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联合用药物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联合用药物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有效量的恩替卡韦和/或其盐与有效量的胸腺肽α1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联合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联合制剂。本发明公开的联合制剂可以对单用恩替卡韦时无效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本联合制剂可以在保证以至提高疗效的情况下,降低恩替卡韦和/或其盐的用量,延缓其耐药菌的产生,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用药选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442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08253.8

  • 发明设计人 何民;黄沛;王若竹;黄坤;黄瑜;

    申请日2008-02-14

  • 分类号A61K38/17;A61K31/522;A61P31/20;A61P1/16;

  • 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高峡

  •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高朋东路1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36: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12-28

    授权

    授权

  • 2008-10-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8-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联合制剂。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HBV)具有感染性强、携带率高、流行面广、慢性化倾向严重的特点。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超过3000万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还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尚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HBV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例如新生儿和婴儿感染HBV后,约90%~95%成为慢性HBV感染者,严重危害下一代人的健康,防治HBV感染是极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恩替卡韦(Entecavir)为环戊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是一种选择性抗HBV的口服药物,它能够选择性地抑制乙肝病毒在肝脏中的复制,应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有肝脏组织学显示活动性病变的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ZL03135304.5公开了具有优良水溶性的恩替卡韦钠盐、钾盐、钙盐和铵盐及其制备方法。

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明显,临床中发现的耐药菌相对较少,但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耐药的细菌株的有效剂量已明显提高,针对部分患者,恩替卡韦达不到治疗目的。

目前有报道将恩替卡韦与某些药物配比使用,如杨阳等(实用肝脏病杂志,vol(10),2:115~116)报道了采用临床有效量恩替卡韦0.5mg/日与复方甘草甜素(SNMC)80ml/日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中的联合使用,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疗效略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组。刘兴峰等(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vol(9),4:467~468)报道了采用临床有效量恩替卡韦0.5mg/日与苦参素600mg/日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中的联合使用,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的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组的疗效。

胸腺肽α1为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用于改善机体免疫能力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多项体外试验显示,胸腺肽α1通过刺激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丝裂原,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增加抗原或丝裂原激活后T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α、干扰素γ以及白介素2、白介素3等淋巴因子水平,同时增加T细胞表面淋巴因子受体水平;还可通过对CD4细胞的激活,增强异体和自体的人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内试验显示,胸腺肽α1可以提高经刀豆蛋白A激活后小鼠淋巴细胞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白介素2的分泌水平。此外,由于使用胸腺肽α1的治疗费用相对比较高昂,部分患者可能难以承受较长治疗时间的经济负担;如若能提供一种能降低胸腺肽α1治疗费用,并能显著增强疗效的治疗药物,亦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抗生素或核苷类似物类药物的使用难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研制一个高效、安全的新药风险巨大,需要花费庞大的社会物质成本和人力成本;以往的大量临床案例还显示,有时新一代药品的产生可能远远滞后于耐药性的细菌或病毒产生,在这一个时间间隔内,大量患者可能因无药可救而死亡。如何延长这个新药的临床寿命,推迟更新换代的周期,为下代产品的出现争取时间,为临床提供合理的、多样化的用药选择,具有巨大的价值。并且,被临床报道的抗生素或核苷类似物类药物的副作用,也是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时要承担的风险,这些副作用可能增加患者的治疗痛苦、影响治疗的进行,或者对患者身心造成其他的损伤,有时这些副作用甚至是致命的。因此,降低抗生素或核苷类似物类药物的治疗剂量,在降低和减轻副作用产生的同时,如若还能保持或提高疗效,这对患者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联合药物的新用途。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联合药物。

本发明恩替卡韦和/或其盐与胸腺肽α1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联合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恩替卡韦的盐具有下式的结构,

其中M为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或取代铵离子。

其中,所述恩替卡韦的盐为钠盐、钾盐、铵盐、钙盐。

所述的恩替卡韦盐为钠盐。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联合用药物,它包含不同单位制剂中的用于同时、分别或依次给药的恩替卡韦和/或其盐和联用胸腺肽α1,及可药用的载体。

其中,所述的恩替卡韦和/或其盐和胸腺肽α1的剂量为低于单用有效剂量。所述的低于单用有效剂量是指联合药物中各组分的剂量低于单独给予各组分时通常预期可产生有效治疗应答的量。

其中,所述恩替卡韦的盐具有下式的结构,其中M为碱金属离子,或碱土金属离子,或铵离子,或取代铵离子。

其中,所述恩替卡韦的盐为钠盐、钾盐、铵盐、钙盐。

其中,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或其盐的重量比为(0.1~3)∶1。进一步优选地,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或其盐的重量比为(0.25~1.25)∶1。进一步优选地,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或其盐的重量比为(0.5~1.25)∶1。更进一步优选地,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或其盐的重量比为0.5∶1。

其中,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或其盐的重量比是使用时单位制剂中含有的活性成分的配比。所说的单位制剂是指片剂的每片、胶囊剂的每粒、口服液的每毫升,注射剂的每瓶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用于给予计量的单位剂量的用具的患者用药包,该患者用药包包括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或其盐以及帮助使用所述的联合用药物的用具。其中每单位制剂中的用量为单位剂量。

本发明中,术语“联合用药物”应被理解为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和/或其盐被置于最终上市包装单元(即复方包装)的包装规格中,它们可以是在一个容器中呈整体给药形式或在单独的容器中呈单独给药形式。“联合用药物”还可以被理解为那些在独立药品包装单元中活性成分为适量胸腺肽α1或适量恩替卡韦和/或其盐的独立制剂形式,其中此独立制剂中含有组分的量适于按照本发明公开的联合制剂配比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药品制造商或进口商将制剂与其使用说明一起包装,并提供联合给药的指导信息。由于各种疾病自有其特点和不同的严重程度,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本发明提供的胸腺肽α1独立制剂并依据说明书与另一独立制剂联合给药,比如:在第一次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某种规格的胸腺肽α1独立制剂的同时,按说明书的指导,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剂量的恩替卡韦和/或其盐的独立制剂,第二天继续使用恩替卡韦和/或其盐,并根据实际情况联合使用胸腺肽α1的独立制剂(使用时程视病情而定),也就是说,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和/或其盐联合用药物,可以以伴随的方式、即以相同或不同药物制剂或依次的形式给予该联合用药物中的化合物。如果依次给药,那么不应将给予第二种(或附加给予)活性组分延缓至失去联用活性组分的有益的有效作用。

本发明联合药物中,恩替卡韦或其盐与胸腺肽α1联合配伍使用,治疗更安全,操作简单,达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能显著提高对HBV-DNA的抑制率,且使用的剂量低于两种药物的有效剂量,对感染拉米夫定耐药菌株,或不能耐受恩替卡韦副作用的慢性乙肝患者提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为慢性乙肝患者提供一种具有重要治疗价值的用药新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的药物联合制剂

每西林瓶装含1.6mg胸腺肽α1的无菌冻干粉末,共10支;一板铝塑泡罩含10片恩替卡韦片剂,每片含恩替卡韦1mg,置同一包装内,依说明书联合使用。

实施例2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的药物联合制剂

每西林瓶装含0.4mg胸腺肽α1的无菌冻干粉末,共4支;一板铝塑泡罩含14片恩替卡韦片剂,每片含恩替卡韦0.5mg,置同一包装内,依说明书联合使用。

实施例3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钠的药物联合制剂

独立包装制剂含2只西林瓶,每瓶装含0.5mg胸腺肽α1的无菌冻干粉末,内置说明书和瓶身贴标均注明此制剂为与1mg的恩替卡韦钠联合使用。

独立包装制剂内置一板含7粒恩替卡韦钠胶囊的铝塑泡罩,每粒胶囊含1mg的恩替卡韦钠,内置说明书与铝塑板上均注明此制剂为与0.5mg的胸腺肽α1联合使用。

实施例4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钠的药物联合制剂

每西林瓶装含0.5mg胸腺肽α1的无菌冻干粉末,共4支;一板铝塑泡罩含14片恩替卡韦片剂,每片含恩替卡韦0.4mg,置同一包装内,依说明书联合使用。

实施例5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钠的药物联合制剂

每西林瓶装含0.4mg胸腺肽α1的无菌冻干粉末,共4支;一板铝塑泡罩含14片恩替卡韦片剂,每片含恩替卡韦0.25mg,置同一包装内,依说明书联合使用。

实施例6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铵盐的药物联合制剂

每西林瓶装含0.3mg胸腺肽α1的无菌冻干粉末,共4支;一板铝塑泡罩含14片恩替卡韦片剂,每片含恩替卡韦0.1mg,置同一包装内,依说明书联合使用。

实施例7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钠盐的药物联合制剂

每西林瓶装含0.9mg胸腺肽α1的无菌冻干粉末,共4支;一板铝塑泡罩含14片恩替卡韦片剂,每片含恩替卡韦0.3mg,置同一包装内,依说明书联合使用。

其中实施例中的每支注射剂和每片片剂为单位制剂使用量。

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联合制剂对鸭血清DHBV-DNA水平抑制率

1、实验材料

1.1药物

1.1.1受试药物:注射用胸腺肽α1(迈普欣,国药准字H20020545,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批号060804),为白色粉末。

受试药物剂量的配置:取注射用胸腺肽,用无菌的0.9%氯化钠溶解至所需体积,根据体重调整。恩替卡韦钠,为白色粉末状物品,用无菌蒸馏水配置成相应浓度。

1.1.2阳性药:选择对DHBV抑制作用较强的拉米夫定(3TC)作为阳性对照。拉米夫定,由中国葛兰素史克(苏州)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030003.

1.2动物:雄性一日龄龙岩麻鸭,体重约50g/只,常规饲养:温度20~25℃,相对湿度60~80%,定时通风换气,光照约12小时/日,饲料为宝鼎501小鸭饲料,符合饲料卫生标准。

1.3主要仪器及设备:NC膜,购自Amersham公司;DHBV质粒,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病研究所病毒室保存,经检验符合标准;缺口翻译药盒,购自Promega公司;α-32p-dCTP,购自北京亚辉公司;Sephadex G-50,购自Pharmacia公司;96孔杂交点样器,美国Bio-RAD公司产品;盖革式计数器,美国S.E.International公司产品。

2、实验方法

2.1抗鸭乙肝病毒作用的体内实验方法:

一日龄龙岩麻鸭购会后,经静脉取血,分离血清后,用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DHBV,选出非感染和先天感染DHBV的鸭子。非感染DHBV经腿静脉注射上海麻鸭DHBV-DNA阳性鸭血清,每只0.2ml,在感染后7天内取血,分离血清,-70℃保存待检。DHBV感染雏鸭7天后随机分组进行药物治疗实验。

受试动物按所给药物分组:

(1)病毒模型组,以水代替药物

(2)拉米夫定(3TC),20mg/Kg,经口灌服;

(3)胸腺肽α1(2.5mg/Kg)+恩替卡韦钠(2mg/Kg)

(4)胸腺肽α1(1mg/Kg)+恩替卡韦钠(2mg/Kg)

(5)胸腺肽α1(0.5mg/Kg)+恩替卡韦钠(2mg/Kg)

(6)胸腺肽α1(0.1mg/Kg)+恩替卡韦钠(2mg/Kg)

(7)胸腺肽α1(迈普欣),5mg/Kg

迈普欣为肌肉注射,恩替卡韦钠给药体积为1ml/次/日,经口灌服。开始给药时鸭体重约120g/只。每三天给动物称重,按体重调整给药剂量。10天一疗程。血样采集时间为:7日龄即用药前(T0)、用药第五天(T5)、用药第十天(T10)及停药后第三天(P3),分别自鸭颈静脉取血,分离血清,-70℃冻存待检。

在龙岩麻鸭中,对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产生有效抑制作用的恩替卡韦或其盐(如钠盐)的剂量范围通常在4.0mg/Kg以上;对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产生有效抑制作用的胸腺肽α1的剂量通常在5.0mg/Kg以上。

本发明中联合使用的恩替卡韦钠、胸腺肽α1均低于其有效剂量。

2.2DHBV-NHA检测方法

取上述鸭血清,每批同时点膜,测定鸭血清中DHBV-DNA水平的变化,按却都翻译试剂盒说明书方法,用32P标记DHBV-DNA探针,并作鸭血清斑点杂交,放射自显影膜片斑点,在酶标检测仪上测定OD值(滤光片波长490nm),计算血清DHBV-DNA密度。

2.3计算每组鸭用药后不同时间(T5、T10)和停药第3天(P3)血清DHBV-DNA的抑制百分率,比较各组鸭血清DHBV-DNA抑制率的动态。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多组计量资料分析采用One-wayANOVA,多重比较采用LSD;多组等级资料的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

实验结果

表1.恩替卡韦钠和注射用胸腺肽α1在鸭体内对DHBV-DNA的OD值比较

  组别  鸭  数  只  OD490  T0  T5  T10  P3  病毒对照组  3TC  胸腺肽α1+恩替卡韦钠  (2.5mg/Kg+2.0mg/Kg)  胸腺肽α1+恩替卡韦钠  (1.0mg/Kg+2.0mg/Kg)  胸腺肽α1+恩替卡韦钠  (0.5mg/Kg+2.0mg/Kg)  胸腺肽α1+恩替卡韦钠  (0.1mg/Kg+2.0mg/Kg)  胸腺肽α1 5mg/Kg  8  8  8   8   8   8  1.60±0.54  1.12±0.54  1.40±0.05   1.85±0.00   1.84±0.02   1.84±0.42   1.40±0.15  1.63±0.42  0.52±0.33**△△  0.20±0.18**△△   0.23±0.11**△△   0.60±0.10**△△   1.50±0.43   1.08±0.10*  1.32±0.46  0.24±0.04**△△  0.14±0.13**△△   0.10±0.02**△△   0.48±0.05**△△   1.40±0.45   0.98±0.21*  1.02±0.39  0.72±0.48  0.32±0.25**△△   0.13±0.02**△△   0.62±0.05**   1.43±0.48   0.95±0.12*

注:药物组合给药不同时间与给药前(T0)比较:**P<0.01,*P<0.05;

药物组与对照组相同时间比较:△△P<0.01,P<0.05。

表2.恩替卡韦钠与注射用胸腺肽对DHBV-DNA抑制率的比较

  组别  鸭数  只  DHBV-DNA抑制率  T5  T10  P3  病毒对照组  3TC  胸腺肽α1+恩替卡韦钠  (2.5mg/Kg+2.0mg/Kg)  胸腺肽α1+恩替卡韦钠   (1.0mg/Kg+2.0mg/Kg)  胸腺肽α1+恩替卡韦钠  (0.5mg/Kg+2.0mg/Kg)  胸腺肽α1+恩替卡韦钠  (0.1mg/Kg+2.0mg/Kg)  胸腺肽α15mg/Kg  8  8  8   8  8  8     8  -0.2  53.6**△△  85.7**△△   87.6**△△  67.4**△△  18.4     22.8**  17.5  78.6**△△  90.0**△△   94.5**△△  73.9**△△  23.9     30.0*  36.2  35.7**△△  77.1**△△   93.0**△△  66.3**△△  22.3     32.1*

注:药物组合给药不同时间与给药前(T0)比较:**P<0.01,*P<0.05;

药物组与对照组相同时间比较:△△P<0.01,P<0.05。

试验例2单独使用胸腺肽α1对鸭血清DHBV-DNA水平抑制率

替换试验例1受试药品,按试验例1的方法进行实验,数据见表3、表4

表3在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鸭体内皮下注射胸腺素α1治疗组与病毒感染给药前鸭血清DHBV-DNA OD值比较

  药物  剂量  mg/kg  bid×10  鸭数  (只)  鸭血清DHBV-DNA OD490值(X±SD)  T0  T5  T10  P3 生理盐水 胸腺素α1 胸腺素α1   2.5  5.0  6  6  6  0.887±0.15  0.850±0.08  0.728±0.02  0.764±0.05  0.793±0.07  0.588±0.03**  0.780±0.03  0.784±0.08  0.596±0.05**  0.756±0.03  0.743±0.09  0.649±0.06 阿昔洛韦  0.1  6  1.766±0.14  1.223±0.40**  0.991±0.28**  1.171±0.23

统计处理: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OD值与感染前(T0)OD值比较(配对检验)。*p1<0.05,**p1<0.01。

表4在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鸭体内皮下给药胸腺素α1治疗组与病毒感染对照组鸭血清DHBV-DNA水平抑制率的比较

  药物  剂量  mg/kgbid×10  鸭数  (只)  抑制率(%  T5  T10  P3  病毒对照组  胸腺素α1   2.5  5.0  6  6  6  12.50  6.30  19.09**  10.32  7.34  17.98*  12.98  11.41  10.78  阿昔洛韦  0.1  6  31.41**  43.46**  33.66*

统计处理:t2、p2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水平与感染前(T0)比较的抑制%与病毒对照组抑制%比较(成组t检验)。*p2<0.05,**p2<0.01。

试验例3、单独使用恩替卡韦钠对鸭血清DHBV-DNA水平抑制率

替换试验例1的受试药品,按实验例一所述方法进行实验,数据见表5、表6.

表5.恩替卡韦钠治疗组与病毒感染对照组鸭血清DHBV-DNA的OD值比较

  组别  鸭  数  只  OD490  T0  T5  T10  P3  生理盐水  恩替卡韦钠2.0mg/Kg  恩替卡韦钠4.0mg/Kg  3TC 50.0mg/Kg  6  6  6  6  0.905±0.09  0.830±0.07  1.057±0.16  1.487±0.14  0.923±0.12  0.740±0.08*  0.920±0.30  0.637±0.01**  0.844±0.07  0.722±0.07*  0.781±0.15**  0.618±0.06**  0.788±0.07**  0.725±0.08*  0.788±0.24**  1.310±0.18

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OD值与感染前(T0)OD值比较,**p<0.01,*p<0.05,

表6.恩替卡韦钠治疗组与病毒感染对照组对鸭血清DHBV-DNA水平抑制率的比较.

  组别  鸭数  只  DHBV-DNA抑制率  T5  T10  P3  生理盐水  恩替卡韦钠2.0mg/Kg  恩替卡韦钠4.0mg/Kg  3TC 50.0mg/Kg  6  6  6  6  -2.63  10.59  12.83  56.84**  6.22  12.49  25.67*  58.16**  12.67  12.6  25.2*  11.33

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水平与感染前(T0)比较的抑制%(成组t检验),**p<0.01,*p<0.05。

试验例1、2、3表明,低于临床有效剂量的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钠在1.25∶1、0.5∶1、0.25∶1时的联合使用,使对DHBC-DNA的抑制率达到了66.3%~94.5%,远远高于单用有效剂量胸腺肽α1的抑制率(17.98~32.1%),单用有效剂量恩替卡韦钠的抑制率(12.83~25.67%),以及胸腺肽α1+恩替卡韦钠(0.1mg/Kg+2.0mg/Kg)18.4~23.9%的抑制率。

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钠的重量比为1.25∶1和0.5∶1时,对DHBC-DNA的抑制率分别为77.1%~90.0%和87.6~94.5%,优于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钠重量比为0.25∶1时的抑制率66.3~73.9%,其中,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钠的重量比为0.5∶1时,抑制率最高。说明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钠在一定的联合配伍用量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的作用。

结论:

现有研究表明,鸭乙肝模型是目前公认的慢性乙肝动物模型,该模型所表征的疗效与临床疗效基本吻合。

通常,在龙岩麻鸭中,对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产生有效抑制作用的恩替卡韦或其盐(如钠盐)的剂量范围通常在4.0mg/Kg以上;对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产生有效抑制作用的胸腺肽α1的剂量通常在5.0mg/Kg以上。成年人中,恩替卡韦或其盐(如钠盐)的对慢性乙肝的临床有效抑制剂量范围通常在每天0.5~1.0mg。成年人中,胸腺肽α1对慢性乙肝的有效剂量通常在1.6mg/次或以上。

本发明实验例1-3中,采用上述鸭乙肝模型进行联合用药的药效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时,胸腺肽α1与恩替卡韦钠的用量均低于其单用时有效剂量;并且,当按照一定的重量比例,将低于单用有效剂量的恩替卡韦和/或其盐与胸腺肽α1联合用药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效果优于分别单独使用两种药物。

虽然两种药物均有相同的适应症,但配伍联合使用时的剂量及其效果,是不可预料的,并且现有技术更缺乏预测对降低剂量后的治疗效果的启示。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恩替卡韦和/或其盐与胸腺肽α1联合用药的效果是非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联合药物为慢性乙肝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