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剑杆及其制造法、含此剑杆的引纬装置及含此装置的织机

剑杆及其制造法、含此剑杆的引纬装置及含此装置的织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剑杆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这种剑杆的引纬装置以及包括这种装置的织机。剑杆包括柔性部和紧固在所述柔性部的端部上的用于抓持纬纱的钩子。该端部包括纵向槽,在该纵向槽中固定不动地保持有一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具有至少一个接纳用于安装所述钩子的接片的孔槽。所述剑杆包括用于将所述钩子的所述接片或各个接片固定不动地保持在相应孔槽中的紧固装置。为了制造所述剑杆,将所述加强件固定不动地保持在所述纵向槽中,然后将所述接片插入所述孔槽中。随后通过用适当的装置施加的夹持力将所述接片保持固定不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0078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圣豪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28151.5

  • 发明设计人 M·布尔克特;

    申请日2007-07-09

  • 分类号D03D47/20;D03D47/18;

  • 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吴鹏

  • 地址 德国开姆尼茨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32: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03D47/20 授权公告日:20110427 终止日期:20180709 申请日:200707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4-27

    授权

    授权

  • 2009-08-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1-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用剑杆和用于引纬的引纬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有这种剑杆或装有这种引纬装置的织机,以及制造这种剑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织机领域中,例如从DE-A-41 31 745中已知,使用剑杆,每个剑杆具有用于拖曳纬纱的剑头或钩子以及设有用于接纳链轮(的齿)的开口的部分。所述钩子安装成从具有驱动开口的部分突出。

在现在的柔性剑杆、单层织机中,每个剑杆驱动轮/链轮具有基本上平行于经纱轴线的转动轴线。因此剑杆的柔性部或剑带(ribbon)具有设置在剑带的本身基本水平的顶面和底面中的驱动开口。

如果希望使用具有基本竖直或倾斜的转动轴线的驱动轮,则钩子在已知剑杆的剑带上安装成,钩子无法适当地定向为在将纬纱引入梭口之前抓住纬纱或使钩子有效地调整到用于在两个剑杆之间交换纬纱的位置。

此外,在特定应用场合下使用的尤其是用于织造地毯的纬纱处在如此高的张力下,使得剑杆的柔性部和相联的钩子之间的连接承受可导致剑杆断裂的高等级应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出这样一种新型的剑杆来具体地克服这些缺陷和限制,其中钩子和柔性部的端部之间的连接特别坚实,同时即使剑杆驱动轮具有不平行于经纱轴线的转动轴线,钩子相对于纬纱和梭口也能够适当地定向。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织机中引纬的剑杆,所述剑杆包括柔性部和紧固在该柔性部的一个端部上的用于抓持纬纱的钩子。所述剑杆的特征在于,柔性部的上述端部包括纵向槽,在该纵向槽中固定不动地保持有一加强件,该加强件具有至少一个接纳用于安装/固定钩子的接片(tab)的孔槽(housing),并且所述剑杆包括用于将所述钩子的所述接片或各个接片固定不动地保持在相应孔槽中的紧固装置。

就本发明而言,剑杆的钩子是所述剑杆的用于抓持纬纱的部分。这种“钩子”也可称作剑杆的“剑头”或“夹子”。借助于本发明,所述加强件和紧固装置使得钩子能够有效地紧固在剑杆的柔性部的端部上。所述加强件也用于确保钩子相对于剑杆的前进方向适当地定向。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而非必需的方面,这种剑杆可包含下列一个或多个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以技术上可行的任何组合方式组合:

-紧固装置适合用于在相应孔槽中的所述接片或各个接片上施加夹持力;

-紧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适合用于与螺纹部(tapping,攻丝,攻螺纹)协作的螺钉,所述螺钉相对于剑杆的柔性部的端部固定不动;

-所述螺纹部形成于装配在所述柔性部的端部上的螺母中,优选地防止所述螺母相对于其螺纹部的轴线转动;

-当所述螺钉上紧在所述螺纹部中时,所述螺母靠在所述柔性部的端部的靠在所述加强件上的部分上;

-当所述螺钉上紧在所述螺纹部中时,所述螺母在所述孔槽的高度处靠在所述加强件的外表面上;

-当所述螺钉上紧在所述螺纹部中时,所述螺母靠在就位于所述孔槽中的接片上;

-所述螺纹部形成在所述柔性部的端部的一部分中;

-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铆钉;

-就位于所述纵向槽中的加强件在所述柔性部的端部的两侧突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在织机中引纬的引纬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剑杆,以及装配有用于引导每个剑杆的柔性部的引导装置的筘件/精梳件(comb),所述引导装置沿所述筘件的长度分布。

这种用于引纬的引纬装置为剑杆在其行程长度上提供了有效引导。

有利地,所述引导装置包括一系列突片,每个突片具有供所述柔性部通过的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与所述剑杆的柔性部的装配有加强件的端部的截面(形状)互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配有如上所述的剑杆或引纬装置的织机。

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上述剑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在所述柔性部的所述端部中形成纵向槽;

b)将具有至少一个孔槽的加强件安置就位在所述纵向槽中;

c)将所述加强件固定不动地保持在所述柔性部的端部中的所述纵向槽内;

d)将用于安装剑杆钩子的接片插入所述加强件的所述孔槽或各个孔槽中;以及

e)通过夹持力将所述接片固定不动地保持在其孔槽内。

步骤d)可在步骤b)和c)之前执行。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照附图仅作为示例给出的对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剑杆的四个实施例、引纬装置、包括这种剑杆的织机和所述剑杆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更清楚地看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引纬装置和剑杆的织机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织机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在组装剑杆之前在图3中可见的元件的分解截面图;

图5是在图4中可见的元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类似于图3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剑杆的视图;

图7是类似于图3的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剑杆的视图;以及

图8是类似于图3的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剑杆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中所示的织机M用于形成两层(织物)N1和N2,例如同时织造并由装在滑架2上且位于两个打纬点P1、P2下游的绒头切割刀1彼此分开的两层地毯T1和T2,其中由织机的经纱4和经纱4′限定的两个相应的梭口F1、F2向两个打纬点P1、P2汇聚,经纱4的垂直位移由用提花机通丝(Jacquard harness)致动的综丝3控制,经纱4′的垂直位移由安装在综框(heddle frame)上的综丝3′控制,而综丝3和3′本身由多臂或凸轮机构(未示出)驱动。

用于与相应经纱协作织成织物层N1和N2的纬纱51和52通过两个剑杆11和12插入梭口F1和F2,每个剑杆都具有各自的可钩住纬纱51或52的剑头或钩子111、121以及各自的柔性剑带112、122,所述柔性剑带能够沿相互平行并与纱线4和4′和图1的平面垂直的两条相应轴线Y1和Y2的方向拖动相应的钩子。

形成筘件并可绕平行于轴线Y1和Y2的轴线Y3枢转的组件13包括筘座脚131和由安装在筘座脚131上的一排筘片(teeth)132a构成并被拖动由此绕轴线Y3枢转的筘件132。因此当筘座脚131通过虽未示出但却公知的装置绕轴线Y3相对于图1所示的位置枢转时可将筘片132a压靠在点P1和P2上。

为了确保钩子111沿基本为直线的路径行进,组件13配有一系列S1的突片(tab)133,突片133分布在筘件132的基本整个长度上,即在织机M的穿经筘幅(combing width)上分布,并固定在筘件132上。突片133三个一组地安装在支座134上,各支座固定在金属条135上,而金属条135本身固定在筘片132a的顶端,即所述筘片的离轴线Y3最远的端部。

每个突片133由具有两个延伸部133a1和133a2的开孔133a贯穿,两个延伸部133a1和133a2的形状与剑带112的横截面的顶部和底部基本互补,因此随着钩子111朝筘件132的远离钩子穿入梭口一侧的一侧行进,可在穿经筘幅上引导构成剑杆11的柔性部的剑带112。

同样,在紧固到筘座脚131的支座137上安装有一系列S2的突片136,每个突片136具有带两个延伸部的开孔,所述两个延伸部的形状与剑带122的横截面的顶部和底部互补,从而用于在不与筘件132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有效地引导剑带122,该剑带构成剑杆12的接合在梭口F2中的柔性部。

每个剑带112和122具有各自的用于分别与两个相应的链轮21、22的齿211、221啮合的开口114、124,所述链轮由未示出的装置绕两条轴线A21和A22驱动,所述轴线相对于织机的构架50固定不动并且相对于织物层N1和N2之间的中平面π1倾斜大约为75°的角度α。在实际中轴线A21和A22重合,但这不是必需的。

在链轮21和22的任一侧,剑带112和122由仅在图2中用虚线示出的引导件31和32引导。

附图标记1121和1221分别表示剑带112和122的安装有钩子111和121的前端部。剑带112和122在它们的长度的具有开口114和124的主要部段上是柔性的,以便能够围绕链轮21和22卷绕而不产生过度应力。为此,剑带由复合材料制成。在端部1121和1221,复合材料得到加强,但是(范围)没有做得更大,以便增大剑带112和122的终端部分的刚度。端部或终端部分1121和1221无需变形,因为它们不与链轮21和22直接接触。相反地,这些端部需要有良好限定的形状,所述形状用于使它们能通过突片133和136容易地被引导。

钩子111和剑带112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和坚实以经受住其所承受的应力。

如从图3至5可更详细地看出,剑带112的前端部1121具有平行于剑带112的纵向轴线X112延伸的纵向槽1122,所述轴线与剑带112的接合在突片133中的部分的轴线Y1重合。一大致为矩形的加强件113设置成接合在槽1122中。加强件113具有两个槽形孔槽1131和1132,每个孔槽沿垂直于加强件113的纵向轴线X113的方向延伸,所述纵向轴线X113平行于加强件113的长边。加强件113还具有使加强件113的两个相对面1135和1136互连的两个孔1133和1134,所述相对面垂直于孔槽1131和1132开口所在面1137延伸。

附图标记1124和1125分别表示剑带112的开有开口114的侧面。附图标记1126和1127分别表示剑带112的垂直于面1125和1124的面。剑带112具有两个孔1128和1129,所述孔使面1126和1127互连并且在加强件113就位于槽1122中时分别与孔1133和1134对准。

如从图4中可更清楚地看到,孔1128包括顶部1128a和底部1128b。这些部分1128a和1128b分别由各具有中心开口的套环(collar)1128c和1128d与槽1122隔开。

两个螺钉115设置成通过部分1128a插入孔1128和1129中,并且是等同的,具有螺纹孔(tapped hole)116a的螺母116接纳在部分1128b中。螺母116有利地粘结结合在部分1128b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螺母可制成为具有环形截面的环。然而,如果所述螺母如图5所示具有多边形截面,则它们有利地通过相配合的形状--可能添加粘结剂--固定不动地保持在部分1128b中。

钩子111在图4和5中基本示出为其侧面轮廓。其具有用于分别插入在孔槽1131和11132中的两个接片1111和1112。每个接片1111和1112贯穿有各自供螺钉115之一穿过的开孔1113、1114。

接片1111和1112与钩子111的通过使金属板成形而获得的余部形成为一体。

在剑杆11的制造过程中,通过先制出槽1122、随后将加强件113插入该槽内而将钩子111安装在剑带112上。然后通过粘结剂将加强件固定不动地保持在所述槽内。在该构型中,加强件113从剑带的面1125和1124沿侧向突出。于是端部1121具有大致为十字形的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未示出的有利方面,除了使用粘结剂之外,加强件113还借助于穿过形成在端部分支1121之一中的开孔的螺钉固定不动地保持在槽1122中,槽1122限定在端部分支1121之间。这些螺钉可从面1126接近。它们穿过加强件113并且旋拧在形成于形成有面1127的分支内的螺纹孔中。这些螺钉位于由端部1121占据的空间内。

当加强件保持在槽1122中时,钩子111通过将其接片1111和1112插入到孔槽1131和1132中而装配到加强件上。然后一侧上的开孔和孔1113、1133和1128和另一侧上的开孔和孔1114、1134和1129分别对准。

随后可将螺钉115插入到孔1128和1129中并穿过套环1128c和1128d内的中心开口,并将它们旋拧到先前保持在部分1128b中的螺母116内。在一变型中,螺母116可安装成在部分1128b中自由转动,在这种情况下防止它们在螺钉115上紧时运动。

在另一变型中,可在将钩子111安置和保持就位于槽1122中之前将其装配到加强件113上,随后如上所述将螺钉115旋拧到螺母116中。

在螺母116中上紧螺钉115以在接片1111以及整个加强件113上施加夹持力E1,从而保证相对于剑带112稳固地保持钩子111。

施加在每个螺钉115的头部和相应的螺母116之间的力E1通过套环1128c和1128d起作用,从而接片1111和1112以及加强件113在两个限定于槽1122两侧上的端臂1121之间成夹层状构型。

对于孔1129,采用相同的结构并且夹持力同样施加在接片1112上。

剑带112有利地由纤维制成。在端部1121中设有强化纤维,例如碳纤维。加强件113可使用与剑带112相同的纤维制成,或者在一特别有利的方面中,只由碳纤维制成,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刚度和良好的轻便性。元件112和113的纤维有利地嵌在合成材料的基体中。当元件112和113的成分材料类似乃至相同时,元件112和113之间的结合特别有效。

如从图4中可更详细地看到,每个开孔133a大致呈带有两个如上所述的延伸部133a1和133a2的十字形,在面1126和1127附近所述延伸部的形状基本与剑带112的顶部和底部互补。

每个开孔133a还包括侧延伸部133a3和允许加强件113穿过的槽133a4。因此,如图3所示,每个开孔133a的形状基本与装配有加强件113的端部1121的截面互补。

类似地,剑杆12的钩子121通过加强件安装在剑带122的端部1221上,所述加强件保持在剑带上并包括用于接纳钩子安装接片的孔槽。类似地,突片136中的开孔的形状基本与剑带112的装配有加强件的前端部的截面互补。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相似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该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孔1128的部分1128b和槽1122之间不具有套环1128d。因此,螺母116直接靠在加强件113的底面1136上以施加夹持力E1

在图7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相似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该实施例中,加强件113中的孔1133的底部宽得足以允许螺母116直接靠在接片1111上,力E1通过螺母116直接施加在所述接片上,并通过螺钉115的头部经由套环1128c施加在加强件113上。在该构型中,加强件113和端部1121的非常小的区域受到由于上紧螺钉而导致变形的影响。它不会改变剑杆11通过突片133引导的性能。

在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相似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该实施例中没有螺母,而是,在孔1128的部分1128b中在剑带112内直接形成螺纹部116′a。尽管该方案在坚实性方面比前述方案稍弱,但是它免除了螺母116。

在本发明的一未示出的变型中,可通过铆钉替换螺钉115来施加夹持力E1

本发明示出为在双层织机中使用。但是,它也可应用于单层织机。

不论什么实施例,剑杆的钩子或剑头都可拆卸并可独立于剑带进行更换。当使用螺钉以及螺纹部如元件115和116a或116′a时,这些元件可重复使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