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耐高压机械手液压泵站

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耐高压机械手液压泵站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耐高压机械手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内压高压舱和高压油箱,设置在高压舱内部的抗压电机、设置在抗压电机端的高压柱塞泵、设置在高压油箱内部的过滤器和液压泵、以及设置在高压舱端部的水密接插件,抗压电机与高压油箱通过水密接插件连接,高压舱外部依次设置有第一端盖和锁紧盖,液压泵出油口外接出油管路,出油管路与外接头连接,外接头穿过设置在高压油箱外侧的第二端盖,液压泵的进油口还通过过滤器接头与过滤器连接。本发明的液压泵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耐压性强、可靠性好、消耗功率小、散热性好、成本较低、维护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22

    授权

    授权

  • 2016-04-20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F15B1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22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5B11/00 申请日:2014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耐高压机械手液压泵站。

背景技术

液压泵站主要应用于各种液压机的动力源,实现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的加压、增压和保压。同时也广泛用于各种液压机具,实现拉、压、弯、扭和剪切作用。普通泵站采用溢流阀背压,溢流阀直接损失压力能,能量消耗大,且元气件价格较贵。同时,其机械手回油口直接接回泵的进油口,又由于液压泵的结构限制,液压泵吸油口不能承受高压,影响了液压泵的进出油口压力,液压泵工作性能较差。另外,普通泵站设置在高压舱内,维护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耐高压机械手液压泵站,本发明的实验高压舱内的散热介质为海水,压力为50Mpa,在舱外向舱内机械手供油,这样泵站回油也为高压,且到达50Mpa,液压泵的进出油口压力较高;其次,本液压泵站移除高压舱内,维护方便;另外,其高压油箱进出油口采用安全阀和手动球阀背压,并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控制泵站温度,避免了用普通溢流阀直接损失压力能耗较大的缺点,散热性能较好;最后,其机械手回油口通过过滤器接回泵的进油口,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使得吸油口能够承受较高压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耐高压机械手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内压高压舱和高压油箱,设置在高压舱内部的抗压电机、设置在抗压电机端的高压柱塞泵、设置在高压油箱内部的过滤器和液压泵、以及设置在高压舱端部的水密接插件,所述抗压电机与高压油箱通过水密接插件连接,所述高压舱外部依次设置有第一端盖和锁紧盖,所述液压泵出油口外接出油管路,所述出油管路与外接头连接,所述外接头穿过设置在高压油箱外侧的第二端盖与出油管路连接,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还通过过滤器接头与过滤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舱内部的抗压电机底部设置有油缸筒。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管路通过O型圈外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泵的进出油口还设置有安全阀。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抗压电机进油端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单向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手动球阀。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舱内部的抗压电机回油端与液压泵进油口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手动球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实验高压舱内的散热介质为海水,压力为50Mpa,在舱外向舱内机械手供油,这样泵站回油也为高压,且到达50Mpa,液压泵的进出油口压力较高;其次,本液压泵站移除高压舱内,维护方便;另外,其高压油箱内采用安全阀和手动球阀背压,避免了用普通溢流阀直接损失压力能耗较大的缺点,进而使得泵站散热性能较好;最后,其机械手回油口通过过滤器接回泵的进油口,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使得吸油口能够承受较高压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压泵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耐压性强、可靠性好、消耗功率小、散热性好、成本较低、维护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械手液压泵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械手液压泵站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耐高压机械手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内压高压舱和高压油箱,设置在高压舱内部的抗压电机11、设置在抗压电机11端的高压柱塞泵、设置在高压油箱内部的过滤器8和液压泵10、以及设置在高压舱端部的水密接插件12,所述抗压电机11与高压油箱通过水密接插件12连接,所述高压舱外部依次设置有第一端盖2和锁紧盖1,所述液压泵10出油口外接出油管路9,所述出油管路9与外接头6连接,所述外接头6穿过设置在高压油箱外侧的第二端盖4,所述液压泵10的进油口还通过过滤器接头7与过滤器8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舱内部的抗压电机11底部设置有油缸筒3。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油管路9通过O型圈5与外接头6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泵10的进出油口还设置有安全阀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泵10的出油口与抗压电机11进油端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单向阀14、温度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6和手动球阀17。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舱内部的抗压电机11回油端与液压泵10进油口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手动球阀18、压力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20。

上述的实验高压舱内的散热介质为海水,压力为50Mpa,在舱外向舱内机械手供油,这样泵站回油也为高压,且到达50Mpa,液压泵的进出油口压力较高;其次,本液压泵站移除高压舱内,维护方便;另外,其高压油箱内采用安全阀和手动球阀背压,避免了用普通溢流阀直接损失压力能耗较大的缺点,进而使得泵站散热性能较好;最后,其机械手回油口通过过滤器接回泵的进油口,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使得吸油口能够承受较高压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