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由脏腑病所致眼病的药物

一种治疗由脏腑病所致眼病的药物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以治疗脏腑病为主,以治疗眼病为辅,标本兼治的中药,主要由冰片、牡丹皮、泽漆、山茱萸、干地黄(包括熟地、生地)、枸杞子、菊花、红花、赤勺、当归、附子、肉桂、党参、黄芪、川芎、五味子、石决明、甘草组成。其工艺是各药分别检查,除去杂质、水洗(除冰片、菊花、红花外)、干燥、烘烤、粉碎、研细、混合、过筛、分装;可制成粉剂和口服液。本发明对由于脏腑疾病引起的眼病,如白内障、玻璃体溷浊、青光眼(开角型)、糖尿病性眼病、急慢性结膜炎、急慢性角膜炎、角膜白斑、泪囊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等有效率可达91%。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969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徐万富;

    申请/专利号CN03127150.2

  • 发明设计人 徐万富;

    申请日2003-09-15

  • 分类号A61K35/78;A61P27/02;

  • 代理机构22209 长春成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王永山

  • 地址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75-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00: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11-11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6-03-15

    授权

    授权

  • 2005-07-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3-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以治疗脏腑病为主,以治疗眼病为辅,标本兼治的中药,国际专利分类号:A61K33/06、A61P27/00。

背景技术

中医眼科与西医眼科最大的不同,在于西医眼科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是辅助手段。而中医眼科则不同,是以治疗为主要手段,却与全身脏腑经络相联系,而且脏腑经络为本,眼部病变为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即标本兼治也可以有所侧重,这样的治疗方法可以得心应手,可获事半功倍之效。在临床中,遇到很多眼病患者,他们的眼病都不是单纯一种眼病,而是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并混合在一起,因此单一治眼病的疗法都是事倍功半,甚至无功。或者虽然是单一眼病,但因脏腑有重病致患眼病,西医在治疗上同样很麻烦,很不好治。这样就需要用祖国医学中的脏腑学说,以脏腑为主,眼病为辅的治疗方针,标本兼治,凭脉断证,凭证投药,结果疗效就非常。在很多眼病治疗过程中,同样用中医传统方法,而不追求一、二种眼病的治疗,同样取得惊人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治疗脏腑病为主,以治疗眼病为辅,标本兼治的一种治疗由脏腑病所致眼病的药物。

本发明以杞菊地黄汤为基础,其中选用四味干地黄、吴茱萸、泽泻、牡丹皮治肾阴虚;加附子、肉桂以补肾阳,再加枸杞子、菊花以治眼病,疗效颇佳。发明人经多年实践,数千例临床验证,几十次修改,始选定本方。临床实践证明,所有眼病患者除急性症外(如急性结膜炎、眼外伤等),绝大多数都是全身脏腑、经络有这样那样疾患,导致并发眼病。如肝窍于目、肝火盛、肝气郁滞可致眼病;心主一身之血,眼得血而能视,心病血上行不足头部血少,不能供应眼部之充足营养,久之,眼部必患病;肾主一身之水,眼部的一切液体,均由肾主宰,肾功失调,可致眼部疾病,如迎风流泪、眼干涩等;脾运不振,胃纳不佳,使营养不能上荣于目,也很容易致眼病。至于全身疾病,眼同样受损,如糖尿病晚期必致合并眼底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玻璃体溷浊、白内障等等,如果不全身治疗糖尿病,不调整脏腑功能,光治眼病,将是事倍功半,甚至全然无功。故标本兼治,以脏腑为主是治疗眼病的基础。本发明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

本发明药物组分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出的,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

冰片0.5-5份、牡丹皮3-15份、泽漆5-30份、山茱萸3-20份、干地黄(包括熟地、生地)5-30份、枸杞子5-50份、菊花5-40份、红花5-40份、当归5-40份、附子1.5-8份、肉桂3-20份、党参5-50份、黄芪5-50份、川芎5-20份、五味子5-40份、石决明5-30份、甘草5-30份。

本发明优选为:

冰片1份、牡丹皮8份、泽漆6份、山茱萸8份、干地黄(包括熟地、生地)10份、枸杞子15份、菊花10份、红花10份、赤勺10份、当归15份、附子3份、肉桂8份、党参20份、黄芪20份、川芎8份、五味子15份、石决明10份、甘草8份。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

冰片0.5-5份、牡丹皮3-15份、泽漆5-30份、山茱萸3-20份、干地黄(包括熟地、生地)5-30份、枸杞子5-50份、菊花5-40份、红花5-40份、当归5-40份、附子1.5-8份、肉桂3-20份、党参5-50份、黄芪5-50份、川芎5-20份、五味子5-40份、石决明5-30份、石斛10-100份、决明子10-100份、女贞子5-50份、葶苈子10-50份、韭子10-100份、菟丝子10-100份、车前子10-50份、蒺藜子10-50份、补骨脂子10-50份。

优选为:

冰片1份、牡丹皮8份、泽漆6份、山茱萸8份、干地黄(包括熟地、生地)10份、构杞子15份、菊花10份、红花10份、赤勺10份、当归15份、附子3份、肉桂8份、党参20份、黄芪20份、川芎8份、五味子15份、石决明10份、甘草8份、石斛15份、决明子15份、女贞子15份、葶苈子15份、韭子15份、菟丝子15份、车前子15份、蒺藜子15份、补骨脂15份。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

冰片0.5-5份、牡丹皮3-15份、泽漆5-30份、山茱萸3-20份、干地黄(包括熟地、生地)5-30份、枸杞子5-50份、菊花5-40份、红花5-40份、当归5-40份、附子1.5-8份、肉桂3-20份、党参5-50份、黄芪5-50份、川芎5-20份、五味子5-40份、石决明5-30份、磁石25-200份、夏枯草10-200份、茯苓50-200份、合欢10-100份、夜交藤10-100份、天麻10-100份、远志10-100份、姜虫10-100份、石膏10-100份、龙胆草10-100份、柴胡10-100份、姜半夏10-100份、薄荷10-100份、大黄10-50份。

优选为:

冰片1份、牡丹皮8份、泽漆6份、山茱萸8份、干地黄(包括熟地、生地)10份、枸杞子15份、菊花10份、红花10份、赤勺10份、当归15份、附子3份、肉桂8份、党参20份、黄芪20份、川芎8份、五味子15份、石决明10份、甘草8份、磁石25份、夏枯草15份、茯苓50份、合欢15份、夜交藤15份、天麻15份、远志15份、姜虫15份、石膏15份、龙胆草15份、柴胡15份、姜半夏15份、薄荷15份、大黄15份。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

一、粉碎

a)将各药分别检查,除去杂质;除冰片、菊花、红花外,均用水洗1-3遍,以清洁为度;

b)捞出晾晒,至表面干燥即可;

c)将菊花、红花与各药一并放入烤箱内烘烤;

d)烤箱温度在80℃,烘烤40分钟左右,每10分钟左右翻动一次,共需翻动3次,达到内外皆充分干燥为准;将烘干后之各药用药物粉碎机粉碎;

e)将冰片用乳钵研细,与各药混合;

f)将混合后之各药过120目筛;

g)过筛后之药粉分别装入胶囊中;

二、分装

a)过筛后之药粉分别装入胶囊中;

b)每个胶囊装药粉250毫克,即生药760毫克;

c)将胶囊装入容器中密封,以免挥发减效;

d)每个容器装42个胶囊,此为一周服用量。

本发明还可以制成口服液,制备工艺中的粉碎之a、b、c、d同前述,

e)将冰片用乳钵研细;

f)出冰片外将各药用水蒸煮;

g)蒸煮后的后的药液浓缩至100毫升流浸膏样液体;

h)用纱布5层过滤2次,至无杂质为度;

i)加入冰片,充分搅动后加蒸馏水200毫升,震荡至完全融合;

j)将药液分装入安瓶中,每瓶5毫升加蒸馏水5毫升,合生药1.52克;

k)将安瓶密封;

l)高温灭菌,110℃,40分钟。

本发明是以杞菊地黄汤为基础之方剂,六味汤为补肾阴之古方,再加枸杞子、菊花以治眼病。枸杞子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之功效,治疗目眩、目昏多泪。菊花有疏风清热,疏肝明目解毒之功,临床以之治疗目赤、泪出病后生翳膜、畏光、羞明等。枸杞子、菊花合用相得益彰为治疗眼病的良方。牡丹皮清热凉血、和血消瘀,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抑菌作用,除此之外,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泽漆有行水消痰、解毒明目作用。干地黄含有多种维生素A类物质,有降低血糖作用,并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有滋阴养血可治消渴,并有抑菌作用。山茱萸有补肝肾涩精固脱,抗菌抑菌。肾虚则耳聋,肝开窍于目、肝虚则邪热客之而目赤,二脏得补则诸证皆可除也。附子有强心、升压、消炎,并使肾上腺皮质分泌旺盛,促进肝糖之增加,可回阳补火是、散寒除湿。肉桂补元气,暖脾胃,通血脉,有镇痛、解热降温的作用。治命门火衰、肢冷膝微、亡阳虚脱等证。与附子合用,即滋肾阴又补肾阳,阴阳双补。此六味药配伍得当可治多种内脏疾患及因内脏病合并之眼病。本方加入赤勺、红花除凉血疗瘀、活血止血外对心脏循环系统有降压及抑制心脏等作用。本方加入当归能增加肝组织的含氧量,因而能提高全身代谢,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还有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并有利尿作用、镇痛作用、消炎作用,更主要的是其补血和血作用,与红花、赤芍、川芎、党参、黄芪、干地黄等配合,可优势互补,补血补气,滋阴补阳,消炎抗菌,是最佳配伍方式。

另外,当归调经止痛,为治妇女月经不调等疾病之要药,对女性患者之眼病尤为有益。党参、黄芪补中益气,生津利尿。黄芪有强壮作用、降压作用,减缓心律,加强心肌收缩,舒张冠状血管,对治疗循环衰竭,急性肾炎有效。川芎血中气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降压作用、抗菌作用,并为眼科要药。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均有兴奋及强壮作用,能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对呼吸系统有镇咳祛痰作用;对不正常血压有调节作用,对循环衰竭者升高血压颇为显著;能促进肝糖元产生,加强肝糖元分解,可提高血糖和血乳酸的水平。还有滋肾生津、敛汗、涩精等功效,尤其有利于久病体虚之眼病患者。石决明有平肝潜阳除热明目之功效,主治青盲内障,即青光眼。石决明乃足厥阴药也,足厥阴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所以能治多种眼疾。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抗炎及变态反应的作用。解毒作用,甘草能显著降低各种有害物质、有害药物的毒性,所以有和诸药而解百毒之说,其镇咳作用为中枢性,其强度与可待因相似。甘草与党参、黄芪、五味子合用有强心及升血压作用。本方配伍大黄主要因其有泄下作用,抗菌作用无论对革氏阳性菌及某些革氏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抗肿瘤作用;因能缩短血液凝固时间而有止血作用。大黄的功用为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为阴中之阳药。

本方主要是治眼病,前面介绍的是治疗各脏腑、经络疾患包括治疗眼疾。但药物中更多的是治疗眼病的药物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治疗眼底出血、目赤肿痛,有红花、赤芍、牡丹皮、大黄以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等等;治疗青光眼、高眼压症以石决明为主配伍大黄效果更佳;川芎为眼科要药,泽膝有明目之功,干地黄能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作用;当归能使肝细胞含氧量增多;山茱萸能补肝肾;五味子能抗脂肪肝,有促进肝细胞新生作用,肝开窍与目,这些药物的配合共治眼病。还有党参能促进肌体新陈代谢作用;枸杞子能激发视神经、视细胞储备功能,菊花能增进视觉细胞功能,可扩大视野,故均可提高和增加眼病患者的视力。冰片有促进其它药物穿透角膜屏障作用,是治疗眼底视网膜、视神经必不可少的药物,故以之为主药。

下面介绍各药药理:

1、冰片

为龙脑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以片大而薄、色洁白、气清香纯正者为佳。药理:止痛及防腐作用,可用于神经痛及消炎;本品辛香走窜,能载药上行;在黏膜、皮下组织均可吸收,在体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体外。实践证明:冰片可以使角膜上皮细胞的磷脂双分子层运动更加有序,同时还有促进其它药物穿透角膜屏障作用。

2、红花

一年生草本,以花入药。异名:红兰花、刺红花、红花草、红花荣,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药理:对循环系统有降压及抑制心脏等作用。实验证明:红花除活血化瘀外,并能激发视细胞、视神经储备功能,可增加视力。

3、菊花

异名:节华、金精、甘菊、真菊、家菊、甜菊、药菊、金蕊。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多年生草本。有白菊、贡菊、滁菊、杭菊。性清香、味淡、微苦。药理:①抗病原体作用:在体外对金色葡萄状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②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③能增进视觉细胞功能。功用主治:疏风、清热、疏肝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泪出、去翳膜,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畏光羞明等等。

4、牡丹皮

异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根含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芍药甙,尚含挥发油0.15-0.4%及植物甾醇等。药理:①对中枢具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②静脉注射丹皮水煎剂,对麻醉犬、猫和大鼠皆有降压作用,实验性高血压(原发型和肾型)犬或大鼠口服,都能出现一定降压作用;③抗菌作用:试管内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金色葡萄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④其它作用:对大鼠后肢足踱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功用主治: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痛、吐衄、便血、骨蒸劳热、闭经、症瘕、痈疡、扑损。

5、泽漆

异名:泽泻、五朵云、乳草。含泽漆皂甙、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药理:有轻度降温作用,对离体兔耳有血管扩张作用。功用主治:行水消疾、杀虫解毒,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瘰管、骨髓炎、食道癌、明目。

6、川芎

异名:芎穷、香果、京芎、抚芎、台芎、西芎。药理: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降压作用:水浸剂能降低动物的血压,对麻醉动物(犬、猫和兔)静脉注射降压作用较明显,肌肉注射亦可引起降压;③对平滑肌的作用: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微量能刺激受孕子宫,使其活力增高,收缩增强;④抗菌作用:对大肠、痢疾、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及霍乱弧菌有抑制作用;功用主治: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眩晕、肋痛、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为眼科要药。

7、山茱萸

异名:蜀枣、山萸肉、枣皮。果皮含山茱萸甙、皂甙、鞣质、熊果酸、没石子酸及维生素A等,种子的脂肪油中有油酸及亚油酸等。药理:①抗菌作用:果实煎剂在体外能抑制金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对伤寒、痢疾细菌有抑制作用;②其它作用:流浸膏对麻醉犬有利尿作用,并能使血压降低,体外试验能杀死腹水癌细胞。功用主治: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8、党参

异名:上党人参、黄参、狮头参、中灵草。党参根含皂甙、微量生物碱、蔗糖、葡萄糖、菊糖、淀粉、粘液及树脂等;药理:①对细胞的影响:水浸液口服或皮下注射,可使正常兔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略有增加;②对血糖的影响:对兔皮下注射党参浸膏,可使血糖升高,灌胃给药则无此作用;③降压作用:醇或水浸夜静脉或腹腔注射,能降低麻醉犬的血压,并有某些抗肾上腺素作用;④能促进肌体新陈代谢作用。功用主治: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9、黄耆

异名:黄芪、箭芪、戴湛、独湛、蜀脂。含蔗糖、葡萄糖酸粘液质,数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菜碱、叶酸;药理:①利尿作用:对大鼠皮下注射或麻醉犬静脉注射均有利尿作用,并持续时间长,连续7天给药亦不产生耐受性,健康人口服煎剂亦有利尿及钠排除量增加;②对实验性肾炎的作用:大鼠每天服黄耆粉4-5克,3天后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切片亦证明肾脏病变减轻,并能加快其恢复到原来水平;③强壮作用:小鼠每日灌服煎剂3周,可明显延长游泳时间,增加体重;④对心血管的作用:可降低动脉压,减缓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量以及舒张冠状血管,对循环衰竭及急性肾炎治疗有效。功用主治: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灸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实验证明能促进视细胞繁殖和再生能力。

10、枸杞子

异名:杞子、枸继、仙人杖、元精、枸忌、苦杞。成分含胡萝卜素、硫胶素、核黄素、菸酸、抗坏血酸、亚油酸、β-谷甾醇;药理:①抗脂肪肝作用:有轻度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②拟胆碱样作用:枸杞的水提取物静脉注射,可引起兔血压下降,呼吸兴奋;③实验证明能激发视细胞、视神经的储备功能,故可增加视力。功用主治:滋肾、润肺、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11、赤芍药

异名:本芍药、赤芍、红芍药。成分含芍药甙,含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等;药理:①可以解除腹部挛急作用;②对循环系统,芍药甙可以引起豚鼠血压下降;③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④芍药甙有弱的抗炎作用;⑤白芍煎剂在试管内对菌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人工发热之小鼠有解热作用。功用主治: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淤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肿瘤。

12、大黄

异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具有泄下作用,又含鞣酸及其相关物质,有止泄作用;药理:①泻下作用,仅作用于大肠,对小肠无作用因其含有相当数量的鞣质,故在产生下泻之后亦导致便秘;②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及某些兰氏阴性细菌在试管中均有抗菌作用;③对小鼠的肉瘤、黑色素瘤、乳腺瘤均有抑制作用,这是对瘤细胞的直接破坏所致;④其它作用:可使兔耳血管收缩,血压轻度上升,还有某些强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削弱组织胺的作用,可缩短血液凝固时间,而有止血作用,有促进胰、胆汁的分泌有轻度的促进作用。功用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瘕症积聚、时行疫热、吐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痈疡肿毒、汤火伤、暴眼赤痛等。大黄阴中之阳药,泻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

13、当归

异名:于归;成分含挥发油,挥发油成分复杂,单是低沸点部分就有10多种,其中有多种烃类,包括3种萜烯,另含有多量蔗糖(40%)、维生素B12、维生素A。根中含棕榈酸、硬脂肪、肉豆蔻及不饱和油酸、亚油酸。药理:①对子宫作用:当归生药中含有两种成分,一种为抑制成分,另一种为兴奋成分。当归对离体子宫(猫、家兔、犬)主要表现为抑制,而对整体动物(猫、家兔、犬)则表现为兴奋作用;②对物质代谢及内分泌的影响,给小鼠吃5%当归的膳食后,能增加肝组织的含氧量,这是提高全身代谢的结果;③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心脏:煎剂或流浸膏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静脉注射当归的有效剂量对人工心房纤颤有治疗作用;血压: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当归粉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之斑块病理过程有某些保护作用;④煎剂在试管中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抗菌作用;⑤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镇痛作用、消炎作用。功用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肠燥难便、赤痢后重;血虚头痛、眩晕、痿痹;痈疽疮疡、跌打损伤。

14、附子

成分含有6种生物碱;药理:①其治疗量对人可使心率减慢,脉搏柔软而弱,血压微降;中毒时极易产生心室纤维颤动;熟附片强心作用较强,煎煮愈久强心愈显著;②能使血压下降,能引起下肢血管显著扩张,尚能扩张冠状血管;有谓急救回阳汤(附子、樟脑、人参、麝香)有升压作用;③对鼠体肾上腺皮质分泌旺盛。磷酸酶活性增强,即增强了糖、蛋白、脂肪的代谢,并促进赶趟元的增加;④对中枢神经有镇痛作用;⑤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功用主治: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15、石决明

异名:真珠母、鳆鱼甲、千里光、鲍鱼皮、金蛉蜊皮;成分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3.67%,尚含有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功用主治:平肝潜阳、除热明目;治风阳上拢、头痛、眩晕、惊搐、骨蒸劳热、青盲内障。选方:①:《圣济总录》石决明散:治眼昏花及头目不利;②治目生白翳:以石决明为主药,配元明粉、菊花、大黄、蝉蜕、白蒺藜,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③治青盲雀目《眼科龙术论》;④治怕日羞明:千里光汤《眼科龙术论》;I《本草经疏》石决明乃足厥阴药也。足厥阴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所以能主诸目疾也;II《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称:“石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肝开窍于目,是以其性善明目。”

16、五味子

异名:五梅子、玄及;果实含挥发油3%,干果中含柠檬酸、苹果酸及少量酒石酸、单糖类、树脂等,此外还含有叶绿素、维生素C、E等;药理:①对健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均有兴奋及强壮作用,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其兴奋过程弱于咖啡因,也能加强抑制过程,增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促进两种神经的相互平衡,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②对呼吸有兴奋作用、镇咳祛痰作用;③对动物心脏有某些强心作用,对不正常血压有调节作用衰竭者,升高血压颇为显著;④有加强分娩活动的作用;⑤能影响代谢,促进肝糖元产生,加强肝糖元分解,可提高血糖及血乳酸的水平。更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⑥可提高眼疾患者的视力,扩大视野。能增强肌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能促进受损之视网膜恢复功能。功用主治: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赢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增强视力。

17、干地黄

异名:地髓、原生地、干生地;地黄根茎主要含β-保甾醇与甘露醇、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葡萄糖、维生素A类物质;药理:①八味地黄汤对药物引起的大鼠高血糖有降低作用;②地黄浸膏静脉注射家兔和狗可使血压上升,并有利尿作用;③实验证明: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④对某些致病性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功用主治: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18、甘草

甘草的根和根茎含甘草甜素、甘草甙(即甘草素4-β-葡萄糖甙),根尚有雌激素类物资等;药理:①含肾上腺皮质素样作用;②抗炎强度弱于或接近考地松的效果,甘草次酸及其衍化物可制成抗炎抗过敏制剂,用于风湿、气喘、过敏性及职业性皮炎;③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实验性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溃疡病的大鼠能降低胃酸效力阿托品的1/2000,与芍药甙合用有协同作用;对离体肠管先兴奋后抑制并能解除乙酰胆碱、组织胺所致之肠痉挛;④解毒作用;⑤对实验性动物动脉粥样硬化能降低血清胆甾醇,并防止其发展;⑥用总胆管瘘管法,可明显增加家兔胆汁分泌;⑦镇咳作用;⑧镇痛抗惊厥作用;⑨可增加茶碱的利尿作用,提取物有女性雌激素作用;⑩实验证明对骨肿瘤有抑制作用。功用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瘘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19、肉桂

异名:牡桂、紫桂、桂皮;成分含挥发油1-2%,尚含粘液、鞣质;药理:①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镇痛作用,以及解热降温作用;②降压作用附子肉桂复方对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则无作用;③桂皮油有强大杀菌作用,对革氏阳性菌的效果比阴性者好。功用主治:补元气、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主治与服用方法:

1、主治: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黄斑区出血、玻璃体溷浊、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慢性角膜炎、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白斑、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虹膜炎、脉络膜炎、葡萄膜炎等等。

2、应用:视谵混渺、青盲、糖尿病性眼病、各种原因的眼底出血、高眼压、外眼的急慢性炎症、内外障眼病等等。

用量,服用方法、毒副作用、禁忌及注意事项:

用量:每次2粒(500毫克)-4粒(1000毫克)。一日3次。极量一日16粒(4000毫克)。或遵医嘱。

服用方法:食后用温开水吞服,或用姜水吞服更佳。连续服用4周,停药3天,再继续服用,以保安全无虞。

毒副作用:本品微有小毒,按常规用量可保无虞,亦可长期服用,除非必要不宜用极量,并只宜短期服用此量。

禁忌:孕妇忌服。阴虚阳亢者、有过敏史者慎用。

注意事项:

在治疗期间禁烟、酒。尽量少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胡椒粉等。

对急、重眼病患者或眼底大量出血,视网膜脱落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可配合使用本发明,不宜依赖本发明,以免延误病情。

对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糖尿病同时与本发明配合使用,可受到事半功倍之效。

口服液用量:每次1-2安瓶(500-1000毫克),一日3次,或遵医嘱。

服用方法:食后温开水服之,或用姜水服之更佳,极量4 000毫克。其它与前述相同。

本发明治疗由脏腑病变而引起的眼病,不但治疗眼病,而且还治疗引起眼病的内脏腑疾病,效果显著,:

本发明治疗效果分类统计如下表:

病症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数白内障    15    25    20    0    60玻璃体溷浊    15    15    7    3    40青光眼(开角型)    8    10    11    1    30糖尿病性眼病    2    12    8    8    30视神经萎缩    1    18    7    4    30其它(包括急慢性结膜炎、急慢性角膜炎、角膜白斑、泪囊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等等)    16    8    4    2    30总计    57    88    57    18  220                 总有效率91.8%            无效8.2%

统计表说明:在整个病案中分类抽出各型眼病220例,治愈、好转的标准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7.4,第1版,1995.8第5次印刷之总后勤部卫生部编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统计。

本发明动物实验结果:

1、将6只小猫分成2组,每组3之,大小、体重、月份都相同,一组每日喂食时加本发明药粉0.1毫克,1月后未见任何毒副作用;且喂食药粉组体重增加,身长增长,较未喂药粉者平均增重50克,身长增长3厘米。

2、用鸡雏做实验,10只鸡雏出生15天左右,将其一只眼用半透明塑料布遮盖,其余喂食如常。1月后,取下遮盖布,发现瞳孔灰暗,视力明显低下,已形成内障眼病。健康眼喂食物时,距离100厘米,可清晰看见,内障眼病仅在眼前平均5厘米处始能看见食物。

之后喂食本发明药粉,每日0.1毫克,并观察其病眼变化,10日后可见灰暗之瞳孔趋于正常颜色,而视力有增进,平均为10厘米。1月后增至50厘米。此前因眼部被遮不能正常吃食物,因而体重、身长均受影响。此期间已趋于正常,两个月后眼部变化与正常无异,视力与健康眼相同。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3、有一只小狗刚满月,因争食被咬伤左眼,并患了急性角膜炎,经用中药眼药点眼,内服本发明药粉,每日10毫克,3天后炎症减轻,流泪减少,5日后炎症消退。

4、有一只小猫先天性瞳孔发育异常,夜间瞳孔扩大,与白昼无明显差异。经服用本发明,每日3毫克,连服5个月,瞳孔恢复晚间圆形扩大,生活正常。未发现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冰片1克、牡丹皮8克、泽漆6克、山茱萸8克、干地黄(包括熟地、生地)10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红花10克、赤勺10克、当归15克、附子3克、肉桂8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川芎8克、五味子15克、石决明10克、甘草8克。

将上述组分按以下步骤制备:

一、粉碎

a)将各药分别检查,除去杂质;除冰片、菊花、红花外,均用水洗3遍,以清洁为度;

b)捞出晾晒,至表面干燥即可;

c)将菊花、红花与各药一并放入烤箱内烘烤;

d)烤箱温度在80℃,烘烤40分钟左右,每10分钟左右翻动一次,共需翻动3次,达到内外皆充分干燥为准;

e)将烘干后之各药用药物粉碎机粉碎;

f)将冰片用乳钵研细,与各药混合;

g)将混合后之各药过120目筛;

二、分装

a)过筛后之药粉分别装入胶囊中;

b)每个胶囊装药粉250毫克,即生药760毫克;

c)将胶囊装入容器中密封,以免挥发减效;

d)每个容器装42个胶囊。

本发明还可以制成口服液,制备工艺中的粉碎之a、b、c、d同前述,

e)将冰片用乳钵研细;

f)除冰片外将各药用水蒸煮;

g)蒸煮后的后的药液浓缩至100毫升流浸膏样液体;

h)用纱布5层过滤2次,至无杂质为度;

i)加入冰片,充分搅动后加蒸馏水200毫升,震荡至完全融合;

j)将药液分装入安瓶中,每瓶5毫升加蒸馏水5毫升,合生药1.52克;

k)将安瓶密封;

l)高温灭菌,110℃,40分钟。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

冰片1克、牡丹皮8克、泽漆6克、山茱萸8克、干地黄(包括熟地、生地)10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红花10克、赤勺10克、当归15克、附子3克、肉桂8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川芎8克、五味子15克、石决明10克、甘草8克、石斛15克、决明子15克、女贞子15克、葶苈子15克、韭子15克、菟丝子15克、车前子15克、蒺藜子15克、补骨脂15克。

实施例2主治:视网膜病变、内障眼病、黄斑区病变、前后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尤其适用患有多种疾病,阴阳俱虚之眼病患者。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

冰片1克、牡丹皮8克、菊花10克、红花10克、赤勺10克、当归15克、附子3克、肉桂8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川芎8克、五味子15克、石决明10克、甘草8克、磁石25克、夏枯草15克、茯苓50克、合欢15克、夜交藤15克、天麻15克、远志15克、姜虫15克、石膏15克、龙胆草15克、柴胡15克、姜半夏15克、薄荷15克、大黄15克。

实施例3主治:急慢性青光眼、脑中风及其合并之眼病、虹膜睫状体炎、眼底出血、血瞳神、视疲劳、视网膜静脉阻塞、高眼压症。

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法及工艺同实施例1。

本发明疗效病例:

1、袁笑梅,女,37岁,患双眼青光眼7-8年,未手术,眼压20-27mmHg之间,近视-300°-350°,裸眼视力:左眼0.07/右眼0.08;镜检发现慢性青光眼、继发性白内障、玻璃体溷浊及视神经萎缩,经用本发明内服及点用中药眼药等综合治疗,两周后测视力0.1/0.12,5周后0.12/0.12。10周后视力0.25/0.15。白内障、玻璃体溷浊明显减轻,视神经萎缩临床检查基本恢复正常。青光眼有开角型与闭角型之分。本患者为开角型,虽然无发作性剧痛,但慢性进行损害视神经。几年后合并视神经萎缩几乎是百分之百。

2、郭冲,先天性白内障,19岁来诊,两眼视力是眼前手指指数,在西医眼科除了手术再无其它方法。发明人采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其结果疗效显著,半年后10厘米可看报纸,50米可看清汽车车牌。

3、李老太太,老年性白内障,已3年不能视物。她绝不手术,不听劝。1992年冬来诊,经检查为晚期过熟型白内障,就是说晶体一碰就碎就是手术也拿不出来整个晶体。经用本发明治疗半年,晶体的溷浊程度锐减,从什麽也看不见,到能做家务,能看眼前面人的面目。全身状况也大大改善,身体也大大强壮了,以前有心脏病、慢性肾炎、脑供血不全等疾病也基本痊愈了。

4、高度近视晚期都得玻璃体溷浊。王淑,中学教师,20年前玻璃体溷浊,20年后严重,几至失明,经多方治疗无效。经查有白内障、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等,全身为心肾肝脾皆虚、浮肿等多种脏腑疾病。1988年来诊,以本发明为主,配合中药眼药等全方位治疗,半年后基本视力达到生活自理,白内障已全治,玻璃体溷浊、视网膜病变也大为好转。

5、房某,女,60岁,患糖尿病20余年,近几年眼病增重,经常眼底出血。1999年2月就诊时眼底大出血,双眼已几乎无视力,同时又合并玻璃体溷浊、白内障等多种眼病,还有全身疾病。在以止血为主,其它眼病及脏腑功能为辅的治疗方针。同时建议其用胰岛素,一周后眼底出血停止,视力逐渐恢复,5周后玻璃体溷浊、白内障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由于应用了胰岛素血糖12.0降到8.0(mmol/L)。停止治疗后半年左右又出现两次眼底出血,但均很快治疗,达到满意效果。几年过去了,没有再犯,血糖一直维持在8.0mmol/L左右。

糖尿病眼病虽然难治,但只要治疗得法,以本发明加减,急则以眼病为主,脏腑功能为辅,缓则标本兼治。中医眼科采用传统方法,以中医药配合其它疗法中药眼药,完全可以达到满意效果。

6、苏俊,女,25岁,患视神经炎1年余,因治疗不当转为视神经萎缩。1998年春来诊,当时双眼视力均在0.03以下;同时因用了大量激素周身浮肿,走路气喘。面对这样的病患,采用了先治全身,将其激素所致之副作用排除,采用本发明加减,以补虚益气为主要手段,1个月后浮肿消退,气喘消失。然后用本发明治疗,配合中药眼药。半年后眼底变化,视神经萎缩已恢复正常。8个月后视力达到0.3-0.5,达到生活自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