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的中药

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的中药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的中药,它主要由下列重量配方的原料:黄芪10-20份、党参3-9份、白术4-12份、茯苓6-18份、淫羊藿8-16份、女贞子5-15份,按各剂型制剂要求精制而成。功能主治为补脾益肾,益气固本,可用于脾肾虚弱,正气不足所致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浮肿咳喘或慢性疾病伴有细胞免疫低下,免疫功能紊乱者,对免疫功能的低下或紊乱具有显著的增强和调节作用,治疗气虚水肿(慢性肾炎肾病型)效果明显,产品剂型有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口服液。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655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薛永新;

    申请/专利号CN03135227.8

  • 发明设计人 薛永新;

    申请日2003-06-18

  • 分类号A61K35/78;A61K9/20;A61K9/16;A61K9/48;A61K9/08;A61K9/10;A61P37/0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创业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47: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8-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5/78 授权公告日:20051123 终止日期:20120618 申请日:200306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5-11-23

    授权

    授权

  • 2005-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1-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的中药。

背景技术:随着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免疫功能的低下或紊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调节免疫功能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被提到重要的地位。临床上免疫功能失调性疾病发病率高,免疫调节剂需求量大。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对许多免疫性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不少中药和复方能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机体主动免疫力,恢复机体被减弱的免疫功能。一些中药含有相互拮抗的两种成份,作用于体内成对的调控物质,使过低的免疫功能提高,使过高的免疫功能降低,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扶正治则既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性,又能抑制免疫反应所引起的病理改变。但目前能显著增强免疫功能的中成药并不多见,尤其是在促进免疫的同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中成药尚未见到。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状况,充分利用中医中药在调整机体状态,调动内在抗病能力方面的特点,利用中药扶正固本,双向调节等独特优势,为人们提供一种以促进免疫为主要作用,并能双向调节免疫紊乱的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的中药,主要由下列重量配方的原料:黄芪10-20份、党参3-9份、茯苓6-18份、白术4-12份,按各剂型制剂要求精制成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上述原料中,还可以加入女贞子5-15份和/或淫羊藿8-16份。

本发明是发明人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在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科学实用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配方是针对免疫功能低下或失常患者多表现为正气不足的虚证,以补脾益肾、益气固本为主要治则,取著名扶正古方“玉屏风散”和“四君子汤”加减化裁,由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女贞子、淫羊藿组成,诸药合用,益气为主,兼补阴阳,健脾固肾,兼益肺养肝。全方甘淡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于老少妇弱皆宜。本发明的配方其功能主治为补脾益肾,益气固本。可用于脾肾虚弱,正气不足所致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浮肿咳喘或慢性疾病伴有细胞免疫低下,免疫功能紊乱者,对免疫功能的低下或紊乱具有显著的增强和调节作用;治疗气虚水肿(慢性肾炎肾病型)效果明显。

本方的剂型有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口服液。本发明的名称可为芪苓益气。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取黄芪15份、党参6份、茯苓12份、白术8份,将上述原生药材混合物进行煎煮,每次100kg药材约加入1000L的饮用水,第一次浸泡30min后煮沸,煎煮二次,每次45~100分钟,同时收集挥发油,得药液;200目筛过滤后用三效浓缩器浓缩,一效温度80℃、二效70℃、三效60℃,浓缩为相对密度1.08~1.18的清膏;取一半清膏用喷雾干燥塔制粉,进风温度160~180℃,出风温度80~100℃,得浸膏粉;余下的另一半清膏和浸膏粉用一步制粒沸腾干燥机制颗粒,进风温度60~80℃、出风温度45~70℃,得颗粒,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颗粒,用颗粒分装机分装成5000袋,每袋5g,得成品。

实施例二

取黄芪18份、党参8份、茯苓15份、白术10份,将上述原生药材混合进行煎煮,每次100kg药材约加入1000L的饮用水,第一次浸泡30min后煮沸,煎煮二次,每次45~100分钟,同时收集挥发油,得药液;200目筛过滤后加入三效浓缩器浓缩,一效温度80℃、二效70℃、三效60℃,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8的清膏;取一半清膏用喷雾干燥塔制粉,进风温度160~180℃,出风温度80~100℃,得浸膏粉;余下的另一半清膏和浸膏粉用一步制粒沸腾干燥机制颗粒,进风温度60~80℃、出风温度45~70℃,得颗粒;加入上述挥发油和适量润滑剂或粘合剂压片(0.48~0.52g/片),再用高效包衣机包衣,分装成400瓶,每瓶120片,得片剂产品。

实施例三

取黄芪12份、党参5份、茯苓7份、白术5、女贞子6份、淫羊藿9份按实施例一的步骤加工得颗粒产品。

实施例四

取黄芪18份、党参8份、茯苓15份、白术10、女贞子12份、淫羊藿13份将上述原生药材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炼蜜与适量的水制成软材,用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检验,得丸剂产品。

实施例五

取黄芪16份、党参6份、茯苓14份、白术8份、女贞子13份、淫羊藿10份,按实施例一的步骤加工得颗粒,进一步在胶囊充填机上填充胶囊,送检、得胶囊剂产品。

实施例六

取黄芪黄芪15份、党参5份、茯苓12份、白术8份、女贞子10份、淫羊藿8份,将上述原生药材混合物进行煎煮,每次100kg药材约加入1000L的饮用水,第一次浸泡40min后煮沸,煎煮二次,每次45~100分钟,同时收集挥发油,得药液;过滤后用三效节能浓缩器浓缩至每1ml药液约相当于原药材2g,放冷,加入乙醇醇沉除杂,搅匀,放置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挥发油,用适量的水、糖浆与辅料等配制,灌封于管制口服液瓶中,每瓶10ml,以100℃灭菌30min,得5000支口服液成品。

另外,实施例三至实施例六原料中的女贞子、淫羊藿二者中,也可只加入其中的一种。

下面通过临床试验情况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产品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产品的II期临床试验情况:

本发明产品颗粒是治疗气虚水肿(慢性肾炎,肾病型)的保健药品,由山东泰安市中医医院两家医院参与进行II期临床试验。自1997年7月-1999年7月,共观察气虚水肿病人240例,其中试验组180人,服用本发明产品颗粒;对照组60人,服用“金水宝胶囊”。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颗粒治疗气虚水肿(慢性肾炎肾病型)有较好疗效。

                      研究目的

客观评价本发明产品颗粒治疗慢性肾炎肾病型中医辨证属气虚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一般资料

一、 病例来源

试验组180人和对照组60人,均为两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临床随机分成两组,均经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脂、肾功能检查,确诊为慢性肾炎肾病型,除客观指标外,每位患者的临床表现都具备三高(即:高蛋白尿,高度浮肿,高胆固醇血证),一低(即:低蛋白血证)特征。两病人病例来源以及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和舌象、脉象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8。

1、试验病例一般情况

两组病人的病例来源和性别无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来源、性别比较表

组别     n        住院        门诊        男         女

              n   %      n   %     n    %    n    %

试验组   180  115 63.89   65  36.11  96   53.33 84   46.67

对照组   60   41  68.33   19  31.67  42   70.00 18   30.00

经统计学处理:病例来源X2=0.26   P>0.05

              性别比较X2=1.21   P>0.05

2、年龄

两组病人年龄无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年龄分布及平均年龄比较表

组别   n      16岁-       21岁-      31岁-       41岁-         51岁-           X±S

            n     %     n   %     n     %    n     %      n     %   试验组  180  72    40.00  54  30.00  27    15.00 9     5.00    18    10.00      28.16±13.20   对照组  60   16    27.00  14  23.00  18    30.00 10    16.70   2     3.30       36.12±12.72

经统计学处理,X2=2.85 P>0.05。

3、两组病程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结果X2=0.015,P>0.05(详表略,以下同)。

4、两组病人治疗前症状轻重分级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结果X2=1.42 P>0.05。

5、中医证候相关症状比较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5。

6、两组病例舌象比较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人从舌质比较X2=0.78 P>0.05  两组病人从舌苔比较X2=0.87P>0.05。

7、两组病人脉象比较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X2=0.82P>0.05。

8、两组病人治疗前免疫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5。

                    试验方法

一、病例选择标准

(一)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拟定的标准)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步减退,后期可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等情况。

(2)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及高血压等表现。

(3)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也有部分病例可有自动缓解解期。

(4)根据临床表现可进一步区分为:

普通型:有肾炎的各种症状,但无突出表现;

高血压型:除一般肾炎症状外,有高血压的突出表现;急性发作型:在慢性过程中出现急性肾炎综合症表现。

2、中医辨证(参照1986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讨论会通过的《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试行方案》)

(1)本证:肺肾气虚证

下列5个证型中,凡具备其中任何3项者,即可诊断为该证。

A、浮肿,面色萎黄;B、少气无力;C、易患感冒;

D、腰脊酸痛;E、舌淡、苔白润,有齿印,脉细弱。

(2)标证:水湿,湿浊证。凡具备下列任何1项者,即可确定。

A、纳呆,恶心或呕吐;B、身重困倦或精神萎糜;C、全身中度以上水肿或胸水、腹水;D、血尿素氮、肌酐偏高。

3、慢性肾炎轻重分级标准

病情的轻重主要从蛋白尿、肾功能、水肿、高血压、血瘀证等方面判断,凡具备下列任何1项即可确定。

(1)重度

A、尿蛋白检查持续+++~++++,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2.1~3.5g之间,血清白蛋白>30g/L;B、肾功能不正常(血肌酐≥442μmol/L者不在其中);C、明显浮肿及高血压;D、有明显血瘀证表现。

(2)中度

A、尿蛋白检查持续++~+++,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在1~2g之间,肾功能正常:B、浮肿可轻可重,可有高血压;C、有轻度血瘀证的临床表现。

(3)轻度

A、尿蛋白检查持续+~++,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在1g以下,肾功能正常;B、浮肿不明显,血压正常;

C、有或无血瘀证临床表现。

(4)中医证状轻重分级标准:见表3。

(二)试验病例标准

1、纳入病列标准

凡血肌酐<5mg/dl(442μmol/L)的慢性肾炎患者,且符合中医辨证者,可纳入试验病例。

(三)试验病例数量及分组方法

1、试验组180例,对照组60例,采用住院病例和门诊病例,其中住院病例不少于总例数的60%,门诊病例选择依从性好,可控制可变因素的病例。

2、按3∶1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共1 8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共60例。

               表3  中医症状轻重分级标准

  中医症状轻(+)中(++)重(+++)  面浮肢肿颜面及遍体轻度水肿按之凹陷易恢复水肿明显,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中度以上全身水肿久留不退,按之凹陷难以恢复  呼吸气短活动后气短稍动即气短平素亦气短  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可支持体力劳动精神疲乏,勉强坚持日常工作精神极度疲乏,不能支持日常劳动  腰脊酸痛偶有发作反复发作持续发作,不易缓解  纳差腹胀食欲差,饭量未减,轻度腹胀0.5小时内消失或减轻无食欲,饭量减少1/2以内,腹胀较甚,持续0.5-2小时无食欲,饭量下降1/2以上,严重腹胀持续2小时以上  舌淡或有齿印  治白润或白腻  脉沉迟或细弱

注明:按轻(+)、中(++)、重(+++)分别记为1、2、3分;舌、脉以“+”、“-”表示。

二、治疗方法

(一)治疗组:本发明产品,每日3次,每次服3克。

(二)对照组:“金水宝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

(三)疗程:四周,连服三个疗程。

(四)治疗前停用任何与本病有关的药物及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一)安全性观测:

A、一般体检项目:B、血、尿、便常规化验;C、心、肝、肾功能检查。

(二)疗效性观测:

1、症状:面浮肢肿,少气乏力,腰脊酸痛,纳差腹胀等以轻+、中++、重+++表示。

2、体征:面色萎黄,面浮肢肿按之凹陷不起,有无胸、腹水,水肿的部位和程度等以以轻+、中++、重+++表示。

舌苔:白润、薄、厚等;舌质:淡、红、暗等;舌形:边有齿印,胖嫩等;脉象:细、弱、沉迟等。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

尿常规每周检查一次;

尿沉渣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每月检查,记录1次;

尿常规检查观察蛋白、管型、红细胞并记录。

4、免疫指标检查:治疗前后采用单相琼脂扩散法测定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IgG、lgA、lgM和补体C3含量值并记录。正常:数据恢复到正常范围,见表9.

5、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等。

6、血脂:血脂检查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测定。

            表9  免疫指标正常值表

   IgG           lgA           lgM            C3

   11.2±3.2g/L  1.7±0.56g/L  1.35±0.59g/L  0.5-1.5g/L

四、疗效判定标准

(一)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1、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2个月以上,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小于0.2g,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尿沉渣计数正常,肾功能正常。

2、显效: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50%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沉渣计数接近正常,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与正常值相差不超过15%)。

3、有效: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1个“+”;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减少25-49%,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5个,肾功能正常或有改善。

4、无效:临床表现与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二)中医证候总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积分法制定中医候总疗效

显效:n≥70%

有效:70%>n≥30%

无效:n<30%

                        试验结果

一、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主要是根据中医证候疗效、体征改善、三高一低特征改变,免疫指标复常程度而制定。

1、症状总体疗效:

两组整体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症状总疗效比较表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组别    n                                                           P

              n     %      n      %       n      %      %

试验组  180   138   76.67   17     9.40     25     13.89   86.11

                                                                    P>0.05

对照组  60    45    75.00   8      13.33    7      11.67   88.33经统计学处理:症状总疗效比较X3=1.23  P>0.05

2、中医症状疗效:中医症状疗效比较,两组病例自身比较,治疗后各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见表5。

           表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表

                       试验组(180例)                        对照组(60例)

项目    n        X±S         t     P       n      X±S          t      P

           药前19.78±0.69                      药前19.21±0.73

腰脊酸痛180                  10.81 <0.01   40                   7.45 <0.01

           药后10.87±0.28                      药后10.97±0.92

           药前18.01±0.17                      药前17.16±0.29

面浮肢肿180                  12.91 <0.01   60                   12.01 <0.01

           药后11.89±0.90                      药后12.01±0.90

           药前19.21±0.38                      药前18.17±0.72

神疲乏力159                  10.81 <0.01   60                   8.99  <0.01

           药后10.87±0.28                      药后11.48±0.93

           药前18.49±0.85                      药前18.56±1.01

呼吸气短138                  16.21 <0.01   50                   8.01  <0.01

           药后10.86±0.60                      药后10.92±0.69

           药前16.29±0.71                      药前16.72±0.87

纳差腹胀160                  10.82 <0.01   28                   6.02  <0.01

           药后10.89±0.69                      药后10.78±0.79

3、舌脉改善情况

(1)舌象的改善情况:

根据两组病人的舌象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无大的变化,但以舌质淡胖改善明显。见表6。

          表6    两组异常舌象情况

                试验组(180例)              对照组(60例)

          舌质淡胖       苔白腻        舌质淡胖    苔白腻

          n     %      n     %      n    %      n    %

治疗前    138   76.67   129   71.67   40   66.67   41   68.33

治疗后    127   70.56   112   62.22   32   53.33   36   60.00

(2)脉象的改善情况:

两组病人的脉象变化以脉细弱改善明显,见表7。

              表7  两组异常脉象情况

            试验组(180例)                    对照组(60例)

     沉迟        细弱      其它       沉迟       细弱       其他

     n   %     n   %    n   %     n   %     n   %     n   %

疗前 65  36.11  72 40.00  43  23.89  23  38.33  20  33.33  17  28.33

疗后 62  34.44  35 19.44  38  21.11  16  26.67  12  20.00  13  21.67

4、免疫疗效:

免疫总疗效比较:试验组复常率53.33%,对照组复常率48.33%,两组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1.1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8。

              表8  两组服药30表后免疫总疗效比较表

组别     n     复常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n   %     n    %     n    %    %      P

试验组   180  96  53.33  68   37.78  16   8.89  91.10

                                                        >0.05

对照组   60   29  48.33  25   41.67  6    10.00 90.00

                          讨论

1、水肿之为病,有阴水,阳水之分,观察病例选择阴水病例,起病缓慢,病深日久,水肿以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腰脊酸软、神疲乏力、容易感冒、纳差腹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肺肾气虚性水肿。

2、本发明的产品有较好的补肾健脾、利水消肿的功能,对于脾肾气虚,水液代谢功能失调,水液溢于肌肤形成的水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3、两组患者基本条件: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均衡对等,

具有可比性。

4、观察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产品对气虚症状的改善比较明显,平均积分值下降8.08%;金水宝胶囊组分值下降6.78。试验组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

5、对免疫功能的改善,试验组复常率53.33%,对照组复常率48.33%,(P<0.05);因此本药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恢复健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6、观察中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

本发明的产品治疗慢性肾炎肾病型中医辨证属气虚水肿者,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