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外用药

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外用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外用药,是为了提供一种配方简单,疗程短、配制简单、成本低的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外用药。按重量比由下述原料制成:生栀子、杏仁、桃仁、甘草的重量比为1∶1∶1∶1。本发明的药物配方简单,四种组分组合即可达到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目的。上述组分经科学配伍组方,充分发挥降气,止咳平喘,祛痰,泻火除烦,清凉利尿,润肠通便,凉血解毒的作用。而且,不含抗生素,无副作用。药力直达病灶,疗效显著,疗程短,成本低,配制方法简单。直接贴在患处,使用方便,避免了口服和注射,减少了新生患儿治疗的痛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239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刘铭发;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22408.7

  • 发明设计人 刘铭发;

    申请日2005-12-19

  • 分类号A61K36/744(20060101);A61P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2107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肖莉丽

  • 地址 300000 天津市红桥区小西关宜兰里1-2-101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3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7-22

    授权

    授权

  • 2006-10-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8-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肺炎的药物,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由中药成分组成的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肺炎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尤其是新生儿,由于体质较弱容易感冒发烧,进而发展成为肺炎。目前,对肺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及对症处理。国内外用于治疗肺炎、肺结核的药物较多,以西药居多。西药主要以抗菌素为主,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虽然能使症状缓解,但却使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使患者肌体产生抗药性,疗程较长、副作用大、容易复发。大量的抗生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许多不良影响,且打针对儿童来说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中药治疗肺炎的药物组分繁多,配方复杂,成本高,不适用于治疗新生儿肺炎。而且,疗效慢、疗程长、剂量大、配制复杂。并且,新生儿口服时非常困难,头皮注射危险,给患儿带来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配方简单,疗程短、配制简单、成本低的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外用药。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由下述原料制成:生栀子、杏仁、桃仁、甘草的重量比为1∶1∶1∶1。

本发明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药物配方简单,四种组分组合即可达到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目的。栀子苦寒,泻火除烦,清凉利尿,凉血解毒。杏仁苦微温,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桃仁苦,苷平,活血化淤,润肠通便。甘草苷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能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上述组分经科学配伍组方,充分发挥降气,止咳平喘,祛痰,泻火除烦,清凉利尿,润肠通便,凉血解毒的作用,疗效显著,疗程短,成本低,配制方法简单。而且,不含抗生素,无副作用。

2.上述组分粉碎过筛,用纱布贴在新生儿后背和前胸的肺部,使药力直达病灶,达到迅速起效的目的,疗效显著,疗程短。

3.直接贴在患处,使用方便,避免了口服和注射,减少了新生患儿治疗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实施例

将生栀子9克、杏仁9克、桃仁9克、甘草9克分别粉碎,80目过筛。之后混合均匀,制成药粉。准备多块长10cm,宽6cm的纱布块。把面粉打成熟面糊,之后,把熟面糊均匀摊在准备好的纱布块上。将上述混合后的药粉扑在面糊上。将带有药粉的纱布块贴在患儿前胸和后背的肺部各2块。

使用时,每12小时换一次,连续使用,3天为一疗程。

临床报告:

马某:男婴,出生12天,就诊时面色赤红,声音沙哑,鼻窦煽动,烦躁不安,心律快,呼吸急促,不吃奶,大小便不正常,诊断为肺炎。贴本发明的外用药,经三次外敷痊愈。

孙某:男婴,出生3个月,就诊时咳喘多日,经诊断为肺炎,外敷本发明的药物,12小时换一次药,连续使用3天,咳喘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恢复。再次使用3天痊愈。

刘某:女婴,出生不足3个月,喘多日,经诊断为肺炎,外敷本发明的药物,12小时换一次药,连续使用3天,痊愈。

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所公开的涉及一种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外用药进行了特别描述,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