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摩擦离合器

摩擦离合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离合器,它具有在壳体和压盘之间设置的弹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16D13/71 授权公告日:20030806 终止日期:20151202 申请日:199812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03-08-06

    授权

    授权

  • 2001-03-21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2001-01-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摩擦离合器,特别是其中具有至少补偿离合器摩擦片磨损的调节装置的这种摩擦离合器,特别是如在专利申请DEOS4239291,DEOS4306505,DEOS4239289,DEOS4322677,DEOS4418026,DEOS4431641以及DEOS19510905中所描述或述及的这种摩擦离合器。此外,这种摩擦离合器被考虑用在机动车的传动线路中,并且在很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一个相对于一个壳体无相对转动、然而轴向可有限移动的压板,其中,在壳体和压板之间设置了至少一个碟形弹簧,它对压板朝轴向离开壳体方向加载。在摩擦离合器中设置的调节装置保证了装配在传动线路中的摩擦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期间碟形弹簧至少近似不变的夹紧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头所述类型的摩擦离合器,它本身及其部件可被简单和价格合理地制造,其中,这些元件应该可以尽可能简单地被确定尺寸,以便保证摩擦离合器的最佳功能。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摩擦离合器,它们在碟形弹簧舌簧的分离行程上并且在考虑到可能的制造公差情况下以及在摩擦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期间具有尽可能低并且/或者尽可能恒定的分离力曲线,至少在离合盘松开之后。也应该在可能的最大分离行程上并且在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期间避免不允许的或不希望的力升高,它会影响调节装置的功能。

在开头所述类型的摩擦离合器中,一个由壳体支承的摆动支承可摆动地支承着一个碟形弹簧,其中,该碟形弹簧对一个与壳体无相对转动、然而轴向可移动的压板或者压盘加载,并且一个调节装置与至少在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片上出现的磨损相关地使碟形弹簧沿轴向方向相对于壳体移动,在这种摩擦离合器中,本发明的目的被这样实现,即,在摩擦离合器中设有弹性的脱开装置,它在摩擦离合器分离中不仅使压板轴向相应于压板的分离行程相对壳体移动,而且具有至少在该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渐增的力曲线。即,由脱开装置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中施加在压板上的轴向力至少在分离移动的部分区域上变大。即,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中,由脱开装置施加在压板上的轴向力至少在接合移动的部分区域上变小。

通过这种弹性脱开装置在带有调节装置的摩擦离合器中的配置,这些调节装置在壳体与碟形弹簧之间起作用,可以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中增大过行程可靠性(Ueberwegsicherheit),确切地说,因为自调节点或者调节区域起,在这种调节区域中所存在的摩擦片磨损被调节装置补偿,对碟形弹簧向盖侧的摆动支承加载的合力增大。这种合力在开头所述类型的摩擦离合器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设置在摩擦片之间的垫簧、在壳体和压板之间的板簧状元件和至少一个轴向支承该碟形弹簧的储能器产生,该储能器可被构造成膜片状。在通过压板松开离合盘时,垫簧在压板上的作用被取消。在该松开点上或者在与该松开点相邻的分离行程范围内,通过使调节装置起作用来补偿摩擦片磨损。这在开头所列的现有技术中被详细描述,因此,关于与本发明有关地被应用的调节装置的功能和可能的结构明确地涉及所述文献的公开内容,这样,在本申请中不需要再详细说明。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弹性脱开装置,它们至少在由压板松开离合盘之后余下的分离行程上具有渐增的力曲线,从而保证,至少在该剩余的分离行程上,轴向上支承该碟形弹簧、即向盖侧摆动支承加载的合力变大,由此,作用在碟形弹簧舌簧尖部上的分离力可以相应地变大,确切地说特别是在分离行程的端部区域,不进行所不希望的调节、即那种不是由于磨损的调节。

为了使碟形弹簧在摆动支承的直径部位可以摆动,作用在碟形弹簧上的轴向支承力不仅对碟形弹簧向盖侧的摆动支承加载,而且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中轴向支承该碟形弹簧,按照本发明脱开装置的应用,该作用在碟形弹簧上的轴向支承力仅仅通过这些弹性脱开装置来施加。然而有利的是,除了使用这些在分离行程上具有渐增的、即升高的力曲线的弹性脱开装置之外,还使用其它弹性装置、如特别是板簧状装置,这些装置同样在压板上产生一个轴向力。这些附加的板簧状装置在此被这样安装在壳体和压极之间,即它们在摩擦离合器的分离行程上,也即在压板向分离方向的位移中具有一个渐减的、也即减小的力曲线。弹性脱开装置的弹性特性和这些附加的、与脱开装置同时起作用的弹性装置的弹性特性在此可以这样相互协调,即所产生的作用在压板上的合力在压板相对于壳体的整个可能位移上实际上保持不变。这种协调在使用一个附加的储能器时是有利的,该储能器产生用于碟形弹簧在壳体上可摆动支承所必需的力的主要部分。

为了产生本发明脱开装置在分离行程上渐增的力曲线,有利的是,这些板簧状元件具有预定的波部并且一方面与壳体、另一方面与压板这样连接,使得至少在装配的摩擦离合器中这些板簧状元件沿摩擦离合器的轴线方向被偏压。由于板簧状元件与壳体以及与压板的连接,以及由于预定的波部,因此沿纵向方向存在这种板簧状元件的另外的夹紧。板簧状元件的这种夹紧或者偏压在此可以被这样确定大小,即,在摩擦离合器装配状态下存在这些板簧状元件沿纵向的一个镦压。通过相应地确定这种镦压的大小可以控制装入在摩擦离合器中的本发明脱开装置弹性特性的曲线。

为了保证带有补偿摩擦片磨损的调节装置的摩擦离合器的无缺点的功能,特别有利的是,如果脱开装置的在松开方向观察的渐增力曲线在装配的摩擦离合器的至少近似整个工作范围上存在,该工作范围包括压板的分离行程和磨损行程。最好是该渐增的力曲线在该工作范围的两侧至少还应在一个很小的行程上继续。

对于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构造可以是特别有利的是,如果板簧状元件至少近似切向或者至少近似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壳体或者压板伸展。对于摩擦离合器的装配可以是有利的是,如果弹性脱开装置通过板簧构成,它们具有一个中间部分和两个端部,其中,一方面该中间部分与壳体或者压板相连接,并且另一方面这些端部与压板或壳体连接。然而可以以有利的方式至少使用两组板簧,其中,单个的板簧以一个端部与壳体并且以另一端部与压板固定连接,其中,这两组的板簧在壳体和压板之间沿圆周方向被反向安置。因此,一个板簧组在壳体和压板之间沿推移方向起作用,而另一板簧组沿拉方向起作用。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板簧组倾向于受拉,则另一个板簧组倾向于承受一个纵向弯曲应力。

按照本发明的作用在压板上的脱开装置可以以有利的方式结合摩擦离合器被使用,该摩擦离合器具有一个磨损补偿装置,它在壳体和碟形弹簧之间起作用。这种调节装置的作用是,根据所出现的磨损、特别是在摩擦离合器摩擦片上的磨损,使碟形弹簧相对于离合器壳体轴向位移。对于该调节装置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有利的是,如果该碟形弹簧通过弹性装置被这样轴向支承,即碟形弹簧可绕一个由壳体承载或者说支承的环状摆动支承摆动。对于某些应用场合会是有利的是,如果该碟形弹簧在两个支座之间可摆动地被支承在离合器壳体上,其中,在离合器分离时支承该碟形弹簧的那个支座沿轴向被向碟形弹簧方向或者离合器壳体方向弹性加载。在这种结构中会是有利的是,如果弹性负载的支座是轴向可移动的。这些沿轴向直接设置在离合器壳体和碟形弹簧之间的环状滚压支座和位于碟形弹簧另一侧上的环状支承支座可以具有与碟形弹簧的至少近似相同大小的接触直径。然而也会是有利的是,如果这两个支座与碟形弹簧接触处的直径不同。在此会是有利的是,如果该支承支座与碟形弹簧接触处直径小于壳体侧滚压支座与碟形弹簧接触处直径。

作用在压板上的本发明弹性脱开装置和作用在弹性负载的支承支座上的力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同时起作用。

对于设置在碟形弹簧和离合器壳体之间的调节装置的调节功能会是特别有利的是,如果在摩擦片磨损时用于分离摩擦离合器所要求的力曲线变大,由此可以保证,至少在分离力曲线的一个小区域上产生一个力,该力使弹性负载的支承支座产生一个小的轴向偏移。这种小的轴向偏移使得调节装置可以补偿出现的磨损。该碟形弹簧能够以利的方式具有一个特性曲线,它保证在弹性负载的支承支座位移期间用于摆动碟形弹簧所需要的力减小。通过碟形弹簧的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在存在摩擦片磨损时总是可以重新在于碟形弹簧轴向两侧作用的力之间调节出一个平衡。该碟形弹簧可以以有利的方式至少在分离行程区域的部分上、特别是在调节进行的那个区段上具有一个下降的力一行程一曲线。

作用在支承支座上的轴向力可以以有利的方式或通过一个储能器产生,它在摩擦离合器使用寿命期间所要求的调节装置调节区域上产生基本上不变的力或者升高的力。该轴向上可变形或者说可移动的支承支座可以以有利方式通过一个碟形弹簧状构件构成或者至少被加载。

对于某些摩擦离合器有利的是,如果在壳体和压板之间设置板簧状弹性装置,这些板簧状弹性装置将压板向摩擦离合器的分离方式加载,与弹性脱开装置并行起作用并且至少在压板的分离行程上具有一个渐减的力曲线。在摩擦离合器的这种构型中,可以取消前述的被弹性加载的支承支座。这些板簧状弹性装置能够以有利的方式不仅同壳体而且同压板固定或者说刚性地连接。这些板簧状弹性装置的配置在此可以这样进行,即,在壳体和压板间待传递扭矩的至少一部分由这些弹性装置传递。符合目的是,如果这些板簧状弹性装置实际上传递整个扭矩,这样,弹性的脱开装置则不受另外的负荷。对于调节装置的功能可以特别有利的是,如果由于在摩擦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期间压板相对于壳体进行的轴向偏移,由板簧状弹性装置施加在压板上的复位力增加。

在摩擦离合器中,在其中碟形弹簧在分离操作中仅仅由设置在壳体和压板间的弹性装置轴向支承,特别有利的是,由这些弹性装置产生的合力在压板的至少轴向移动行程上至少近似恒定,这种轴向移动行程由于在摩擦离合器使用寿命期间的磨损、特别是在离合盘摩擦片上的磨损而发生。通过叠加由弹性脱开装置和附加的板簧状弹性装置产生的力而获得的合力应至少是近似恒定的,这种合力对压板向脱开或者说分离方向加载。对于某些应用场合会是有利的是,该合力在压板相对于壳体的轴向移动行程上至少微不足道地增加。这种增加可以是起始值的5%至25%。

摩擦离合器的一种特别简单和成本低的构型可以被这样保证,即它具有一个碟形弹簧,该碟形弹簧在摩擦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下被支承在一个由壳体承载或者说支承的环状摆动支座上,其中,这些对碟形弹簧沿轴向向该摆动支座方向直接或间接加载的弹性元件产生一个与摩擦离合器分离中作用在碟形弹簧上的分离力反作用的支承合力,上述弹性元件至少是:

设置在壳体和压板间用于传递扭矩的板簧状元件;

设置在壳体和压板间的弹性脱开装置;

可能设置于离合盘摩擦片之间的垫簧。

所述支承合力至少在由压板释放磨擦片或至少完全对摩擦片卸荷时近似地与所存在的沿分离方向作用在碟形弹簧的合力相等。摩擦离合器可以被这样构造,至少在离合盘的摩擦片由压板释放后和/或至少在摩擦离合器完全脱开状态下,仅仅弹性脱开装置和板簧状弹性装置在压板上产生一个力,该力至少与存在的分离力轴向上反作用并且最好比它大一点或至少与它平衡。

带有在摩擦离合器分离中渐增的力曲线的本发明弹性脱开装置也可以以有利方式结合例如在DE-OS19524827中公开的自动调节摩擦离合器使用。在这种结合中,对压盘加载的碟形弹簧相对于离合器壳体不可转动,其中,通过本发明的、作用在压盘上的脱开装置的作用方式,然而保证了在整个磨损上、即在摩擦离合器使用寿命期间实际上不变的分离力曲线。例如由于高的发动机角加速度造成的碟形弹簧相对于壳体的扭转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可以被避免。关于结构和功能特征参见DE-OS19524827,其内容应被视为本发明的一部分。

其它特征或有利扩展以及本发明的优点由下面的附图说明获得。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一个视图;

图2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Ⅲ向的放大视图;

图4是设置在摩擦离合器壳体和压板之间的一个弹性脱开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Ⅴ向视图;

图6是设置在摩擦离合器壳体和压板之间的一个板簧状弹性元件;

图7至图9是带有摩擦离合器或者摩擦离合器构件的功能特性曲线的曲线图;

图10是本发明摩擦离合器的另一种实施形式;

图11是图10中Ⅺ向视图;

图12至图14是带有图10,11中摩擦离合器或者摩擦离合器构件的功能特性曲线的曲线图;

图15是通过本发明另一种结构的摩擦离合器的剖视图;

图16是应用在图15的摩擦离合器中的一个碟形弹簧。

图1和图2中示出的摩擦离合器1具有一个壳体2和一个与该壳体无相对转动连接、然而可轴向有限移动的压盘3。轴向上在压盘3和壳体或称盖2之间夹紧着一个碟形压紧弹簧4,它可绕一个由壳体2承载的环状摆动支承5摆动,并且对压盘3向与壳体2固定连接的对应压板6、如一个飞轮的方向加载,由此,使离合盘8的摩擦片7被夹紧在压盘3的摩擦面与对应压板6之间。

压盘3与壳体2通过沿圆周方向或者说切向朝向的板簧9无相对转动地连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离合盘8具有所谓的垫簧段10,它保证摩擦离合器1接合中渐增的扭矩建立,即,它在两摩擦片7相互相反有限的轴向移动中使得在摩擦片7上作用的轴向力渐增地增大。然而也应可以使用一个离合盘,在该离合盘上摩擦片7轴向上实际上刚性地被置于一个载盘上。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碟形弹簧4具有一个施加压紧力的环状基体4a,由该基体起径向向内伸展着操作舌簧4b。在此,这样装入碟形弹簧4,使得碟形弹簧以径向外部区域对压盘3加载并且能够以径向内部区域绕摆动支承5倾摆。

如由图3可见,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除了板簧状弹性装置9起作用外,还有另外的板簧状装置11在壳体2和压盘3之间起作用。这些另外的板簧状构造的弹性装置11在壳体2和压盘3之间被这样夹紧,即在摩擦离合器1的接合状态下它们在压盘3上作用一个轴向力,该力将压盘3向壳体2方向挤压。为此,板簧状构造的弹性装置11以它们的端部12与壳体2固定相连,并且以位于这些端部12之间的中间部分13与压盘3固定连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这些端部12通过支承销(Abstandsbolzen)14与壳体2铆接。中间部分1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与板簧状元件9的一个段15一起通过一个铆钉或者销柱16与压盘3的一个径向支架或凸块17固定连接。

如由图3可看出的,可以使用多个相互叠置的板簧状元件9和11。例如可以使用两个相互重叠的板簧状元件9和三个相互重叠的板簧状元件11,其中在图3中示出的、壳体2与压盘3之间的连接、最好在摩擦离合器1圆周上观察、具有3次,确切地说最好以相同的角度间距。

这些板簧状元件11被这样构型和夹紧地装入,即它们不仅在摩擦离合器1的分离中使压盘3轴向上相应于压盘3的分离行程向壳体2方向偏压,而且至少在该分离行程上具有一个渐增的力曲线。后者意味着,在压盘3的分离或者脱开行程上观察,由这些板簧状元件11施加在压盘3上的轴向力至少在压盘3的分离或脱开行程的部分区域上、最好在整个区域上变大。

板簧状元件9同样被轴向夹紧地安装在壳体2和压盘3之间。这些板簧状元件9的夹紧在此被这样进行,即,在压盘3分离行程上观察,由板簧状元件9施加在压盘3上的轴向力向压盘3的分离方向渐减、即变小。由板簧状元件9和11施加在压盘3上的力在相同的轴向方向上起作用并因此相加。

如由图4和图5可见,板簧状元件11由相对簿的板材制成,其厚度可以在0.2mm至0.6mm之间,其中,根据应用情况,也可以使用更厚的材料。最好是这些板簧状元件11由带或板状弹簧钢冲压出,其中,它们可以在冲压模具中同时获得所希望的形状。这些板簧状元件11被构造成长形的,其中,它们在端部12中具有一个构造为头形的变宽部,中间的部分13同样被变宽。在变宽的部分12和13中设置了孔12a,13a,它们用于形成相应的连接、特别是铆接。由图5可见,在未夹紧状态下,板簧状元件在端部12之间被构造成拱形。在此这样选择该造型,即在装入摩擦离合器1的状态中保证所希望的力-行程-特性。

如由图3和图5可见,板簧状元件11在装入摩擦离合器的状态下并且至少在闭合的摩擦离合器1中不仅沿离合器的轴向方向变形而且沿其纵向也被镦压。由此在板簧状元件11中施加的力或者应力至少在摩擦离合器1的接合状态中在中间固定部分13的两侧产生一个轴向的拱起。通过相应选择固定部位的间距,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这些固定部位由支承销14形成,不仅可以确定或控制在板簧状元件11中产生的应力而且可以确定或控制变形。在装入状态下,板簧状元件11不仅沿摩擦离合器轴线方向而且沿圆周或者说纵向方向被夹紧。

如由图3和图6可见,这些板簧状元件9具有一个U形的切口18,它包围或者说形成一个舌簧状部分19。在舌簧状部分19的两侧,该切口18分别通过一个接板20构成边界。两个接板20和舌簧状部分19通过一个段21相互连接。在接板的另一个端部,这些接板20通过一个部分22相互连接,其中,该部分22过渡到一个舌部或加长部23,该舌部或加长部沿所示板簧状元件9的纵向方向伸展。在加长部23的自由端部24中设置了一个孔25,借助它可形成与离合器壳体2或者压板3的过接、如特别是铆接。该舌簧状部分19邻接其自由端部26同样具有一个孔27,用于形成与离合器壳体2或压盘3的铆接。如由图3可见,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部分19与压盘3而端部24与壳体2铆接。另外由图3可看出,不仅板簧状元件11而且板簧状元件9借助相同的铆接元件14,16与相应的构件2或者3固定连接。舌簧状部分19相对于板簧状元件9的其余部分至少在装入离合器的状态中沿轴向方向偏移或者错位,确切地说这样,即,板簧状元件9沿摩擦离合器1轴向方向看被弹性张紧,使得由板簧状元件9施加在压盘3上的力将压盘3向壳体2方向挤压。

所示出的板簧状元件9的本发明构型使得在相对短的结构长度上实现两个固定部位25,27之间相对长的弯曲位移。

在图7的曲线图中示出了板簧状元件9和板簧状元件11的力一行程特性曲线以及由它们产生的总的特性曲线。在此,横轴为弹簧位移,纵轴为力。

曲线28是板簧状元件9的弹簧特性曲线,这些板簧状元件与摩擦离合器1共同使用。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板簧状元件9产生一个按比例上升的、即直线的力一行程特性曲线。通过板簧状元件9的相应构造和造型,然而也可以产生另外的曲线,它可以至少在部分段上弯曲地伸展。

曲线29是确定与摩擦离合器1一起使用的板簧状元件11的弹簧特性曲线。由曲线29可看出,由松弛位置起,板簧状元件11相应于部分段30至少具有一个实际上为直线的力升高。与变形位移相关首先实现的力上升接着部分段30渐渐下降,其中,自每一个确定的变形行程起由板簧状元件11产生的力随着变形行程的增加而降低,确切地说相应于特性曲线段31,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该曲线段31直线伸展。通过板簧状元件11的相应构型可以供曲线段31随着变形行程的增加更陡或者更平缓地下降。在按照图7中曲线图的设计中,特性曲线29的这些部分或者段30,31被构造为直线的。然而它们也可以通过相应构型板簧状元件11至少在部分段上弯曲地伸展。两个特性曲线28,29相互间这样协调,使得合成的曲线32具有一个部分33,在该部分33内通过板簧状元件9和板簧状元件11产生的作用在压盘3上的轴向力至少近似恒定。由此,如还要详细说明的,保证在图1至图3摩擦离合器接合状态下摩擦离合器的至少近似不变的运行点。由此,保证了用于碟形弹簧4的至少近似不变的工作区域。

为了分离摩擦离合器1,通过一个分离轴承在位于径向上内部的碟形弹簧舌簧尖部4C上导入一个向箭头A方向的力。由此,使碟形弹簧4绕一双臂杠杆式摆动支承5摆动,由此使压盘3渐渐卸荷,并且在板簧状元件9,11的作用下跟随碟形弹簧4的外边缘向壳体2方向移动。在此,在超过整个分离行程的一定区域后,离合盘8的摩擦片7被释放。在摩擦片7之间设置的垫簧支持该分离过程直至所述释放。一旦压盘3完全卸载或释放摩擦片7,压盘仅仅由板簧状元件9和板簧状元件11向碟形弹簧4挤压。在碟形弹簧4和压盘3之间的支承通过压盘3的凸块3a实现。

摆动支承5仅仅包括一个支承环34,在该摆动支承的径向高度上碟形弹簧4在摩擦离合器1的操作中类似于一个双臂杠杆地摆动,支承环34至少在摩擦离合器1的接合状态下被夹紧在壳体2和碟形弹簧4之间。构成碟形弹簧的一个摆动支座的环34通过一个调节装置35被支承在壳体2上。该调节装置35保证了在碟形弹簧4由于摩擦片7上的磨损向对应压板6方向的轴向移动中在环34和碟形弹簧4之间没有形成间隙。碟形弹簧4的这种轴向位置在下面还将详细说明。

同时携带或者构成碟形弹簧4的滚压支座的环状构件34具有沿圆周方向伸展并且轴向上升高的上升斜台36,它们在构件34的圆周上分布。这些上升斜台支撑在压制在盖2上的对应上升斜台37上。

斜台36和37在圆周方向就它们的长度和安装角度而言被这样构造,即,它们至少可以使环34相对于壳体2旋转一个角度,它在摩擦离合器1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保证了磨损的调节,这种磨损出现在压盘3和对应压板6的摩擦面上以及摩擦片7上。关于这种斜台的结构和构型参见DE-OS4322677,其内容应被视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环34沿圆周方向被弹性加载,确切地说在该方向,它通过斜台36在对应斜台37上的上升接触使环34向压盘3方向、即轴向离开壳体2轴向移动。如由图1所见,调节环34的弹性负载由各个螺旋弹簧38保证,它们沿盖2的圆周方向伸展并且被夹紧在调节环34和壳体2之间。弹簧38通过斜台36,37在碟形弹簧4上作用一个轴向力,该力与分离力的方向相同、即指向箭头A的方向。

现在,结合图7至9曲线图中的特性曲线对前述摩擦离合器1的功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8中的曲线40表示碟形弹簧4产生的力曲线,这时该碟形弹簧在两个支承之间被轴向变形,这些支承的径向间距同摆动支承5与径向外部支承直径3a之间的径向间距相同。特性曲线41表示与箭头A的方向相反待施加在压盘3上力的曲线,以便使摩擦离合器1中的碟形弹簧4锥形变形。特性曲线40和41之间的力差相应于由板簧状元件9和11产生的力,该力与碟形弹簧4施加在压盘3上的力相反作用。点42代表碟形弹簧4在闭合的摩擦离合器1中的装入位置,即该位置,在其上碟形弹簧4对于相应的装入位置将最大的压紧力施加在压盘3上。点42可以通过改变碟形弹簧4的锥形装入位置沿着线41向上或向下推移。

曲线43主要是由垫簧段10产生的轴向撑开力,它作用于两摩擦片7之间。另外,该特性曲线中包含了与垫簧同样起作用的所有弹性作用、如盖弹性、摩擦片弹性或类似的弹性作用。这种轴向撑开力同碟形弹簧4作用在压盘3上的轴向力相反作用。在摩擦离合器1的分离中,这些弹簧段10被松开,确切地说在行程44上。在这与也与压盘3的相应轴向位移相应的行程44上,摩擦离合器1的分离过程受到所述的撑开力的支持。由此,待施加的最大分离力小于假设垫簧段10不存在时相应于装入点42的分离力。在超过点45时,摩擦片7由压盘3释放,其中,由于碟形弹簧4的渐减的特性曲线部分,还要施加的分离力与那个假设相应于点42的相比被大大减小。为了分离摩擦离合器1待克服的碟形弹簧4的力在超过点45时下降,直至相应于点46的最小值被达到。在向分离方向超过点46时,操作摩擦离合器1所需要的分离力又增加。然而也可以设置装置、如一个伺服弹簧,它至少减小分离力的这种上升。这种装置在DE-OS19510905中被描述。

在图9中示出了分离力曲线47,为了分离摩擦离合器1该分离力必须被施加到舌簧尖部4C部位。在舌簧尖部4C部位所需的分离位移与碟形弹簧在支座直径3a部位的轴向位移相比或者与压盘3的位移相比相应地大碟形弹簧的杠杆变换比以及舌簧4b的挠度。该碟形弹簧或杠杆变换比大约相当于摆动支座5或34与舌簧4c部位操作直径之间径向距离同摆动支座5或34与支承直径之间径向距离的比。该变换比在多数情况下处于3∶1至5∶1之间。与舌簧尖部4C部位操作直径有关的该分离力曲线与图8弹簧特性曲线41相应区域内的对应力曲线相比按照该变换比减小。

图8中另外画出了压盘3的脱开行程48。对于压盘可言,脱开行程48或者整个分离行程50的终点在曲线41上用49标出。脱开行程48或分离行程50通常被这样设计,即使在到达整个分离行程时,与终点49相应的分离力小于与点45相应的分离力。

在相应的特性曲线28,29,32上的点28a,29a,32a代表在新摩擦离合器1接合状态下由板簧状元件9和板簧状元件11施加到压盘3上的力或者这些力的和。点28b,29b,32b代表在新摩擦离合器1分离状态下并且在新离合盘8中由板簧状元件9和板簧状元件11施加在压盘3上的相应的力。相应特性曲线28,29,32的点28c,29c,32c相应于由板簧状元件9和板簧状元件11施加的力或者这些力的和,这些力在离合盘8完全闭合时由板簧状元件9和板簧状元件11施加到压盘3上。合成的力特性曲线32的实际上水平分布的部分33示出,在摩擦离合器1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在压板3上并因此在碟形弹簧4上作用的轴向支承力实际上不变。

在图1至图6的离合器结构中,板簧状元件9,11被用作力探测器或者力传感器,它与调节装置35配合保证至少在摩擦片7上出现的磨损的补偿。

为了分离摩擦离合器1,通过一个分离轴承或者通过一个分离系统在舌簧尖部4c上导入一个沿图2中箭头A方向的操作力。为了分离摩擦离合器1,在舌簧尖部4c部位上所需的力曲线,如所示的,在图9中由特性曲线47示出。另外,由图9可见,在舌簧尖部4c部位观察的整个额定分离行程52的第一部分段51上,为摆动碟形弹簧4所需要的力相应于曲线部分47a增加。在部分段51上,在压盘3上作用着一个合成的轴向力,它沿轴向指向壳体2方向、并且由垫簧段10和板簧状元件9及板簧状元件11产生的轴向力的和构成。在部分段51上方伸展的线段53表示在压盘3与碟形弹簧4之间存在的夹紧力。点54表示摩擦离合器1的操作状态,在该点上压盘3至少基本上完全松开离合盘8的摩擦片7。在向分离方向超过该点54时,为操作摩擦离合器1所需的分离力相应于特性曲线47的部分段47b变化。在超过点54时,由垫簧段10作用在压盘3上的轴向力消失,这样,只有由板簧状元件9和板簧状元件11产生的轴向合力对压盘3向碟形弹簧4加载。这种根据图7特性曲线段33的轴向合力至少存在于图9的特性曲线部分段55上。由图9可见,在超过点54时,由于所具有的碟形弹簧4的下降特性曲线部分,分离力在一个确定的行程段上、确切地说直至点56,小于特性曲线段55中作用在碟形弹簧4上的支承力。由此保证,碟形弹簧4轴向保持靠置在滚压支座34上并因此由盖2轴向支承。图9中点54与图8中点45相对应。图9中点57与图8中点49相对应。

如由图9可见,摩擦离合器1被这样设计,相应于整个分离行程52的点57远离两个特性曲线段47b,55的交点56,这样,即使在超过整个额定分离行程52一定量时也保证不会发生通过碟形弹簧4通过环34的卸荷而进行的非有意的调节。与摩擦离合器1配合作用的分离系统必须被这样构造,即总是保证点56不被超越。为了避免在操作摩擦离合器1时超越点56,可以设置一个止挡,它限制碟形弹簧4的操作行程或摆动角度。该止挡例如在图2中通过环状部分58构成。通过相应加长碟形弹簧舌簧4b则可以在摩擦离合器1的分离中使得马上要到达点56时舌簧尖部4c靠置到该止挡58上。关于这种止挡58的动能和配置以及其它变型方案参见DEOS4322677,它可以用来避免对摩擦离合器功能有不利影响的分离过行程。在该文献中描述了用来限制作用在碟形弹簧舌簧4b上的最大可施加的分离力的措施。

至此所述的相应于碟形弹簧4完全确定的轴向装入位置,还没有考虑到在摩擦片7上的磨损。

在轴向磨损、特别是摩擦片7的轴向磨损中,压盘3的位置向对应压板6的方向偏移。由此产生锥度的变化以及由碟形弹簧在摩擦离合器1接合状态下施加的压紧力的变化,确切地说增加。这种变化使得点42向点42’方向变动,而点45向点45’方向变动。这种变化使得在摩擦离合器1分离中原来存在的在根据点45的离合器操作状态中的轴向力平衡被破坏。由摩擦片磨损造成的碟形弹簧对压盘3的压紧力的提高也使得分离力曲线向增加方向的移动。通过分离力曲线的这种增高在摩擦离合器1分离过程中由板簧状元件9和板簧状元件11作用在碟形弹簧4上的合力被克服,这样,使碟形弹簧4在摆动支承5半径部位偏移或摆动一个轴向行程,该行程基本上与摩擦片7的磨损相同。在碟形弹簧4的这种摆动或者挠曲阶段,碟形弹簧4支承在压盘3的加载区域3a上,这样,该碟形弹簧4改变了其锥度并因此改变了在其内存储的能量或者在其内存储的扭矩和由碟形弹簧4作用在压盘3上的力。如结合图8可见的,这种变化减小了由碟形弹簧4产生的力。这种变化一直进行,直到主要由碟形弹簧4并且也由弹簧38在支座3a部位施加在压盘3上的轴向力与由板簧状弹性装置9和11产生的反作用力平衡为止。这意味着,在图8的曲线图中,点42’和45’又向点42和45方向变动。在这种平衡又被建立之后、碟形弹簧4可以在摆动支承5的径向高度上被摆动,并因此又将压盘3由摩擦片7上抬高。在摩擦离合器1的分离过程中磨损的调节阶段,调节装置35的调节环34由被偏压的弹簧38转动。在调节过程后,分离力曲线至少基本上又与图9中线47相同。

在实际中所述的调节连续地或者以很小的步进行,这样,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在曲线图中放大示出的点移动通常不出现。

在图10和12中示出的摩擦离合器101具有一个壳体或盖102和一个与该壳体无相对转动连接、然而可有限轴向移动的压盘103。轴向上在压盘103和盖102之间夹紧着一个压紧碟形弹簧104,它可绕壳体102承载的环状摆动支承105摆动,并且对压盘103向对应压板106方向加载,该对应压板与壳体102固定连接并且例如是一个飞轮,由此,使离合盘的摩擦片在压盘103和对应压板的摩擦面之间被夹紧。这种配置在图2中被示出。

压盘103与壳体102通过沿圆周方向或者说沿切向定向的板簧109无相对转动地连接。板簧109承担压盘103与壳体102之间的扭矩传递。板簧109可以具有一定的偏压并且在此可以被这样装入,使得在摩擦离合器101装配状态下该偏压将压盘103至少在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沿轴向向壳体102方向挤压。对于某些应用场合,然而合乎目的是,如果板簧109至少在压盘103的分离行程的部分区域上在该压盘103上施加一个力,该力抵抗压盘向分离方向进行的一个轴向位移。

碟形弹簧104具有一个施加压紧力的环状基体104a,由该基体起始径向向内伸展着操作舌簧104b。该碟形弹簧104在此被这样装入,即,它以径向靠外部的部分对压盘103加载,并且可以以径向更靠内部的部分绕摆动支承105摆动。

由图11可见,除板簧状弹性装置109之外,在壳体102和压盘103之间还设置了其它的板簧状弹性装置111。这些板簧状弹性装置111被类似于结合图1至5所描述的板簧状弹性装置11那样安置、构造和起作用。

由图1至3和图6中板簧状元件9承担的用于碟形弹簧4的轴向支承功能在图10和图11的实施例中由碟形弹簧状或膜片状储能器159承担。该碟形弹簧状储能器159具有一个弹性基体159a,它基体具有舌簧或伸出部分159b形式的径向内部成形件,它们靠置在碟形弹簧104上或者其舌簧104b上,由此,碟形弹簧104轴向被支承。该碟形弹簧状储能器在径向外部具有部分159c,它们例如通过径向凸出的舌簧或者伸出部分构成。碟形弹簧状储能器159通过这些部分159c轴向支承在壳体102上。为此,壳体102带有相应的部分160,它们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通过与壳体102铆接的支承销(Abstandsbolzen)161的头部构成。这些销161被安置在壳体102的一定直径处并且沿轴向作用穿过在碟形弹簧104上所设的孔。碟形弹簧状储能器159通过销161被相对于壳体102定心地固定。碟形弹簧104同样通过销161相对于壳体102定心。这些销161优选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其中,它们的数量可以在3至18之间。

摆动支承105的构成碟形弹簧4的环状摆动支座的支承环134以类似于结合图1至图3所述的摩擦离合器支承环34的方式被安置于壳体102与碟形弹簧104之间并且起作用。

各个弹性结构元件104,109,111,138,159的弹簧特性或者说弹簧特性曲线这样相互协调,即至少在离合盘的摩擦片几乎松开、在实际中完全卸荷时,在舌簧尖部104c上向箭头A方向作用的分离力由弹簧138通过环134作用在碟形弹簧104上的轴向力的总和同通过板簧状元件109,111作用在碟形弹簧104上的轴向力与通过碟形弹簧状储能器159同样作用在碟形弹簧104的轴向力之和相比,两者相平衡或者前者稍小于后者一点,所述离合盘在装配在机动车中的摩擦离合器101中与该摩擦离合器配合作用。这种在摩擦离合器101的操作中在两侧作用在碟形弹簧104上的力之间的平衡状态或者说准平衡状态可比较或者说相应于图8中的曲线41的点45。在与摩擦离合器101配合作用的离合盘的摩擦片磨损时,这种平衡类似于结合图8和图9所述的那样被破坏,因此,同样进行一个相应的调节。这种调节使碟形弹簧104向箭头A方向进行稍微的轴向移动。由于这种移动,通过斜台支承在盖102上的调节环134被卸载,这样,它被弹簧138转动,并且由于斜台的作用跟随碟形弹簧104,并且保持靠置在其上。通过碟形弹簧104相应于出现的磨损、特别是在相应的离合盘摩擦片上的磨损的这种轴向偏移,碟形弹簧状储能器159的夹紧状态也改变。

如由图10可见,由于由环134构成的用于碟形弹簧104的摆动支座与储能器159的用于碟形弹簧104的环状支承部分159c之间的径向错位,在操作摩擦离合器101时,储能器159被弹性变形,确切地说这样变形,即它改变了锥度。碟形弹簧状储能器159的这种变形可以被用于在操作摩擦离合器101时提高过行程可靠性。在该实施例中它是这样实现的,即随着舌簧尖部104c部位分离行程的增加、即随着储能器159弹性变形的增加,该储能器159产生一个升高的轴向作用在碟形弹簧104上的力。

在图12的曲线图中示出了板簧状元件109和111的合成的力一行程特性曲线129。只要没有使用板簧状元件109,板簧状元件111的弹簧特性曲线就必须相应地被校正,以便至少近似地保证特性曲线129。在去除板簧状元件109时,压盘103和壳体102之间的扭矩传递可以例如通过一个形状连接实现。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这种扭矩传递可以借助销116实现,它们支承在壳体102的相应部分上。

正弦状分布的特性曲线129主要地或者说仅仅由板簧状元件111产生的弹簧特性曲线保证。如由图12可见,该正弦状分布的特性曲线129具有一个段131,在该段内随着变形行程的增加而力减小。在此,段131至少近似直线地或者稍微弯曲地伸展。

在装配了的摩擦离合器101和新的离合盘中,板簧状元件109和板簧状元件111处于夹紧状态,它相应于特性曲线129的点129a。特性曲线129的点129b相应于在带有新离合盘的分离的新摩擦离合器中板簧状元件109和板簧状元件111的夹紧状态。

由于在摩擦离合器101使用寿命期间发生的磨损、特别是在与摩擦离合器101配合作用的离合盘摩擦片上的磨损,压盘103和碟形弹簧104相对于图10而言向右、即向离开壳体102的方向移动。通过构件103,104相对于壳体102的这种移动也使板簧状元件109,111和碟形弹簧状储能器159的夹紧状态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在图12中点129a,129b沿着渐减的段131向最小值方向移动。点129c相应于在接合的摩擦离合器中板簧状元件109,111的夹紧状态以及在相应的离合盘摩擦片上存在的最大允许的磨损。

在图13的曲线图中示出了碟形弹簧状储能器159的力-行程-特性曲线128。该特性曲线128具有一个段162,它实际上直线地或稍微弯曲地分布。点128a相应于在带有相配的新离合盘的、装配在对应压板上的新摩擦离合器101中储能器159的夹紧状态。点128b相应于在带有新离合盘的脱开的新摩擦离合器中储能器159的夹紧状态。在此,点128b相应于摩擦离合器1的一个操作状态,其中,舌簧尖部104c向箭头A方向轴向运动额定分离行程。在偏离这个额定行程时点128b相应地移动。在超越这个额定分离行程时该点128b向点128c方向移动。由于在摩擦离合器101的使用寿命期间、特别是在相配的离合盘摩擦片上出现的磨损,点128a,128b沿着段162向点128c方向移动。点128c相应于在相配的离合盘摩擦片上出现最大允许的磨损时摩擦离合器101的脱开状态。

如由图13和12的特性曲线128,129可见的,在摩擦离合器101的分离操作中通过弹性夹紧的构件109,111和159作用到碟形弹簧104上的各个轴向力增加。在摩擦离合器101的分离操作期间在碟形弹簧104上沿轴向向盖102方向作用的合力变大。这个合力保证了,将碟形弹簧104沿轴向压向环状摆动支座134,这样,碟形弹簧可以绕该环状摆动支座134改变其锥度。由此保证,碟形弹簧104可以像一个双臂杠杆一样绕环状摆动支座134摆动。

为了保证在摩擦离合器101使用寿命期间实际上不变的分离力曲线,对碟形弹簧104向滚压支座134轴向加载的储能器的特性曲线或者说弹簧特性曲线、即在图10和11所示的实施例中,板簧状元件111、在必要时存在的板簧状元件109和储能器159必须这样相互协调,即,在可由压盘103加载的离合盘摩擦片被松开或者说实际上完全卸荷时,由这些储能器产生的合力至少近似地与在碟形弹簧另一侧上作用的合力平衡,后者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由所存在的分离力和由弹簧138通过存在于滚压支座134和壳体102之间的斜台产生的轴向力构成。通过这种设计保证了,在碟形弹簧104和压盘103向离开壳体102方向与磨损有关的轴向移动中,总是该相同的或者至少近似相同的轴向支承力在摩擦离合器101的该分离状态中作用在碟形弹簧104上。前述的在两侧作用于碟形弹簧104上的合力之间的平衡在出现磨损时、特别是在与摩擦离合器101配合作用的离合盘摩擦片上出现磨损时被破坏,确发地说直到在分离过程中这种平衡又被建立以及先前存在的磨损又被补偿。该原理已经结合图1至图9的实施形式被详细说明。与此有关详细的可参见已经提及的现有技术,其中详细地说明了这种调节原理。通过各个在碟形弹簧104上作用的、并且至少在分离操作中支承它的储触器的所述协调,一方面保证,在摩擦离合器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在离合盘摩擦片卸荷或至少几乎卸荷时在碟形弹簧104上作用的支承力实际上不变或者处于一个预定的力范围内,并且另一方面保证了,至少在超越该释放点或者相对而言窄的释放区时,在碟形弹簧上作用的支承力随着分离行程的增加而变大。由此,像还要结合图14进一步说明的那样,超行程(ueberweg)可靠性在摩擦离合器的操作中被大大改善或者说可以大大改善。

图14中的曲线图可与图9中的曲线图相比较。在图14中又画出了该分离力曲线147,它必须被施加在舌簧尖部104c部位上来分离摩擦离合器101。在分离行程的第一部分区域151上,在碟形弹簧104上作用一个根据线153的合成的轴向支承力。

在舌簧尖部104c部位上观察,在整个额定分离行程152的第一部分段151上,用于操作摩擦离合器101所需的分离力具有按照特性曲线部分147a的分布。在该部分段151上,在压盘103上向壳体2的轴向方向作用一个轴向合力,它具有根据线段153的分布。根据线153的力曲线相应于由设置于与摩擦离合器101配合作用的离合盘的摩擦片之间的垫簧、板簧状元件109、111和碟形弹簧状储能器159产生的合力曲线。在到达点154时,设置于相应的离合盘摩擦片之间的垫簧被完全或者实际上完全卸荷。在超越点154或者窄的区域154时,碟形弹簧104只还受一个合成的轴向力的支承,它由板簧状元件109,111和储触器159产生。

由板簧状元件109,111和159产生的作用在碟形弹簧104上的轴向合力在超过点154后具有相应于特性曲线段155的曲线。清楚的是,在超越点154后作用在碟形弹簧104上的轴向支承力增加,如已经结合图12和13的曲线图所描述的那样,所述轴向支承力保证该碟形弹簧为了打开摩擦离合器101而可摆动。在第一部分段151上由弹性构件109,111和159产生的合力曲线用点画线表示的线段153a示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根据段153a和155产生的合力曲线是直线的。然而,至少在段153a,155的部分区域上该力曲线也可以具有至少稍微弯曲的、例如渐增的曲线。所希望的力曲线可以通过相应设计弹性构件109,111和159产生。然而也可以将其它储能器或者弹性构件的作用叠加上,来获得所希望的力曲线。

在向分离方向超越点154时,为操作摩擦离合器101所需的分离力相应于特性曲线部分147b变化。由图14可见,在超越点154时,所需的分离力在一个确定的行程段、确切地说直至点156小于在点154区域作用在碟形弹簧104上的支承力。

在至此所述的、具有在壳体和碟形弹簧之间起作用的磨损补偿装置的自动调节摩擦离合器的结构中,这些轴向支承碟形弹簧104的储能器被这样设计或者相互协调,即通过它们产生的轴向支承合力在分离行程上实际上保持不变或者如此下降地变化,即,在这种摩擦离合器中仅仅给出最多至点156的分离过行程可靠性。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和由此保证的相应于段155的支承力曲线获得大大改善的过行程可靠性、确切地说至点163。通过过行程可靠性的这种增加,在操作摩擦离合器101时保证,既使在分离装置和摩擦离合器的加工中公差更大时也不进行所不希望的、对摩擦离合器的功能有不利影响的调节。

另外,由本发明保证的、增大的过行程可靠性使得可以自由选择碟形弹簧104的特性曲线变化。

本发明不局限于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弹性脱开装置的实施形式,这些弹性脱开装置具有在分离行程上渐增的力曲线。这种渐增的力曲线也可以通过其它构型的弹性装置产生,例如通过盘状和/或板簧状和/或碟形弹簧状元件,它们例如如图11中所示的绕销116安置并且例如在销116的头部116a和壳体102之间被相应地弹性夹紧并且可弹性地变形。在图11中示意示出一个这种弹性元件163。该弹性元件163可以通过一个环状碟形弹簧状弹性元件构成,其中,该壳体102则必须相应地匹配。这些弹性脱开装置111也可以通过各个板簧状元件构成,它们仅仅以一个端部与壳体102以及与压盘103的另一个端部连。这种板簧状元件沿摩擦离合器1圆周方向看可以被反向安置,即,这些板簧状元件被分为至少两个组,其中,这些板簧状元件的一个组沿拉力方向在壳体102和压盘103之间起作用,而另一组板簧状元件沿推力方向起作用。通过相应地协调各个板簧状元件的长度可以使它们同样在它们的纵向被镦压,确切地说以与结合弹性脱开装置111或11所描述的相类似的方式。转换到图11上,则这会意味着,弹性脱开装置111的、在销116两侧所设的段会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板簧构成。在图11的一个结构中,这些板簧因此则会具有一个在压盘103上的共同的固定点,确切地说通过销116。在该固定点区域,各个板簧会相互重叠。然而也会是有利的是,如果两组板簧在压盘103区域内具有不同的固定点,这样它们则可以沿圆周方向间距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变例,在带有设置于壳体和碟形弹簧之间的磨损补偿装置的摩擦离合器中特别有利的是,如果在壳体102和压盘103之间设置弹性装置,这些弹性装置对压盘103向分离方向加载,其中,这些弹性装置不仅至少在新摩擦离合器中在压盘103的脱开行程上而且在由于磨损造成的该压盘103的轴向位移行程上在压盘103上施加一个至少近似不变的脱开力。这会意味着,在图7中特性曲线31会水平伸展。这种构型特别是在类似于结合图10和11所述的、具有一个附加的储能器159的摩擦离合器中是有意义的,然而该储能器在由环134构成的环状滚压支座的径向高度上作用在碟形弹簧104上,这样,该储能器在摩擦离合器的操作中实际上不被变形,与所示的储能器159相反。这种在由环134构成的环状滚压支座的径向高度上支承在碟形弹簧104上的储能器则可以被这样构造,即,它在为补偿所出现的磨损而需要的弹性位移上产生一个实际上不变的力。

在图15中所示的摩擦离合器201具有一个由板材制成的壳体或盖202和一个与该壳体无相对转动连接、然而可轴向有限位移的压盘203。轴向上在压盘203和盖202之间夹紧着一个夹紧碟形弹簧204,该碟形弹簧在一个设置于盖侧的、双臂杠杆式环状支承部分205的径向高度上可摆动。该碟形弹簧以径向靠外部分204a对压盘203加载。压盘203通过沿圆周方向或者说切向朝向的板簧209无相对转动地与壳体202相连。离合盘201在使用中如图2所示被装配在一个对应压板6上。在碟形弹簧204的朝向盖202的一侧上设置的环状支承部分205由一个环状摆动支座构成,它在所示实施例中由一个板环234构成。该环234是一个自动操作或者说自动调节装置235的组成部件,该调节装置通过轴向调节碟形弹簧204可以至少补偿在摩擦片上出现的磨损。

支承环234在壳体202和碟形弹簧204之间至少在摩擦离合器1接合状态下被夹紧。构成碟形弹簧的一个摆动支座的该环234被一个在壳体202上的斜面装置支承。该斜面装置保证,在由于磨擦片磨损而碟形弹簧204向对应压板方向轴向移动时在环234和碟形弹簧204之间不出现间隙。

自动调节装置235是在壳体202和碟形弹簧204之间以类似于结合图1和图2所述的调节装置35的方式起作用的。这表示,环234承担与环34相同的功能,也可以设想的是,调节环234类似于环34被储能器238沿相应斜面的调节方向加载。与此相关的请参见图2和图3的相应说明。

碟形弹簧204借助于扁铆钉260或者说铆接元件260相对于盖202防相对转动,这些铆接元件轴向上作用穿过碟形弹簧204的相应适配的槽。

图15的离合器实施形式与前述的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图1至3和图6中板簧状元件或者由图10中碟形弹簧状储能器159所承担的用于离合器碟形弹簧的轴向支承功能在图15中的实施形式中由在轴向方向可变形的弹性装置261承担,这些弹性装置与碟形弹簧204一体构成。这种舌簧状弹性装置轴向上支承在壳体202的部分265上。由此,对碟形弹簧204或者其基体211向壳体202方向轴向加载或者拉紧,由此将环状调节元件234沿轴向在碟形弹簧和调节装置的设置在盖上的斜面之间夹紧。

如特别是由图16可见,碟形弹簧204具有一个环状的、用作储能器的基体211,由其内边缘起沿径向向内伸出舌簧268,它们被用作摩擦离合器的操作装置。为了分离摩擦离合器201,借助于一个分离轴承在舌簧尖部269上施加一个相应的操作力。轴向上可变形并且向着盖202被弹性夹紧的弹性装置261由长形连接板或者舌簧构成,它们被构造成回线状或者说发针状。这些连接板状弹性装置261被成形在环状碟形弹簧基体211的径向内边缘区域上。这些弹性装置261由基体211起始通过一个长形段262首先沿径向向内伸展。段262过渡到一个转向部分263,该转向部分又接到一个径向向外返回伸展的长形段264。通过连接板状舌簧261的这种构型,获得在段262同基体211的连接点与盖侧支承267之间相对长的弯曲或者说扭转段。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回线形弹性装置261的自由端部段266被加宽,由此可供在该部位和在与该部位配合的盖的部位上出现的单位面积负荷减小。舌簧261的自由端部段266具有初应力地被支承在盖202的背离压盘203或者碟形弹簧基体211的一侧267上。弹性装置261的造型以及弹性装置261的盖侧支承265与碟形弹簧204的支承或者滚压部分205之间的距离被这样相互协调,即,连接板状弹性装置261处于夹紧状态下。自由端部266和/或与其配合的盖部分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具有一个弯曲或球状成形,由此,在碟形弹簧204的摆动中在端部266与相对的盖部分之间出现的运动关系被优化。在相应面的造型中应考虑到在碟形弹簧204的摆动中存在的运动学或者在各部件间的相对运动。

以有利的方式,这些舌簧或者连接板状弹性装置261可以具有图13示出的特性曲线的部分162的弹簧特性。这些板簧状元件209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具有如结合图12所述的一个弹簧特性。

随本申请递文的权利要求书是撰写建议,没有对于获得尽可能宽的专利权的预见。申请人保留要求进一步保护在说明书中和/或附图中公开的特征的权利。

从属权利要求中的引用关系指示出通过相应从属权利要求中的特征对独立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构造。它们不应被理解为放弃获得对于所引用的从属权利要求特征的独立技术方案的保护。

本发明不局限于说明书中的实施例。相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具有大量的变型和进一步构造,尤其是这种变型方案、元件和组合和/或材料,它们例如通过结合说明书中和实施形式中以及权利要求中所述以及附图中包含的特征、元件或方法步骤进行的组合或变型是具有创造性的,并且通过组合的特征构成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或新的方法步骤或方法步骤顺序,也包括制造、检测和工作方法。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