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红壳色品系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

一种红壳色品系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壳色品系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它依次包括下列步骤:(1)制种:通过单交培育具有红壳色的种贝,即从已培育出的高纯度壳色的家系或从野生或养殖群体内选出红壳色特征明显的雌雄贝各1,进行单交,对各单交组分别培育;(2)扩繁:以上述方式培育几代,其红壳比例达到90%以上时,开始扩繁生产种苗:各单交组配对进行群体交配或单交组的雌与野生或养殖群体中的雄群交。扩繁生产的种苗作为细胞小片贝或育珠贝,以培育出红壳色珍珠。本发明可较简单地培育出红壳色的品系,并提高红壳色的纯度,最高可达96%,不需通过转基因等复杂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因此该产品对生物和环境安全没有影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268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34957.3

  • 发明设计人 何毛贤;管云雁;袁涛;

    申请日2006-04-12

  • 分类号A01K61/00(20060101);A61D1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赖汉光

  • 地址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3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00 授权公告日:20080123 终止日期:20190412 申请日:200604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1-23

    授权

    授权

  • 2006-10-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9-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壳色品系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个体在生长过程中对贝壳颜色的选择与其生长环境(包括水域的温度、盐度等)、地理位置和生理因素都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根据对一些贝类的研究报道,壳色多态性是简单的孟德尔式遗传,但是壳色的选择与生长性状、生理性状和一些经济性状是否具有必然的联系,都没有明确的结论。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隶属于双壳纲、珍珠贝科、珠母贝属,是一种重要的海水珍珠养殖贝类,其壳表呈淡黄色,常有数条黑褐色放射纹。其它壳表颜色较少见。在马氏珠母贝的遗传育种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家系在壳色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壳表颜色为红色,具有较明显的红色放射纹,珍珠层外缘呈红色,而且该性状能遗传。

日本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的壳色包括红色、褐色、黄色和棕色,Wada K.T.等(1983,1990,1994,1996)发现在野生和养殖群体里白色贝非常稀少,曾在一些自交群体里发现过白色个体。白壳色性状有可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而且其产生的珠不含黄色素,将白色个体作为小片贝,对于培育优珠是有利的,但白色壳近交系的个体总重和成活率远低于白壳/棕色壳杂交系的个体总重和成活率。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的壳色能够稳定的遗传,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Kraeuter J.et al,1984;Elek J.A.et al,1985,1990;Adamkewicz L.et al,1988),理论上通过定向选育可以培育出不同壳色的海湾扇贝新品种。Gary等(1980)对贻贝Mytilus edulis不同壳色群体进行杂交,形成的分离家系的研究中,发现两个群体间的壳色多态性存在相当频率的差异,并且在不同群体间棕色个体比蓝色个体要小10-20%。但John等(2004)对太平洋牡蛎的研究发现,其平均个体重、成活率及生长率性状都与壳色素及外套膜缘色素没有相关性。

我国在贝类壳色研究方面,已根据不同壳色群体的生长状况,对海湾扇贝和皱纹盘鲍数量性状进行定向选育,获得了表型明确、性状优良的新品系。Zhang等(2003,2005)以壳色为标记,目前已经培育出纯橘红色、纯黑色、纯紫色、纯白色等不同颜色的海湾扇贝,建立了海湾扇贝“壳色-数量性状复合选择和自交-定向选育-小群体平衡”的育种模式,培育出“中科红海湾扇贝”新品种,95%以上的子代个体为桔红壳色,成活率提高15%-20%,生长速度提高10%-15%,出肉率增加10%以上,壳厚也明显增加。在养成阶段,相同日龄的不同壳色间,白色家系个体显著的大于橙色和紫色个体;高温的7、8月份,白色家系的存活率最高(由于白色贝壳吸收光热比橙色紫色个体吸收的少,更容易适应高温强光的环境),并发现在幼虫阶段,海湾扇贝个体的生长性状和存活率与壳色之间不存在主要联系,可能是因为在幼虫阶段个体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而且还是透明的,不具备分泌色素到壳的功能。刘晓等(2003)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已经育成了皱纹盘鲍“中国红,,品系,壳色基因已达纯合,建立了12个“中国红”同胞或半同胞家系,并进行了规模繁育,为皱纹盘鲍的养殖产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目前,尚未见红壳色品系马氏珠母贝制种方法的报道。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明显表型性状——红壳色品系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该品系贝可作为细胞小片贝或育珠贝,以培育出不同于通常的白色或黄色珍珠颜色,使珍珠颜色多元化,提高红壳色的纯度,最高可达96%,不需通过转基因等复杂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因此该产品对生物和环境安全没有影响。

本发明的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壳色品系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它依次包括下列步骤:(1)制种:通过单交培育具有红壳色的种贝,即从已培育出的高纯度红壳色的家系(或从野生或养殖群体内)选出红壳色特征明显的雌雄贝各1,进行单交,对各单交组分别培育;(2)扩繁:以上述方式培育几代,其红壳比例达到90%以上时,开始扩繁生产种苗:各单交组配对进行群体交配,或单交组的雌与野生或养殖群体中的雄群交。

扩繁生产的种苗作为细胞小片贝或育珠贝,以培育出红壳色珍珠。

所述(1)中的制种,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a.亲贝培育

从一个红壳色家系(从野生或养殖群体内)中挑选红壳特征明显、性腺较饱满个体,贝龄1.5-2龄;于室内蓄养3-5天,当水温较低时,升温至25℃培养,当水温达25℃以上时,进行常温培养;蓄养期间,每天换水一次,且投喂充足的饵料,促进性腺的进一步发育成生理成熟状态;

b.剖取法收集精卵和授精

授精采用单交,分别吸取精卵于盛有过滤海水的烧杯中,收集的精卵经筛绢过滤,除去杂质及组织碎片,并迅速将卵加入盛有0.005-0.007%的氨海水的平底玻璃容器中,停留1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的精子,并混匀让其受精;授精发育水温在20℃-28℃之间;换水两次以洗去多余的精子;

c.幼虫收集及培养

待幼虫大量上浮后,用虹吸法将上浮幼虫收集到育苗池;水体中幼虫的数量控制在2~8个/ml;前三天采用加水的方法,以后用套有一定网孔大小筛绢的换水器进行换水,换水量为育苗池总水体的1/3-1/2,每天至少换水一次;上下午各投饵一次,早期幼虫投喂金藻;进入壳顶初期,加投扁藻;变态附着后,饵料以扁藻为主;培养时连续充气,换水时暂停充气;

d.采苗

当用显微镜观察有20~30%的幼虫出现色素点时,投放片状采苗器或网状采苗器;采苗器附着有大量幼虫而育苗池水体中还有大量幼虫浮动时,把附着幼苗的采苗器转移到另一育苗池进行培养,而在原来的育苗池中投放采苗器进行第二次采苗;当所有的幼虫附着后(约需十几天),换水时即取去换水器上的筛绢;

e.收苗、海上养殖

当幼苗个体长到1.5-2.0mm时,片状采苗器上的幼苗用海绵或手轻轻地擦洗下来,然后将适量幼苗放入一级笼中(约60目),出池下海;而网状采苗器,直接装笼出海;海上养殖按常规进行,需及时分笼,检查壳色纯度。

扩繁生产的种苗作为细胞小片贝或育珠贝育珠,育珠指用该培育出的贝为细胞小片贝来插核育珠。其术前处理、插核技术、休养及珍珠养成与常规方法相同。基本方法为:

1、母贝的术前处理

采用密集低吊的方法,抑制生殖腺的发育及降低其生理机能

2、制作外套膜小片

一般选用1龄左右的生长良好的贝作小片贝,取出左右外套膜的下方游离部分,放置在玻璃板上,并切成小方块形。

3、插核

在母贝的足基部用开口刀在表皮上开一切口,把珠核和小片送入切口部,使小片的外上皮向珠核。

4、休养

手术后的母贝吊养在休养场,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5、育珠和收珠

休养期过后,把育珠贝转入养殖海区进行常规的管养,一般需养殖12-18个月后开贝收珠。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通过本发明可较简单地培育出红壳色的品系,并提高红壳色的纯度,最高可达96%,不需通过转基因等复杂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因此该产品对生物和环境安全没有影响。

具体的实施方式

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制种

a.亲贝培育

从一个具有红壳色的家系(养殖群体)中挑选红壳特征明显、性腺较饱满个体,贝龄2龄;于室内蓄养5天,水温达25℃以上,进行常温培养。蓄养期间,每天换水一次,且投喂充足的饵料,促进性腺的进一步发育成生理成熟状态。

精卵收集及授精

精卵的收集采用剖取法。授精采用单交,分别吸取精卵于盛有过滤海水的烧杯中,收集的精卵经筛绢过滤,除去杂质及组织碎片。并迅速将卵加入盛有0.005%的氨海水的平底玻璃容器中,停留1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的精子,并混匀让其受精。授精发育水温在26℃。换水两次以洗去多余的精子。

幼虫收集及培养

待幼虫大量上浮后,用虹吸法将上浮幼虫收集到育苗池。水体中幼虫的数量控制在5-6个/ml。前三天采用加水的方法,以后用套有一定网孔大小筛绢的换水器进行换水,换水量为育苗池总水体的1/3,每天至少换水一次。上下午各投饵一次,早期幼虫主要投喂金藻;进入壳顶初期,加投扁藻;变态附着后,饵料以扁藻为主。幼虫培养时连续充气,换水时暂停充气。在培养过程中,应每天取一些幼虫在显微镜下检查幼虫的摄食及生长情况,以及时掌握饵料的投喂量。

采苗

当有25%的幼虫出现色素点时(通过显微镜观察),投放片状采苗器。(采苗器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片状采苗器,即用塑料片串成,有红色和黑色两种,黑色较好;另一种为网状采苗器,即为各种规格的胶丝网片、灯光网、旧鱼网等。)

采苗器投放后,随时观察幼虫附着动态,采苗器附着有大量幼虫而育苗池水体中还有大量幼虫浮动时把已附着幼苗的采苗器转移到另一育苗池进行培养,而在原来的育苗池中投放采苗器进行第二次采苗。所有的幼虫附着后(约需十几天),换水时即取去换水器上的筛绢。

收苗、海上养殖

幼苗个体长到大约1.5-2.0mm,出池下海。片状采苗器上的幼苗用海绵或手轻轻地擦洗下来,然后将适量幼苗放入一级笼中(约60目)。(采用网状采苗器时,一般直接装笼出海。)海上养殖按常规进行,需及时分笼,检查壳色纯度。

实施例2.

地点:深圳大亚湾,时间:2004年10月,以实施例1方式培育几代,其红壳比例达到90%以上时,开始扩繁生产种苗:各单交组配对进行群体交配,取具有红壳雌贝4只,雄贝4只,剖取法收集精卵,用0.006%的氨海水处理卵10分钟,然后加入精子在水温23℃下授精,而后用过滤海水两次换水。常规养殖,结果红壳比例80%。

实施例3.

地点:深圳大亚湾,时间:2005年4月,与实施例2类似,取具有红壳雌贝1只,雄贝1只,剖取法收集精卵,用0.006%的氨海水处理卵10分钟,然后加入精子在水温24℃下授精,而后用过滤海水两次换水。常规养殖,结果红壳比例96%。

实施例4

地点:深圳大亚湾,时间:2005年4月,与实施例2类似,取具有红壳雌贝1只,雄贝1只,剖取法收集精卵,用0.006%的氨海水处理卵10分钟,然后加入精子在水温24℃下授精,而后用过滤海水两次换水。常规养殖,结果红壳比例76%。

实施例5.

地点:深圳大亚湾,时间:2005年4月,取具有红壳雌贝1只,雄贝1只(非红壳色),剖取法收集精卵,用0.006%的氨海水处理卵10分钟,然后加入精子在水温24℃下授精,而后用过滤海水两次换水。常规养殖,结果红壳比例89%。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