砜膜、聚醚砜膜、磺化聚醚砜膜、聚砜酰胺膜、酚酞侧基聚芳砜膜、聚偏氟乙烯膜、聚丙烯腈膜、聚酰亚胺膜、纤维素膜、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物膜、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膜,动态形成的超滤膜,以及上述膜的改性膜之一,其分子截留量为6000-10000以下。

上述超滤的滤膜孔径为:0.22-0.45微米。

上述超滤所采用的膜超滤器可以是商用的中空纤维或平板型超滤膜分离器。

上述纳滤膜分子截留量为500-2000,优选500-1000,更优选700-1000。

上述膜过滤的过程优选将水煎液先经过超滤,再进行纳滤。

上述辅料选自微晶纤维素、粉末状纤维素、甘露糖醇、淀粉、乳糖、明胶、甲基纤维素、糊精、预胶化淀粉、微粉硅胶、羟丙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木糖醇、乳糖醇、葡萄糖、甘氨酸、甘露醇、酒石酸,二氧化硅,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药物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滴丸剂。

上述流化床制粒过程中,流化床沸腾造粒的优选技术参数为:喷雾压力0.15-0.45兆帕;物料温度50-65℃;进风温度68-100℃;出风温度35-65℃;优选,喷雾压力0.15-0.45兆帕;物料温度55-60℃;进风温度80-100℃;出风温度60-65℃。

本发明的流化床沸腾专利的工艺研究包括:

1.剂型选择:根据临床用药需要,方中药味性质及其有效成份理化性质和日服生药量,结合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剂型。本发明宜研制成颗粒、胶囊剂、片剂、滴丸、软胶囊、散剂、糖浆制剂或分散片等剂型,它们能够满足临床日服剂量大的需要,且贮藏、运输、携带及服用方便。

但在制粒时,发现水提取后过滤,再置流化床内沸腾制粒。拟定的工艺路线既缩短了生产工艺,又减少了辅料用量,利于成型。

2.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本品原处方日服生药量大,因此应尽可能去粗取精,水提部分所含杂质较多,如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固体微粒。也可以采用离心的(2000-20000转/分钟)方法,达到除杂效果。

3.浓缩工艺研究:浓缩方法选择,为了便于生产操作控制和避免有效成分损失,水提药液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4-1.35的清膏。

4.制粒工艺研究:(1)制粒方法考察:制粒方法曾采用湿法制粒,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PVP制粒,因浸膏易粘结软化,操作困难,故放弃此种方法。后采用流化床内沸腾方法,为了混合均匀,将水提液合并后,加适量的辅料,混匀,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

沸腾造粒主要技术参数的考察对沸腾造粒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筛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沸腾造粒主要技术参数考察

由上表可知流化床沸腾造粒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喷雾压力0.15-0.45兆帕;物料温度50-65℃;进风温度68-100℃;出风温度35-65℃。

目前所用的中药提取工艺多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中药的复方,这样有利于回收溶剂和减少杂质,但是采用醇提的方法背离了中国传统医学3000年以来的治疗疾病的经验积累,在“中药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下为了能够较为简单地到达“质量可控”的目的而忽略了“有效性”甚至“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药提取分离工艺发展的滞后成为传统中医药发展和生存的瓶颈,必须对原有工艺进行优化、革新和强化。化工分离和传质的强化技术将为此提供有力的保证,实现中医药学科与化学工程的交叉,将有利于实现中药生产装备的现代化。将化学工程的概念、理论引人中药提取分离过程。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药生产的具体情况,从基本影响因素的研究人手,对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操作条件作全面改造和细致摸索,给出了可行的方案。

为了回归传统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本发明提出了将半夏厚朴汤经典方按照“遵古”的指导思想,用水提取药物,结合现代的浓缩、制粒工艺,总结出了与半夏厚朴汤制剂最为匹配的制剂工艺参数和适用辅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医药的经验积累,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如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滴丸剂等制剂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实施例的投料处方为半夏60克,茯苓50克,厚朴30克,苏叶20克,生姜13克。

实施例1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4-1.18),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

实施例2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1),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

实施例3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6-1.19),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

实施例4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

实施例5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8-1.23),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分散片。

实施例6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三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6-1.2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

实施例7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5-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

实施例8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8-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

实施例9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磺化聚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6-1.28),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

实施例10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砜酰胺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8-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分散片。

实施例11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2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三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6-1.2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

实施例12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25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7-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

实施例13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5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8-1.26),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

实施例14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10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磺化聚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9-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

实施例15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5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聚砜酰胺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8-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分散片。

实施例16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酚酞侧基聚芳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18),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

实施例17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偏氟乙烯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1),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

实施例18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丙烯腈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6-1.19),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

实施例19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二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

实施例20

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4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二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5-1.28),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分散片。

实验例1-本发明干浸膏的量的确定

将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20的流浸膏,不加辅料,直接冷冻干燥得到干浸膏,数据如下:

通过本发明的实现,可以在将半夏厚朴汤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的前提下,降低提取物中杂质如鞣质、多酚、树脂、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固体微粒有效去除,保留半夏厚朴汤中的药效成分,为口服药物制剂的制备提供了便利。

实验例2-本发明干浸膏中厚朴酚含量测定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实施例1-20流浸膏(不加辅料)直接冷冻干燥所得干浸膏粉。甲醇为色谱级;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SPD-10A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LibrorAEG-200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厚朴酚对照品美国Sigma公司提供

2 含量测定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Nova-Pak C18,流动相,甲醇—水(78:22),检测波长294nm。

2.2 试剂

取本发明样品(实施例1-20)约2.5g,研细。精密称取,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约45ml,分别超声提取60分钟,冷却后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厚朴酚考察

5.结论:本发明中确保了厚朴酚的含量稳定,为制剂的规范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