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抗干扰的接收机及抗干扰的装置

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抗干扰的接收机及抗干扰的装置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抗干扰的接收机,包括干扰对消模块,用于对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输出对消处理后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抗干扰的装置和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案,抑制了接收机内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提高了系统性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191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35797.6

  • 发明设计人 杨刚华;叶四清;朱尔霓;

    申请日2007-08-21

  • 分类号H04B1/10;H04B7/00;H04Q7/30;

  • 代理机构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宋志强

  •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41: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08-25

    授权

    授权

  • 2008-04-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2-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收机技术,尤其涉及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抗干扰的接收机及抗干扰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基站中,需要通过接收机来接收无线信号。为了提高通信容量,移动通信基站中常使用多载波接收机,即单个射频通道中包含多个无线载波,更具体地,就是在射频通道的某些环节比如一根同轴电缆中或一对差分线的信号中包含多个载波。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载波接收机的载波配置示意图,图中以fc为中心,在带宽为B的范围内的5个载波都是有用信号。

多载波接收机的多载波配置根据移动通信系统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中的多载波接收机,在fc=190MHz,B=20MHz范围内可能配置4个带宽为5MHz的载波,其中,B可称为接收机的有用信号带宽;再比如,对于全球移动通讯(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 Communications)系统中的多载波接收机,在fc=83MHz,B=10MHz范围内可能稀疏地配置4~8个带宽为200kHz的载波。这些载波的中心频率可能会随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配置发生变化,并且,可能有些载波是不配置的。在所述不配置的载波位置上,以及有用信号带宽内除各载波外的其它位置上都可能出现干扰信号,当然,在有用信号带宽之外,也可能出现干扰信号,并且所述干扰信号的幅度可能大于有用信号的幅度。参见图2,为现有技术中多载波接收机内的干扰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干扰可能是来自相邻小区的基站信号的干扰,也可能是其它非希望的无线信号的干扰。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干扰滤除,是多载波接收机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带通滤波器来抑制接收机的有用信号带宽外的干扰信号。参见图3,为现有技术中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携带有信息的空间无线电波经过天线301接收后,转换为同轴电缆中的电信号,被送到模拟接收通道302。模拟接收通道通302可对电信号进行变频滤波放大处理,常包含低噪声放大器、一级或多级混频器、滤波器和可变增益放大器,等等。经过天线301接收的信号为射频信号,经过模拟接收通道302中的混频器后的信号为频率降低后的中频信号。经过模拟接收通道302后的信号仍带有干扰,为图2所示。

下面对带通滤波器303进行说明。参见图4,为现有技术中带通滤波器的特性示意图,带通滤波器表现为一个中心频率为fc,通带宽度为B的滤波器,本实施例中,假设接收机的有用信号的带宽和带通滤波器303的通带带宽相同,都为B。带通滤波器带内的衰减很小,比如为0~2dB,带外相对于带内的衰减A很大,比如为50~70dB。经过模拟接收通道302后的信号与带通滤波器的滤波特性的关系如图5所示。带通滤波器对有用信号带宽外的干扰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参见图6,图6为经过图3中带通滤波器303后的信号示意图,可以看出,带通滤波器通带带宽外的干扰信号,即频率小于fc-B/2的干扰信号,和频率大于fc+B/2的干扰信号得到了较大的抑制。

模数转换器(ADC,analogue to digital converter)304将由带通滤波器303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出。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带通滤波器来抑制接收机干扰信号的方法,虽然抑制了有用信号带宽外的干扰,但是对于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却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将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对上述经过带通滤波器后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的时,存在以下问题:

输入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载波信号,若干扰信号、载波信号超过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的最高点,将导致模数转换器过载,若载波信号小于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的最低点,模数转换器将难以检测到该载波信号。因此,要不使模数转换器过载,则输入模数转换器的干扰信号、有用信号不能高于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的最高点,同时,要不使输入模数转换器的载波信号过小,则需要通过增大模拟接收通道的增益来放大载波信号,从而使输入模数转换器的载波信号高于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的最低点。但是,放大载波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干扰信号,放大后的干扰信号可能大于模数转换器的最高点而超出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使模数转换器过载,导致接收机性能受到影响,严重的将导致接收机通信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干扰的接收机,该接收机能够抑制接收机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干扰的装置,该装置能够抑制接收机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抑制接收机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

一种抗干扰的接收机,该接收机包括干扰对消模块,用于对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输出对消处理后的信号。

一种抗干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主通道、前馈支路和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主通道,用于接收待处理信号,输出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前馈支路,用于对待处理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模拟对消模块;

所述模拟对消模块,将所述主通道传送的信号与所述前馈支路传送的信号进行对消,将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输出。

一种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接收机的信号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这样,抑制了接收机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提供了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载波接收机的载波配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多载波接收机内的干扰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带通滤波器的特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经过模拟接收通道302后的信号与带通滤波器的滤波特性的关系示意图;

图6为经过图3中带通滤波器303后的信号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抗干扰的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干扰对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级联实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1为图9中陷波模块为5个时陷波模块1的陷波特性示意图;

图10-2为图9中陷波模块为5个时陷波模块2的陷波特性示意图;

图10-3为图9中陷波模块为5个时陷波模块3的陷波特性示意图;

图10-4为图9中陷波模块为5个时陷波模块4的陷波特性示意图;

图10-5为图9中陷波模块为5个时陷波模块5的陷波特性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5个频点的陷波模块的配置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5级陷波的响应示意图;

图13为经过图11所示的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后的信号的示意图;

图14,为经过图7b中模拟对消模块73后的信号示意图;

图15为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例一的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例二的流程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例三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对接收机内的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所述待处理信号可以是接收机内的天线和模数转换器之间的信号。这里将接收机中进行对消处理的模块称为干扰对消模块,干扰对消模块的位置灵活,可以在射频上实现,也可以在中频上实现。下面以图7所示的结构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干扰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置于带通滤波器703和ADC705之间,此时所述待处理信号为由带通滤波器703输入干扰对消模块704内的信号。当然,带通滤波器703和ADC705之间还可能包括其它装置,如:混频器、低噪声放大器、可变增益放大器等。

参见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抗干扰的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该接收机包括天线701、模拟接收通道702、带通滤波器703、干扰对消模块704和ADC705。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机中,带通滤波器703还可以置于干扰对消模块704和ADC705之间,这种情况下,由模拟接收通道702输出的信号先通过干扰对消模块704对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再通过带通滤波器对有用信号带宽外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若接收机采用模拟IQ解调后基带采样,ADC705为双通道ADC,若接收机采用中频采样,ADC705为单通道ADC。

这里,以带通滤波器703置于模拟接收通道702之前,并且接收机采用中频采样,也就是ADC705为单通道ADC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机进行说明。与现有技术中接收机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增加了干扰对消模块704。参见图7b,为图7a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结构示意图,干扰对消模块704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干扰对消模块704包括主通道71、前馈支路72和模拟对消模块73。

主通道71,与模拟对消模块73相连。

主通道71可通过模拟延时补偿模块实现,模拟延时补偿模块用于对输入主通道的信号进行模拟延时补偿处理。模拟延时补偿模块可以由超声延时线或者LC延时线构成,其作用是补偿主通道71和前馈支路72之间的时延差异。若输入主通道71的信号为窄带信号,主通道71和前馈支路72之间的时延对模拟对消模块73的对消性能影响不大,可以不进行延时补偿,此时主通道不包括模拟延时补偿模块。

前馈支路72,用于对由带通滤波器703传送的输入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模拟对消模块73。所述有用信号可以是载波信号,下面以有用信号为载波信号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模拟对消模块73,用于将主通道71输入的信号与前馈支路72输入的信号进行相消,得到相消处理后的对消信号。所述相消可以为:将主通道71输入的信号与前馈支路72输入的信号进行相减。

在具体实现中,干扰对消模块704有模拟前馈法和数字前馈法两种实现方式,下面结合图8、图19和图20分别对其进行说明。

参见图8,为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干扰对消模块704通过模拟前馈法实现,主通道71由模拟延时补偿模块801组成,前馈支路72由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和模拟幅相补偿模块803组成。

模拟延时补偿模块801,用于对输入主通道的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

由于前馈支路上对信号处理的过程中产生了时延,所以要在主通道上对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使到达模拟对消模块705的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同步。

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用于对输入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提取出干扰信号。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可以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陷波模块实现,陷波模块的陷波频率为前馈支路信号中载波的信号频率。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需要对多个频点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时,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由多个陷波模块级联实现,每个陷波模块对一个载波进行陷波。参见图9,为图8中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级联实现的结构示意图。图9中每个陷波模块由相应的开关控制。

如果前馈支路信号中载波的工作频率是完全固定的,或者基本固定的,则各个陷波模块可以为固定频率的陷波模块;如果前馈支路信号中每个载波的工作频率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一个频率范围内可变的,则各陷波模块可以为可变频率的陷波模块。若每个陷波模块的频带宽度基本是不变的,各级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用于GSM系统中的多载波接收机时就是这种情况,此时,对有用信号陷波模块的控制除了对各级开关的控制外,还可以对各级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进行调整。

下面举例对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进行说明:WCDMA系统的接收机中,对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的控制为对各陷波模块的开关的控制;GSM系统接收机中,各陷波模块是否起作用随着各载波的工作频点的配置而变化,并且由于各个载波的工作频点变化较大,所以不仅要对各陷波模块的开关进行控制,还要对各陷波模块的工作频点进行控制;WCDMA和GSM载波混用时,即接收机中需要同时处理WCDMA载波和GSM载波的情况,此时图9中的陷波模块包括WCDMA带宽的陷波模块和GSM带宽的陷波模块,这就需要根据网络频点的配置情况对各陷波模块作相应的控制。下面以5个工作载波为例来说明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的工作原理,此时,图9中的陷波模块为5个,包括陷波模块1、2、3、4和5。假设5个工作载波分别为载波1、2、3、4和5,工作频率从载波1~载波5依次增大。陷波模块1对载波1进行陷波,图10-1为陷波模块1的陷波特性示意图;陷波模块2对载波2进行陷波,图10-2为陷波模块2的陷波特性示意图;陷波模块3对载波3进行陷波,图10-3为陷波模块3的陷波特性示意图;陷波模块4对载波4进行陷波,图10-4为陷波模块4的陷波特性示意图;陷波模块5对载波5进行陷波,图10-5为陷波模块5的陷波特性示意图。图10-1至图10-5中,B为接收机的有用信号带宽,fc为有用信号带宽范围的中心频率。当然实际运用中,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的各陷波模块的频率如何分布根据具体设计,不一定按陷波模块的摆放顺序依次增大。

假设载波2和载波4不工作,则陷波模块2和陷波模块4的开关应该合上,即这两级陷波被旁路(bypass),参见图11,为图10中5个频点的陷波模块的配置示意图。相应地,图11的5级陷波的响应如图12所示。

参见图13,为经过图11所示的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后的信号的示意图。由图13可知,经过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后的有用信号带宽中主要为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图13中各个载波信号还有一些残余,这是由于实际的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的非理想性造成的。

如图8所示,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可以包括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81和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82。

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81,用于在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82的控制下,对输入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

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82,用于控制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81进行陷波处理。模拟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82对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81的控制包括:在工作参数配置下,控制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81进行陷波处理,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各个载波的工作频点,以及各个工作频点上的工作信号的带宽,等等。

模拟幅相补偿模块803,用于对由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输入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该模块可选,选用时,能使模拟对消模块73更好地进行干扰信号对消处理。模拟幅相补偿模块803包括模拟幅相补偿子模块83和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84。

模拟幅相补偿子模块83,用于根据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84输入的最佳幅相补偿系数,对由模拟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81输入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进行幅相补偿是为了使经过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对消后信号的载干比最大。所述载干比指的是各个载波信号的功率之和与总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比。

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84,计算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传送给模拟幅相补偿子模块83。所述计算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为:根据ADC705输出的信号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当前工作参数,以及模拟幅相补偿模块中的幅相补偿方式等,自适应地计算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

模拟幅相补偿模块803还可以置于主通道上。例如,置于模拟延时补偿模块801和模拟对消模块73之间,或者置于模拟延时补偿模块801之前。

模拟对消模块73,用于对主通道71输入的信号和前馈支路72输入的信号相消,得到相消处理后的相消信号。

参见图14,为经过图7b中模拟对消模块73后的信号示意图,由图14可知,经过模拟对消模块73的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被大大削减。图14为经过带通滤波器和干扰对消之后的信号,与现有技术图6所示的只经过带通滤波器的信号相比,可见,图14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大大削减。这样,当需要通过增大模拟接收通道的增益来放大有用信号时,由于干扰信号大大削减,即使放大有用的同时放大了干扰信号,也不会出现放大后的干扰信号使ADC705过载的问题,从而,使接收机性能不受到影响。

通过模拟前馈法实现干扰对消模块704,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对各载波的工作频点和带宽的调整不灵活。组成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的陷波模块的个数、每个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一般都是确定的,难以增加新的陷波模块,也难以改变各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和带宽。虽然理论上组成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的各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压控电容,在一定的范围内作微调,但是范围有限,精度不高,而且需要使用很复杂的电路实现中心频带和带宽的改变,这导致实际运用中难以对组成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的陷波模块进行调整。

为解决模拟前馈法给接收机带来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通过数字前馈法实现干扰对消模块704的方案。数字前馈法可以在数字中频上实现,也可以在数字基带上实现,下面结合图15和图16分别进行说明。

参见图15,为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模拟延时补偿模块1501和模拟对消模块73与图8中的相应模块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衰减模块1504,用于对输入干扰对消模块704的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入给前馈ADC1505。衰减模块1504为可选。

若前馈ADC1505和ADC705的饱和点相同,则选择衰减模块1504是为了扩展前馈支路的饱和点,所述饱和点为使ADC饱和的输入信号电平。衰减模块1504可以做成固定衰减方式,也可以做成自动衰减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性能,所述自动衰减方式即自动增益控制(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方式,该AGC方式可使用前馈控制方式,也可使用反馈控制方式。若为反馈控制方式时,将前馈ADC1505的输出反馈到衰减模块1504,如图中虚线所示。

前馈ADC1505,用于将由衰减模块1504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送至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

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包括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151和数字中频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152,用于对输入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提取出干扰信号。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与模拟有用信号陷波模块802类似,不同的是在数字中频上实现陷波处理,这里不再赘述。

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1503包括数字中频幅相补偿子模块153和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154,用于对由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输入的前馈支路信号进行幅相补偿。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1503与模拟幅相补偿模块803类似,不同的是在数字中频上实现幅相补偿。例如,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子模块153可以通过FIR或者IIR数字滤波器实现,相应地,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154计算得到的最佳数字幅相补偿系数为滤波器系数。而模拟幅相补偿子模块83可以通过衰减器和移相器实现,相应地,最佳模拟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84计算得到的最佳模拟幅相系数为根据衰减量和移相量配置的模拟或数字的控制量。

数模转换器(DAC,Digital to Analogue Converter)1506,用于将由数字中频幅相补偿子模块153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将所述模拟信号传送至中频滤波模块1507。

中频滤波模块1507,用于对由DAC模块1506输入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经过中频滤波模块1507后,得到滤除数字镜像干扰的模拟中频信号。中频滤波模块1507可以通过LC滤波器实现。

上变频模块1508,用于对由中频滤波模块1507输入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将上变频后的信号传送给模拟对消模块73。DAC模块1506输出的信号的频率和主通道信号的频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果不同,则需要上变频模块1508对DAC模块1506输出的中频信号变换为与主通道中相同的中频信号;如果相同,则不需要上变频模块1508。

参见图16,为图7中干扰对消模块704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模拟延时补偿模块1601和模拟对消模块73与图8中的相应模块类似,衰减模块1604、前馈ADC1605、由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子模块161和数字基带陷波特性控制子模块162组成的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602、由数字基带幅相补偿子模块163和最佳数字基带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164组成的数字基带幅相补偿模块1603、DAC1606、中频滤波模块1607和上变频模块1608与图15中的相应模块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数字下变频模块1609,用于将由前馈ADC1605输入的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将下变频后的所述基带信号传送给数字抽取滤波模块1610。

数字抽取滤波模块1610,用于对由数字下变频模块1609输入的信号进行抽取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602。

数字插值滤波模块1611,用于对由数字基带幅相补偿子模块163输入的信号进行插值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数字上变频模块1612。

数字上变频模块1612,用于对由数字插值滤波模块1611输入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将上变频后的信号传送至DAC1606。数字下变频模块1609和数字上变频模块1612之间传送的信号为数字复信号,即IQ信号。

可选地,ADC705之前增加AGC模块。这样在模拟对消模块73的对消不完全时,使ADC不致于过载,不产生大的非线性失真,这对最佳数字中频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154或最佳数字基带幅相补偿系数计算子模块164计算最佳幅相补偿系数有利。AGC可以为模拟检测的前馈AGC、模拟检测的反馈AGC、数字检测的反馈AGC或者梯级增益支路的实时切换等。

下面将数字中频上实现的数字前馈法与数字基带上实现的数字前馈法进行比较:

数字前馈法前馈支路上占用数字资源最多的是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602和数字基带幅相补偿模块1603,或者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和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1503。数字基带上实现的数字前馈法的好处在于数字抽取滤波模块1610将进行抽取滤波处理之后的信号传送给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602进行陷波处理,再传送给数字基带幅相补偿模块1603进行幅相补偿处理,根据基带信号的频率较低的特点可以大大减少数字资源。

但是,由于使用数字基带上实现的数字前馈法在前馈支路上增加了处理环节,相应地增加了前馈支路上的处理延时,这就加大了模拟延时补偿模块1601的实现难度。

因此,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数字基带上实现的数字前馈法,在前馈支路的延时受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数字中频上实现的数字前馈法。

通过数字前馈法实现干扰对消模块704,由于通过数字域实现前馈支路,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602对频点和带宽的调整很灵活,调整时更改组成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602的数字陷波模块的滤波系数即可。并且,数字陷波模块的个数、每个数字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和带宽都是可变的,可以增加新的陷波点,也就是增加新的数字陷波模块。通过数字前馈法实现干扰对消模块704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在原接收机上更改业务配置。比如,原有接收机的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602由4个数字陷波器组成,也就是最多可以容纳4个载波。由于系统容量扩大,可以很方便地将4个载波升级为5个、6个载波或者更多个载波。

(2)可以在多种制式间切换。比如,需要将接收机从接收GSM模式切换到接收WCDMA模式,由于可以方便地改变组成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602的数字陷波模块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切换起来很方便。

(3)可以支持跳频工作。由于数字上可以方便地更改组成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602的数字陷波模块的参数配置,而且可以保证和信号同步地改变,所以可支持跳频工作。

(4)数字中频幅相补偿模块1503或数字基带幅相补偿模块1603的数字幅相补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比如带内均衡滤波,也就是对每个载波频点都进行不同的幅相补偿,而对于模拟前馈法,对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幅度和相位特性的调整相同的。并且,数字幅相补偿可以进行精确的幅相补偿,这提高了模拟对消模块73的对消性能。

(5)组成数字中频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502或数字基带有用信号陷波模块1602的数字陷波模块不存在器件老化问题,保证了陷波性能。

上述实施例是基于在ADC705之前的中频上进行对消的假设,也就是模拟接收通道703中有一级或多级混频,而经过干扰对消模块704后不再有混频。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案还可运用下列情况:在ADC705之前的射频上进行对消;模拟接收通道703中有多级中频,此时,对消不在紧靠ADC705的那级中频上实现,而在更靠近天线701的某级中频上实现。

参见图17,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对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2,将所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本步骤可选。

步骤11可以具体包括: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分为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中的有用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得到陷波处理后的信号;将所述主通道信号和所述陷波处理后的信号相消,相消后的信号为所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1中所述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可以为,对接收机内的电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11中所述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可以为电信号。此时,步骤12之前,该方法包括:对所述对消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处理,得到带通滤波处理后的信号;相应地,步骤12为:将所述带通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参见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例一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分为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

步骤22,对所述主通道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得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23,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得到陷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24,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

步骤23~24可以与步骤22同时执行,也就先执行步骤23~24,再执行步骤22。

步骤25,将步骤22中得到的所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和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相消,得到相消后的信号。

图18所示各步骤的具体描述参见图8的相关描述。

参见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例二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分为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

步骤32,对所述主通道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得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33,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得到衰减处理后的信号。本步骤可选。

步骤34,将所述衰减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步骤35,对所述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得到陷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36,对所述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

步骤37,将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步骤38,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39,对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后的信号。本步骤为可选。

步骤33~39可以与步骤32同时执行,也就先执行步骤33~39,再执行步骤32。

步骤40,将所述上变频后的信号和步骤32得到的所述延时补偿后的信号相消,得到相消后的信号。

图19所示各步骤的具体描述参见图15的相关描述。

参见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法例三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将输入接收机的待处理信号分为主通道信号和前馈支路信号。

步骤42,对所述主通道信号进行延时补偿处理,得到延时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43,对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得到衰减处理后的信号。本步骤为可选。

步骤44,将所述前馈支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步骤45,将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

步骤46,对所述基带信号进行抽取滤波处理,得到抽取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47,对所述抽取滤波处理后的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陷波处理,得到陷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48,对陷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幅相补偿,得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

步骤49,将所述幅相补偿后的信号进行插值滤波处理,得到插值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410,将所述插值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后的信号。

步骤411,将所述上变频后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步骤412,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413,对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上变频后的信号。本步骤为可选。

步骤43~413可以与步骤42同时执行,也就先执行步骤43~413,再执行步骤42。

步骤414,将所述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和步骤42中得到的所述延时补偿后的信号相消,得到相消后的信号。

图20所示各步骤的具体描述参见图16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案不仅可以运用于多载波接收机中,还可以运用于单载波接收机中。

本发明实施例接收机中抗干扰的方案,通过将接收机的信号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处理,得到对消处理后的相消信号,这样,抑制了接收机中有用信号带宽内的干扰信号,从而,提高了系统性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